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孩子上小學,是否需要上學前班?有知道的嗎?

Sean小姐姐


我女兒今年秋季也要上小學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因為我們上的是私立幼兒園,大班就有學前班的內容。雖然教育部門一直強調幼兒園教育要去小學化,但是很多幼兒園還是在偷偷教授小學知識,這就是社會現實。

有沒有必要上學前班,要看您當地的具體情況,如果大多數人都選擇上學前班,我想您也需要讓孩子上學前班。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上學前班的目的除了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行為習慣包括:強化孩子時間觀念,不遲到不早退;自理能力,自己的書包自己收拾,儘量在課間上廁所。孩子去年開始上大班後,就特別注意這方面的培養,比如自己的書包、文具等她自己整理,按照小學的要求,給孩子灌輸上課能不遲到的觀念,一般都能提前幾分鐘到幼兒園。

學習習慣包括:能堅持一堂課,也就是40分鐘時間認真聽講,課後按時完成家庭作業,培養閱讀習慣。以前陪孩子閱讀,大部分都是十幾二十分鐘,現在刻意延長時間,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坐得住,兩年的親子閱讀堅持下來,孩子的識字量遠超學前班了。孩子從上大班後,每天也有了家庭作業,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也堅持了半年了。

這些都是為了今年秋季上小學做的準備。說學前班也好,說幼小銜接也罷,家長要知道幼兒園到小學應該銜接什麼,除了文化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homework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和教學的老師,我說一下我的經驗給你參考

我接過很多案例,一般在一年紀和三年級家長的焦慮度是最大的,因為三年級算是個分水嶺

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習很輕鬆,基本上成績都很不錯,家長几乎不用操心,到了三年級很多孩子出現了學習成績突然下滑,學習效率下降,學習興趣下降,學習困難增加的問題

造成的原因是孩子在上學前學過了這些內容,再學一邊孩子都會,所以導致孩子吃老本,不會真的去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到了三年級上下,老本不夠吃了,孩子又沒有養成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因此……

沒有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一開始上學很痛苦,孩子上著哭,家長跟著著急,學校老師進度比較快,孩子跟不上進度,家長不能合理的幫孩子度過這個階段,孩子就會開始討厭學習和逃避學習,如果孩子很好的度過了這個階段,那麼後面的學習就會輕鬆很多

學前教育要不要學,學到什麼程度,這個要結合孩子,家長,當地的教育進度,以及孩子要上的學校的教學情況來進行分析,家長還是要多做點功課

可能不是很容易,還望家長理性對待,希望我的分享能對你有所幫助[玫瑰][握手]


漁與魚塘


你好,我是暖小作兒,也是一個三年級孩子的媽媽。就你的這個問題我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我女兒上一年級之前的大班,就開始學習拼音以及算數加減法了,也就是相當於學前班的內容。說實話,當時孩子學起來不費勁但也不算輕鬆,大人孩子都挺累的。這些內容其實到了一年級孩子還是要再學一遍的。就我女兒來說,上了一年級以後,由於之前她都學過,所以上了小學以後她對學習並不是很上心,覺得自己都會了,很多時候不注意聽講,但是作業考試還都完成很好。這種現象並不是一件好事。

1. 孩子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主要學習的是學習習慣。家長和孩子都要適應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活的這個階段。學習學校的紀律和適應緊張的小學學習。

2. 提前學習了一年級的內容,我現在回過頭來看,有些拔苗助長的意思。一年級的內容和學前班的內容是一樣的。提前學了的孩子很多會出現我女兒這種現象,結果得不償失。學習習慣養不好,對今後小學六年以及初高中的學習都會有影響。

3. 孩子提前學習了一年級的內容,一年級似乎是有些沾光,可是到了二年級了學習上面的優勢就一點都沒有了。而且我們孩子現在學得很多內容本已經超綱了,再提前學,家長孩子都吃力。

4. 一年級的重點就是拼音,這一年裡老師都會不斷反覆練習和強調的。所以家長大可不必擔心孩子跟不上,老師不會不好好講的。教學大綱裡的重點,老師們都會仔細反覆強調重視的。

