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3年就成為深晚新媒體產品總監,這位美女小編說,沒有“三頭六臂”,就要練出“獨門絕技”

全文共4350

閱讀大約需25分鐘

從業3年,從一名新媒體客戶端的內容編輯成長為新媒體產品總監,工作範圍涵蓋主播、記者、創意策劃,一專多能。她負責報社多個品牌欄目、項目,策劃推出的作品先後獲深圳市新聞獎一等獎、中國報業十九大融合傳播十佳優秀作品、第十三屆深圳網絡文化獎年度傳播創新二等獎等。2018年末,她被評為報社年度卓越獎,頒獎辭為“深晚成長速度最快的燦爛小花”。她以實際行動在新聞崗位上書寫著“90後”的精彩。

入职3年就成为深晚新媒体产品总监,这位美女小编说,没有“三头六臂”,就要练出“独门绝技”

2016年我剛剛畢業進入報社時,融媒體改革的浪潮剛剛迎來第一波小高潮,直播和H5在當時是最新潮的形式。3年過去了,萬萬沒想到,工作崗位上新事物不斷、挑戰不斷,比直播、H5更新的探索層出不窮,新媒體技術迭代的速度遠超所有人想象。曾經暗暗敦促自己要做到的“儘快熟悉新的事物和挑戰”竟也成了工作的一種常態。面對這樣“日日新”的快節奏工作模式,既然我沒有“三頭六臂”的神通廣大,就只好勤學苦練,爭取早日練出一身“獨門絕技”。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記者編輯要加強“四力”。我就試著來談一下新媒體編輯如何在工作中通過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練就“獨門絕技”。

1 腳下離現場有多近,

作品就能增加多少分量

現場,涵蓋了最最重要的新聞要素,永遠是受眾最渴望看到的,現場的一個畫面有時勝過千言萬語。腳力對新聞工作者而言是最基本的要求,“到新聞現場去”不僅僅是記者應該時刻敦促自己做到的職責,在融媒體時代,新媒體編輯更應該注重這一條。一個好的新媒體策劃或產品,從誕生之初就應該到現場去,去見證由腳力帶來的厚重感。

新媒體技術的不斷迭代讓現場離受眾更近、更快了,即使身處溫暖的床榻,打開手機,一個“狂風驟雨”的颱風天和一個任憑風吹雨打的記者就能一秒出現在眼前。2018年夏天,颱風“山竹”襲擊廣東,我們策劃的《深晚直播|超強颱風“山竹”來了!》系列直播報道,觀看人次近50萬,與網易華南地區聯動直播表現亮眼。颱風登陸當天早晨,前線主播發回了一段直播視頻花絮。畫面中,身穿雨衣的她被風吹到差點站不穩,頭髮、雨水在臉上交織。當時統籌颱風直播的我,立刻意識到這個畫面具有衝擊力,雖然它既沒有危險事故瞬間,也沒有美女主播靚麗的形象,但在臺風即將登陸、全市“四停”的早晨,這個畫面與受眾在家中安逸地躺在被窩裡的場景形成強烈反差,這正是受眾想要看到的現場。於是我立即在抖音平臺上給這條視頻剪輯、配音,並在簡短的文字介紹中打上臺風山竹的標籤後發佈。播放量當天就突破了4400萬,並在隨後幾天中一路直衝,最終收穫6008萬點擊量及數百萬點贊,漲粉11萬。

而那天,僅是深圳晚報抖音號開通運營的第三天。

入职3年就成为深晚新媒体产品总监,这位美女小编说,没有“三头六臂”,就要练出“独门绝技”

2 找準融媒體“風向標”,

眼力是取勝關鍵

眼力即是觀察力、發現力,而好眼力的背後還意味著好的判斷力及辨別力。普利策曾說過假如國家是一條船,新聞記者就如同船上的瞭望者。面對社會發展的萬千氣象,新聞工作者要善於從紛繁複雜的表象中洞察本質,從眾說紛紜的爭議中明辨是非,從快速變化的事態中把握規律。

無論是做內容運營還是策劃報道,新媒體編輯不僅應該以銳利的眼力從每天大量的、繁雜的信息中為受眾篩選出真正具有新聞價值的內容,更應該藉助新媒體手段的幫助,深挖新聞事件背後所蘊含的內涵。

2016年11月,深圳頒佈新的人才引進政策,這類政策宣傳雖然內容乾貨多卻往往比較生硬,很難“接地氣”,閱讀率通常也不會高。在前輩的指點下,我抓住人才引進政策中對人才補貼、住房優惠等細則作為切入口,在頭腦風暴後的一系列主題中最後選定了“居大不易”這個由來已久的典故,策劃“白居易穿越來到深圳”的一個虛擬概念,將白居易的故事和深圳人才政策介紹融在一起製成了H5產品。儘管2016年H5技術還顯得很粗糙,但這一產品勝在創意的新穎角度。“人才政策”的背後,比的是誰對政策的理解更透徹,誰對政策的吸引點更明晰。產品中結合的主題和故事雖然看似相差甚遠,但切入了“居大不易”這個古今相通的感嘆,讓這個策劃有了一個圓滿的主題線,把對政策的介紹完整地代入進來。該產品最後也獲得了2016年度深圳新聞獎一等獎。

