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廣東可繼續在“數字政府”和“治理體系”兩方面發力

盤和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

杜弘禹(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智庫資深研究員)

為有效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國一心,全國一盤棋,各地採取了多項有力的防控措施。新冠疫情對廣東經濟帶來的影響令人關注,如何進一步應對?如何化危為機?廣東目前在科學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工作方面,已經有了一些很好的應對,也取得了一定進展。

2020年3月6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疫情防控發佈會。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會上獲悉,當前,廣東省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在認真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力有序推動各類企業包括外貿企業復工復產。目前,全省重點外貿企業復工率達93%,重點外貿企業務工人員返崗率超7成。

目前,廣東省一手抓科學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工作還在不斷推進。在看到疫情影響廣東經濟的同時,也要看到危中有機。疫情過後,政府治理水平還將進一步提高,生產生活將朝著更加數字化、智能化、線上化方向發展。目前,針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仍需要在確保防控的基礎上,通過政策手段進行對沖,以將影響降到最低,以更好推動復工,以及產能的儘快恢復。我們從治理角度、宏觀角度和行業等角度提出一些對策建議。

繼續推進廣東“數字政府”建設

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需要各級政府、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新冠疫情發生後,首先考驗的是地方反應速度和社會治理水平。廣東此次的應對非常得力,未來還可考慮繼續在“數字政府”和“治理體系”兩個方面加強建設。

疫情讓更多的人清醒認識到,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性。因此,廣東應繼續以《廣東省“數字政府”建設總體規劃(2018年-2020年)》為指導,以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為導向,加快打造高標準“數字政府”。通過構建“數字政府”技術支撐體系,打造一體化高效運行的“整體政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建設“數字政府”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廣東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上一層樓。其一,治理理念上,進一步實現從管理到服務的轉變;其二,完善治理主體,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其三,打造智慧政府,深入推動政府與更多的信息技術融合發展;其四,深入實施大數據行動計劃,進一步鼓勵政府數據和社會數據有序的合法的融合共享、互動互用,聯合開展篩選排查、物資調配等智能應用研發。

發揮財政、金融政策的關鍵作用

目前,廣東省已經出臺了多項“暖企”政策。發揮財政、金融政策的關鍵作用,通過財政減免、金融支持、補助補貼等措施抗擊疫情,給予中小微企業更多的支持。

第一,2月,廣東省政府正式印發《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穩定運行的若干政策措施》,針對企業普遍反映的租金、稅費和違約風險等問題,《政策措施》提出,疫情防控期間准許企業延期申報納稅。對符合延期繳納稅款條件的企業,依法延長不超過三個月的稅款繳納期限。對納稅確有困難的企業,依法合理予以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需要進一步確保這些措施在現實中落地。

應對疫情同時也是一個契機,在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同時,需進一步細化落實國家30條支持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舉措。推動金融機構有效增加針對性借貸,靈活運用“無還本續貸、應急轉貸”等信貸支持政策。

第二,根據疫情影響程度,考慮對受損行業或企業實施針對性財政補貼政策,比如考慮給予一定的財政貼息,可暫定一個季度,視疫情持續時間再調整。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住宿、旅遊、娛樂、民航、公路客運、水路客運和出租汽車等行業減免部分政府性基金。

多措並舉穩定就業

考慮到短期內疫情對服務業的衝擊最大,可以考慮鼓勵新商業模式探索來穩定服務業增長。比如,探索“共享員工”就業新模式,促進就業。我們近期對廣東製造業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三成的企業表示,如果用工成本持續增加,將在三個月內存在減員壓力,只有25.6%的企業表示不存在裁員壓力。這意味著需要重視就業形勢,採取穩定就業的相關措施。

第一,促進就業困難群體就業。鼓勵用人單位招用本市登記失業人員和城鄉就業困難人員,依法簽訂勞動合同且按規定繳納職工社會保險、按月足額髮放不低於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1.2倍工資的,可按規定申請享受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

第二,鼓勵企業積極探索“共享員工”就業新模式。“共享員工”模式在暫時勞動力過剩的傳統餐飲業與暫時勞動力緊缺的新興電商零售平臺之間激發了勞動共享,能夠解決傳統餐飲企業、電商零售平臺和員工三方的燃眉之急。廣東政府可以考慮通過第三方服務商或互聯網服務商打造員工共享平臺,彙集企業和員工的信息和需求,在線上達成用工協議,通過線上服務精簡用工流程,讓更多員工儘快上崗。在此過程中,必須約定清楚供需雙方的權利、義務與責任,尤其是管理制度、保障措施、法律風險與責任歸屬等。

第三,積極穩定大學生就業。2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鼓勵吸納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就業的多項措施。其中一項措施引發關注,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規模。地方應積極落實,給大學生就業及時的指導和引導,未雨綢繆,多措並舉穩定大學生就業。

著力促進旅遊業快速恢復

這次疫情中,全國範圍內的旅遊行業都遭受重創,大量的旅遊企業以及相關從業者陷入困境。即使疫情結束,由於疫情對居民心理的影響,預計旅遊行業恢復還需要一定時間,因此要著力促進旅遊業快速恢復。

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在堅持全國一盤棋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對廣東的旅遊業進行宣傳,預先向外地遊客介紹廣東的一些景點的防控舉措。同時,在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勝利之後,可以考慮通過推動試行獎勵旅遊、旅遊消費信貸、旅遊消費券、旅遊企業促銷讓利等方式促進旅遊業恢復。對一些陷入困境的旅遊企業,可考慮暫時退還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和補貼文化事業建設費。對生活服務業中的文化事業建設費繳費人,視其受疫情影響程度和實際繳納費額的情況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

引導第二產業繼續向高精尖模式發展

對於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要支持其渡過難關。具體方式有給予一定週期水電費補貼、減免各種市政和地域性收費、減免房租、增加金融支持、減免或者延遲納稅以及延遲繳納社保等等。另外,可以在這些行業設立行業疫情扶持基金和政策性保險,基金主要對受疫情影響大而本身發展狀況良好、未來發展潛力大的企業給予補貼,政策性保險則用於對此類企業給予保費補貼。

對於一些中小微企業,要及時兌現配套費、稅收補貼等訂立了合同的政府承諾;督促一些資金較為雄厚的大企業儘快償還中小微企業欠款;對於資金較為緊張的大企業,可以通過給此類大企業發放專項貸款用於償還“中小微”欠款,間接緩解中小微企業資金緊張。

疫情同時是一個加速淘汰和加速升級的過程。實力雄厚、善於創新、管理科學以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才能生存和發展。這次疫情將洗掉一些現金流不足、績效差以及缺乏創新的企業。要以疫情為契機,引導第二產業繼續向高精尖模式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加強創新型融資服務及發展平臺經濟

加強創新型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針對因疫情造成中小微企業信用評級負面影響的,考慮酌情暫不予以信用降級。對符合條件的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給予貸款貼息以及債券、融資租賃費用補貼。對中小微企業積極恢復生產開展的人員培訓、新技術研發應用、供應鏈基地建設乃至公司治理結構等,提供實質補貼。引導中小微製造業企業向高科技、高質量或者規模經濟進行轉型,增加產品附加值以及競爭力,提高產業競爭力。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以及健康產業。引導和支持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以及健康產業,培育支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加快培育網絡購物、在線教育、在線辦公、在線服務、數字娛樂、數字生活、智能配送等新業態新模式,大力發展網絡診療、原創新藥、醫療用品、醫療器械等健康產業,支持一批高成長創新型中小企業。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支持力度。支持電信運營企業為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中小企業提供一定時間的免費雲視頻會議等雲上辦公服務。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