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疫情之後數字貿易發展提速

2020年伊始,我國遭遇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對全國有序復工復產指明瞭方向,針對新基建提出明確要求,要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打造集約高效、經濟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強調要推動生物醫藥、醫療設備 、互聯網、物聯網等加快發展。

當前,對於外貿進出口企業來講,復工復產,是沒有退路的選擇,為此中央有關部門、有關商協會出臺了大量的應急措施及政府一系列的優惠和補貼政策。如中國貿促會為企業出具不可抗力證明,以政府背書,為相關企業爭取權益,減少損失;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快速集結電商企業情況,積極向黨中央國務院反應電商的有關困難,幫助跨境電商渡過這段特殊時期。3月12日,中國服務貿易協會聯合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共同開展全球化-在線起航,2020外貿企業出海論壇活動,助力外貿企業應對困難,全力恢復生產。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首席專家、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原副會長張偉就疫情之後數字貿易發展提速提出三點意見,希望給與高度關注。


關於數字投資(新基建)

新基建主要包括:新一代移動通信、雲計算、工業物聯網、人工智能、數字交通、新能源汽車、電子商務、智能電網,當前急需要對以下三個行業實施投資。

一是5G網絡。國家統籌規劃5G網絡的建設,並將列為新型的國家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構建全程全網融合,應用方面將在交通、製造、能源、家居、醫療、教育等眾多行業融合滲透,催生眾多新的應用場景。

二是構建一體化公共衛生網絡應急響應平臺,在實現信息報告、預警預測、應急處理、輔助決策、調度指揮和評價功能上全方位實施網絡建設。

三是新的人工智能建設,重點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大數據中心以及民生領域行業應用的深度融合,尤其是在醫療、教育、健康、交通、物流等服務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關於數字服務

疫情對中國經濟產生了重大的負面影響,特別是服務業受到嚴重衝擊,但是在這特殊時期,在線辦公、在線醫療、在線採購的新型經濟需求量井噴式爆發,催生了供應鏈經濟的快速發展。

當前發展趨勢:一是供應鏈將運用新技術構建大數據平臺,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採購過程的全程化,採購與供應商的在線協同,採購需求、用戶與採購在線協同,從尋源、訂單、收貨、結算、付款、全面數字化。無接觸式配送新模式興起,對於區域選址、設備選型、消毒、防控、貨物安全、恆溫、冷藏、包裝、垃圾的處理,這些新的服務類商機都將面臨業態變化,值得商家去關注。

二是倉儲物流新業態。新技術、新裝備,逐步在冷鏈物流行業推廣、應用,加快自動分解、智能物流裝備、物流供需匹配、平臺建設。數字經濟時代下,物流行業與互聯網結合,改變了物流行業原有的市場環境與業務流程,出現了一批新的物流商業模式、運營模式,比如車貨匹配、眾包運力、多式聯運,新的物流模式正在形成。

三是在疫情下,許多餐飲企業無法營業,但是也有像京東、順豐,這些有直營能力、直銷直營能力的企業,在全程供應鏈上有佈局的企業,抓住了商流和物流兩端,也必定是最有前景的一個趨勢。

四是加快國際物流直營基礎設施建設,海外倉的建設迫在眉睫也迎來了時機,同時以出口為主的物流企業,直營基礎建設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於監管方面

建議相關部門、機構幫助支持企業解決以下問題:

一是要優化減稅、降費方式。從當前主要針對增值稅的減免稅轉為降低社保費率和企業所得稅稅率,完善個稅制度,降低邊際稅率,增加對中低收入群體的抵扣。在出口退稅方面,特別提倡要快出快退,要把出口退稅直接辦理到出口區域的出口企業,提升企業的獲得感,真正讓企業和老百姓得到實惠。

二是金融服務方面。激發支付機構的活力,更好的服務跨境電商產業,要加快跨境支付機構境內申領支付牌照進程,希望監管部門能進一步加快審牌審批進程,解決主流支付機構的境內合規支付資質的身份問題,鼓勵跨境支付機構開展業務創新。市場部分主流境外機構通過模式創新,摸索了通過與境內銀行合作的方式來開展跨境收款業務,希望監管機構在把握政策底線的基礎上,對機構的業務創新保持必要的監管容忍度,並給與創新支持,充分激發市場活力,促進跨境收款市場的繁榮發展。

三是要進一步開放,增加競爭力水平。中國行業的開放程度,像許多製造業和旅遊業,開放程度比較高;限制類的正在逐漸放開,加快電力、金融、電信和醫療開放力度;禁止類的主要涉及意識形態和國家安全、互聯網信息業、新聞廣播業和軍民工業,也要有步驟放開。要相信市場,相信企業家,相信科技創新人才,展現中國的開放自信,釋放巨大的發展潛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張偉:疫情之後數字貿易發展提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