安徽马鞍山:一江两岸满目春“森林城市”建新绿

人民网-安徽频道

战“疫”不误林时。今年以来,安徽省马鞍山市精准发力,全面推进春季植树造林、长江“建新绿”工作。今年全市计划人工造林1.35万亩,长江“建新绿”造林5275.5亩。截至3月11日,马鞍山市已完成人工造林8680亩,完成长江“建新绿”造林2550亩。

防控疫情不松劲 植树造林正当时

3月10日,在和县乌江镇原卜陈船舶厂地块的复绿工程现场,工人们正操作着机械移栽树木。

“抢干!不抢干落下的时间怎么追回来。”和县乌江镇林业站站长王贤文告诉记者,植树造林抢抓时节最重要。这两天,和县的防疫风险等级降了下来,工人们在做好消杀工作、佩戴好口罩、进行体温测量后,分散到不同点位,铆足了干劲抢抓时节。

尽管当前处于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但亦是春季植树造林黄金时节。为此,马鞍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植树造林,做到防疫、造林两不误,明确今年人工造林任务1.35万亩,长江“建新绿”造林5275.5亩。

“此前受疫情影响,大量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家,苗木异地调运不畅,对造林主体带来一定影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焦其昌介绍,马鞍山市因时制宜,改变过去劳力集中植树方式,采取机械挖穴、机械覆土、人工压实的办法,就地组织劳力,就近调运当地苗木,以多点、分段、错峰等不聚集的方式开展植树造林。

义务植树成约定 网络平台共参与

在林业系统工作21年的马鞍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焦其昌,对这些年来义务植树的变化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他告诉记者,现在植树无论是参加人员数量,还是市民植绿、护绿意识与以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每年植树节都有不少团体主动报名参加植树。

“现在参与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中,除了现场植树,还将开展互联网 全民义务植树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植树。”焦其昌说。

什么是互联网 全民义务植树?焦其昌解释说,互联网 全民义务植树即线上和线下互联互动,一方面在线上搭建网络,设计开通全民义务植树网;另一方面在线下建立“互联网 义务植树基地”,推进义务植树主题化、基地化、常年化。届时,市民可在线下身体力行参与义务植树;也可在线上通过网络捐款等方式完成植树义务,实现全民参与。(周坤 任德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