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矢志不移 十幾年植樹“種出”濃郁民生綠蔭

植樹造林,功在當今,利在千秋。近十餘年來,濱州歷屆黨委政府應勢而為謀劃造林綠化藍圖,矢志不移、久久為功,在造林十分困難的平原鹽鹼地區,為濱州人民打造出藍天碧水、綠樹掩映的普惠民生福祉。接續未來,濱州著力建設森林資源和溼地保護髮展長效機制,在人民心中廣播“綠色”種子,為子孫後代留下永久綠水青山。

滨州矢志不移 十几年植树“种出”浓郁民生绿荫

十年林水會戰以來新增造林面積211萬畝,溼地總面積17.63萬公頃

森林資源總量不足、樹種單一、分佈不均衡、造林綠化立地條件差等問題造成了濱州綠化水平在歷史上常期處於一個較低檔次,濱州人民渴望低頭見綠蔭、抬頭見鳥飛的優質生態環境。2008年,市委、市政府做出開展大規模林水會戰部署後一干就是10年,2019年又謀劃了林水會戰第二個10年,把推動林水會戰提檔升級作為聚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有力抓手,統籌施策、全程管控,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全面建設“富強濱州”。

滨州矢志不移 十几年植树“种出”浓郁民生绿荫

林水會戰以來,濱州各級政府咬定目標積極創新工作,以推進綠色通道、萬畝生態林場、水系綠化、“四位一體”農田林網、村莊綠化、環城森林公園建設、義務植樹基地建設、溼地保護與修復等工程為重點,全面推行“政府租賃土地、公司化造林、專業隊伍管護”機制,統籌提升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最大限度挖掘造林空間與潛力,嚴格規定造林模式、樹種選擇、栽植技術、栽後管護等建設標準,全市造林面積得以迅速擴大,綠化質量持續提升,新增造林面積211萬畝,發展壯大了“特色林果、林苗、林下經濟、森林康養、木材加工”五大林業產業集群。

滨州矢志不移 十几年植树“种出”浓郁民生绿荫

濱州把“溼地添綠”納入全市“林水會戰”重點工程,不斷推進溼地保護體系建設,全市溼地總面積17.63萬公頃,溼地公園面積達7274.32公頃。目前,已建有濱州貝殼堤島與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無棣馬谷山省級自然保護區1處、博興引黃濟青渠首鳥類縣級自然保護區1處;山東黃河島國家溼地公園、山東麻大湖、山東濱州秦皇河、山東濱州小開河國家溼地公園4處;濱州三河湖和白鷺湖、惠民縣月亮湖和劉黃溝、陽信白楊河、無棣飲馬湖和秦口河、沾化縣思源湖、博興縣打漁張雙臺、鄒平黛溪河、濱州高新區蒲河和龍江、濱州北海等13處省級溼地公園。

滨州矢志不移 十几年植树“种出”浓郁民生绿荫

廣闊的林地和溼地,為濱州維持生態平衡、淨化水質、蓄洪防旱、增加碳匯、調節氣候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2018年完成的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數據測算,濱州僅十年林水會戰新增的184萬畝造林,每年就可以固碳44.6萬噸,吸汙降塵152萬噸,釋氧119.3萬噸、可供全市人民呼吸一年,涵養水源3.2億立方米、相當於修建了一座3億立方米的巨型水庫。

提前完成50萬畝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造林任務,下半年將迎接驗收

2017年,市委市政府立足於濱州森林資源基礎和優勢,吹響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號角,致力打造“森林走進城市、城市擁抱森林”的濱州綠色生態新明片,實現市民抬頭就見綠、出門有林蔭、附近有公園,隨時隨地能夠親近自然、享受綠色,求富、求美、求健康的願望。

滨州矢志不移 十几年植树“种出”浓郁民生绿荫

全市各級堅定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信心和決心,按照《濱州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路線圖、時間表和任務書,主動對標對錶,積極謀劃完成各自分工任務;惠民縣、博興縣、鄒平市搶抓機遇,同時啟動了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工作。截至2019年,濱州提前並超額完成了新增造林面積50萬畝的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任務目標,建成了覆蓋城市、郊區、村鎮,連通道路、水系、農田的森林網絡系統,進一步增加了全市綠化總量,全面改善了生態環境,廣泛普及了森林文化,同時也為發展林業經濟,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路徑。

滨州矢志不移 十几年植树“种出”浓郁民生绿荫

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濱州大力推進省級森林城市和省、市級森林鄉鎮、森林村居“四級聯創”。截至目前,全市創建了國家森林鄉村22個、省級森林村居100個、市級森林村居200個;省級森林鄉鎮10個、市級森林鄉鎮30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處,省級森林公園3處。同時,命名懷周生態林場等25個生態林場為“濱州市市級生態林場”,命名藝邁鄉村林場等10個鄉村林場為“濱州市市級鄉村林場”。

今年下半年,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將迎來驗收,這項“國字號工程”作為今年的大事、要事,全市壓實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專班責任,倒排工期、盯緊靠嚴,加快推進創建驗收準備工作,確保各項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有序高質。

全面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林長組織體系,保護髮展森林溼地資源

全市植樹造林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應當備加珍惜並不斷提升。為建立森林、溼地等生態資源保護髮展長效機制,2019年9月25日,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實施方案》,全面推行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林長組織體系,成為我省繼臨沂、濟南之後第三個正式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城市。

滨州矢志不移 十几年植树“种出”浓郁民生绿荫

林長制的實行,將有力加強森林溼地資源保護管理,推進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推進森林、溼地資源合理利用,強化生態資源科學管理和執法監管。重在把森林、溼地等生態資源保護髮展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劃定保護區域、落實保護措施;科學編制全市森林、溼地資源保護髮展利用規劃並組織實施;實行最嚴格的森林、溼地資源保護管理制度,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加強徵佔用林地項目的事中事後監管,嚴禁以各種名義侵佔林地、溼地;加強林木憑證採伐監督;嚴格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防控森林火災;嚴格防治林業病蟲害;全面推進國土綠化行動,抓好森林撫育和退化防護林更新改造工作,防治水土流失,實現森林覆蓋率和林木蓄積量的持續增加;積極推進森林、溼地等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改革,加快統一確權登記;推進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提高森林的科學化管理水平,加強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發揮資源優勢,做大做強苗木產業;大力推進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打造森林公園、溼地公園、萬畝果園精品旅遊區。

滨州矢志不移 十几年植树“种出”浓郁民生绿荫

截至2019年底,全市基本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林長體系,共設立各級林長7920名,其中市級林長5名、縣級林長40名、鄉級林長533名、村級林長7342名。建立了“林長+林長制辦公室+林長製成員單位”組織體系,各級黨政領導擔任林長,為轄區內森林、溼地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總指揮。全市各級共豎立林長制公示牌132塊,公佈林長信息、責任區域範圍、林長職責以及監督電話等,鼓勵引導社會群眾參與到林長制工作中來。市林長制辦公室印發《濱州市市級林長制會議制度》《濱州市林長制工作信息管理制度》《濱州市林長制工作巡查制度》及《濱州市市級林長制工作督辦制度》四項制度,進一步完善了林長制工作制度體系。

2020年,全市將完善林長制運行機制,制定強化監督責任落實、強化工作任務落實的制度體系,強化縱向聯動、橫向聯合,健全績效評價制度,形成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工作機制,實現林長制常態化管理。2021年,鞏固提升市、縣、鄉、村四級林長制組織體系運行效率,加快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面提升森林、溼地資源保護管理水平,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生態資源發展和保護工作機制,切實鞏固提升林長製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