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炮隊》沒有“破壞”西炮臺

作者 金焱

  1987年4月,珠江電影製片廠《大清炮隊》攝製組首先與市文物保護部門簽訂了在西炮臺遺址拍攝電影的協議書,並經營口市公證處依法公證。當時,攝製組共付給文物保養費用15000元,主要用於西炮臺文物管理所日後修復西炮臺護臺壕工程。該護臺壕上口寬7米、落底深2米,總長一週1070米。

《大清炮隊》沒有“破壞”西炮臺


但在隨後展開攝製的前期準備過程中,因為拍片需要,攝製組將西炮臺上的瞭望樓拆除。這是當時的營口人所共知的,也因此成為一部分老營口人心中的痛。

但我們也不得不說,1987年4月,由於《大清炮隊》攝製組因拍攝現場需要,他們在清理西炮臺內北小炮臺上的淤土時,在西緣正中處發現一鐵質遺物,當即停止施工,並採取了保護措施。後經市文化部門請示省文化廳文物管理部門批准,於1990年10月29日清理此炮臺,省文物管理部門撥付清理發掘費用1000元。11月3日,西炮臺文管所考古人員開始打方清理,共歷時20天,於11月22日結束。清理出的遺存物為一大型鐵鑄件,高1.26米,前端一週為高、厚40釐米的大厚沿,有等距離透孔12個,透徑12釐米。中心有一孔。沿後部為流線形體,尾端有一徑為40釐米、高4釐米的平盤,正中一孔與前沿中心相通。前沿直徑2米。通體為一次澆鑄而成,重約5噸。經分析,此鑄件原應有前、後兩部分組成,前部分是在掩埋前被拆卸掉,不知去向。清理發掘深度是1.37米,探方(把發掘區劃分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依方格為單位,分工發掘,這些正方格叫“探方”)北、南、西、東四壁為沙子、白灰、黑土夯築,探方中為雜土內夾有青磚頭的填土。

在拍攝電影的日子裡,《大清炮隊》攝製組按照歷史資料在西炮臺建起了清朝的營壘,豎起了清朝的綠營大旗。2012年9月27日,營口晚報發表一篇題為《那些在營口拍攝的電影》,文中說:“1987年上映的《大清炮隊》曾在營口西炮臺取景,大多數營口人都知道。除了在西炮臺外,這部電影還收錄了蓋州許多鏡頭。這部反映鴉片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電影,真實再現了清軍為保衛領土主權而進行的英勇鬥爭。在國恨家仇面前,那些性格鮮明的中國人面對實力強勁的英法聯軍,勇敢地點響了殺敵的炮火。為了民族的自尊,士兵與老百姓,組成了同仇敵愾的禦敵防線,與敵人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血戰。最終,那些英勇的中國人為了保衛炮臺英勇獻身,他們崇高的氣節和精神永世長存。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認為西炮臺的殘炮是因拍攝《大清炮隊》形成,其實並不如此。為了拍攝《大清炮隊》,只是拆除了一座瞭望樓,將殘炮的成因歸咎於《大清炮隊》,實在是冤枉了他們。”


  本文選自《營口春秋》2016年第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