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古代老是日本打朝鲜,朝鲜却不打日本呢?朝鲜很弱吗?

卞女侠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看过太多的战争的存在,虽然我们无法避免这些战争,但是我们一定能够看出,它们打仗的初衷就是为了争夺领土,而这样的事情不仅发生在中国,在国外的一些国家也经常有出现,比如离我们最近的朝鲜和日本就曾经有过很深的矛盾。

这种矛盾并不像我们日常所理解的简单的政治上的问题,而是升级到了战争上。比如日本经常会发动一些战争侵略朝鲜,而朝鲜却很少有还手的机会,那么我们不由得感到奇怪,为什么朝鲜每次在和日本有矛盾的时候,从来不采取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呢?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吗?难道朝鲜真的很弱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日本是一个非常好战的国家,而这种好战其实从另一个角度也能够理解,那就是它们的国土面积十分狭小,并且经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的影响,所以生活起来也是非常的困难。

特别是在日本早期的时候,它们没有能力维持自己国家的生存发展,所以只能够靠资源的掠夺来进行国土的扩充,而与我国遥遥相望的整个大陆地区就是它最好的一个去处。正是因为这样,它们为了能够进入到当时的明朝,从朝鲜地区借路也是很正常的,就是因为这样,它们才与朝鲜有了战争上的冲突。

当然日本除了有这种资源上的需求,以及借路的这一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日本的发展非常的快。反观朝鲜的话,就不能够与之匹敌了。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学习的国家,它们在对外扩张之前,其实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学习,而日本的内部发展也在明治维新以后有了新的起色。它们开始注重自己国家的各方各面的建设,而除了这些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它们国家的军事方面的扶持力量非常的多,正是因为这样它们才有胆子跟朝鲜倒起来。

那么反观朝鲜,为什么朝鲜从来不跟日本主动开战呢?其实这也是因为朝鲜自身的历史环境的限制,由于朝鲜在早期的时候跟中国其实是一种宗主国和附属国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之下它想要还手,那么首先需要得到宗主国的同意,而那个时候的封建王朝其实并不支持海外战争。

正是因为这样,它们也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力量进行反击,这种附属的地位使得它们只能够被动的接受,来自于日本的侵略和打压。当然我们能够理解,当时的封建王朝选择坐视不理的原因,毕竟从当时的历史状况来说,日本其实也在天朝上国的眼中是一个附属国,所以它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小附属国得罪另一个。

除开以上的这些原因之外,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朝鲜本身。由于朝鲜的内部发展的非常慢,而且它们本身的思想观念一个方面都有着一定的限制,所以它们对外来说并没有太强的竞争力。而日本在早期侵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很强有力的武器和各种各样的作战方案,朝鲜在这方面相比就缺乏了这些应对能力。正是因为这样,它的军队无法与日军进行抗衡,它们也无法将自己的军队拿出手,所以只能够接受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

当然我们也必须要知道,朝鲜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弱的国家,它能在自己发展的这么多年里面做到现在这个位置,也有着它自己独特的优势。可能这种优势在我们看来并不是特别的明显,可是在它的国家发展之中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若是如今谁还想侵略朝鲜的话,那么所面临的打击一定是别的国家不能够承受的,就是因为这样,朝鲜也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其实是可以在有限的范围之内活动的很好的,所以我们也只能够静观朝鲜未来的变化。


猫眼观史


实话说,朝鲜是真的弱,不然也不会总是被日本打。

首先,朝鲜也曾主动去打日本,那就是朝鲜李朝世宗大王时期的己亥东征。不过这次东征的规模并不大,而且对手不过是日本对马岛的宗贞盛势力而已。不过这也不要紧,反正己亥东征也够韩国人吹上好几百年了。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朝鲜确实自古以来就一直被日本欺负。唐朝时期,朝鲜半岛上的政权新罗就遭遇到倭国(日本)水师的入侵。不过在巨唐面前,倭军根本就不堪一击,4.3万大军直接被1.3唐军给干趴了。

之后就是著名的万历朝鲜战争,那时的朝鲜更是不堪一击,仅两个月时间,就被日军打得“三都守失,八方瓦解”。最后,又是靠明军出手,才把日军赶走。之后步入近代,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的日本,再一次卷土重来,侵略朝鲜。不过,这次朝鲜没那么幸运了,因为那时的清朝落后腐败,自己也在甲午战争中沦为战败国。所以,朝鲜不久后就直接被日本给吞并了。

言归正传,那么为什么日本老打朝鲜呢?

其实,这个原因丰臣秀吉在入侵朝鲜时已经指出来了,就四个字:“假道入明”!

作为岛国的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而且地震灾害频发。因此,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有很重的大陆情节,一心想要入侵隔海相望的东亚大陆,妄图侵略中华。而入侵大陆最理想的跳板,就是与自己隔着对马海峡的朝鲜半岛了。

因为,朝鲜不仅弱,而且离日本也近,更容易被他们占领。所以,日本每次向外扩张,都会首先拿朝鲜开刀。

还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古代朝鲜一直都这么弱?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古代朝鲜的弱小,不仅是因为领土小、人口少造成的。更是因为他们在外交上长期奉行“事大主义”,使得他们几乎武功尽废。

古代朝鲜国小力薄,根本不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对手。而中国王朝对自己的藩属国都是比较照顾的,只要它们“不找死,一般都不会死”。因此,朝鲜干脆全面“事大主义”,处处以中华为尊,年年进贡,岁岁来朝,这样就能获得中国王朝的保护了。

最典型的就是朝鲜的李氏王朝,从1392年一直延续到1910年,国祚长达519年,而它长寿的秘诀就是事大。明朝时期,他们安心的做大明的藩属;满清崛起后,他们又心悦诚服的当起清朝的藩属。就这样,在中国王朝的保护下,朝鲜得以享国500多年,直到清朝败给日本,无法再为他们提供保护。

而全面的“事大主义”,却造成了一个很显著的弊病,就是武备废弛,军事孱弱。壬辰倭乱时,当时的朝鲜承平已久,“人不知兵二百余年”。因此,面对日本的入侵,战五渣的朝鲜军队简直不堪一击。



这些历史要读


在历史上,有几个国家可以说是没有打仗的天赋,比如美洲的墨西哥,被美国揍得那叫一个惨、欧洲的意大利二战时候就是一个笑话。而在亚洲,朝鲜认第一菜,没人敢认第二。




其一直都是被欺负的主,从高句丽到隋唐,从渤海国到日本,谁都可以在朝鲜半岛上予取予求,朝鲜只能叫爸爸!