新媒體產品想要獲得一定流量,意味著新聞從業者還要具備能預判事件、預判趨勢的眼力。

2018年,我統籌了一檔脫口秀視頻欄目《潘哥話事》,同時擔綱出鏡主持。當時幾期較大流量的節目都與選題的預判性有密不可分的關聯。其中,流量最高的一期《高空拋物有多猛?11層墜物實拍還原“暴力高空”》就是抓住了當時高空拋物熱點話題做的深度視頻內容。

2018年3月9日下午4時,東莞一名3個月大的女嬰被樓上拋下的蘋果砸中後當場昏迷。據目擊者稱,蘋果砸中孩子後碎成了渣,聲音很大,像爆炸一樣“砰”的一聲。因為是臨深地區,且女嬰轉至深圳兒童醫院救治,因此也牽動著很多深圳人的心,當時討論熱度非常大,呼籲加強對高空拋物管理的呼聲也越來越大。我們在新聞發生後就迅速關注到高空拋物這個主題,在悲劇事故、新聞現場之外,預見到了受眾對高空拋物的危害和管理辦法的思考,於是將目光鎖定在呈現高空拋物的危害,並藉由危害的直觀體現來推動對高空拋物的嚴管,讓這樣的深度反思具備傳播的長尾效應。新聞現場雖然不可再現,但通過精準的角度切入和多種形式的呈現,往往也能獲得比現場還要震撼的效果。為了這期節目,我們走進消防隊,在11層高的訓練塔上模擬高空拋物實驗;又走訪哈工大物理教授、骨科醫院創傷科醫生及律師,從多個維度專業地看待“高空拋物”這一現象背後蘊藏的危害及殺機。

這期節目全平臺的點擊播放量超過200萬,引發網友廣泛熱議,尤其是模擬實驗彌補了人們對高空拋物危害的認知空白。從新聞突發事件預見到事件背後的後續討論,再通過縝密的策劃、採訪,深入挖掘新聞最具備社會價值的內核,這不僅是新聞工作者提升眼力的工作技巧,還應該成為新聞工作者的職責使命。

入职3年就成为深晚新媒体产品总监,这位美女小编说,没有“三头六臂”,就要练出“独门绝技”

3 腦洞大開,

主流宣傳也需煥發新生機

主流媒體要守土有責,藉助移動傳播,牢牢佔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傳統紙媒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很大程度上承擔並決定了政務宣傳報道工作的品質。在融媒體改革前,深圳晚報的版面宣傳、創意頭版是政務宣傳的主要得分項。隨著融媒體改革逐漸向深水區進發,隨著5G、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髮展,移動媒體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萬物皆可“互聯網+”。同樣的主題、同樣的宣傳需求,在融媒體時代,政務宣傳怎樣在傳統媒體老樹開新花、提升傳播率,在新媒體端花開萬千枝、覆蓋更廣泛,這恐怕是所有乙方最害怕面對的“甲方需求”。

政務宣傳報道很多時候自帶這股“令人膽寒”的屬性,以致於每次面對政務宣傳,我都感覺自己想創意“想到頭禿”。但正是因為政務宣傳的這一屬性,想要在融媒體時代做好報道,沒有非同一般的腦洞恐怕還真的不行。

2017年深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期間,報社創意團隊頭腦風暴打造的H5“蓋樓”小遊戲《今天深圳人都在玩這款遊戲》刷屏朋友圈,獲得百萬點擊量,上億曝光量,同步聯動報紙頭版、網絡實現了全民互動,這也是深圳晚報政務新媒體報道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開花。自此以後,又加上深晚創意頭版的加持,創意大開的腦洞成了深圳晚報的“標籤”,創意型媒體初見雛形,我們在政務宣傳上的玩法也層出不窮,腦洞越開越大。

2017年底,我為深圳市龍崗區平湖街道辦策劃的平湖工作日曆,H5運用視頻交互技術打造了最接地氣、互動性強的宣傳產品,一改以往枯燥、沉悶的彙報成績式的總結,成為深圳政府單位年末工作總結諸多宣傳產品中最出彩的一枝獨秀,受到多方好評。

