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時代,如何把握自己,不被帶節奏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已經從缺乏轉為過剩,我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變得更加多樣。公眾號、微博、抖音這樣的自媒體也日益成為大家看新聞,讀評論的主要渠道。在信息過剩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輕易找到符合自己人生觀的信息,而平臺也在用算法來測算每個人的喜好,然後主動迎合。抖音上,喜歡看搞笑視頻的人,平臺會越來越多的推送笑話,喜歡看長腿小姐姐的人,每個視頻都是長腿小姐姐。

雖然信息過剩,我們獲取信息的寬度卻越發狹窄。

每個人都從外部世界尋找肯定自己信念和身份的信息,在網絡世界中挑選符合自己觀點的新聞,在社交網絡中形成同一個聲音的社交群,在群中不斷聽到自己觀點的迴音,強化自身的信念。社交媒體引發的社會輿論極端化,和社會群體的分裂,不僅僅在中國,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這個趨勢其實是難以阻擋的。如果讀者們中有一些希望能在信息的潮流中把握自我的人,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1


這篇文章想講一個“人生觀”的問題,就是我們怎麼看問題,形成自己的觀點。

首先,我認為沒有人能說自己是絕對客觀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客觀”這兩個字永遠只能打引號。

做為一個作者,他的責任並不是客觀,而是陳述事實不造謠,如實坦誠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足夠了。


作者永遠是表達自己的觀點,沒有責任一定要“客觀”。特別是文學作品,都是帶著作者強烈的感情寫的,用客觀公正去要求一個作者,是過份的要求。客觀公正的文章,一般都不好看。


即使是記者報道新聞,也不可避免會帶有自己的立場和感情,我個人認為,陳述事實不造謠,不斷章取義剪裁素材,不曲解被採訪人的原意,就是好記者了。

優秀的作品,一定帶著強烈的感情。有的作者感情體現在文字煽情上。更優秀的作者,能在平淡如水的文字中,表達極其強烈的感情。這裡推薦一個作家,餘華。《活著》《許三觀賣血記》這兩本小說,就是在平淡的文字中,讀者能體會到極其強烈的感情,體會到小人物在歷史大潮中的無奈,體會到人在厄運面前頑強掙扎的精神。


福萊特的《世紀三部曲》也很不錯。我覺得其中沃爾特、茉黛、卡拉這個家庭的命運和悲劇,是寫的最好的部分。

做為個體的作者,有立場,感情都是正常的。


我也從來不認為我自己能做到“客觀”不帶立場。我之前寫過,我是中國人,只可能站在中國的立場,有時候看到一些不公正的事情,心中有氣帶情緒,很正常。


2


在傳統的嚴肅媒體,在作者和讀者之間,還有一個崗位叫編輯。編輯的任務就是,從媒體的角度出發,摒棄一些過於激進的觀點,同時讓不同觀點在媒體上都有表達的機會,讓媒體能包容不同的觀點。媒體肯定有主流觀點,但不同意見,也應該有發生的機會。比如針對爭議話題,優秀的媒體應該同時刊登正反兩反面的文章。

當然,現在的媒體的讀者群越來越固化,媒體本身也越來越極化,要麼左翼媒體,要麼右翼媒體。但畢竟,嚴肅媒體中還有編輯這個崗位,編輯的責任就是避免媒體極化,讓不同觀點都有發聲的機會。媒體有立場是正常的,但嚴肅媒體不應該極端化。

近幾年,隨著Trump當選和美國輿論環境的極端化。全美國的嚴肅媒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FOX化現象。(FOX是最早極端化的美國媒體,持明顯右翼觀點)對媒體來說,客觀中立的立場越來越不重要。美國權力的基石之一,號稱第四分支的媒體,也越來越墮落。

媒體可以偏左右,但只能是中左中右,不能極左極右。

這裡舉個例子吧。以現在兩個截然不同,但同時在市場上都很有影響力,領導也都姓胡的媒體,《財新》和《環球時報》為例。兩個媒體的立場截然不同。《財新》是自由派的,《環球時報》是偏左的。

這兩個媒體我都看, 都覺得挺好。

左派肯定會罵《財新》。


但《財新》我認為在新聞的真實性上,是國內最好的媒體。財新的文章,觀點可以不一樣,但基本上都是尊重事實的。採訪記錄,基本也都是真實表達被訪者的意思。財新的文章,就算觀點不一樣,事實陳述部分我基本可以相信。(當然,非要雞蛋裡挑骨頭,肯定也能找到問題,但在所有國內媒體裡面,財新我認為做的是非常好的了)

《財新》的觀點偏自由派,追求新聞自由,這個也正常。媒體天生希望搞大新聞,希望抓負面。調查記者很多報道寫完了,發不出來,心裡有怨氣,會體現在報道的觀點中,但尊重事實就夠了。

右派肯定會罵《環球時報》。


在報道真實方面,《環球時報》不如財新,經常會犯些錯誤,特別是微博公眾號這些環球時報的網絡版,對真實性的嚴謹程度不如財新。然而,環球時報錯了的時候,基本還是會認錯的。碰到問題,該批評還是批評(雖然很委婉)。武漢那個基層救助失職的視頻,也是環球時報的記者拍的。有些非常敏感的問題,環球時報也很敢寫。雖然環球時報大多是從正面寫,但能把問題寫出來就是需要勇氣的。

在我心目中,這兩家都是中間派媒體,一箇中右,一箇中左。

幾年前,聊天時,我提出了一個極左極右和中間派的定義:

