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朱鶴亭曾言“世上沒有不治之症,只有不正之治”,對於這種說法,你怎麼看?

LIV7696


中醫藥的衰落,最大的原因是未能與現代科學相結合!舉個例子:譬如說,什麼是天人合一?因為它事關基礎理論,所以必須要以一分為二的方式來詮釋!先說形式:現代量子力學認為宇宙是是四種力構成的!即引力、強力、弱力和電磁力!同理,在我們毎一個人的身體內,同樣也存在著。一、比如男女相戀,就是引力的作用。二、人體中心肺的功能,其實就是強力的表現!三、什麼是弱力呢?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傳統中醫稱它為中氣!中氣!!!它幾乎是一切疑難雜症的根源!但西醫幾乎毫無感知!不過,中醫對它的判斷卻值得商榷!本人陋識,認為它源自血液中!根據就是中醫的切脈!切脈!!!然後,斷定它或與腎!或與肝!或與肺!⋯⋯其實,這是一個誤讀!為什麼?因為所謂的切脈,分明與血液循環有關嘛!!!當然,如若把它鞭辟入裡,至少也要10000餘字,故不詳論了。四、那麼什麼是電磁力呢?簡單說,人類智慧的形成,就是電磁力在人類大腦中的作用!中國文人大都不愛數理化,故稱其為靈光乍現!何為光?何為現?試問,若無電磁力的客觀存在,哪裡來的靈光呢?本來,還想要說本質的問題,但文章太長了,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手機用戶52185712182


我是一名近三十年的老製藥工人,也是從事過多年的醫藥代表。我來說說中醫目前的現狀,第一中藥和中醫是有關聯的, 但在中醫院中醫看完病開的藥方不單有中藥肯定也有西藥,為什麼呢?這是為了讓病人儘快痊癒,單獨中藥見效慢而且在消炎的情況下肯定沒有西藥快。病要分很多種類,中藥是預防與調理為主,西藥是消炎止痛為快,所以無論西醫與中醫都喜歡中、西藥搭配為治療方案

中醫的衰退有很多原因,第一是西醫的強大導致 。第二是傳接的保留,中國任何東西師傅教徒弟都留一手。第三是大環境,愛學的人少了,愛鑽研的人少了,屠嗷嗷教授發現的青蒿素拯救了世界。所以,現在看病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是已醫療器械為準,看片子。沒有片子的醫生都不會看病,老中醫是望聞問切,現在也都是看片子,所以是科技進步了。不能說看片子就是錯,古時沒有沒辦法,有了就要尊重科學。

中醫的發展比經要受挫折,我個人建議,世界離不開中醫也離不開西醫,二者必須融合,中醫預防西醫救治。也就是中藥發展的途徑就是把病扼殺在源頭,真發了病還是已西藥來治療。

中醫的前景要把推拿按摩、針灸等等發揚光大,手術離不開西醫。

總而言之中醫西醫只有相互融合才是正道。


琅琊蘭亭序


老中醫朱鶴亭專家講得一點都沒有錯,只有精通醫術的人才能治癒各種疾病。


朱國奎233454678


同意這個觀點。現代人看中醫比較狹隘。其實,在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傳統文化指導下的治療與養生,都可以叫做中醫。所以我特別同意“不正之治”這個說法。

中醫治病的根本就在於糾偏。陰陽,寒熱,氣血和諧了,身體自然就好了。不能侷限於病是不是被消滅了。有的時候要和疾病交朋友,特別是慢性病。不能像西醫那樣,像個好鬥的武士,非要把“敵人”斬盡殺絕。

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即使用的西藥,也可以看作中醫治療。這才是真正的中醫的思維。中藥也有許多是舶來品的。中醫一直是在繼承與創新中發展的。

所以,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老先生說的很有道理。


羅漢果bj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各有各的獨到之處,如果真正按照毛主席所講的,中西醫結合,那還真是沒有治不了的病。


房增華128


中醫以一種病.多種症狀.根據症狀分而治療.,加減用藥,又據病情的輕重增減劑量,用藥如用兵,對症則藥到病除。在望.聞.問.切.四診.和藥物的靈話使用上,非多年經驗和領悟達不到純熟,只是什麼病用哪個方劑和湯頭,治病,死搬硬套只治病之一二。現中醫亦有如此者,


百姓草


在回答此問題前,我先聲明一下:第一,我相信中醫。第二,我堅定不移的認為,傳統的中醫是這個民族的瑰寶。第三,現如今的中醫怕是同其它各行各業一樣,一味的追求“錢”的時候,中醫也就不那麼可信了!

近二十年前,我曾經緊密接觸過一位祖傳三代的老中醫。因年歲大了,不願再去藥房“坐堂”了,但即使是在家裡,幾乎每天也都有人來看病。老先生治好了多少疑難雜症,我這裡就不說他了,我只談一下他的醫德。

來家裡看病的人,大多是回頭的熟人或熟人領來的人。但不管是熟人、生人,老先生從不談個“錢”字,大凡新來的病人開好方子後都會問一句:“L大夫,給您多少錢呢?”老先生都會笑著說一聲:“先抓藥去吧,甭給啦!”當病人爭著非得要給時,也就是收個五塊錢完事兒。有多給的沒有?有。凡是多給的,都是病治得見效或治好了的,要麼再來開完方子後扔下個二三十的就走,要麼就是把老先生接走到行動不方便的病人家裡看病,(這叫出診,一般都多給些)還有的是把重病病人的病給治好了,人家不僅來送紅包,往往還會買些禮物表示感謝!有沒有不要錢的呢?有,太多了。比如我親眼所見的,對於一些個外地來京打工或者做小買賣的,甭管是大人還是大人帶著孩子來看病,老先生認為他們不容易,所以歷來都是分文不取。老先生去世時,曾經有個三十來歲的女子哭得“死去活來”的,我還以為是他的什麼親屬,後來才知道,原來就是個在他家附近擺攤做小買賣的,老先生為她及她的家人看病從來都不讓她們付錢不說,如家裡有別人送的水果什麼的,還會讓她給孩子帶回去。

