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八路军一般用什么子弹?

首響


抗战时期,八路军装备很差,没有统一的制式枪械,枪械来源繁杂,型号更是五花八门,主要武器有四种:汉阳造、中正式步枪、三八大盖和驳壳枪。各种子弹规格如下。

中正式步枪主要由河南巩县兵工厂 、广东第1兵工厂和金陵兵工厂生产,仿制德国标准型毛瑟步枪 ,它的子弹规格是:7.92mm*57mm

汉阳造主要是由武汉兵工厂生产,仿制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它的子弹规格是:7.92mm*57mm。汉阳造的子弹和中正式步枪是通用的。

三八大盖主要是由日军那里缴获,子弹规格:6.5mm*50mm。三八大盖枪相对好缴获一点,但子弹很稀缺,日军为防止被缴获,没有大战的情况下,每名士兵携带的子弹数量只有60发。

驳壳枪,又叫盒子炮,仿制德国毛瑟军用手枪,生产厂家有:汉阳兵工厂、 巩县兵工厂、 大沽造船所、 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 重庆武器修理所、 衡阳军械局等。它的子弹规格是:7.63mmx25mm。驳壳枪主要配备八路军基层军官和侦察兵、武工队。

由于子弹工艺复杂,八路军自制子弹的产量并不高,远远满足不了战争需要,所以八路军除了要求节省子弹外,还要求在战斗中回收子弹壳,利用打过的子弹壳重装弹药,八年抗战实在不容易啊。

有补充的请在留言区补充,喜欢我的回答欢迎关注花木童说史!


花木童说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外行不要乱说了,6.5毫米子弹几乎是不用生产的。

八路军很难缴获日军什么三八式步枪,歪把子机枪更是屈指可数。

真以为鬼子这么容易打的!

八路军主要使用的武器是7.92毫米毛瑟步枪弹,主要用于汉阳造和中正式步枪。

同我们想象的不同,其实造子弹没有什么难度,只要有雷汞、弹头和子弹壳,其实普通老百姓也能制造子弹。

当时八路军和新四军都有兵工厂,主要就是制造子弹和手榴弹。

早在红军时代,红军就有这些兵工厂。

严格来说,他们没有制造子弹,而是复装子弹。

复装子弹的难度也不大,外国很多枪迷为了省钱,就是自己复装子弹。

八路军战士在作战时,要尽量将子弹壳捡回来,也会有专人负责打扫战场寻找子弹壳。

后方兵工厂拿到弹壳以后,对底火位置进行简单加工,加入雷汞和发射药,然后装上弹头就可以。

早期水平差,制造的弹头很多都是上下一般粗的圆柱形。

这种子弹不能打远,远了精度就不行了。

利害得失,这种不规则的子弹宿舍射程近,一旦射入人体就更不稳定,杀伤力更大。

有时候,游击队狙击汉奸或者日本军官之类,就专门在近距离使用这种子弹。

只要这种子弹击中敌人,基本必死无疑,这也是制造粗劣子弹的人始料未及的。


后来,八路军逐步自制和搞到了很多加工设备,就开始可以制作流线型的弹头了。

加工弹头也没有什么难度,红军时期因资源匮乏甚至搞过木头弹头。

弹壳如果缺少也是可以解决的,可以使用机床用铜板压制。

当时民间铜元还是很多的,作子弹足够了。

这种子弹复装技术上很容易,但要保持一定生产数量就比较困难。

八路军在战争后期正规军就有60万,加上地方武装就有100多万。

按照每人至少20发子弹来算,就要至少2000多发子弹。

这是不可能的。

新四军的大兵工厂,月产量最高时期也不过二三万发子弹。

在百团大战之前,八路军正规军步枪子弹平均每枪不足20粒,手枪子弹平均每枪23粒,轻机枪子弹平均每枪30粒。

自然,这个弹药数量比红军时代要高(红军战士很多时候每人只有5发子弹)

但弹药还是比较匮乏的!