極左認為1966年比2016年好;極右認為1936年比2016年好。其他都屬於中間派。極左和極右是無法溝通的,道不同不相為謀。中間派都是可以聊的,都是朋友

按這個標準,無論是《財新》還是《環球時報》,兩個胡主編其實都是中間派,或者說都是改良派。他們對改良的大方向其實也是一致的,只是細節的差別。我不認為《財新》希望牆倒,也不認為《環球時報》希望回到1966。

比如,媒體監管應該松一點,自由度大一點,不同觀點多表達一點。兩個人觀點都是一致的。只是最終應該到什麼程度是有區別的。

對所有的改良派來說,心中都是極其糾結的。這個糾結體現在,對現在狀況有意見,希望改,但又擔心改的過程中,步子太大扯了蛋,把事情反而搞砸了。因此,步子應該邁多大,就有不同意見了。自由改良派希望邁大一點,保守改良派希望小一點。但什麼是最合適的步幅,需要嘗試。

中國的改革,一直是小心翼翼的走,現在改革進入深水區,更是小心,有時候往前邁一步,又縮回來半步。但大方向,還是一直往前走的。


3

下面聊聊自媒體。

自媒體就不一樣了,作者直接面對讀者。

自媒體和傳統媒體在運營模式上有巨大區別

傳統媒體:內容、訂閱、廣告

社交媒體:傳播、漲粉、廣告


傳統媒體的核心是媒體本身,閱讀量低於訂閱量。100萬訂閱的報紙,真正看的人一定低於100萬。沒有人會拿著報紙分享給別人。

自媒體的核心是爆文,閱讀量遠大於粉絲量。一個幾十萬粉絲的號,也能出千萬閱讀量的爆文。

自媒體文章成功的關鍵是需要帶有強烈的感情,引發“共情”傳播。為什麼我們分享一篇文章,一個觀點?為了表達我們對觀點的認可;為了對熱點事件表態;更重要的是分享和傳遞我們的感情。互聯網輿論海嘯,最主要的驅動力就是“共情”。共情即可以是正面情緒,也可以是負面情緒,可以是感同身受的為他人高興,也可以是感同身受的為他們而悲傷。

對自媒體來說“傳播”是核心中的核心。只有理解“傳播”兩個字,才能理解自媒體的模式。而傳播,就是靠用戶分享。

自媒體寫文,最核心的就是要利用共情傳播。讓讀者產生強烈認同感,產生感情,並誘導讀者的分享慾望。所以,能形成輿情的自媒體的爆文,必然是煽情文。越能打動讀者的內心,越能把感情煽動起來,越能傳播。

自媒體利用的感情有:焦慮、仇恨、自豪、悲傷。負面情緒在社交網絡上遠比正面情緒更容易傳染。


大部分人認為共情是個正面的詞。共情是個好品質,但共情也會帶來很多負面問題。這篇文我就不寫太多,後面單獨寫一篇。

為什麼社交熱點中經常會出現“反轉”,這個現象不難理解。前面說了,自媒體的爆款文章的核心要素是必須引發讀者的“共情”必須煽情才能引發傳播。為了煽情,就必須選擇性陳述一部分事實,或者對事實做較大程度的誇張。文章與事實情況比如會有比較大的出入。

在傳播後,如果其他人針對爆款文中與事實不符的地方做反擊。被煽情的讀者就會發現自己被利用了,出現輿論反轉,也不足為奇。


4


自媒體數量巨大,每個人都能找到最符合自己觀點的自媒體。這樣自媒體和個人觀點反覆強化,會讓人對自己的信念更加堅定。靠自媒體是無法扮演給讀者“客觀”的這個功能。“客觀”的自媒體也無法取得商業上的成功。

自媒體不需要客觀中立,只服務好自己的那一部分受眾就夠了,想兩邊討好的結果就是兩邊不靠。美國目前嚴肅媒體也都變成這樣了,只討好自己的一部分受眾即可。

自媒體沒有編輯刪選文章,作者直接面對讀者。而自媒體文章的感情色彩,立場先行更加明顯。

那自媒體時代如何把握自我,不能靠作者,而是要靠每個讀者本人。我給大家一個建議,就是關注幾個和自己觀點完全不同的自媒體。

比如你是偏左,就關注幾個中右派。你是偏右,就關注幾個中左派。看的時候,你可以覺得寫的和狗屎一樣,這個作者是王八蛋,噁心。但是,也捏著鼻子咬著牙硬看下去。可以以批判的思維去看,可以想想,為什麼他說的不對,我反駁的理由是什麼。

如果看完後實在鬱結在心,就像我一樣寫篇比較帶情緒的文章,或者在文章的留言裡面罵罵人,出出氣。偶爾浪一把,氣出來了就好了。

多讀一些和自己世界觀不同的文章,就能迫使自己多想想,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其他人的觀點有無可取之處。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自媒體時代,沒有了編輯做為作者和讀者之間的防火牆。我們每個人都得自己扮演編輯的角色,多看不同的觀點,多聽不同的意見,最終形成自己的觀點和判斷。

當然,極左極右,或者連基本人性都沒有的人寫的東西,就不必看了。

真理越辯越明。世界上大多數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多閱讀,多思考。

我寫文章,並不想說服讀者,而是希望引發讀者的思考。讀者可能通過思考,認為我說的大錯特錯,但這也是好事呀。


自媒體時代,如何把握自己,不被帶節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