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諾防線的實際防禦性能如何?

天俊談兵


馬其諾防線,想必大家都不耳生,身為法國在二戰初期最引以為傲的傑作,甚至被法國人冠以“上帝都無法摧毀的防線”,其修建在法國東部的蒂永維爾境內,南起瑞士邊境,北部一直修建到比利時和盧森堡附近的阿登森林,防禦主體綿延數百公里。

法國人在當時對戰爭的認知仍然停留在一戰時期的塹壕戰之中,認為擁有一道阻礙德國進攻的“銅牆鐵壁”就能夠保障法國國防安全無虞。整個馬奇諾防線修建時長超過11年,動用無數人力資源、鋼筋混凝土,耗資50億法郎,約佔當時法國國防預算的1.6%,可謂天價。

當然最後的結果,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德軍裝甲部隊並沒有傻傻地去進攻法國的馬其諾防線,相反他們從法國統帥部心目中的“無法穿越的地區”——阿登森林快速突破,通過“鐮刀行動”計劃,德軍像收割稻子一樣直插法國腹地,兵臨巴黎城下。由於敦刻爾克大撤退導致大量法軍後撤,馬奇諾防線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即使擁有著世界最堅固的防線,法國人僅僅在德國的猛攻下維持了1個多月,戰爭爆發後第35天,巴黎淪陷。

但如果採用法國人心目中最理想的應對策略,德軍正面進攻馬奇諾防線,這自然是盟軍願意看到的,只要給英國人反應的時間,那麼德國在西線必然再無取得任何建樹的可能。那麼馬其諾防線究竟防禦力如何呢?

馬其諾防線的建造是為了如下五個目的:

•防止德軍突襲;

•保護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的安全;

•能夠讓法國能適當減少徵兵數量(當時法國僅4000萬人口,但德國人口多達7000萬,和德國拼募兵能力無疑不自量力);

•拖延德軍戰機,為了進攻法國本土德國必然需要取道瑞士或者比利時,這允許法國和盟國有足夠的時間來反映;

•作為未來反攻德國的陣地;

為了取得如上的這些效果,法國對馬其諾防線的建造投入也是不遺餘力,防線的寬度在20到25千米不等,由複雜的要塞、防禦工事和軍事設施構成,例如邊防哨所、通訊指揮中心、步兵兵營、路障設施、火炮與機槍陣地、反坦克炮臺等。另外地下醫院、工廠、發電站、廚房應有盡有,長達數百千米的防線還通過地下鐵路連接,可以說只要德軍進攻馬其諾防線任何一處,支援的法軍將會在極短時間之內趕至並痛擊敵人。

馬其諾防線的每一處士兵兵營,都建有完善的複雜基礎設施,包括部隊宿舍、廚房,乃至帶有先進手術室的醫務室、防毒氣過濾裝置、發電廠、食品儲藏室、冰箱水箱燃料箱、彈藥庫,甚至還有供士兵借閱圖書的圖書室。

機槍炮臺理論上1.2千米就需要建造一座,這也是機槍的有效射程,這能夠保證防線上的重機槍火力不斷絕,炮臺各式機槍數架,包括普通的雙發機槍以及37/47mm反坦克炮和25mm反坦克槍等等。

馬奇諾防線上還部署有343門各式口徑的火炮,上到135毫米,下到75毫米,除了135毫米炮被部署在掩體裡通過曲射來打擊敵人外,75毫米炮和81毫米炮都屬於速射炮,被架在專門的直射炮臺上用以提供打擊德軍輕裝甲力量和步兵的“大殺器”。據統計,各種火炮和機槍堡壘乃至小型偵察與火力輸出堡壘在內,馬其諾防線的數百千米陣線上一共零零散散分散有5000餘個堡壘。最大的堡壘群位於法國、盧森堡和德國交界處,即哈肯伯格堡壘群,它由於位於防線最北部,在德軍橫穿阿登森林時,抵抗了三天法軍的進攻後淪陷。

除了各式火力,馬其諾防線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無堅不摧”,雖然最後瓦解於後方,但這絲毫不能改變這條防線修築技術之高。鋼筋混凝土被大量使用,像是炮臺和一些建築的外殼的厚度都在3.5米之上,在當時幾乎不可能被炮彈砸穿。雖然地下堡壘更加安全,但是由於比較壓抑,不少駐紮的在編部隊選擇在堡壘附近修建木製結構建築並居住在裡面,但這樣安全並不能得到保障。