而纵观历史,朝鲜最大的苦主就要数日本了,其曾经几次进攻朝鲜半岛都像是探囊取物一样简单,而朝鲜的军队每次遇到日本就变成了一块豆腐,一摔就碎。

那为什么日本总喜欢揪着朝鲜不放呢?



这和朝鲜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日本就是一岛国,资源匮乏,土地贫瘠,一直向往大陆,看看他们曾经多羡慕隋唐。

正是因为如此,朝鲜半岛便成为了日本进入大陆最近最便利的地方。

这也导致了日本,狼子野心。从之前的“日升之国”的圣德太子,再到丰田秀吉,再到之后的二战。只要中国繁荣富强,那么日本就不会觊觎朝鲜,但是一旦国内有所动荡,那么日本就会把朝鲜作为一个试探中国态度的引子。



拿下朝鲜,再徐徐图之,这是日本一直以来的梦想。至于其他的,朝鲜便没有太多吸引力了,这地方地理管理比日本还差,到处都是山地,非常不适合农耕文明的发展。

当然了,这更是朝鲜一直那么弱,老被别人欺负的重要原因,没有肥沃的土地便没有人口的增长,更没有文化的繁盛,文明的发展,饭都吃不饱,你还想干嘛?

所以,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国力一直都不咋样,属于谁都可以踩上两脚的那种。



不过朝鲜运气还是不错,榜上了中国这个大腿,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可没少帮他们出头,在新罗百济时代,唐朝帮他们把高句丽灭了。

明朝时候,那更没得说,明朝对于朝鲜,可谓是亲爸爸!虽然朝鲜狂吹李舜臣,但事实上,这场战争,完全就是明朝在帮他们打。

明朝万历年间,丰成秀吉统一日本,野心膨胀,意图进攻大陆。朝鲜首当其冲,他们妄图通过朝鲜来征服中国,将明朝疆土变成自己的土地。



起初是修书一封让朝鲜借道借兵给日本,与日本一起进攻中国。但是朝鲜根本不愿意屈服于这片弹丸之地,他们将消息报告给了明朝。而明朝也没什么回复,毕竟在明朝看来,不过是小鬼之争。

却没有想到朝鲜实在是太弱了,明明日本朝鲜两国国情不相上下,但几乎是还没有打就放弃了抵抗,而且信息渠道也失去联络,导致对战争的信息也掌握不全面。可以说,日本就像是回到自己家后花园一样,朝鲜人输的狼狈,只能不断向中国求助。



于是明朝集结了4万人的军队,准备帮助朝鲜赶走日本人。当时日本在朝鲜的军队有10万5千人。如果只是比人数,可以说明朝已经输了。但是问题明朝那战斗力怎么是日本可以相提并论的?打架一向是毫不含糊,每个人都是以一当百的好汉。于是日本人的野心分分钟被打脸,迫于无奈之下,选择与明朝暂时议和。

可是时间只过了两年,日本人又贼心不死,准备了14万陆军和7千水军,自以为这次准备充足一定能赢。结果明朝一共派出了七万援军,连日本的一半都不到,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日本再次被击败,灰溜溜的逃回。



而在清末,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也是因为朝鲜被日本欺负,中国给出头,结果进了坑!

真的是坑爹啊!


白话历史君


作为中国在东亚的邻居:朝鲜和日本,给人这样的一种印象,那就是似乎在古代,日本总是主动攻打朝鲜,而朝鲜却从不讨伐日本,这期间原因何在?有网友认为这是古代朝鲜很弱的原因。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古朝鲜扩张史

从地理概念来说,早在西汉,华夏民族就将朝鲜半岛地区称之为朝鲜——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收录《朝鲜列传》,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古人所谓的朝鲜,指的是地理名称,而非族群。

如果从族群角度来说,现代朝鲜民族的祖先,在历史上,是不断扩张的。

现代朝鲜民族的直系祖先是古代的三韩部族。半岛三国时代,三韩部族建立的新罗受高句丽王国的压制。新罗为求自保,于是恳求大唐朝廷出面干涉,而早在隋朝,隋朝皇帝就曾出兵攻打高句丽,但因为路途遥远而多次无功而返。

唐太宗也深知高句丽的麻烦,于是联合新罗夹击高句丽,最终,唐高宗时代,唐朝灭亡高句丽,随后不久大唐军队和吐蕃爆发战争,新罗利用这个机会,侵吞不少高句丽的故地,实现了一次小幅度扩张。

中国处于宋朝的时候,半岛上的高丽王朝先后受契丹和金朝的压制。起初高丽国王向北宋称臣,但高丽地缘上接近契丹。迫于契丹压力,高丽只好改向契丹称臣(即便如此,契丹还是发动过数次讨伐高丽的战争)。

契丹灭亡前夕,高丽打算利用契丹的衰落,侵占契丹境内女真各部土地,不料女真完颜部(后来的金朝)崛起,完颜女真给高丽重创,导致高丽此次扩张成绩不大。

金朝衰落后,蒙古崛起,蒙古大军一度攻入高丽境内,高丽国王被迫向蒙古求和。

明朝初年,高丽一度臣服于北元。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后,朝鲜称臣于明朝,并从明朝手里获得了鸭绿江以东的土地,自此,中国和朝鲜以鸭绿江为界。

从古代朝鲜的扩张史不难看出,古代朝鲜的扩张一直没有停息,只不过,鉴于自身实力有限,因此古朝鲜针对东亚大陆扩张的幅度较为有限。

为何不经略日本

古代越南,在顶住来自北方的压力同时,积极经略东南亚地区,并成功兼并东南亚的占婆古国——时至今日,越南的一般领土,来自昔日的占婆国。那么,古代朝鲜为什么不效仿越南经略日本?

