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游玩、如胶似漆,晚唐诗界“皮陆”也“基情”?今天长见识了

既被邻里轻,亦为妻子陋。持冠适瓯越,敢怨不得售。

窘若晒沙鱼,悲如哭霜狖。唯君枉车辙,以逐海上臭。

披襟两相对,半夜忽白昼。执热濯清风,忘忧饮醇酎。

驱为文翰侣,驽皂参骥厩。有时谐宫商,自喜真邂逅。

道孤情易苦,语直诗还瘦。藻匠如见酬,终身致怀袖。

虽说古有追慕先祖陆绩的清廉因子,后有参悟五柳先生欲辩忘言的真意,但纵使陆龟蒙才气过人,也不得不为生活所累,只能背起行囊,走上了漫长而曲折的功名之路,在追求仕途的宦海里沉浮。

然而生活却一再和他开玩笑,科举考试取消的决定,轻易地斩断了他的仕途生涯,从此山水迢递,他再无缘于那巍巍庙堂。最终,历经坎坷的陆龟蒙选择了隐居甪直,潜心做他的甫里先生,纵情山水、不为世事所扰。

相约游玩、如胶似漆,晚唐诗界“皮陆”也“基情”?今天长见识了
  • 陆龟蒙

我们也知道,在经历科举重大打击后的陆龟蒙内心愤郁,甚至大病了一场,从此断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念头。不过都说这职场失意,“情场”得意,上帝关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会给你开一扇窗。

小Z以为,对于陆龟蒙而言,皮日休就是上帝给他开的一扇窗。在他生病期间,皮日休更是每日前来探望,并亲自照顾他,写诗鼓励他振作,与他分担痛苦。于陆龟蒙,皮日休不仅是他的至交好友,更是他此生不可多得的知己。皮日休能懂得他的苦与乐、悲与忧、愁与哀,给他风雨如晦的世界带来了一丝光亮,引导他走出阴影,度过人生疾苦。那么,是什么让他们达成了今日的默契和共鸣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约游玩、如胶似漆,晚唐诗界“皮陆”也“基情”?今天长见识了
  • 皮日休

游山玩水让他们心境通透

在皮日休暂居苏州的两年时间里,陆龟蒙为尽地主之谊,带着皮日休游遍了当地大大小小的景点,并创下无数千古佳作,其中小Z觉得最值得一谈便是两人的虎丘寺之行了。

咸通十一年,即公元870年的秋天,皮日休应邀与陆龟蒙前往虎丘山采风。那么,“虎丘虎丘”,其名缘何而起呢?

这虎丘,位于苏州城的西北方向,以前的吴王阖闾去世之后,就埋葬在这个地方。据说墓地建好的第三天,突然来了一只白虎,蹲在这墓地上,世人皆以为是天降祥瑞,此乃吉相,便以此命名为“虎丘”。

相约游玩、如胶似漆,晚唐诗界“皮陆”也“基情”?今天长见识了
  • 虎丘山

虎丘山上有座寺庙,在寺庙的西边有一条蜿蜒清澈的小河,直通山林深处。这一日,陆龟蒙与皮日休来到了河边,偶然发现了一艘停靠在岸边的小船。来了兴致的两人便轻快地登上船,晃晃悠悠地在水面上划过去。越往里走,皮日休发现景色愈发美的惊奇:河水清澈见底,肉眼可见的细黄沙、白石子,静置于底下,仿佛怕惊扰了这平静的水面,泛起粼粼波光。两岸丛林在迷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叫声,回旋在这山谷里,分外嘹亮。

相约游玩、如胶似漆,晚唐诗界“皮陆”也“基情”?今天长见识了
  • 皮陆在深林处偶然发现人家

此般绝美风景,如何叫人不沉醉呢?泛船游玩的皮日休,顿时就来了兴致,洋洋洒洒地写下三首诗歌,以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其中,小Z以为最妙的便是这《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之二了。

绝壑只怜白羽傲,穷溪唯觉锦鳞痴。

更深尚有通樵处,或是秦人未可知。

从题目的“闲泛”二字,我们不难看出,此番游玩,皮陆的心情是十分悠然自得、享受满足的。众所周知,朋友与朋友之间相处最好的状态,便是放松。只有放松呈现出的自己,才是最真实最快乐的自己。也正是因为相处得放松自在,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去接纳对方。

只兴趣相同便能达成默契和共鸣了吗?不

我们都知道,皮日休在晚唐可是出了名的大才子,其作诗才华可谓是惊艳!咱们不说别的,就拿这首诗来说吧。

皮日休以“白羽”代指白鹭,“锦鳞”喻为鱼儿,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秦人”典故,用一“傲”一“痴”,将白鹭的展翅飞翔在绝壑边的骄傲姿态,鱼儿在溪流的尽头嬉戏玩耍,尽显憨姿的可爱,以及深林出偶遇樵夫的惊喜,勾画的十分细致。

【桃源注释】后用以指隐居处或仙境。唐杜甫《不寐》:“多垒满山谷,桃源何处求?”