5. 其實我們很多家長還是因為不瞭解,才產生了對小學一年級的恐慌。這都很正常,放平心態,可以很負責任的說,絕大多數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都是比較費力的。不是這裡出了問題就是那裡又不對了。一年級是一個讓很多家長和老師都比較頭疼的一年。我也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著急、忙亂、上頭這都在平常不過。不過隨著孩子年齡地增長和時間的推移,都會越來越好。

6. 一年級家長可以多聽取一些過來人的建議,多和老師溝通,多一點耐心給孩子。最主要的還是平和的心態,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一年級的成績真的不是關鍵。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我是暖小作兒,也是一個三年級孩子的媽媽,育兒的路上我們不但可以一起吐槽,還可以互相扶持,共同進步!加油!


暖小作兒養娃技能頻道


問題很好,我家女兒是去年上的一年級,孩子上小學之前,是否需要上學前班?我認為是需要的。

首先:上一年級跟上幼兒園的模式不一樣

一年級上課一節課是40分鐘,而幼兒園一節課的時間沒有這麼長,7歲之前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一般是20到25分鐘,也就出現了跑神的現象,就會導致孩子聽課不認真,也就學不會了,上幼小銜接會學一部分一年級的知識,這樣不會導致孩子學不會的情況。

二,一年級的進度也比較快

幼兒園玩的時間比較多,而上一年級就不一樣了,學的知識比較多,上幼小銜接班是個過度階段,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一年級,為整個小學打好基礎。

總之,上一年級之前上幼小銜接還是很有必要的。

關注我,與您探討更多兒童成長教育的那些事。


麗莎會客廳


我兒子也是一年級,因為生日小,所以晚上了一年,且上了兩年學前班,我感覺,學前班不僅有必要上而且最好上兩年。

幼兒園大班時就去上學前了,因為小嘛,所以這一年感覺都在練習適應上學模式,至於語數外學的快忘的快,認字效率不高,但第二年學前班時特別明顯,會學舌了,老師拓展的詞彙在學校都能掌握,好似開竅了似的,直接從第一年學前班識字225個增加到了1280個。


騫予學堂


這個問題,我之前有遇到,孩子的媽媽說不想上,原因是怕上完學前班之後再進入小學時由於有些知識是孩子已經掌握的,所以不會好好聽講,反而造成不好的學習效果,我當時就反駁她,如果不上學前班,孩子從幼兒園直接跨入小學,孩子的學習習慣沒有得到好的培養,這樣不會有好的學習質量,望採納


韻熙時光


學前班其實就是幼小銜接,銜接包括很多方面的,不單單是知識點銜接,比如:拼音,識字,英語,算術,寫字……如果你只是為了讓孩子學點兒知識銜接的話,可以考慮去上一下,不過提前學了銜接的孩子在一年級有優勢,但是從二年級開始,往後逐步就沒有知識點上的學習優勢了(主要還在於孩子本身,這裡不以點概面)拼音的幼升小銜接,也只是認識,孩子還是不太會拼讀,仍然需要上學後的大量練習!

如果家長有時間,也願意每天花一兩個小時和孩子一起互動,學習的話,我覺得沒有必要上銜接班,自己在家進行引導,這類孩子三年級之後很有優勢!!!

銜接主要包括:

第一、作息時間的調整

第二、閱讀習慣的養成

第三、知識的銜接(主要是拼音,識字,算術)

第四、收納整理習慣的養成!

這四方面,以閱讀習慣最為重要,三年級之前培養好了,之後孩子越學越輕鬆,否則,之後語文學習會很吃力,甚至會影響今後的理科學習。閱讀包括:學會背誦,深度思考閱讀,提升識字量等等!!!