个人感觉,日本和半岛隔着茫茫大海,即便半岛上的政权有足够的实力去攻占日本列岛,也很难在日本列岛建立有效的统治,并且古代日本较为贫瘠,从古代日本掠夺来的财富,未必抵得上战争花掉的财富。

而古代华夏较为富裕,不论是日本丰臣秀吉东征朝鲜,还是后来的甲午战争,日本所图谋的,都并不仅仅是半岛,而是庞大富有的东亚大陆。


藤树先生


日本地处地震多发地带,一年地震1千多次,每天地震比每天吃饭的次数还多。曰本人每天都活在不安之中,感觉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所以曰本人喜欢扩张,且是狂热的战争份子。他们对拥有大陆的幻想,就像饥饿的灾民盯着屏幕上的水果、烧鸭猛咽口水一样,强烈的渴望着。



一旦对外扩张曰本人首先想到的是朝鲜,因为朝鲜国实在是太弱了。每次打朝鲜,朝鲜都不能凭自己的力量战胜日本,都是要靠中国才能把日本矮冬瓜赶出国土。


在古代朝鲜都是中国的付属国,国小实力弱,在心里上有偏安的心里。国力的弱小使它不敢轻易的对外侵略,对曰本那没肉的鸡骨头似的更是不感兴趣。


史来快克


朝鲜很弱么?

显然不弱。

朝鲜很弱,不过是国人的一种误解。

至于朝鲜为什么不打日本。如果你身边都是珍珠玛瑙,你去万里迢迢找石头么?站在朝鲜的立场,日本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如果真有一天朝鲜军力强盛,跨越万里海疆去远征日本,仍然是个馊的不能再馊的主意。


弱不弱,是要看对比的。

我们不如拿朝鲜和周边民族进行一番对比。

就朝鲜的历史而言,说的太远,就和中国的三皇五帝一样,都是云里雾里,看不明白。国人竭尽全力的证明朝鲜的历史的开端是“箕子朝鲜”,大声嚷嚷着朝鲜有史可查的历史,是商朝人箕子过去建立的,这样一来,不就证明了中华文明是朝鲜文明的源头么?国人存的是这个心。所谓徐福东渡日本,乃是日本的最早的神武天皇云云,无非也是一个意思。朝鲜人自然不承认,朝鲜人则大声嚷嚷着朝鲜历史的开端是“檀君朝鲜”,比“箕子朝鲜”远多了,朝鲜文明乃是独立于中原文明的一支文明。其背后的算盘也不难想明白。


高句丽算不算朝鲜历史?大部分国人不承认,所以我们就不讨论高句丽好了。

我们从高句丽往后谈起,朝鲜半岛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统一了朝鲜的王朝新罗谈起。


新罗(韩语:신라,英语:Silla,公元前57年~935年),朝鲜半岛历史上的国家之一,其母体为三韩之中的辰韩,首都位于金城(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起初为朝鲜半岛东南部的部落联盟,4世纪后期形成金氏世袭的国家政权,公元503年正式定国号为“新罗”,与北面的高句丽、西面的百济对峙。7世纪后期,新罗借助唐朝的力量灭掉百济和高句丽,然后驱逐唐朝在朝鲜半岛的势力,于676年统一了今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中南部地区。9世纪末,新罗内乱,分裂为“后三国”。935年,新罗归附高丽,国亡。----《百度百科.新罗》

新罗作为朝鲜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朝鲜的朝代,前后历史差不多达到了千年之久,而且要注意的是,新罗一直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而不是附属的政治实体而存在。在新罗存在的时期,中原王朝经历了汉-魏-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隋唐等多个政治实体的更迭。请问,一个持续达到千年的王朝,真的弱么?强如高句丽,百济,渤海国,以及曾经的强横一时的前燕,后燕,都纷纷败亡,消散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了,而新罗却一直存在着,甚至大唐王朝比他还要灭亡的更早。新罗怎么会弱呢?


新罗之后的朝鲜朝代是王氏高丽。

高丽(918年-1392年),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国家之一。公元918年,泰封君主弓裔部下起事,拥立王建为王,935年合并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实现了“三韩一统”。高丽都城为开京(今朝鲜开城)。国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朝鲜半岛中南部,11世纪中叶后以千里长城与辽、金为界。西北在12世纪的高丽睿宗时期达到鸭绿江沿岸,东北在高丽末年的恭愍王时期扩张到甲州(今朝鲜甲山郡)、吉州(今朝鲜吉州郡)一线。高丽历经34代君主,共475年,对外先后向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契丹(辽朝)、金朝、蒙古(元朝)、明朝等大陆国家称臣,并曾与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爆发战争。1392年,李成桂废黜恭让王自立,建立了朝鲜王朝。--《《百度百科.高丽》》

王氏高丽之后是李成桂的李朝朝鲜。

朝鲜王朝(朝鲜语:조선왕조,1392年—1910年),又称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封建王朝 。1392年,李成桂取代王氏高丽而建国。朝鲜王朝的首都初在高丽王朝的故都开京(今开城;又称松都),1395年定都于汉城(今首尔)。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后再度迁都开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乱后最终定都汉城。经过对北方的开拓,到15世纪中叶,朝鲜王朝的国土基本定型,大致相当于当今朝鲜和韩国的总和,北方以鸭绿江和图们江同中国为界。 [1] 朝鲜王朝以儒教治国,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为国家统治理念。朝鲜文的发明也为朝鲜平民的文化普及提供了条件。对外则对中国明、清两代采取事大主义,建国后便向中国朝廷称臣纳贡,自太宗李芳远至高宗李熙,历代国王均接受中国皇帝册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或部族则采取交邻政策。16末至17世纪前期,朝鲜接连遭到日本和女真的入侵(壬辰倭乱、丁卯胡乱、丙子胡乱),社会秩序受到极大冲击。1876年与日本签订《江华条约》,打开国门。甲午中日战争后不再称臣于中国。1897年,高宗李熙称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大韩帝国暨朝鲜王朝灭亡,历27代君主、519年。--《百度百科.李氏朝鲜》


朝鲜半岛的王朝脉络其实很简单,去掉那些花里胡哨的和国人争执不清的早期历史,其实就是新罗-高丽-王氏高丽-李氏朝鲜。这就是2000年的朝鲜史。

同样的2000年的历史中,中原人民经历了什么?经历了五胡十六国的北方草原的的大规模的入侵,经历了辽金占领中原半壁江山的时期,经历了蒙元,满清两次北方蛮族彻底占领中原全部领土的时期。

而朝鲜2000年的历史中,始终保持着独立的政治地位。虽然有着藩属国的地位,但是多半处于事实上独立的位置,所谓的藩属不过是一种名义上的罢了。朝鲜既不需要和亲,也不需要缴纳 供奉,反而能够通过朝贡体系获得经济上的利益。

朝鲜如果很弱,能够在2000年的历史中,保持独立地位么?


