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好?读书太少

很多小学家长都为在孩子的学习成绩着急。学习差的孩子身上,普遍都存在着厌学现象,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不爱学习所以成绩差,成绩差所以更不爱学习。如果往根上捯,这往往是因为家长没有在儿童早期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缺少学习的基本能力,最终无法适应学校教育而造成的学业落后。

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事实都已经证明,阅读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学习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

前几年有个女孩叫李路珂,15岁考入清华大学,20岁读博。她先后两次跳级,用8年时间就学完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有人说李路珂是个神童,他的父亲李永生却说不是,李路珂小时候并不能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但李永生很早就用自己发明的“手指描红识字法”教女儿识字,李路珂5岁时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识字就可以看书,知识的大门从此洞开。4岁以后,李路珂开始自己读书了,最早的几本是《365夜故事》、《青春之歌》(简写本)和《木偶奇遇记》。9岁-12岁在家自学期间看了《古文观止》(部分)、《明清文言小说》、《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官场现形记》、《三言二拍》、《封神演义》、《李自成》、《西游记》、《怎样做读书笔记》、《基本乐理》(部分),外国文学(托尔斯泰等),中国散文及传记文学(鲁迅、周作人、沈从文、丰子恺、余秋雨等)……李永生认为,正是大量的阅读不仅培养了李路珂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也以后的学习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当代家庭教育专家、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从小就指导下她的女儿圆圆认字读书,刚上小学时圆圆就能达到一个三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及阅读水平。到圆圆10岁小学毕业时,她已读完了金庸全部的武侠小说,十四部共约三、四十本;郑渊洁系列童话故事数本;此外还有外国名著如《简爱》、《鲁滨逊漂流记》及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等,其它零散的儿童文学书籍以及各类报刊杂志则不计其数。在对女儿的教育过程中,尹建莉本人深深地体会到,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本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智力启蒙最重要手段就是阅读,它是一种乘法手段,可以让儿童的聪慧以几何级数递增。”

由北京师范大学等权威机构发布的《2018年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孩子的学习成绩与亲子阅读有关系!越重视亲子阅读的家庭,孩子的学习成绩越高。不过可惜的是,调查同时显示,阅读对孩子学习的重要作用往往被中国的家长忽视!近50%的家庭藏书量不超过 25 本,这真是少的可怜的一个数字。

现实的情况是,家长们更容易被各种培训机构的宣传所吸引,热衷于让孩子参加舞蹈、音乐、英语、体育等才艺培训。这些才艺固然对孩子发展有益,但是如果忘记了文字才是人类知识的主要载体,读书才是学习知识的主要形式,那就是本末倒置。不在儿童早期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等到孩子们进入学校以后,家长期望的好成绩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实家长如果认识到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实施起来非常的简单、方便,就是为孩子准备一个小小的书架,定期补充优秀的图书,再有就是多陪孩子一起阅读。慢慢地,亲子阅读就会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孩子也会在这种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中获得心智的全面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