老先生除了我剛說的之外,還有些地方讓我認識到了一個傳統的中醫郎中應該具備的幾個基本素質:1、沉穩。跟老先生相識那麼多年,我從未見他著過急,總是那麼慢條斯理兒的。尤其給病人把脈時,更是如此。2、慈祥、善良。記得老先生說過這麼一句話:在病人面前,你一定要踏實、和善,給病人一種見到你心就踏實下來的感覺。另外,老先生給病人開藥時,處處都為病人打算,只要能治病,能開便宜的藥儘量開便宜的。3、低調,不張揚,且尊重別人。用老先生的話說:病是多種多樣的,所以,醫是學無止境的,並且,從醫者也都是各有所長。因此,他給別人看病時,從來都是本著“病來如山倒,去病如抽絲。”的態度,頂多是勸勸病人彆著急,慢慢治。從不說過頭話,更不打包票。遇到有些疑難的病,還不惜自己的高齡,仍然要去同行那裡去徵求看法。

說了這麼多,現在咱們在返回頭來說說這個叫朱鶴亭的人。

為了回答問題,網上查了一下才知道,啊!原來又是一個“大師”級的人物。不僅醫道驚人,還精通氣功及佛道二教。此人有多大重量咱且不提,就他這“世上沒有不治之症,只有不正之治”一說,我覺得此人真可謂是遠勝於扁鵲、華佗、李時珍的“千古第一醫”了!為什麼我敢下此結論呢?您想想,在此人眼裡,可以說是沒有治不了的病了呀!說到此,這個人的說法還可信嗎?

在古代,皇帝身邊的御醫應該是全國各地拔出來的尖子了吧?結果出了那麼多個短命皇帝,這除了歷朝歷代的御醫都不如這位朱鶴亭之外,還會有別的解釋嗎?對此,我得出的唯一結論就是一個“騙”字!

魯迅先生在《吶喊》的序言中,曾經說過一句:“我還記得先前的醫生的議論和方藥,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的話。這在當時,可能有點片面,但是擱在今天,我以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很多中醫人士(特別是一些個私人診所)的真實寫照。因為像我前面所說的“老先生”那樣的郎中,不敢說是絕無僅有,但恐怕也是鳳毛麟角了!

面對這樣“神奇”的郎中又該怎樣去對付呢?既然已經提到了魯迅,那就還是用魯迅先生在《父親的病》一文中所講的故事來做結束語吧!

“大約十多年前吧,S城中曾經盛傳過一個名醫的故事:——

 他出診原來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閨女生急病,來請他了,因為他其時已經闊得不耐煩,便非一百元不去。他們只得都依他。待去時,卻只是草草地一看,說道“不要緊的”,開一張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很有錢,第二天又來請了。他一到門,只見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藥,好得多了,所以再請你來複診一回。”仍舊引到房裡,老媽子便將病人的手拉出帳外來。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沒有脈,於是點點頭道,“唔,這病我明白了。”從從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藥方紙,提筆寫道:——   “憑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畫押。  

“先生,這病看來很不輕了,用藥怕還得重一點罷。”主人在背後說。   “可以,”他說。於是另開了一張方:——  “憑票付英洋貳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畫押。 這樣,主人就收了藥方,很客氣地送他出來了。 ”






把盞常聊


中醫藥只能說對於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是肯定的,但對於無藥可救的疑難和危重病那就差些了,因為人類同樣的要新陳代謝。


柳正倫APC


朱老的話是正確的,他講了二層意思:其一,世上沒有不治之症,其二,只有不正之治。按照病藥學說,有一病,必有一藥治之。在實際治病過程中遇到的“不治”之症,只是沒有找準治病的方法或藥物。只有不正之治,這句話範圍相當廣泛。不正之治,包括了不正當的方法,不正當的藥物,不正當的時機、不正當的“病人”。按照中醫治病理論來說,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治法;相同的病人,也有不同的治法;同樣一個病人,在生病的不同階段,也有不同治法。這就是辯證施治原則。


白芸之哥


“沒有不治之症,只有不正之治”,這是個元比正確的邏輯,也是個混蛋邏輯!

你得了某病,看了幾家醫院都沒治好,就是不治之症嗎?這是因為你看的這幾個大夫治療方法不對,如果你看遍了中國所有的大夫,那麼你看邊了全世界所有大夫嗎?說不定最後一個大夫就能治好你的病!當然,看遍世界所有大夫,都沒看好,說不定你先前看過的大夫找到了你所患病的治療方法,循環往復,其實就走進了死循環。再者誰也不能看遍一定區城內的所有醫生,況且中醫及愛好者常說“高手在民間”,這“民間”在哪?誰能找到呢?這全部都是混蛋邏輯!

中醫號稱幾千年,所謂中醫保中國人幾千年的健康,沒有中醫就沒有中華民族;那麼希臘人、古羅馬人、日耳曼人古代沒有中醫,他們是怎麼活下來的?

1949年前,中國人均壽命35歲,現在76歲,而這70年卻是西醫快速發展到絕對優勢、中醫也被西化的70年,怎麼解釋呢?難道是摻了西藥的中藥挽救了生命?

中醫並非一無是處,比如一些止痛膏藥就不錯,可為什麼不作個有效率統計呢?為什麼不說明不良反應呢,明顯地會有些人過敏,開膏藥的大夫會告訴你,為什麼廠家不寫入說明書呢?這是這個行業的疑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