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得降嫡為庶,那皇后被廢,其所生的皇子還能算是嫡子嗎?

澹奕


嫡庶制度是中國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內容。古代雖然同樣遵循一夫一妻制度。但是古代也同樣允許,男子娶納多名侍妾。這樣也就導致了各個妻子之間出現了地位高低之差。所謂的嫡子就是妻子所生的孩子。而庶子就是指除妻子之外侍妾等所生的孩子。嫡庶的差別在唐宋以前比較重要,經元明清而逐代減弱。在古代家族中正妻的地位和丈夫等同。這一點不分地位等級差別。就比如古代的皇帝和皇后在地位上都是相同的。在服制,車制等禮儀制度方面享受同等待遇,皇后的褘衣和皇帝的十二章衣,其裨、紐、約、佩、綬等配件便是完全相同的。皇帝有聖旨,皇后也有懿旨。但除此之外皇帝其他的妃子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古代不能降嫡為庶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兒子的地位是跟著母親走的。在古代不論是平民還是皇帝,正妻不能降為妾,通常只在犯七出的情況下才能被休棄。而有的朝代則不允許任何理由修妻。除非妻子去世才可以再次娶妻。當然了皇權不受限制。但歷朝歷代的皇帝允許廢除皇后,但從未有廢后為妃的例子。一旦皇后被廢,那麼其所生的子女依舊是嫡系血脈,除非其所生的孩子主動放棄這一地位待遇。比如我下面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皇帝。

劉疆是東漢創立者光武帝劉秀的長子。也是皇后郭聖通的兒子。但歷史上郭聖通被劉秀廢除後,重新冊封陰麗華為皇后。此時劉秀雖然沒有廢除劉疆,但劉疆為了自保,請求劉秀廢除自己改封自己為藩王。在劉疆的一再請求下,劉秀廢了劉疆改封為東海王。至此劉疆的嫡系血脈變成了庶出血脈。而陰麗華所生皇子東海王劉陽,由庶轉嫡,成為新一任太子。這就是“嫡轉庶,庶轉嫡”的例子。這就足以證明,在古代嫡出和庶出實際上並不是一塵不變的。

歷史上曹操的長子曹昂同樣不是嫡子。但由於曹昂年幼喪母,曹昂由曹操的第一任妻子丁夫人養大。所以曹昂自然也就成了曹操的嫡長子。後來曹昂戰死,丁夫人和曹操離異,卞夫人被曹操重新立為第二任妻子。所以曹丕這個庶出子,也就搖身一變成為了嫡長子。可見古代的嫡庶關係並非一塵不變。他是根據關係遠近來定義的。只要條件允許,嫡出和庶出是可以相互轉變的。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首先更正一點,歷史上有廢后為妃的例子:宋仁宗廢郭皇后為淨妃;順治廢博爾濟吉特氏為靜妃。

言歸正傳,回到題主的問題,皇后被廢,那她的兒子還是嫡子嗎?

答案是肯定的,還是嫡子。

我們看一則史料:建武二年,漢光武帝劉秀立郭氏為皇后,立郭後之子劉疆為太子。建武十七年,郭後被廢,“疆數辭太子之位而帝不許”,直到建武十九年,光武帝終於同意了劉疆的請求,封為東海王。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雖然皇后被廢,但是皇后兒子的嫡子身份不會自動廢除,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還有,公元前71年,漢宣帝劉詢的原配皇后許平君病逝,前70年,漢宣帝立霍光之女霍成君為皇后,前67年,漢宣帝立原配皇后許平君之子劉奭為太子。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皇后死了,就算有新的皇后,原配皇后的兒子也是嫡子,優先享有繼承權。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皇后被廢,還是死亡,皇后之子的嫡子身份都不會改變。

至於為什麼劉疆執意請辭,並且縱觀歷史,沒有任何一位皇后被廢,皇后的兒子得以繼位的案例,這只是一個皇權鬥爭的問題,而不是因為他們失去了嫡子身份。

以上,歡迎斧正。




宋在唐後


單純討論宗法制的話,有個原則“子不以母變”…

簡單來說就是,你出生那一瞬間的情況,就決定了你在宗法制度下的地位。

這裡有兩種情況:一是母親地位提高,二是母親地位下降(或者失去),理論上對應孩子的身份,卻不會因為生母的地位發生改變而跟著變。

比如某人,有一妻一妾,而正室早亡,後扶妾室為正妻…

同時,亡妻留有嫡長子甲,妾室則有乙和丙二子,乙比甲年長,丙則出生於母親扶正之後。則三子的繼承順位為:1甲,2丙,3乙…因為甲是嫡長子,丙是嫡次子,而乙,永遠都只能是庶子…哪怕他是三子中年齡最大的,甚至他的母親後來也成為了正妻,但他在出生時就是庶子(因為此時甲的母親還沒死,自然乙的母親就是妾室),這個身份就是不可改變的了…而丙在出生時,他的母親就是正妻,因此他也是嫡子,只不過因為年齡問題,所以是嫡次子…