而且这种复装子弹的性能很烂,一般发射5发子弹左右,步枪就要清理枪膛、枪管,遗留的残渣太多。

如果不清理直接强行发射,就会出现严重故障,甚至炸膛。

而且,有一段时期,八路军的捷克式轻机枪经常出现卡壳现象,导致部队出现额外伤亡。

后来反复排除故障,才发现原来是复装的子弹口径竟然不是7.92毫米,略有差别。

轻机枪对于子弹要求很高,很容易就卡壳了。

最后上面强行下令命令,要求轻机枪一律不许用复装子弹,这才解决了问题。

那么,没有兵工厂供应的游击队怎么搞到子弹?就是靠缴获?

当然不可能了。

游击队本来装备就差,人数又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能经常拼命的。

其实,大部分游击队的子弹是收集来的。

当时中国是不禁枪的,民间有大量枪支弹药,只要有钱不能搞到少量子弹。

另外,由于抗战期间有很多大战,中日双方都顾不上打扫战场。

一些子弹被村民捡走,可以卖钱。

藏枪不容易,藏子弹就很容易了,随便挖个坑埋了就可以。

所以,民间子弹还是不少的。

自然,这些子弹对于八路军这种几十万规模的部队,是杯水车薪,对于游击队也就足够了。


萨沙


八路军在抗战时期装备的武器五花八门,使用的子弹型号也非常多。八路军装备的步枪主要有三种,一种是38式步枪,一种是中正式步枪,还有一种是汉阳造步枪。汉阳造步枪使用的是7.92毫米的圆头子弹,中正式步枪使用的7.92毫米的尖头子弹,日本的38式步枪使用的是6.5毫米的子弹。除了这三类步枪之外,八路军还装备了少量缴获自国民党军队和日本军队的其他口径步枪,同时八路军兵工厂也自行研制过一些步枪,不过这些步枪都没有大批量生产。


这三类主要步枪中,八路军数量最多的就是汉阳造步枪。汉阳造步枪的制造难度低,我军的兵工厂能够进行批量仿造,38大盖和中正式步枪的技术难度都比较高,仿造起来也比较麻烦。除了步枪之外,八路军还装备了机枪和手枪,八路军装备的手枪主要是驳壳枪和王八盒子。其中驳壳枪使用的是7.63毫米口径的子弹,王八盒子使用的是8毫米的手枪弹。


八路军装备的机枪主要是捷克式轻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以及歪把子轻机枪,捷克式轻机枪使用的子弹和中正式的子弹通用,歪把子轻机枪使用的子弹是6.5毫米减装弹,马克沁重机枪使用的子弹,是7.9毫米机枪弹。因为这些枪械使用的子弹型号非常多,所以八路军兵工厂在进行子弹生产的时候,需要根据各类枪械的装备数量不同,进行分类生产。

在整个抗战时期,八路军的子弹供应一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为八路军兵工厂的生产能力有限,一些枪械的子弹又无法在战场上缴获,所以在整个抗战时期,士兵在作战时期能够领到的子弹非常有限。在作战之前,大部分八路军士兵只能领到3-5发子弹,一旦子弹射完就只能拼刺刀。而兵工厂本身的生产技术比较有限,为了能够制造出更多的子弹,在战斗结束后,兵工厂会要求士兵将用过的子弹壳收集起来,将这些子弹壳收入兵工厂后进行再加工。

子弹壳在击发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形的情况,所以再加工之后的子弹,精准度会有所下降。在整个八年抗战后,八路军战士都是在这种弹药匮乏的环境中进行作战,我们的抗战先烈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八年抗战并最终赶走日本侵略者,实在是十分的不容易。


军武小咖


八路军使用的子弹主要是两种:7.92*57毫米枪弹(圆头和尖头,通用),和6.5*50毫米枪弹。

当时,八路军主要装备了三种步枪:汉阳造(老套筒是初级汉阳造,使用圆头7.92弹),中正式(使用7.92尖头弹),三八大盖(6.5枪弹)。


汉阳造,中正式,老套筒等枪械子弹通用,都是使用的7.92x57mm枪弹。而且,从1918年后,我国生产的步枪基本都是7.92口径。所以,这种子弹是我军部队主流子弹。

日军三八大盖是6.5*50毫米,由于我军缴获的三八大盖也不少,所以这类子弹也是八路军必不可少的。

不过,八路军其实真的很缺子弹。

日军步兵标配步枪是38式,每个士兵有三个弹药盒:前面两个弹药盒各装弹30发,后面一个弹药盒装弹60发。这样的装弹量很让八路军羡慕啊!


