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点中医系列:黄帝内经原文+最好看的白话译文,第一篇


每天学一点中医系列:黄帝内经原文+最好看的白话译文,第一篇

黄帝内经插图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原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每天学一点中医系列:黄帝内经原文+最好看的白话译文,第一篇

黄帝内经插图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


每天学一点中医系列:黄帝内经原文+最好看的白话译文,第一篇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每天学一点中医系列:黄帝内经原文+最好看的白话译文,第一篇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像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每天学一点中医系列:黄帝内经原文+最好看的白话译文,第一篇


从前,有一位叫黄帝的人,生下来就显得与众不同,十分聪明灵慧。他三岁时已经能说会道,十岁时对周围事物有很强的理解力,长大后诚朴又敏达,成年时当上天子。

他向天师岐伯求教说:“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能活到一百岁,而且行动还没有衰老现象;而现在的人,年龄才到五十岁,行动就已经衰老了,这是因为岁月的轮转呢?还是现在人违背了养生规律造成的呢?”

岐伯这样回答他说:“上古时代的人,大都比较了解养生的学问,因此能效法于阴阳之道,采用各种养生方法来保养自己的身体,在饮食上有节制,作息有常规,不轻易使身心受到损害,因而能够使形体和精神协调,活到他们应该到的寿数,到一百岁以后才去世。

现在的人就不同了,很多人纸醉金迷纵欲无度,不少人沉迷于无聊和荒淫的生活中,尤其是有的人乘着酒兴纵意房事,因过度色欲而耗竭精气,造成真元败散。正是由于不懂得要保持旺盛的精气,经常过分使用自己的精力,贪图一时的快意,背弃了养生的乐趣,生活全无规律,所以才到五十岁就衰老了。

上古的圣人经常教导老百姓:对一年四季中的各种病邪,要根据节气的变化而谨慎躲避;同时在思想上要安闲清静,不贪不求,使体内真气和顺,精神内守;这样,疾病又怎么会侵教你呢?

所以那时的人都能心态安闲少欲望,心境安定不忧惧,形体劳动而不疲倦,真气从容而顺调,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思望得到了满足,所以都能以自己所食用的食物为甘美,所穿着的衣服为舒适,所处的环境为安乐,不因地位的尊卑而羡慕嫉妒,这样的人民才称得上是朴实。对这些朴实的人民来讲,嗜欲又怎能干扰他们的视听;淫乱邪论也不能扰乱他们的心态。无论是愚笨的、聪明的或者是有才能的、能力差的。都能追求内心的实定。而不汲取于于外物的获得或丧失,所以能符合养生之道。

因此,年龄都超过一百岁,但行动不显衰老,是因为他们熟练掌握了养生之道,才是他们避免了身体受到伤害的原因啊。

每天学一点中医系列:黄帝内经原文+最好看的白话译文,第一篇

黄帝问:“人年纪老了就不能生有,这是因为精力枯竭了呢?还是自然生长发育规律的必要结果呢?"

岐伯说:“人的生理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女子到七岁,肾气已经充盛。牙齿更换,头发生长;十四岁,天葵发育成熟,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行动,所以能怀孕生育:二十一岁,肾气充满,智齿长出,生长发育期结束;二十八岁,这是身体最强壮的阶段,筋肉骨骼强健坚固,头发长到极点;到了三十五岁,身体开始衰老,首先是阳明脉衰退,面容开始枯焦,头发也会坠脱;四十二岁,上部的三阳脉衰退,面容枯焦稿悴,头发开始变白:到了四十九岁,任脉空虚,太冲脉衰微,天葵枯竭,月经断经,所以形体衰老,不再有生育能力。

男子八岁,肾气充实起来,头发开始茂盛,乳齿也更换了;十六岁,肾气旺盛,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泻,两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二十四岁,肾气充满,筋肉骨骼强劲,真牙生出,牙齿长全,生长发育期结束;三十二岁,这是身体最强壮的阶段,筋骨粗壮,肌肉丰富;到了四十岁,肾气开始衰退,头发脱落,牙齿开始枯槁;四十八岁,人体上部阳明经衰竭,面容枯焦,发鬓斑白;五十六岁,肝气衰弱,筋脉活动不便,天癸枯竭,精气少,肾脏衰退,形体衰惫:到了六十四岁,牙齿和头发脱落。肾是人体中主管水的脏器,能接受五脏六腑的精气而贮藏起来,所以只有五脏旺盛,肾脏才有精气排泄。如果年纪大了,五脏都已衰退,筋骨懈息无力,天癸也完全枯竭,所以发鬓斑白,身体沉重,步态不稳,不再有生育的能力。”

黄帝又问:“有的人年纪已经很大,但仍然还能生育子女,这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这是因为他先天有超常的禀性,气血经脉能保持通畅,而且肾气有余的缘故。不过,这种人虽然能较长时间保持生育能力,但一般男子不会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不会超过四十九岁。到这个时候,天地所赋子的精气都已端尽,也就不再有生育能力了。”

黄常说:“那些掌握了养生之道的, 年龄超过一百岁,还能不能有生育能力呢?”

岐伯回答说,“掌握了养生之道的人能延缓衰老,保待肌体的旺盛,年寿虽然已高,仍然有生有能力。”

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代有种叫真人的, 他能把握天地自然变化之机, 掌握阴阳消长之要,吐故纳新,保养精气,精神内守,超然独立,肌内形体,永远不变,所以能与天地同寿,永无终结。这是因为契合养生之道,因而能够长生。

中古时代有一种叫至人的,他们有醇厚的道德,并懂得一套完整的养生方法,能应和于阴阳的变化,调适于四时气候的递迁,远离世俗的纷扰,聚精会神,悠游于天地之间,视听所及,达于八荒之外。这是一类能增益寿命而自强不息的人,可以归属于真人。

其次有称作圣人的,安处于天地间的和气,顺合于八风的变化,让自己的嗜欲喜好同于世俗,也就不会产生恼恨的情绪,行为并不脱离世俗,但举动又不受世俗牵制。在外不使形体过度劳累,在内不让思想有所负担,务求精神安逸愉悦,以悠然自得为已功,形体不会衰惫,精神不会耗散,也可以活到一百岁。

另外有称作贤人的,他以天地为法则,观察日月的运行,分辨星辰的位置,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养身体。大家应该学习过去的人们,寻找并确定自己的养生方法,那样就能把自己的生命延长到理想的地步了

每天学一点中医系列:黄帝内经原文+最好看的白话译文,第一篇

黄帝内经插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