唐朝联合新罗消灭了高句丽,很多人都长吁一口气,觉得总算除掉了高句丽这个中原王朝的重要边患;可事实并不是如此。在国人看来是唐朝联合新罗灭掉了高句丽,在新罗看来,是借助唐朝的力量完成了半岛的统一。新罗在完成了半岛的统一后,迅速的对大唐王朝翻脸,并彻底的把唐王朝的力量赶出了朝鲜半岛。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教科书讳莫如深,避而不谈,大谈特谈安东都护府,其实所谓的安东都护府,存在的时间短暂的可怜。

此后契丹兴起,多次与大宋王朝交战,最终和大宋签订了《澶渊之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大家不知道的事情是,契丹辽国多次征伐朝鲜,最后损兵折将,碰了一鼻子灰,王氏高丽要真是弱,还不早给契丹打趴下了?

蒙元兴起后,前后多达9次向朝鲜用兵,朝鲜军民可以说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我们常常为钓鱼城,襄阳城南宋军队顽强抵抗蒙古的进攻而感到敬佩和自豪,但是实际上,朝鲜军民抵抗蒙古军队入侵所展开的斗争,其实一样是伟大的,坚守江华岛,一样是朝鲜历史上可歌可泣的一场保卫民族独立的战争。

综合以上,朝鲜王朝在多次面对外敌的入侵中,都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从来没有出现所谓的拱手而降的局面。虽然最终有胜有败,但是在顽强的抵抗中,也给与了入侵的敌人极大的杀伤,赢得了尊重,从而保证了即便最终投降,也仍然维持了相对独立的局面,而没有彻底的被外族所占领。一切试图彻底的占领朝鲜的政权都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彻底的占领朝鲜,所付出的代价,是自己能承受的起的么?与此同时,中原地区多次被外族所彻底占领,如此对比,我们怎么得出朝鲜很弱的结论的呢?

-------------------------------------------------------------------------------

----------

当然,很多人会讲,切,朝鲜能保持独立地位,还不是因为对中原王朝俯首称臣,才得来的么?

这个话要分几方面讲。

第一。这只是一种策略,一种很高明的策略。朝鲜作为一个弹丸之地,当然综合实力决不能与中原王朝对抗,所谓自保或有余,进取则不足,何况朝鲜面对的最大的敌人,从来都不是中原王朝,而是来自于其北方的政权,向中原王朝称臣,并无损于其独立地位,反而可以借助中原王朝的力量,抗衡北方政权的压力。实际上,这种所谓的附属,都不过是名义上的,那么,采取这种策略,又有什么坏处呢?

第二。俯首称臣的背后,是一定的实力做软抵抗的。契丹,蒙古,满清都先后对朝鲜用兵,有胜有败,但最终还是让朝鲜对自己臣属了。这样一看,仿佛朝鲜不堪一击啊?显然不是。北方政权对朝鲜的用兵,固然最终多半还是让朝鲜臣服了,但是实际上都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损兵折将不在少数。所以在处置朝鲜问题上,多半采取的羁縻之策,而不敢占领朝鲜全境,这就是朝鲜能始终维持独立局面的关键。没有强大的国力,辽国,蒙元,满清,干嘛不彻底占领朝鲜,还搞什么藩属国啊?直接让朝鲜成为他们的一部分不好么?实际上,还是做不到。能打赢朝鲜和能奴役朝鲜,是两回事。

今天的国人对朝贡体系津津乐道,仿佛与有荣焉。问题是,很少人思考过一个问题:藩属国为什么是藩属国而不是直辖领呢?如越南,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按理说,重新成为直辖领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朝鲜,土地肥沃,又是极好的出海口,倘若能够成为直辖领,比起什么藩属国不是好千倍万倍么?

其实说到底,还是一句话:一时打赢或许不难,长期统治则困难重重,得不偿失。中原王朝对越南多次用兵,没有结果;朝鲜北方政权多次对朝鲜用兵,虽然看起来有时候能赢,但是多半也只是能赢,离真正的把朝鲜变成直辖领,还早的远呢。


所以说,还是做不到。

所以,我很奇怪,为什么国人总觉得朝鲜很弱呢?

----------------------------------------------------------------------------------------

很多人谈到万历朝鲜之役。当然要承认的是,明朝的援助确实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反过来,我们是不是说,如果没有明朝的援助,朝鲜就一定不能免于被日本所占领呢?这是有疑问的。万历朝鲜之战,最终朝鲜能免于日本的占领,其主要的因素有两个:其一,明朝廷的出兵援助;其二,朝鲜军民的抵抗,特别是李舜臣为代表的海军将领的抵抗。如果说陆地上的作战是以明军为主导而朝鲜军民为辅的话,那海上的作战,实际上是以李舜臣的海军为主的。作为国人来说,自然喜闻乐道明军在陆地上对日军的打击是如何如何的挽救了朝鲜的国运;但是对于朝鲜而言,李舜臣在海上对日军海军的打击,才是日军最终不得不困守沿海几个要塞,乃至于最终不得不退走的主要原因。日军跨海而来,最终却在海上作战失利,后勤补给完全失去控制,这对一支军队而言,毫无疑问是致命的。至于哪个因素更具有决定性,那就是各说各的理了,但是不管怎么说,认为万历朝鲜之役,朝鲜军民不堪一击,那也是不对的。战争开始的时候朝鲜和平的太久,确实表现极差;但是随后各地军民的反抗,也是愈来愈激烈的,而李舜臣等朝廷大将,也真正的扛起了朝鲜民族卫国战争的大旗。即便没有明军的参战,海军完全不是朝鲜海军对手的日军能不能彻底占领朝鲜?这其实仍然是个疑问。

到了近代,确确实实朝鲜第一次彻底的被一个异民族-日本,所占领,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是朝鲜人是否屈服了呢?这显然是否定的。朝鲜沦陷的几十年中,朝鲜人的复国运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如金九等人一直在中国境内从事着朝鲜复国的活动。更有朝鲜刺客先后刺杀了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关东军总司令白川义则,至于其他的大大小小的刺杀行动,还有很多,给日本的统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对比而言,朝鲜志士的复国运动,仍然是在以一种激烈而不屈不挠的形式进行着,并不比中国的仁人志士逊色。

所以我们所谓的朝鲜很弱,是从哪里得出来的结论呢?