1937年,八路军出师抗战,四万官兵一万多条枪,每条枪平均30发子弹。到1940年,八路军有40万人,九万条枪,每条枪不到20发子弹。

士兵打仗就带五发子弹是常态,打完三发就不敢再乱打了。也是因此,日伪军称我军为“三枪八路”。平型关一战,八路军每个士兵分到了100发子弹,那真是下了血本了。

在如此缺少子弹的情况下,八路军强调要算好每场战斗的投入产出比。

刘伯承反复教导八路军“要在敌人枪没上堂,炮没上架,马没备鞍时就把它打死,不能的话就赶快撤”。

百团大战,八路军消耗了70万发子弹,才缴获了34万发子弹。等于是赔本了!

只有尽快剿灭敌人,才能获取更多的战略物资。所以,八路军更喜欢打小规模伏击战。而且,每次都要把鬼子放近了才打。绝对不能打耗时长的战斗,因为,时间太长,日伪军把子弹打没了,就没法缴获子弹了。那么,这场战斗纯属赔本,回去要受到批评的。

另外,除了战场缴获,八路军最主要的获取子弹的方式是兵工厂自制和友军支援。八路军的很多兵工厂可以达到年产20万发的规模。自制子弹中,很大一部分属于捡弹壳重装弹药。

友军方面,我要赞扬卫立煌将军。1938年,卫立煌为了支援八路军,顶住巨大的压力,一次性给八路军100万发子弹,外加25万颗手榴弹!卫立煌将军也成了我党友人,1955年回国,受到主席接见。

最后,我们看看国军子弹生产情况。

1937.7-1945.8国民党兵工厂累计生产子弹约11亿发,平均每年1.3-1.4亿发。另外,外购了5.7亿子弹,美国又援助了7亿子弹。国军平均每年有3.1亿的子弹进账!

从1937到1945年,国军共消 耗子弹17.1亿发,共产党部队消耗子弹0.2-0.5亿发。

这个差距,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激烈程度不同。


勇战王聊历史


没有枪,没有炮鬼子给我们造。对于抗战时期那个年代的事情,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听老一辈人给自己讲述的。那么在抗战时期,八路军到底使用怎样的子弹呢?今天咱们就来一探究竟。

首先很多人都会觉得,在那个时候,通常情况下八路军不论是使用的枪还是炮,都是从日本人那里缴获得来的。所以说,在那个时候八路军通常使用的武器弹药,也都是从日本人那里交货的来的。因此便会让人产生一个比较刻板的观点,那就是在那个年代,我军使用的子弹都是从日本人那里缴获得来的。所以应该通常情况下使用的都是日式武器中的弹药。比如38大盖中6.5mm的子弹,以及92式重机枪上使用的7.7mm子弹。



然而想要缴获日本人的这些武器装备,却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也并没有影视剧中表述的那样容易。据真正的资料记载,在那个时候,如果有几个日本人去扫荡一个村庄,在扫荡的过程中,有一个士兵死掉,其余士兵发现之后,为立刻上报相关的部门,然后相关的部门会派出大量,去当地的村庄进行扫荡,然后抓几个村名拷问,直到交出这个日本的人的尸体以及步枪为止。可见日本人是有多么在乎这些武器装备以及士兵的死活。


即便是在溃逃的时候,有日本士兵掉队也会将武器拿走,最多留下几颗手雷。因为在日本人看来,有人掉队就会拖累更多的士兵,与此同时呢,其手中的武器很有可能会落在我军手中,如此一来日军通常情况下都会将士兵留在原地,然后塞几颗手雷,并且将兵器拿走。为的就是防止,过多的武器落在我军手中。