親親老師


作為一名小學生的家長,我來說說自己的感受。不管孩子是否上學前班,進入小學之前,家長最好培養孩子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1)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無規矩不成方圓。上幼兒園時,上課時間大概在十五分鐘左右,而小學生課堂時間為四十分鐘。有個別孩子課堂上靜不下來,甚至出現了課堂上亂跑亂喊的現象。因此,我們家長要提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課前及時上衛生間,課堂上保持安靜,不要隨意講話,更不能亂跑亂喊,有問題先舉手等等。

(2)要培養孩子記錄作業的習慣。

我家孩子剛上小一時,他們班上很多孩子記不住老師佈置的作業。每天放學後,家長們在群裡忙著問作業。

但是,經過觀察發現,有部分同學根本不在群裡問作業。原來,這幾個孩子在上幼兒園時,他們有專門的訓練。幼兒園老師會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獨立記錄“作業”的能力,要求孩子準備一個小本,專門記錄每天佈置的“作業”。

正因為這些孩子有了記錄“作業”的習慣,因此,他們很快適應了小一的學習生活。

(3)最好提前學習拼音。小一剛開學時,老師教授拼音進度比較快,差不多兩週左右結束。因此,不管是否上學前班,在上小一之前,建議一定要提前學習拼音。當然,學習拼音最好在閱讀中學習,千萬不要傷害孩子學習的自覺性。

結束語:不管孩子是否上學前班,只要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這三方面的能力,孩子會很快適應小一的學習生活。當然,即使孩子不提前學習,只要家長開學多花費時間和精力,孩子也會跟上教學進度的。


清揚教育說


孩子在上小學之前,最好有一定的識字量,有一定的數學英語基礎。因為按照現在的風氣,大部分孩子都上幼兒園,或者學前班,如果自己的孩子上小學前什麼都沒學,上小學後顯得跟不上課,別的孩子知道的,他不知道。開始有可能有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孩子如果不上學前班,這件事有以下三種處理方式。

一、做父母的有時間,有能力教孩子簡單的拼音、識字、英語和數學,或者直系親屬有這些能力的,比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做個簡單計劃,教給孩子多少漢字,多少單詞,水平大致跟學前班持平就行。

二、做父母的沒時間,可以找個可以教孩子的保姆。如果是專科或者專科以上水平,一般是可以勝任的。

三、也可以選擇在家待著,不上學前班。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就應該以玩為主,學太多東西對孩子是有傷害的(少學點當然沒問題)。按照《黃帝內經》孩子七八歲才"腎氣盛,齒更髮長",腎氣上行於腦,才能更好的進行邏輯思維。此前的過分使用,或者開發,不一定是好事。再者,如果孩子在家待著,可能剛入學的時候跟不上,時間稍微長點,就沒有差距了。如果遺傳素質好的話,天生聰明,學習超越上過學前班的,也很正常。

總之,有條件去上學前班也行,學前班的老師也教不了多少東西,大部分時間也是帶著孩子玩兒。自己帶,親戚帶,保姆帶,問題都不大,所以不必糾結。


霍貴高


看題主的問題,應該是屬於幼小銜接的事了,一般來說孩子在幼兒園大班時,老師會為了讓孩子順利入小學做一些準備,如:

1.心理上的準備!老師們會說小學裡會有更大的操場和更多的玩具(籃球排球…),還有更多的老師和小朋友,可有意思了,美好的畫卷讓很多孩子會對上小學充滿了期待…因為有部分孩子很留念幼兒園的生活,他們不習慣遇到生人和被別的老師管束,甚至拒絕上小學的情況也有,這種入學前的心理準備很有必要!

2學習上的準備!上學後必然要寫字,所以在大班時有必要讓孩子練習一下如何正確拿筆或者握筆,並且同時要練習寫一些簡單的筆畫,橫豎撇等基本筆畫寫的順暢後,再寫會自己的名字或一些簡單漢字,等進入小學以後寫字要順利得多,不致於一進小學就遇到難題,打擊了孩子的信心!

以上兩個是入小學前最基本的條件,如果幼兒園沒有操作,那麼家長要留心在大班時進行心理灌輸和學習上的準備,一般來說都不會有太大問題,孩子很聰明,可塑性強,很多孩子在入小學前就能夠背誦唐詩宋詞,認字和做數學加減法了!所以你的孩子一樣能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