数千年来,朝鲜人始终是朝鲜半岛的主体,也维持了朝鲜的相对独立的地位,直到今天,朝鲜人仍然保留着朝鲜人的文化,衣冠,历史,而没有被异民族所征服,所奴役,所抛弃本民族的独立性,这样的民族,弱在何处?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不尊重别人的人,多半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


一定会有人指责我,你吹哪个不好,居然吹朝鲜?这个瘪三一样的小国家,你还巴拉巴拉的吹的没边,真差劲啊

我想,一个国家也好,一个民族也好,一个群体也好,值得不值得尊重,要多方面来看的。朝鲜也好,以色列也好,他们都不是大国,以色列更是2000年后才得以复国。但是作为一个顽强的生存到今天,仍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存在的国家,民族,群体,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尊重呢?难道他们能活到今天,是因为谁的恩赐,而不是他们的努力么?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国家,民族,群体,或许曾经强大一时,但是最终却在长河中消失了,再也没人记得曾经有这样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群体,曾经在人类的历史上演绎过何等光辉灿烂的历史,如早期埃及,米底;而他们,则幸运而又顽强的在历史的长河中,生存下来了,仍然拥有着自己的文化,衣冠,历史,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幸运,而不是一种强大吗?

今天的朝鲜因为历史问题,分成了两个国家:一个已经成为准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的主要经济体;一个已经实质性拥有核武器,虽然穷困但是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

可见,朝鲜民族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存力。


历史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

日本一枝独秀般的强大已经是一种过去式。

中国也已经崛起为新的大国。

与此同时,朝鲜民族也不是1910年被日本吞并的时候的朝鲜民族,也不是那个任由日本

操控的王朝末期的弱小国家了。

仍然以一种旧的眼光去看待新的国际环境,那么就必然看不清楚国际环境的新的变化。

是会吃大亏的。

我今天讲这么多,是想提醒某些国人:不要在自己的意淫中,兴奋的不可自拔;对别人的不尊重,换来的必然是别人对你的不尊重。别人没你想的那么弱,你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强。

=-==================================================补充说明:

看到很多答主讲,历史上为什么朝鲜总被日本打,却不去打日本呢?岂非证明了朝鲜很弱?

我的回答是,这种看法极其错误和可笑。

第一,历史上,并不是朝鲜总被日本打。有兴趣的,去查查“己亥东征”。往更早的说,去查查“韩寇入侵”。实际上,朝鲜人海盗打劫日本列岛,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第二,估计还是有很多人说,这只是小打小闹啊,算不得大规模和日本打啊。我想说的是,日本的敌人只能是朝鲜,因为他就对着朝鲜,只要他想向大陆发展,就一定要搞定朝鲜;但是朝鲜的敌人并不是日本,而是北方政权,如辽国,金国,蒙古,后金等。

朝鲜不打日本,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情。只有蠢货才想到去跨海对日本作战,而不是向北扩展。朝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号称“小中华”,他跨海远征图什么?


张子曰


朝鲜为什么不打日本?这个问题在搞笑么?听说过秀才去抢强盗的钱么?朝鲜半岛是中原王朝的东部门户,也是日本距离亚洲大陆最近的地方。古代的日本屡屡进犯朝鲜半岛,无非还是为了将其作为日本染指中原的跳板。而古代的朝鲜,大部分时间其实力还真比不上日本。

唐朝、明朝与清朝时期,日本三度进犯朝鲜半岛,其中两次失败一次得逞。

  • 唐朝时期,是百济主动勾结引倭人进攻唐朝新罗;
  • 明朝时期,刚结束了战国时代的日本为了转移内部矛盾染指明朝而进军朝鲜;
  • 近代,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大规模扩张,近在咫尺的朝鲜又遭了秧。


从地理来看,地处东北亚的朝鲜半岛西部连接着辽东,东部隔着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自古以来就是日本列岛前往中原的最便捷最近的地方,而古代,大量的中原文明也是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列岛的。

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后在半岛北部设立汉四郡,由此朝鲜半岛成为真正的中原王朝门户。对于中原而言,半岛就是自家东边的大门,如果有人进院里来,那么这里就是东边的必经之路。

日本是个岛国,古代由于日本资源缺乏灾害频发,所以对于富饶的亚洲大陆一直都有觊觎之心。日本神话传说中就有天神速须佐之男觉得土地太小,用大锄头从朝鲜半岛挖来土地的故事。隋唐时期,日本在半岛南部建立了“任那”的统治区;明朝与清末,为了获得土地、资源而两次入侵朝鲜半岛。

其实朝鲜半岛也就文化上受中原熏陶更早,自然条件与日本相比根本也好不到哪儿去。日本进犯朝鲜自然不是为了半岛区区之地,而是为了与半岛相连、土地更辽阔资源更丰富的中原地区。对日本来说,朝鲜半岛只是个跳板而已。

古代的朝鲜实力是出了名的弱,而日本却比想象中要强得多。以明朝万历朝鲜战争为例,当时的日本19天就攻入了王京汉阳,两个月就攻破了平壤。逼得当时的朝鲜国王李昖一路仓惶逃窜,逃亡到了明朝边界请求明朝收留,甚至愿意举国内附明朝。

朝鲜为何这么弱呢?要知道当时的李朝作为明朝的第一藩属,可以说已经完全被明朝给宠坏了。由明朝建立的东方秩序仍旧稳定,有大哥罩着,李朝安享了一百多年的太平岁月,长久不闻兵戈之事,李朝内部军备废弛兵力稀少,而朝堂之上又互相倾轧多年,李朝实力非常脆弱。
明朝时期,全世界国力胜过日本的国家屈指可数,而且当时日本刚刚结束了战国时代,其兵士大多都是身经百战。当时的日本对半岛上的朝鲜王朝,可谓是出于压倒性优势之上。