也就是说在那个年代想要缴获日军的武器,装备显然是比较困难的,如此一来,使用的子弹,也当然并不是7.7毫米或者是6.5毫米。而是被称为老套筒的汉阳造,而这种枪械一般使用的弹药则是7.9mm。并且大多数弹药都是复装的,因为那个时候使用的主要材料主要为黄铜,而黄铜的延展性比较高,所以复装起来并没有那么困难。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那个时候黄铜比较稀缺。


军武视界


大家都知道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期间,条件十分艰苦。军需没有稳定来源。一般靠缴获的“万国造”。而另一个来源则是边区“老乡造”。

由于“老乡造”没有自己的标准,土枪口径看手里的钢管粗细。复装子弹装药来源杂七杂八。一个模具不同批次手雷倒模可能都千差万别。

题主就问子弹的话,那就从子弹去聊

首先是常凯申物流公司老板蒋委员长迷信德械。中正式步枪也算是毛瑟M24步枪的儿子。还有各种机枪当时用的也是7.92*57弹,民国自己就有大批量生产,后来租借法案美国也有大量援助。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当时八路军手里最多的子弹应该就是7.92*57mm子弹

而要注意的是当时北洋政府遗留下来不少汉阳造(湖北条子)他是德国M1888步枪的儿子。

虽然用的也是7.92*57mm弹,但是由于该弹直径比7.92*57尖头弹直径小一点,所以汉阳并不能发射7.92尖头。

第二多的就是日本的6.5x50mmSR友坂弹,这除了战时缴获以外,在开打之前我们也有购买和仿制的三八式(比如晋造仿三八)。而除了6.5mm之外,7.7mm的两种弹也有缴获使用,从上到下分别是三八大盖的6.5*50mmSR有坂弹,99式步枪的7.7*58mm无缘和92式重机枪7.7*58mmSR弹

而八路军当时从各个大小军阀手上也获得到不少枪支弹药。比如靠经法属越南的云南滇军手里的使用8*50R勒贝尔步枪有流到八路军手里,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后,苏联援助国名党5万支莫辛纳甘步枪以及1.2亿发7.62*54R毛蛋。所以“水连珠”步枪当时八路军也有缴获以及使用

当时意大利还有援华飞行队支援国府,因此也有小批量购买意大利卡尔卡诺步枪。

而美国通过《租借法案》也一直有援助不少一战后剩余的M1917和M1903春田步枪,国人统称“花旗毛瑟”,虽然不少援华版本已经改成了7.92口径,但原版的.30-06也有

当时从缅甸回来的国军士兵还带回来不少英国人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还有军阀也有购置恩菲尔德以及刘易斯这类英国武器,虽然存量少,但还是有

而八路军从满清余孽手里找到的步枪就更杂了,像清朝订购的使用6.8毫米毛瑟弹的元年式步枪,抄曼丽夏的快利步枪。以及更早的毛瑟1871,英国人马提尼亨利,老毛子的博丹等等的独子步枪,实在是太杂了。

上面几种是国内出土的几种独子步枪弹,.42博丹.45-70,.43毛瑟,.577/.450马提尼·亨利


下排7mm,7.65,6.8毛瑟,以及8*56R和8*50R曼丽夏


疯狗的轻武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点-不要被抗战神剧,甚至所有涉及抗战的电影骗了,因为八路军新四军及各种各样的游击队,枪支可能还算装备完整,但子弹一直都是严重缺乏的,原因无它,新的子弹价格很贵(一粒步枪子弹的价格差不多要一个银元),而且有钱你也未必可以买到(被封锁),游击队之歌中的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但却没说子弹炮弹敌人给我们造。

