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的“气”:5大功能和气机运行


中医讲的“气”:5大功能和气机运行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种生理功能。故《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张景岳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类经·摄生类》)

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

(1)推动作用 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作用和激发其运动的作用。如果气的虚衰或气的推动、激活作用减弱,均能影响及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或使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减弱,或使血和津液的生成不足和运行迟缓,从而引起血虚、血液运行不利和水液停滞等病理变化。

(2)温煦作用

《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即是说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的体温,是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恒定;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进行着正常的循环运行,故说“血得温而行,得寒而凝”。如果气的温煦作用失常,不仅出现畏寒喜热、四肢不温、体温低下、血和津液运行迟缓等寒象;还可因某些原因,引起气聚而不散,气郁而化热,出现恶热喜冷、发热等热象。所以《素问·刺志论》说:“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中医讲的“气”:5大功能和气机运行


(3)防御作用 机体的防御作用是非常复杂的,虽然包括了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但毫无异议,气在这里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于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气必虚”,是指气的防御作用减弱,外邪得以侵入机体而致病。由此可见,气的防御作用减弱;全身的抗病能力必须随之而下降,机体也易罹疾病。

(4)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固摄血液,可使血液循脉而行,防止其逸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和精液等,控制其分泌排泄量,以防止其无故流失。若气的固摄作用减弱,能导致体内液态物质大量流失的危险。如气不摄血,可导致各种出血;气不摄津,可导致自汗、多尿或小便失禁、流涎、泛吐清水、泄泻滑脱;气不固精,可出现遗精、滑精和早泄等。

气的固摄作用与推动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气一方面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可固摄体内的液态物质,防止其无故流失。由于这两个方面作用的相互协调,构成了气对体内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分泌、排泄的调节和控制,这是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循行和水液代谢的重要环节。

(5)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例如:气、血、津液的生成,都需要将饮食物转化成水谷之精气,然后再化生成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饮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后。其残渣转化成糟粕等等,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如果气化功能失常,即能影响到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影响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从而形成各种代谢异常的病变。所以说气化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中医讲的“气”:5大功能和气机运行


气的五个功能,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一,它们密切地协调配合,相互为用。

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人体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有,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形式,虽是多种多样,但在理论上可以将它们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是气的升降出入场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 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而死亡。如《素 问·六微旨大论》说:“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 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仅仅是推动和激发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而且只有在脏腑、经 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例如:肺的呼吸功能,体现着呼气是出, 吸气是入;宣发是升,肃降是降;脾胃和肠的消化功能,以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来概括整个机 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和排泄的全过程;机体的水液代谢,是以肺的宣发肃降,脾胃 的运化转输,肾的蒸腾气化和吸清排浊,来概括水液代谢的全过程。所以,机体的各种生理 活动,实质上都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具体体现。

气的升和降、出和入,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从局部来看,并不是每一种生理活动,都 必须具备升降出入,而是各有所侧重,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等。从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 来看,则升和降、出和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气的升降出入 运动,又是协调平衡各种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医讲的“气”:5大功能和气机运行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升降出入的平衡失调,即是“气机 失调”的病理状态。“气机失调”有多种表现形式:如由于某些原因,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到 阻碍,称作“气机不畅”;在某些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时,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作“气陷”;气不能内守而外逸时,称作”气 脱”;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时,称作“气结”或“气郁”,甚则“气闭”等。《素问·六微旨大论》 说:“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远近。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 充分说明了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局部来看有所侧重,但从总体上却是有一定的规律,而且 是协调平衡的。

中医讲的“气”:5大功能和气机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