科羅廖夫


馬奇諾防線的防禦能力基本是可以得滿分的,你別看法國打輸了,但是馬奇諾防線還是發揮了法國人預想的作用。

馬奇諾防線是從1930年就開始修建了,一直到法國戰敗,其實他還沒有修完馬奇諾防線。整個馬奇諾防線可以說是固若金湯,都是鋼筋水泥混凝土的結構,加上固定炮臺,壕溝火炮堡壘什麼的,還有工廠,甚至裡面還有有軌電車的軌道。從其本身的防禦性能來看,很難攻克,德國人如果正面強攻馬奇諾防線,必定損失慘重。

我們看法國人為何要修建馬奇諾防線,這條防線修建在德國法國邊界上,防備的是德國突然入侵,馬奇諾防線可以頂上個把月,法國國內也有足夠的時間動員。最重要的一點是,德國人看見馬奇諾防線了,必然不會直接強攻,這個馬奇諾防線就是在逼迫德國入侵法國的時候,從荷蘭比利時繞道。

法國人的如意算盤就是,馬奇諾防線固若金湯,德國從比利時繞路進攻,然後法軍進入比利時同德國人打一個消耗戰,這樣子戰爭就不會在法國境內進行了,對法國來說,損失相對較小。如果,沒有馬奇諾防線,那麼德國可以直接越過德法邊境直接進攻法國腹地。實際上,法國人得逞了一部分,德國也確實是繞路了。

德國的鐮刀計劃,B集團軍北上荷蘭比利時,C集團軍進攻馬奇諾防線,這其實都是按照法國人的劇本來的,只不過呢,還有個A集團軍,從阿登森林裡穿了過來,這是法國人萬萬沒想到的。不過呢,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馬奇諾防線的防禦性能了,德國人壓根不敢直接強攻馬奇諾防線,他確實繞路了。

本來呢,這個馬奇諾防線是法國防禦的一半,首先是馬奇諾防線,在法國德國邊界,而後是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這邊,法國如果提早進入比利時,可能就沒這麼麻煩了,法比防線是非常完整的,後來是由於比利時這邊不想和德國打,拒絕法軍入境,導致法比防線就剩下馬奇諾防線這半條了。那最後這結果,也就喜聞樂見

馬奇諾防線,並不是法國防禦德國的唯一,還有荷蘭比利時呢,馬奇諾防線的意義也在於將德軍調往低地國家。即便是C集團軍進攻馬奇諾防線的時候,英法主力還是囤積在法國北部,隨時準備跨過邊境增援比利時的。


軍武文齋


二戰中的曲其諾防線實戰性不容懷疑,但落後的思維影響了它的實際效果。

馬奇諾防線的建設歷時12年,造價超過50億法郎。整個防線的建造目的就是為了防範德國的全面入侵,在這一點上,不得不佩服法國的遠見,他們可以說成功看到了一戰後要捲土重來的德國,正是基於德國將來還是要發動戰爭的這個判斷,法國傾全國之力,開始了為期12年的艱苦建造。

馬奇諾防線沿法德邊境修建,自隆吉永至貝爾福,綿延數百公里。包括梅斯築壘地域、薩爾氾濫區、勞特爾築壘地域、下萊茵築壘地境和貝爾福築壘地域。

整個防線由縱深4-14公里的保障地帶和縱深6-8公里的防禦地帶組成。防線充分利用了自然有利條件,把沼澤、河流等作為天然屏障,在配上永備射擊工事作為支撐點。

有的要塞有地面和地下部分相結合,配備有指揮所、人員休息室、食品儲藏室、彈藥庫、救護所、電站、過濾通風室等。而工事之間都有通道連接,通電動車。射擊工事內的武器都是專門設計安裝的。整個防線共構築各種用途的永備工事約5800個,密度達到每公里正面15個。

最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頂蓋和牆壁厚度達3.5米,裝甲塔堡的裝甲厚度達300毫米,均能抗兩發420毫米臼炮炮彈的直接命中。防線內的防坦克障礙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斷崖及金屬和混凝土樁砦,並用地雷場加強。防步兵障礙物一般為金屬樁或木樁鐵絲網,有的地段還設置了通電鐵絲網。