此次合作更為我們的原創漫畫欄目“十八樓西不加班”與政府單位、企業的後續合作打開了局面,其中尤以與平湖街道辦共同開創的“守珍街93號”漫畫欄目的表現最為亮眼,在業內、政府單位間廣受讚譽,“充滿腦洞”的創意使原本嚴肅甚至枯燥的宣傳搖身一變成為廣受市民好評、乾貨滿滿的趣味內容。在媒體融合發展的大環境視角下,深圳晚報為政務+新媒體的內容運營引進融合新思路,打造政務宣傳的新範本,讓充滿“政能量”的政務宣傳真正落地走進千家萬戶、貼近群眾生活。2019年12月13、14日,我和產品策劃團隊為龍崗區委宣傳部、龍崗區平湖街道辦打造的原創漫畫作品《手繪漫畫說深圳最嚴交規》《漫畫詳解深圳垃圾分類》等作品接連登上了“學習強國”平臺。深晚漫畫欄目繼收穫流量與口碑之後,還獲得了主流政務平臺的青睞,在政務宣傳創意上再度寫下亮眼的一筆。

入职3年就成为深晚新媒体产品总监,这位美女小编说,没有“三头六臂”,就要练出“独门绝技”

4 筆力強健,

立於融媒體改革浪潮的不敗之地

在象牙塔的幾年,我讀的都是新聞專業,畢業後義無反顧投身新聞行業,每當結識新朋友,總不免被人問一句:“那你應該很會寫”,可見筆力是新聞工作者最重要的招牌。腳力、眼力、腦力,最後都要通過筆力體現,可以說練就筆力是練成“獨門絕技”的最重要的一環。

稿件報道需要“妙筆生花”,新媒體產品更應該文案當先,有時甚至比創意本身更能打動人。對於新媒體編輯來說,好的創意靈感一次難求,但好的文案才是我們應當把握的要素,並以此為基礎追求產品品質。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我和產品團隊策劃了一系列國慶主題新媒體產品,這當中最叫人拿捏不準、反覆打磨的正是策劃的文案部分。在各項融媒體技術逐漸普及的今天,同題比較文案優勝者才能脫穎而出。《70年前,這趟“專列”啟程!檢票上車》於國慶前一天發佈,以列車串起了新中國70年的發展畫卷,通過視差技術展現互動效果,並在一段段精煉、優美的文字中重溫70年光輝歲月,喚醒不同年代人們的集體回憶。

對文案的精益求精,在視頻產品中也顯得尤為重要。當下視頻類產品正值風口,抖音式的魔性視頻固然搏眼球,但真正能讓人記住的視頻還是那些從採訪到腳本撰寫都無懈可擊的有內涵、有深度的視頻內容。2018年末,我們與二更深圳共同打造的高流量視頻作品《影像深圳家譜》人文微紀錄片,正是一次對筆力的磨鍊。從“生命擺渡人”到女鐵騎,從地鐵工程師到燈光秀工程師……每一個小人物的故事都值得大書特書,值得被更精確、更優雅地記錄進這個時代;每一句旁白都不是隨口一說;每一句受訪者講的話,都不是隨性地剪輯。筆力,幫我們把連續兩個月在熬夜、日曬雨淋中的外採、拍攝串聯成了一條完整的脈絡,讓每一分鐘的付出都藉由筆下的力量結出了果實。

每當我看到令人驚歎的新媒體作品,總忍不住“跪拜”。在競爭異常激烈的融媒體改革大環境下,脫穎而出的背後都是令人心生敬畏的付出。小編們從來都沒有三頭六臂,創意腦洞也不是信手拈來,流量爆款更不能想有就有。並不神通廣大的我們要面對KPI考核、“996”“007”的痛苦,但新時代也賦予了我們瞭望者新的使命和目標,我們正扮演著新聞史上前所未有的角色,可以為社會帶來更多的新鮮事物,可以讓信息觸達更多人群,可以讓更多人的故事以更生動的樣貌呈現給世界……能做的事情有很多,願我們都練就一身本事,在我們的崗位上做一個無名但重要的英雄。

入职3年就成为深晚新媒体产品总监,这位美女小编说,没有“三头六臂”,就要练出“独门绝技”

厲害了!一則900多字的消息摘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來看看它背後的性價比!

小編的硬核本領:讓稿件、版面、推文會“說話”

她的報道,成了高考試卷的試題!她說,去現場,用心感受,新聞才會發光發熱!

深喉線人-窮追真相-不懈監督,這位記者13年的“陽光行動”令人欽佩

時隔16年的“跟蹤報道”為什麼能夠獲得浙江新聞一等獎

從東海之濱的寧波到千里之外的貴州省黔西南州,長篇通訊《一片葉子的追尋》背後的故事

輿情引導、典型挖掘、救災進展、災民安撫,災難報道的每個環節你都應當全力以赴

痛點思維+問題思維+法治思維:破解輿論監督困局,提升民生報道質量

多走細走穩走,新時代的這組鄉村調查系列報道就是這樣“走”出來的

爆款新聞人物作品《賣火柴的“老男人”》為何火了?請聽浙報3位主創人員的真情道白

記者還可以成為創意工作者!他3年的努力,換來受杭州人熱捧的硅谷小報+未來生活節

80人的評論“特戰隊”由總編輯掛帥,這家省級黨報出手不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