千百年来,地处海岛的日本一直深感自家的地盘灾难不断资源又少,对于富饶辽阔的大陆尤其中原地方相当觊觎。当年的丰臣秀吉曾发书李朝,直言不讳日本就是要借道李朝进攻明朝,甚至准备将来迁都中土。

日本不断进犯半岛,就是因为半岛是中原门户,是日本染指中原的必经之地;古代的朝鲜与日本之间实力相差悬殊,如果非中原支持也不知道被日本灭多少回了。只不过清朝末年,清廷都打不过日本,自然也无力去保朝鲜。


澹奕


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瞅着这题目,俺想要说的是,朝鲜半岛这孕育了大宇宙第一帝国大韩民国的地,所出的种族,人家种族的天赋技能压根就没有点在战争这一选项上。

所以啊,这被人欺负了很正常,没啥好稀奇的。

这地作为咱大华夏的老邻居,咱不好意思说的过猛,但说实在的,就他这武力值,搁咱地球村这块,充其量也就是凑热闹,充当拉拉队的主。瞅着挺华丽贼热闹,不值得一戳,这一戳就倒。

咋说呢?就这么苦主,纵观历史,还是有人欺负他,搁个十天半拉月的就想骚扰骚扰他。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谁呀?这么讨厌!”

还能有谁?二战时候,喜欢戴着屁帘帽子,迈着外八字,到处嘚瑟的小鬼子呗!

那会的小鬼子作为一个岛国,你就说吧,咱往大了说,巴掌大个地方,硬生生的给他们搞出了八十八个国家,这是往大了说,您要是往小了说,各种各样的势力,掰扯起来有三百多个。

这也没谁了!

就这破岛子,搁天就打,打的那仗跟哪村级战斗也差不离。

这也就养成了,小鬼子天生好斗的性格,再加上他们那破岛子恰好蹲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这弄的他们天天的地震,这有感觉的加上没感觉的,大感觉加上小感觉的,这一年就得发生一千多次。

所以这就想着法的往陆地上爬。

您就说把,小鬼子环境就这样,朝鲜这头又特别的好欺负,他还挨着小鬼子特别的近,您说不欺负他欺负谁呀?

小鬼子到是想和咱大华夏掰扯掰扯手腕子,那会压根就不是一个力量级的,啃不动啊!

所以他隐藏的更加深入的一层意思,就是拿朝鲜这头当跳板,然后图谋咱大华夏的土地。

其实小鬼子也是这么干的,话说二战的时候,他何尝不是先拿下了朝鲜半岛,然后进入咱大华夏的土地呢?

从他们所谓的日升之国的圣德太子,再到后来牛掰到几乎要取代小鬼子天皇位置的丰臣秀吉,再到二战那明治,都是这套路,压根就没有变过。

所以啥一衣带水的,咱得防着这货的,他总是在咱大华夏虚弱的时候,狠狠的咬上一口,恨不得一口咬死你。

哎!这一说就跑远了,俺就管不住俺这张嘴,咱拉回来接着聊。

题主的事

话说他朝鲜的运气也不错,每回遇到小鬼子这糟心的死对手,就会玩命的瞅咱大华夏,毕竟咱是他的邻居。

咱也知道,一个没有啥野心的邻居,这年头不好找,人家又老老实实的诚服于咱,咱每回都帮他。

这种出头的事,那也是海了去了。

唐朝那会,他还处于新罗百济的时候,咱大唐就把最嚣张的高句丽给灭了。

还有他们吹嘘的那战神李舜臣,拿哪乌龟壳一样的战舰和小鬼子掰扯,其实这事要是没有咱大明王朝盔甲鲜明的大兵在后边支援,拉倒吧,洗洗睡吧!这不好打!好不啦!

那么咱就说说咱大明朝和小鬼子中间夹了个朝鲜的战斗来说说,大家伙体会一把。

话说在明朝万历年间,那丰臣秀吉在小鬼子那破岛上算是掌握的实权,随时都可以取代他们那万年一系的小鬼子天皇,这家伙信心得到了全方位的膨胀。

这就想跑到陆地上撒泼,这就给朝鲜发了一封邮件,说是要借道去咱大华夏的地界见见世面。

你说就这事,只要脑子清醒,谁也不会干,谁能知道,你这家伙借道是假,偷袭是真呢?道上走着走着,就给自己来一家伙,这不划算。

接到信息的朝鲜,这就将消息送给了大明朝。

话说大明朝自己也忙的很,就没有回复。

而小鬼子这里也不客气,上来就是一顿胖揍,分分钟钟的朝鲜就爬下了。

这咋弄的?大明朝感觉有这么个邻居也没谁了。但不管咋说有好有坏吧,换一个指不定天天给你出啥幺蛾子。

所以这就集合了四万大兵,这就去帮帮场子。话说您要单从军队数量上瞅,咱大明不占一点便宜,毕竟人家小鬼子的军队有十万五千人。

但打仗他也不是单从数量上来决定胜负的,毕竟咱大华夏以少胜多的战例多了去了,孙子兵法那也不是白给的不是。

这不分分钟钟的就被咱干下了大海。

而小鬼子不甘心啊,他认为是军队的数量不够,于是隔了两年,又攒了十四万大军,磨刀霍霍的又来了。

哎呦!好烦啊!

咱大明朝这回也不客气,你增加了部队,俺也加,这不一家伙就整了七万。

咱说了第一次连你一半的兵力都不够,这才一家伙就是一半的兵力,这要不打的你怀疑人生了,这都不成。

这回咱用的时间削微的长了一点,不到一年的时间吧!

“陆地上能来吗?”

“不能!”

“还来吗?”

“不啦!”

得了,这好多年下来,大规模的战争再也没有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些喜欢那岛子的人就会说:“倭寇听过没?就这都成祸患了,大明朝咋一直就没有消灭掉?”