這樣的配置不可謂不豪華,是名副其實的固若金湯。設想如果德國要正面突破防線,即便德國戰鬥力強悍,但要想突破這樣一條防線還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類似的如日本在東北修的虎門要塞,騰衝的松山要塞都十分堅固,例如在松山爭奪中,國軍曾十戰松山,付出近8000人的死 亡代價,日本松山要塞配置相當齊全,碉堡、暗堡,無數,整個工事分層設計,內部相互聯結, 物資貯備豐富,封閉三個月都不成問題。

而馬其諾防線雖然沒有經過實戰,但其設計的堅固性、科學性都不亞於日本的要塞修建水平,只可惜法國落後的軍事思想將法國帶入了一條固守的死衚衕,也逼迫德軍繞過防線,借道阿登高地使其失去了防守的意義,法國發費50億元的龐大國防工程成了一堆擺設。

法國之所以修建防線是承襲了一戰作戰的經驗,但這種毫無創新的繼承,讓法國差點滅亡。俗話說,最好防守就是進攻,在軍事上任何想用不變應對萬變的思想可能都將帶來嚴重的後果,馬其諾也就是明證!


華豎


關於馬奇諾的防線的條件來說,在構築的時候確實是相當高標準的,但是在實際防禦效果並不是很理想,在當時的情況下,德國人是繞開了馬基諾防線來進攻,其實在其正面,還有一個集團軍群負責壓制他,在德軍完成迂迴的同時,正面的德軍也幾乎接近於對防線實現突破。

從此可見馬奇諾防線的設計標準雖高,實際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變化,主要就在於武器技術也在提高,戰術也在變化,單純的依靠防線進行阻擊,在二戰時就已經不合適了。

在當時情況下,沒有任何一個防線真正的發揮出了不可摧毀的作用,存在著不小的問題,應該說這是時代的一種變遷吧,不再需要防線了。


麥田軍事觀察


物是死的人是活的,馬奇諾防線即便在正面防禦上無懈可擊,但是面對靈活善變的人終歸還是要敗下陣來,歷史事實也是如此,德國在進攻法國時直接繞開了馬奇諾防線,直接跑到了馬奇諾防線的背後,使得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最終成了擺設。德國雖然通過自己的智謀攻克了馬奇諾防線,但是就單純的來看馬奇諾防線的防禦能力,還是比較強的,起碼正面強攻想要取勝是非常困難的。

馬奇諾防線全長約390公里,包括梅斯築壘地域、薩爾氾濫區、勞特爾築壘地域、下萊茵築壘地境和貝爾福築壘等區域。整個防線主防禦陣地縱深有6到8公里,保障陣地有4到14公里,不誇張的說,馬奇諾防線就是一座軍事防禦城市。在這座軍事防禦城市中有永備工事約5800個,密度達到每公里15個。最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頂蓋和牆壁厚度達3.5米,裝甲炮塔的裝甲厚度達到了300毫米,能夠抗擊兩發420毫米炮彈的直接命中。

防線內主要還有用於防坦克的溝壕、崖壁、斷崖及金屬和混凝土樁砦,並用地雷場進行了加強。防步兵也很有一套,障礙物一般為金屬樁或木樁鐵絲網,有的地段還設置了通電鐵絲網,這樣的防護能力真的在那個時代是非常罕見的。任何想要從正面強攻馬奇諾防線的想法都是不可行的,因此馬奇諾防線的威懾力還是非常強大的,著實不是在實際戰爭中表現的那樣不堪一擊。

戰爭的核心還是人,雖然馬奇諾防線堪稱完美,但是在面對德國人積極思索的智慧面前,在堅固的防線也是有漏洞可尋的。在實際的交戰中,德國人就是直接繞開了馬奇諾防線這一難以攻破的堡壘,而是出其不意的在遠離馬奇諾防線的比利時進行了迂迴,最終使的馬奇諾防線成了法國的擺設,絲毫沒有在戰爭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也說明了人的智慧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想要靠堅固的工事與先進的武器裝備來實現戰爭的勝利,只能說是太天真了。


異域邊緣


馬其諾防線是線段防禦,因此從側面迂迴進攻就不行了,所以實際效果並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