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中,子弹缺到什么程度呢?一人只能打三枪就得冲锋拼刺刀可能不容易理解,但如果说围歼一个小队的日军,都要派出一个连的兵力,大家应该更容易理解吧?而且决定围歼之前,还得做好部署,打多少枪都要计划好,否则一场战斗下来,子弹都打完了,从日军身上要捞不回子弹补充,指战员分分钟会被上级处分。有人说,如果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拥有的武器弹药,飞机大炮都给八路军新四军的话,抗战可能不需要打八年,事实上也是如此,八路军如果在敌后拥有充足的弹药,日本人早就被打跑了。


行摄清远


1937年八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要知道八路军一般用什么子弹,得先知道八路军用什么枪吧。但说起枪,那种类可就太多了,东边缴获一榔头,西边缴获一棒槌的,啥啥都有,所以咱就说常见的。第一个就说汉阳造,全名汉阳造88式步枪。不只是八路军在用,当时但凡是一个部队,基本上都有88式步枪。最早追溯到清朝末年,甚至到了朝鲜战争时期,军队里面都还在用。汉阳造用的子弹是7.9mm子弹。


第二个,中正式步枪。其实就是德国毛瑟步枪的中国版。由于当初在中国画化的时候,蒋提出过修改意见,所以也叫中正式步枪。

这是中国陆军第一种自制的步枪,要比当时日本用的三八式步枪好,用的是7.92mm毛瑟步枪弹。第三个就是三八式步枪了。刚刚讲了,主要是日本人用的嘛,我们缴获了日本人的枪,就归我们用。

追根溯源来讲,38式步枪可以追援到德国的毛瑟步枪。后来经过了改造,就成就了38式步枪。改造之初,曾经选用了三种口径的子弹6mm、6.5mm、7mm,最后统一为6.5mm。

第四种就是九九式步枪。九九式步枪又是在三八式步枪基础上改进的。毕竟是改进,但是改进不是特别好,实战射击精度和三八式差不多。三八式步枪使用的是6.5mm口径的子弹,不过九九式的子弹口径是7.7mm,伤害力比三八式更高。

还有就是莫辛纳甘步枪,也叫水连珠。这是俄国产的枪,最早是在庚子之乱的时候进入的国内。尤其是在十月革命以后,大量逃亡到中国的白俄,带来了不少这类步枪,后来都卖给了军阀。

1924年,孙中山建立革命政府,按照当初的协定,俄国给我们送来了8000支水连珠,每把枪还配备了500发子弹。

后来,西北军阀冯玉祥去苏联考察的时候,又从苏联弄来了一大批的同型号枪弹。再后来大家就都知道了,枪落在了陕北红军的手里,这些家使用的是7.62mm子弹。李—恩菲尔德短步枪,也叫英七七步枪。不过这个枪有局域性,最开始的时候,是有冀东地区的八路军配备。为何冀东地区的八路军能够配备这样的枪呢?还要从开滦煤矿说起。

当时开滦煤矿正在被英国人占领,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给这个煤矿配备了警卫队,用的就是因菲尔德NO1型短步枪,后期配的是NO4短步枪。

1938年,开滦煤矿组织起抗日队伍,这些队伍半抢半买的,就夺得了不少这种枪。后来这些队伍接受八路军的改编,英七七也进入八路军队伍,用的是7.7mm的子弹。

上面是步枪的,还有手枪——驳壳枪,但是都是军官在用。一般来说有7.63mm口径和9mm口径。还有南部十四式手枪,就是王八盒子,也是日本人手里拿来的,口径8mm。

当然有了步枪手枪,就还有冲锋枪。M3式冲锋枪,美国改自汤普森冲锋枪。因为比汤姆森简单,所以比汤普森多,用的是7.63mm毛瑟手枪的子弹。
总的来说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枪种类是真的多,子弹也各不一样。而且这篇文章讲到后面的时候,就有明显的局限性了。因为后面接收到几把枪,不具有代表性。普遍来讲,八路军用的枪还是前面的几种比较多。


史之策


抗战时期八路军长期缺医少装备,武器装备的来源非常的杂,可以说有啥用啥,那么子弹肯定就五花八门了。八路军主要的武器就是步枪,机枪和迫击炮都是稀缺货,但凡有一些大炮也不会让小日本的炮楼到处盖了。

