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變中,曹爽如果沒有選擇投降,而是以皇帝號令天下勤王勝算有多大?

小何看歷史


高平陵事件,如果曹爽不投降,以皇帝的名義號召天下勤王也只有二成勝算。與城外百官及直屬軍隊隨天子駕臨許都,許都有大量軍械糧草,還有城防軍隊,為一成勝算。有天子玉璽大將軍印符號令各地守將領兵勤王,為二成勝算。其它的可能不有了,曹爽做為首輔執政十年,除了貪財玩樂,沒別的能耐,其直屬軍隊受其影響肯定沒有戰鬥力,許都做為陪都,在魏之腹地,也不用打仗,軍紀定為鬆懈。曹魏君主一代不如一代,又沒什麼恩惠加於諸將,號令天下勤王諸將不一定用命,各地還要防務。淮南有諸葛誕,文欽,王凌,還有荊州兵,他們都要防禦東吳,只能抽調一部。向北為孫禮,司馬懿嫡系,調不動,向西長安諸葛玄,司馬懿姻親,不會來。再西雍涼,司馬懿大本營,郭淮率主力回京,誰人能敵。司馬懿在曹魏四十餘年戎馬生涯,幾起幾落,善於隱忍偽裝,足智多謀,暢曉軍機。曹操時期善出奇謀,曹操比較倚重,只是曹操目光犀利,只能偽裝。曹丕時期比較敬重司馬懿,因他是曹丕老師,但是防範著司馬懿,最後是託孤大臣。曹睿時期還是防控著司馬懿,用了歇著,涼了再用,主要是司馬懿有軍事才能,最後任驃騎大將軍,為託孤大臣。曹芳繼位十年,以首輔大將軍曹爽執掌朝政,司馬懿升至太傅閒之不用。司馬懿裝聾賣傻只是等待時機,潛龍勿用,一飛昇天。這次曹爽與曹芳到郊外高平陵祭拜曹睿,司馬懿與二子司馬師,司馬昭覺得機會來了,帶領家丁家將千多人訊速控制皇宮,掌控百官,控告曹爽罪狀,威脅太后下詔罷免曹爽。曹爽智囊大司農桓範出逃,見曹爽商量對策,司馬懿差人來勸降,曹爽權衡在右,自己不是司馬懿對手,願降司馬公。被司馬懿斬草除根,誅滅三族。司馬懿老謀深算,為曹魏北征西討,門生故吏遍及曹魏,就是曹芳下令勤王,也耐何不了司馬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