《陶渊明集》卷六〈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荅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閒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刘歆即遣人随之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皮日休是真的会写诗啊。在这首诗里,他用最细致的笔画,将自己遁入深林中发现的、这平常人甚少能遇到的环境描绘得如此神秘清奇,以此表达他内心独特的审美眼光,彰显与世俗的不同之处。

写好诗的皮日休兴致冲冲地拿给陆龟蒙看,并要求他和诗。这一人写诗,另一人和诗素来也是皮陆两人的老规矩。不一会儿,陆龟蒙也写出了相应的和诗《和袭美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

荒柳卧波浑似困,宿云遮坞未全痴。

云情柳意萧萧会,若问诸馀总不知。

每逢孤屿一倚楫,便欲狂歌同采薇。

任是烟萝中待月,不妨欹枕扣舷归。

看到这,小Z便想到了一个我们平日里经常用于形容人的一个词——“潇洒”。现在小Z要用这个词来形容这首诗,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同意。为什么说它潇洒呢?我们来看这首诗的“荒柳卧波浑似困”,只这一句我们便可知晓一二了。

“荒柳卧波浑似困”,这意思是秋天来了,入目满是萧瑟荒凉,柳叶发黄,随风飘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荒柳”。而在溪流旁边,是一片绵延的柳树,颓然的柳条垂在湖面上,看起来似是有些困倦了。因为季节催物老,经过春夏这两个季节的热烈生长,现在的柳条也应该有点累了。这便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模仿人的感觉来传达秋日的柳条状态,实乃此诗的点睛之笔。

相约游玩、如胶似漆,晚唐诗界“皮陆”也“基情”?今天长见识了
  • 皮陆日常写诗和诗

那这第二句又是怎么说的呢。“云情柳意萧萧会”,即昨夜的雾气还未散去,弥漫在山坳里,看上去混沌一片,满是懵懵懂懂的景象。那么,问题来了,何为“萧萧”?“萧萧”即潇洒、自在的样子。无论是这天上的流云、河边的垂柳,在这个时候流露出来的情意,都是潇洒恣意的模样。

每逢孤屿一倚楫,便欲狂歌同采薇

而这句表达的是避世隐居的意思。你看,只要是摇着船泛游江上,但凡经过孤岛的时候,陆龟蒙都会说他想要尽情地放声歌唱,而后到岛上去过隐居的生活。“每逢”二字,我们可以看出,陆龟蒙这种隐居遁入深林的想法绝非偶然,而是经常有这样的冲动。所以从这你来我往的写诗和诗中,我们不难发现,陆龟蒙在诗歌里面表达的闲散自得、不问世事的精神,与皮日休简直是如出一辙!

虽然两人写诗的角度有一点差别,但其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完全一致,都是要在世俗当中寻找一处宁静悠然的地方,让自己的心灵自由飞翔,安顿自己的灵魂,做回一个最真实、最本色的自己。

相约游玩、如胶似漆,晚唐诗界“皮陆”也“基情”?今天长见识了
  • 寄情山水,做真实的自己

而这样的地方,小Z敢说肯定不是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它一定藏匿于某个山谷绝壑里,或是深山穷溪中,亦或是与世隔绝的孤岛中。那么,现在你们是不是有点明白,为什么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皮陆二人为何要寻找一切的时间待在一起,或在静谧夏日里赏庭前花开花落,看天上云卷云舒,或在月圆之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亦或是追逐流云,沉醉荒柳,尽兴地做真实的自己。

小结:都说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于皮陆二人而言,他们就是彼此心中唯一的挚友、此生的知己,是这个世上另外一个自己。只要有对方在,无需多言,只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方便全然知晓自己的心境。所以,现在你明白皮陆为何能有此默契和共鸣了吗?

参考资料:《皮日休集》《北梦琐言》《桃花源记》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ZzzC史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