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什麼可以成為救命稻草?


當下,什麼可以成為救命稻草?

先以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開場: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而這一次事情可能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蝙蝠,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月以後引起一場金融海嘯。

的確,以目前的情形來看,這種最初極其可能源於蝙蝠的新冠病毒,在中國舉全國之力基本抑制了新冠疫情繼續擴散的時候,卻相繼在亞洲、歐洲、美洲等地瀰漫的一發不可收拾。沒人知道其他國家是否能像中國一樣將疫情控制住,也沒人知道疫情會在什麼時候結束,甚至沒有人能知道當前準確的全球感染人數。如此種種的不確定性籠罩著世界經濟,使得市場預期變得模糊不清,未來難以預測。

一桶礦泉水的價格是原油的6倍,一桶可口可樂則比原油價格高出72倍。3月9日,隨著石油輸出國組織和俄羅斯的談判破裂,沙特發動了石油戰,在全球石油需求緊縮的情況下宣佈降價增產,石油價格應聲暴跌逾30%。沙特此舉意在短時間內基於其他產油國以巨大的打擊,迫使其回到談判桌來。然而,這是一個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策略,也給國際石油市場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的陰影。不確定性的一方面體現在,究竟是沙特取得勝利,還是俄羅斯能夠笑到最後。另一方面,此次談判破裂意味著歐佩克+框架的失敗,這使得本次事件之後,無論哪一方獲勝,都會對未來國際石油市場的協調穩定框架進行新的調整。調整意味著拉鋸,這無疑加劇了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的石油價格不確定性。石油不僅影響著實體經濟,能源企業是非投資評級債券的最大發行主體,因此對信貸市場也會帶來不小的衝擊。

在上述兩個因素的影響下,近一段時間的資產表現如上圖。貝塔君聽朋友們驚呼:有生之年居然看到了A股成為了避險資產。

昨晚美股歷史性熔斷,全球市場暴跌,今日滬深兩市指數卻短暫震盪後一路高歌猛進。這種韌性,源於一種相對的確定性。

首先,疫情方面的確定性。中國最先爆發,但我們採取了最全面、最徹底、最嚴格的防控舉措,在全世界為防止疫情的全面擴散做出了榜樣,疫情也最先得到明顯控制。

其次,經濟轉型的確定性。疫情倒逼傳統消費 “去產能”,從線下轉向線上,推動了消費升級。在“新基建”政策的助力下,大數據、5G等高科技新技術的運用,給各行各業注入了新的動力,加快產業升級。

另外,A股發展潛力的確定性。從政策、流動性和盈利來看,A股市場仍有較大支撐,而上證綜指截至3月9日收盤PE(TTM)為12.69倍,較標普500(20.74倍)、道瓊斯工業指數(20.41倍)、納斯達克指數(32.94倍)仍有較大差距,全球來看也處於估值窪地。隨著國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推進,外資持續流入,預計A股估值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在A股裡面,能抵抗震盪行情,確定性強的當屬低估值高分紅、低波動的品類。

事實證明,在震盪行情下獲利,基本屬於“憑運氣賺的錢,靠實力虧回來”。因此貝塔君建議,在當下全球情緒恐慌,資產波動劇烈的行情下,業績穩定、估值不高,股息率更高的品種,將成為資金的避風港。從長期來看,也將獲得不錯的回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淘股吧貝塔總動員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淘股吧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