八路军装备的主要来源

抗战爆发,八路军挺进敌后,至1944年5月,八路军建立面积达246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的抗日根据地,至1945年8月,八路军发展到90多万人,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组成部分。

随着部队的发展壮大,八路军最缺的就是武器,主要的武器来源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依靠自建的兵工厂生产武器,弹药

抗战期间八路军建造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兵工厂,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修建在太行山的黄崖洞兵工厂,占八路军所有兵工厂产量的百分之三十五以上。

据战后统计,从1940年到1945年,黄崖洞兵工厂共生产了近9000支“八一式”马步枪。在设备、材料、工艺和技术都极端落后的根据地,世界一流的轻型“八一式”马步枪的研发和量产过程堪称奇迹。1939年到1941年短短两年间,兵工厂快速发展,成为抗日根据地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制造基地,年产武器弹药可装备16个团。这些武器源源不断运往抗日前线,大大增强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尤其是1941年1月至11月间,兵工厂生产了50炮800多门,炮弹2万发,让日军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

二、聊胜于无的国民政府和苏联的援助

1937年8月20日,国民政府补充八路军子弹70万发,迫击炮弹620发,手榴弹15000颗。太原会战时,阎锡山也补充给八路军子弹百万发。武汉会战期间,国民政府又陆续补充给八路军炮20多门,机枪200多挺,炸药300多吨。但是武汉会战之后基本上就不再给了,说实话加起来还不如一个黄崖洞兵工厂的作用大。

1937年12月,苏联援助八路军步枪15箱以及子弹31箱。1938年2月,苏联提供了51辆军车的装备。但由于国民党的干涉,苏联对于八路军的援助几乎断绝。到1940年时,莫洛托夫明确表示:“在弹药方面暂时不做许诺”。苏联提供的装备也就装备几个团,但是聊胜于无。

三、战斗中缴获日伪军的装备

八路军对日作战主要以伏击战为主,基本都做到了全歼敌军,所以战后打扫战场会缴获不少装备。但是日军一般抵抗比较激烈,死战不投降,而且战败前的日军有破坏武器的习惯,所以早期八路军对日作战有缴获但是往往抵消不了弹药的消耗,不过抗战中后期日军兵力严重不足,动员了大量的伪军,而这些伪军战斗意志差往往一触即溃。

抗战期间不算被击毙的伪军,光被八路军俘虏的伪军就有28万多,投诚反正的伪军高达10万余名,加上被彻底消灭的伪军,这帮汉奸倒是给八路军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这也是八路军最主要的武器弹药来源。

四、购买武器弹药

八路军当时装备弹药奇缺,海外华人给八路军捐了不少钱,而八路军也自己通过节衣缩食攒了一些钱,这些钱主要用买购买武器弹药和药品,当时中国连年战乱民间散落了不少装备,而一些军阀伪军也贪财秘密的给八路军出售武器弹药,但是从这个渠道获得的武器并不算多,只能说是来源之一。

五、其他来源

收编各地反日武装,同情八路军的国民政府将军的秘密援助,比如国民党高级将领卫立煌顶住巨大的压力,仅仅在1938年春的一次物资发放中,一次给八路军发了了100万发子弹,还有几十万枚手榴弹及其他物资,这使得当时的八路军将领大为感动。

八路军抗战中使用的主要子弹

上面已经提到八路军的装备是大杂烩,来源也广泛,所以子弹并不统一。

八路军当时使用的步枪最主要就是三八大盖和汉阳造两种型号的步枪。

三八大盖就是日本的三八式步枪,三八式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陆、海军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日本战败),用了整整40年。

汉阳造步枪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套筒”。它是从清朝就开始服役的枪型,该枪原型为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由德国传到中国,在汉阳兵工厂制造,是清朝末期中国军队的主力枪支。因此即使它很容易故障,但是在抗战前期,依旧得到广泛应用,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是我军的一大功臣。