俺就呵呵了,实际上这帮子所谓的倭寇,大部分都是华夏出去的贼而已。那会整个亚洲的海盗都把小鬼子的地当成了窝了,这才有了所谓的倭寇祸乱咱的海疆。

这事要是细说下去,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有机会咱在说这事。

好了,咱接着说题主的事。

这不一直到了满清时期,咱大华夏的实力衰弱的厉害,让小鬼子瞅住了机会,借着二战的风,这就弄出了动静。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小伙伴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只要我们看地图就会察觉,朝鲜半岛与日本距离非常紧。由于彼此挨近,两个国家交流也是非常频繁。中国文明传播到日本,就是通过朝鲜半岛这一个渠道的。日本人自古对朝鲜都是野心勃勃,从白江口之战日本支持百济,明末倭寇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一直到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发动朝鲜战争,把朝鲜变为殖民地……似乎一千年来,朝鲜一直都是被日本打着与欺负,似乎都要把朝鲜变为自己的领土。人们也就很好奇,为什么朝鲜不打日本吗,难道真的很弱?

日本国土贫瘠

朝鲜也不是大家想象这么弱。现在朝鲜半岛面积大约二十来万平方公里,韩国朝鲜人口数量总和大约为八千多万。在古代日本北海道没有被开发,面积大约30万平方公里,人口一亿两千万,两个国家实力悬殊也没这么严重。

在这里,讲述一个冷知识,那就是朝鲜人也曾经侵略过日本,不过大多不是官方入侵,却是一些海盗(日本官方历史称“韩寇”)对日本国土边境的骚扰。唯一一次朝鲜政府主动对日本发动的征伐,那就是己亥东征(1419年)。当时朝鲜军队把马岛的日本倭寇势力扫清了,这一次东征规模也不大。可以看到朝鲜人对打击日本也非常不上心?难道是朝鲜王朝不爱开拓与天生保守的性格吗?这也不是的,朝鲜王朝虽然国家实力不强大,也有着开拓疆土的野心。历史上高丽朝鲜两朝从朝鲜半岛一直向北扩张领土,蚕食女真人的地盘。但是大规模征服日本的计划,朝鲜真的从来没有过?这一点都比不过越南,越南好歹也有过称霸中南半岛老挝等其他国家计划!

实际上,朝鲜人不主动打击日本,都还是在于日本国土的贫瘠。日本一直都是岛国,物资比较贫瘠,拼命扩张领土才能生存。在朝鲜人看来,日本隔着海,发动战争扩张领土本身就有困难。即使占领了领土,由于没有海军武装力量,也管不了隔着海的日本。再说即使日本被占领,归自己所有,也没多大意义。日本的岛国物质贫瘠,也不富裕,没有多少资源可以掠夺。

这一个道理,就如游牧民族与古代中原王朝关系是一个道理的。游牧民族本身就穷得叮当响,不南下入侵就很难生存。中原王朝不愿意攻打游牧民族,因为打仗需要消耗国力。游牧民族占领土地也非常贫瘠,发动战争说收获成本也很少,没有什么富裕资源可以获取。这就如同做生意一样,讲究投入与回报。

朝鲜也担心“后院起火”

朝鲜不主动攻打日本,也是担心“后院起火”。这就是因为中国与朝鲜接壤,如果调动兵力攻打日本,背后的女真等游牧民族可能会趁虚而入,到时国家都会灭亡。再加上困扰朝鲜的难题就是很难对付中原王朝,也很担心中原王朝发兵灭了自己国家。所以,朝鲜在明朝之后干脆据认大明王朝为老大哥。当时,东北地区的女真游牧民族也折腾朝鲜王朝,由于常年疲于奔命,也没有对付日本的功夫。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朝鲜频繁被日本侵略与欺负,自身却软弱无力无法还击。

朝鲜没有发展空间

如果说朝鲜弱小,也有一点弱。朝鲜本来就处在严寒贫瘠荒蛮之地,很难富国强兵。历代朝鲜都被周边强国碾压,发展空间比较小。所以,朝鲜一直都是很崇尚与臣服华夏文明。跟着中原王朝学习儒家思想和崇文之风,习武之风也逐渐衰败。日本就不同,虽然也崇尚华夏文明,却是怎么想着超越中国,如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已成为东亚的霸主。

从地理位置上看,日本也处在海外孤岛,受到领国威胁可能性少,虽然土地贫瘠,也能学习中原与西方先进文化强大自己。而且,日本进攻朝鲜最终目的,就是以朝鲜为跳板,达到进攻中国,占领东亚大陆,实现“大东亚共同圈”的梦想。这就是历史上为什么日本屡次进攻朝鲜,朝鲜很少进攻日本的原因。


七彩飞扬


朝鲜也想打日本,可实在是有心无力啊。古代发动大规模的灭国战,首先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能动员全国的力量才行。就比如秦皇汉武攻伐四方,隋炀帝、唐太宗攻伐高句丽的前提就是他们整合了政治资源,让自己拥有绝对的皇权,才能集中全力去打灭国战争。而朝鲜历史上,一直都没有像样的强人政权,打日本谈何容易?

其实日本的情况也一样,长年混战,也没有能力集中举国之力,大规模入侵朝鲜。

这里要说明一个误区:古代日本也没有老是打朝鲜,翻遍史书也就一次,就是明朝时期的壬辰倭乱。当时日本敢打朝鲜,就是因为日本出现了一个强人丰臣秀吉。而且他打朝鲜也不是所有大名的集体共识,只是他个人的决定。至于白江口之战,那不是日本侵略朝鲜,准确的说,那是同盟战争,是百济为了对抗大唐,搬救兵助阵。所以古代日本大规模侵略朝鲜,只有壬辰倭乱那一次。



朝鲜半岛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时期。当时半岛的文明主要集中在半岛北部,南部土地还没有文明,基本上都是未开化的半岛土著。曹魏大将毌丘检曾经率两万精兵杀得半岛土著哭爹喊娘,向中原称臣纳贡了几十年。从这也能看出,当时的半岛土著是有多弱鸡。(韩国人说自己有八千年历史,并且还主动贴高句丽,那是极度的厚脸皮)

而当时的日本也差不多一样,也是野蛮落后的弥生时代,连一个中央政权都没有。所以那个时代的朝鲜和日本都是弱鸡,都没有能力搞大规模入侵。

到了中国隋唐时期,朝鲜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当时半岛上有三个国家,新罗、百济和高句丽三家混战,另外还有一些小部落跟着一起哄。三家打了一百多年,各自都忙得要死,也没有没有余力去打日本。

