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武将另投新主的数不胜数,为何只有吕布被骂为“三姓家奴”?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是被后世公认的三国时期武力值最强的武将,可谓勇冠三军、无人匹敌。在最著名的“三英战吕布”的桥段里,吕布以一敌三,抛开武力稍逊一筹刘备,关羽、张飞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总共战了上百回合,还能全身而退,可见其勇猛无敌。

三国武将另投新主的数不胜数,为何只有吕布被骂为“三姓家奴”?

然而如此英勇之人,却得了一个非常不雅的外号:“三姓家奴”。在《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的章节中如此写到:公孙瓒挥槊亲战吕布。战不数合,瓒败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瓒后心便刺。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

其实,在三国时期, “良禽择木而栖”是当时的流行语。比如刘备在夺取西川有了自己的地盘之前,就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刘备自带主角光环,不必多说。三国时期,我们熟悉的很多忠臣名将,其实都曾有过另投新主的经历。

三国武将另投新主的数不胜数,为何只有吕布被骂为“三姓家奴”?

比如蜀汉诸将中,马超、黄忠、魏延等都是从其他势力投靠过来的;曹魏方面最有名的“五子良将”,张辽来自吕布阵营,张郃来自袁绍阵营,徐晃来自杨奉阵营,身份都是降将;东吴的甘宁海贼出身,又跟随过孙权的杀父仇人黄祖,甚至还亲手射杀过吴将凌操,但最后也是投靠东吴,还得到了重用。

三国武将另投新主的数不胜数,为何只有吕布被骂为“三姓家奴”?

这里边特别是曾为吕布手下的张辽更是五易其主,在最后一次投靠曹操时,还是在刚呵斥完想要投降的吕布之后,一转身自己就投降了。而张辽却没人指责,还能够成为曹魏集团的“五子良将”,甚至与以忠义著称的关二爷成为惺惺相惜的“好基友”。可见,在三国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武将谋士投靠新主的是件很平常的事。那么,为什么唯独吕布遭人嫌弃,被骂“三姓家奴”呢?

三国武将另投新主的数不胜数,为何只有吕布被骂为“三姓家奴”?

我们首先来说说何为“三姓家奴”?顾名思义,三姓指的是吕布本来姓氏是吕,但是先后又认丁原和董卓做义父,又可以姓丁,又可姓董。所以张飞在阵前讽刺吕布为“三姓家奴”。那么张飞骂的有没有道理?

纵观吕布一生,吕布确实也是反复无常:原是丁原部下,后归属董卓,后依附袁绍,被袁绍猜忌后依附张杨;后来依附刘备;趁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与刘备的关系可谓是利益为上,时好时坏!后来吕布被部下宋宪和魏续叛变,遭曹操杀害。

三国武将另投新主的数不胜数,为何只有吕布被骂为“三姓家奴”?

而他最为人们所诟病的,其实并不是因为他改换门庭,更主要的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弑主。每次吕布都不是走投无路,而是因为一些小恩小惠随随便便就背叛对自己有恩的“老板”,单单是背叛也就罢了,临走还要杀了“老板”。这就碰触了作为人臣的底线。曹操之所以决定杀掉吕布,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三国武将另投新主的数不胜数,为何只有吕布被骂为“三姓家奴”?

吕布虽然武功高、勇冠三军,可是他贪财好利,为了利益什么人都可以背叛,做事又没有主见,张三爷给他的”三姓家奴”的评价,还真是贴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