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武將另投新主的數不勝數,為何只有呂布被罵為“三姓家奴”?

馬中赤兔,人中呂布。呂布是被後世公認的三國時期武力值最強的武將,可謂勇冠三軍、無人匹敵。在最著名的“三英戰呂布”的橋段裡,呂布以一敵三,拋開武力稍遜一籌劉備,關羽、張飛都是一等一的高手,總共戰了上百回合,還能全身而退,可見其勇猛無敵。

三國武將另投新主的數不勝數,為何只有呂布被罵為“三姓家奴”?

然而如此英勇之人,卻得了一個非常不雅的外號:“三姓家奴”。在《三國演義》三英戰呂布的章節中如此寫到: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

其實,在三國時期, “良禽擇木而棲”是當時的流行語。比如劉備在奪取西川有了自己的地盤之前,就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劉備自帶主角光環,不必多說。三國時期,我們熟悉的很多忠臣名將,其實都曾有過另投新主的經歷。

三國武將另投新主的數不勝數,為何只有呂布被罵為“三姓家奴”?

比如蜀漢諸將中,馬超、黃忠、魏延等都是從其他勢力投靠過來的;曹魏方面最有名的“五子良將”,張遼來自呂布陣營,張郃來自袁紹陣營,徐晃來自楊奉陣營,身份都是降將;東吳的甘寧海賊出身,又跟隨過孫權的殺父仇人黃祖,甚至還親手射殺過吳將凌操,但最後也是投靠東吳,還得到了重用。

三國武將另投新主的數不勝數,為何只有呂布被罵為“三姓家奴”?

這裡邊特別是曾為呂布手下的張遼更是五易其主,在最後一次投靠曹操時,還是在剛呵斥完想要投降的呂布之後,一轉身自己就投降了。而張遼卻沒人指責,還能夠成為曹魏集團的“五子良將”,甚至與以忠義著稱的關二爺成為惺惺相惜的“好基友”。可見,在三國這個群雄逐鹿的時代,武將謀士投靠新主的是件很平常的事。那麼,為什麼唯獨呂布遭人嫌棄,被罵“三姓家奴”呢?

三國武將另投新主的數不勝數,為何只有呂布被罵為“三姓家奴”?

我們首先來說說何為“三姓家奴”?顧名思義,三姓指的是呂布本來姓氏是呂,但是先後又認丁原和董卓做義父,又可以姓丁,又可姓董。所以張飛在陣前諷刺呂布為“三姓家奴”。那麼張飛罵的有沒有道理?

縱觀呂布一生,呂布確實也是反覆無常:原是丁原部下,後歸屬董卓,後依附袁紹,被袁紹猜忌後依附張楊;後來依附劉備;趁劉備與袁術作戰時襲取了徐州,與劉備的關係可謂是利益為上,時好時壞!後來呂布被部下宋憲和魏續叛變,遭曹操殺害。

三國武將另投新主的數不勝數,為何只有呂布被罵為“三姓家奴”?

而他最為人們所詬病的,其實並不是因為他改換門庭,更主要的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弒主。每次呂布都不是走投無路,而是因為一些小恩小惠隨隨便便就背叛對自己有恩的“老闆”,單單是背叛也就罷了,臨走還要殺了“老闆”。這就碰觸了作為人臣的底線。曹操之所以決定殺掉呂布,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三國武將另投新主的數不勝數,為何只有呂布被罵為“三姓家奴”?

呂布雖然武功高、勇冠三軍,可是他貪財好利,為了利益什麼人都可以背叛,做事又沒有主見,張三爺給他的”三姓家奴”的評價,還真是貼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