不过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这个时期的朝鲜和日本都有海寇小规模入侵对方的记载。比如朝鲜的《三国史记》就有记载,说倭国浪人袭击朝鲜沿海等地。而日本的史书上也有新罗人骚扰日本沿海的记载。这批新罗海寇在日本史书上被称为“新罗寇”或者“韩寇”。

但是双方具体的损失由于史料记载简略,不知道具体数字。(其实这也说明当时双方海寇入侵的规模烈度不高)

唐高宗时期,唐朝联合新罗灭百济,这是日本第一次大规模出兵朝鲜半岛,史书上被称为白江口之战。不过前面说了,白江口之战并不是入侵战争,只是百济找盟友,共同对抗大唐和新罗。所以这顶多只能算干涉,谈不上是侵略战争。

比较令人意外的是,这一次大战期间,唐朝焚毁了日本战船四百多艘,从出动这样一支规模的海军,而且还是渡海远征,可以看出当时日本的军事实力已经不容小觑,是个硬茬子。当时的朝鲜如果大规模入侵日本,应该占不到什么便宜。

经过多年战争后,新罗统一半岛。朝鲜半岛终于结束多年战乱,在文化和军事两方面都领先了同时期的日本。但是同一时期的日本也没有裹足不前,在圣德太子的推动下,日本也开始了大化改新,全面向唐朝学习,国力迅速得崛起,进入了“天平文化”的全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日本和朝鲜都是一个水平,双方都吃不掉对方。

中国五代时期,王建推翻新罗,建立了朝鲜历史上的高丽时代。当时的日本处于天皇权力崩塌阶段,出现了混战的苗头,其实当时朝鲜是有机会入侵日本的。然而令人悲催的是,同时期的契丹人崛起,高丽为了应付契丹入侵,不得不集中兵力在北方,不可能去打日本。

之后,北方游牧、渔猎民族轮番崛起,高丽不断应付女真、蒙古的轮番入侵,疲于奔命。自然也没能力去打日本。

这段时间的日本是日本历史上的平安朝和镰仓幕府。日本的这两个时期,用一个很蔑视的词来形容就是——弱鸡。幕府将军连国内的大名都搞不定,怎么可能入侵朝鲜?

不过这段期间双方的海寇袭击对方的时间还是时有发生,但规模都不大。

蒙古征服高丽后,元世祖忽必烈派高丽的洪茶丘率军入侵日本,这一年朝鲜军队终于踏上了日本国土,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没多久就被“神风”吹散了。后来又集结大军配合元朝入侵了一次,也是惨败收场。


从这里可以看出,朝鲜和日本想要大规模入侵对方,至少要有一个强权者才行。如果不是忽必烈铁了心的要灭日本,高丽压根不敢有进攻日本的念头。而朝鲜和日本都没有忽必烈这样的强人,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大规模入侵对方的情况了。

明朝建立后,高丽王想出兵打大明,但被大将李成桂发动兵变推翻。随后李成桂向明太祖朱元璋称臣纳贡,成为了明朝藩属。当时的日本进入了室町幕府时代,这一时期日本和朝鲜贸易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双方的海寇横行。比如朝鲜太祖李成桂就曾经杀过倭寇,还被倭寇射中了一箭。

到了相当于中国明成祖时期,朝鲜世宗大王对倭寇忍无可忍,终于发动一次反击,试图一举扫平倭寇。这次反击是朝鲜历史上唯一一次主动进攻日本,被称为“己亥东征”。

此一战,朝鲜出动1万7千名大军,200多艘战船,进攻倭寇聚集的基地对马岛。然而令人喷饭的是,朝鲜将近两万人,在面对区区六百倭寇时,竟然还被反杀,战死了数员战将。最后是凭借人数优势,连续向倭寇发动强攻。几个回合下来,才把倭寇打服。

这一次客观来说,朝鲜确实打赢了,但赢得不怎么高大上。并且这也只是针对倭寇的反击战争,不是针对室町幕府的战争。



接下来的两百年,双方没有再爆发过。一直到大明万历时期,日本因为出现了丰臣秀吉这个强人,双方才再次爆发大战。

关于壬辰战争的过程,这里就不说了。总之就是一句话:朝鲜军队在承平日久了将近两百年后,其军队的组织和战斗力,都与经历了战国时代的日军有了巨大差距。如果没有明朝的及时出手,朝鲜必亡。

后来丰臣秀吉猝死,日军撤回国内,再度开启混战。最后是德川家康获胜。德川家康不是丰臣秀吉,他没有那么大的志向。所以日本进入江户幕府时代后,也就没有再度入侵朝鲜了。

又过了几十年,满族崛起,在东北打得朝鲜节节败退。先后经历了“丁卯胡乱”和“丙子胡乱”,朝鲜半岛北部被满洲八旗多次劫掠一空。在这样的背景下,朝鲜也就没有能力发动入侵日本的战争了。

总的来说,韩国历史乏善可陈,日本在古代好歹还有一个战国时代,出现了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两个大妄人。而朝鲜则是连一个有雄途壮志的君王都没有。至于为什么,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因就是朝鲜的地理位置和政治体制。



地理位置不用多说,日本是海岛,它入侵朝鲜没有后顾之忧,而朝鲜背靠中国,它不可能集中大军攻击日本,否则会被中原王朝抄它的后庭。在这个大背景下,任凭朝鲜国王有大多的雄心壮志,都是不可能发动大规模入侵日本的战争的。

政治制度这一点很复杂,简单地说:朝鲜的集权度一直都不高,即便是朝鲜王朝,地方也是半自治状态。这种政治形态大约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即豪族垄断了中央到地方的大小各级官职,豪族和国王一起共治天下。所以朝鲜历代的国王都没有能力整合全国的民力去办大事。而跨海打日本,在当地简直是如同天方夜谭一样。即便是国王有想法,豪族不同意也不行。如果哪个国王敢一意狐行,大臣们会把他干掉。

比如朝鲜第十五任君主光海君就因为周旋于大明和后金之间,奉行不背明、也不怒金的中立外交,遭到了绝大多数大臣的反对。于是在大明天启三年,被拥有一众大臣支持的朝鲜仁祖李倧发动宫廷政变给推翻了。



从这一事件也可以看出。朝鲜的集权度相比于中国来说,太低太低了。集权度不高,就出不了强人;没有强人政治,就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怎么可能发动大规模侵略日本的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