八路军使用最普及的手枪是驳壳枪和王八盒子这两种了。

驳壳枪学名毛瑟军用手枪,驳壳枪来源广泛,既有从德国购买的也有中国自己兵工厂仿制的,是当时中国军队使用最多的一种手枪,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双枪李向阳就是腰插两把驳壳枪的。

王八盒子学名大正十四年式手枪,它是二战日军普遍使用的手枪,抗战中八路军缴获了不少的王八盒子,它的使用率是仅次于驳壳枪的。

八路军既然主要的步枪、手枪是三八大盖、汉阳造、驳壳枪、王八盒子,那么最常使用的子弹自然就是这四种武器的子弹了,比如三八大盖的子弹型号就是6.5×50mm步枪弹,不过汉阳造、驳壳枪种类繁多口径不统一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家的猫叫皮蛋


葭明通书架上有一本书《武汉地下斗争回忆录》。

价值1.35元,上世纪70年代的书。

很有意思,这本书很多年前我看过了,看到这个问题,恰好一回头眼睛扫到了书堆里面的这本书,在印象中此书好像说过有地下党员负责为解放区“买东西”。

专门开着合法公司买一切物资。现在有名的超大国企——华润集团不也是中共1938年在香港的面向全世界的“采购站”吗?是不是?

那么,回到问题,抗战时期,八路军一般用什么子弹?

要看有什么枪了,一般人心中可能认为八路军的枪很杂,缴获什么用什么!其实不是的,八路军的三大纪律不是开玩笑的——一切缴获要归公,所有的枪归公之后,修理、分类、调拨、一般可以做到一支部队用一种枪的,这说的还是开始的时候,到后来到最后,武器根本是成建制分发了,全是崭新的,手中正用的旧武器回收之后一级一级的往下排给各地方部队,游击队,民兵。

其实八路军的武器比国民党的还要好还要充足的。真以为小米步枪可以干大炮呀!八路比国民政府有钱的很!

就是游击队缴获了好枪也要上交的,等着上面分配给你不太好的枪,毕竟你是游击队呀,单独的一支或者少数几支好枪也不好淘换子弹不是?

子弹怎么去淘换呢?光靠缴获肯定是扯谈,连枪炮也不只是靠缴获,大多数是买,是的,大多数是买。用缴获武器子弹的基本是民兵和一些小游击队,大游击队也是享受正规部队待遇的。

比如八路军一一五师吧,王牌之师,那武器装备走在世界前列的,需要的子弹国内造不出来的,不要说什么复装弹,那是游击队的烂枪用的,一一五师用复装弹?开玩笑 呢!一一五师的每一名战士,每一支枪炮那都是宝贝疙瘩,炸膛伤了人会有人受处分的。

还是单说八路军一一五师,好几万人枪呢!这需求量不小,背着银元去买枪弹那是不行的,需要进入军火国际市场,一个常识,参与国际贸易最先需要的是什么?是金融!说句实在话,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卖家都要可能是国民政府的“美援在美国接受办公室工作人员”,中国人老乡之间做生意,也许可能很便宜呢!对不!

对,不要认为八路“土”,金融人才多的是!请看下图:

看到没有,地下党们很多是“上等人士”,做大生意的,战乱年代,去国际军火市场买点无论什么型号的子弹怎么了?

再请看下图:

国民政府的枪全部偷运出去了。

再看:

整个部队的人枪和子弹被整走了。

最后的答案来了,在国际军火市场充分供应下,八路军主力部队想用什么子弹就用什么子弹,想用什么炮弹也可以就用什么炮弹,在香港工作的同志们很给力的。

其他地方部队,游击队,乃至民兵在各方缴获归公的保证下,上级有能力给他们调拨任何他们需要的子弹,后来,甚至直接调拨更好的武器带着子弹,淘汰掉他们手中的武器。

日本人为什么最后失败了?原因有很多,原因之一是:他们有钱在国际市场也买不着东西了。

国民政府可以大量的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并且是借的美国人的钱,区区子弹,无论什么型号的子弹,不在话下!

然后,再五不值一,破铜烂铁价格卖给八路军。

蒋介石运输大队长是白叫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