再說廢后或者說休妻的情況。

廢后和休妻,其實一般情況下也不會改變兒子的地位…(除非是皇后犯了什麼大罪,且兒子參與其中的)並且最常見的理由,其實就是無子(畢竟這個最實錘,且最冠冕堂皇)…

你之所以覺得廢后之後,兒子也要受影響,那是因為,歷朝歷代,基本上就沒幾個是真正嚴格按宗法制度來的…皇帝按照自己的喜好,既然都是廢后了,那肯定會連累到對兒子的感官…

最後順便說一句,皇帝是有把廢后降級的情況的:比較著名的有劉秀廢后郭聖通,廢后以後改封中山王太后(中山王為郭聖通次子,劉輔當時的爵位,之所以不封給長子劉疆就是因為劉疆此時依然是太子,直到兩年後主動請辭),從皇后變成王太后,這算是降級了…

還有個更騷的操作,順治帝福臨,就把自己的首任皇后,孝莊太后的侄女博爾濟吉特氏,從皇后擼成了側妃…


不知道叫啥子3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確,算!只要是正室所生的兒子,無論是原配、繼妻,所生的兒子都算嫡子,與妻在不在了、是否被休(皇家為廢后)沒有必然的聯繫。以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兒子莽古爾泰為例,莽古爾泰的生母富察氏是清太祖原配佟佳氏之後的第一任繼妻,後來富察氏因為與清太祖原配佟佳氏所生嫡次子代善(就這貨!跟另一位繼母、也就是多爾袞的老媽傳出緋聞的也是他,真懷疑這傢伙是不是有“戀母情節”)不清不楚,被清太祖給休了。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莽古爾泰與其胞弟德格類的嫡子的身份。後來的所謂“四大貝勒”,實際上就是清太祖三位年長的嫡子與一位侄子形成的權力組合,庶出的兒子是沒有份兒摻和的。由此一點也可以看出,在生母被廢之後,莽古爾泰的嫡子身份仍然是獲得了清太祖認可的。



中國古代的皇帝子嗣眾多,雖然原配和繼妻所生的兒子都算嫡子。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有些一定區別的,通常原配所生嫡子的地位要高於繼妻。以清宣宗(道光帝)為例,他是清仁宗(嘉慶帝)原配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所生,他最大的弟弟惇恪親王綿愷是清仁宗繼後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所生。嘉慶四年,清仁宗親政時,實際上清宣宗的生母已經去世,孝和睿皇后彼時以皇貴妃身份攝六宮事,兩年後正式被冊立為皇后。但是,清仁宗仍然密立了時為皇子的清宣宗為儲,而不是綿愷,這就是原配所生嫡子與繼妻所生嫡子的區別!嘉慶二十五年,清仁宗去世時,因為秘密立儲的詔書倉促間沒有找到,誰來繼承皇位全憑孝和睿皇后一句話,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孝和睿皇后也沒敢讓自己的親生兒子綿愷即位,製造既成事實!這也是相關區別的一個重要體現。



當然,清朝並沒有像明朝那樣嚴格遵循嫡長子繼承製。但是,嫡子優先卻是沒有改變的,是大原則。以世襲罔替的鐵帽子怡親王為例,怡賢親王胤祥去世後,承襲怡親王爵位的是老七弘曉,而老四弘皎雖然年長,卻只得了一個寧郡王爵位,這便是沒有嚴格遵循嫡長子繼承製,因為彼時的弘皎才是事實嫡長子(嫡長子弘暾早逝)。但是,庶長子弘昌雖然年齡最長,卻依然沒有資格承襲爵位,甚至連寧郡王爵位也沒份兒!原因很簡單,弘皎和弘曉是嫡出,都是嫡福晉兆佳氏所生,而弘昌是庶出,這就是所謂嫡子優先。



再說皇帝家。雖然廢后的兒子仍然算是嫡子,但是畢竟他母親被廢了,牽涉到方方面面,加之皇帝恨屋及烏,這位嫡子想要成為接班人,非常難,幾乎不可能。以清高宗(乾隆帝)繼後烏拉那拉氏(一說輝發那拉氏)的兒子永璂為例,這位皇十二子是頂著嫡子光環出生的,能夠與其出身相較高下的只有清高宗原配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所生的端慧太子永璉、悼敏皇子(哲親王)永琮和他的胞弟皇十三子永璟。在其他三位嫡子早殤、夭折之後,永璂成了清高宗唯一活著的嫡子,按理說是非常有希望繼承皇位的。但是,乾隆三十年,繼後烏拉那拉氏被不廢而廢之後,永璂的境遇徹底改變了,清高宗恨屋及烏,對永璂這唯一的嫡子也是非常不待見,直到乾隆四十一年永璂去世,也沒能獲得任何爵位,更別說是被密立為皇儲了。嘉慶四年,清仁宗親政之後才給這位嫡出的十二哥追封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貝勒爵位!可見,廢后之子雖然名義上仍然是嫡子,其境遇某種意義上恐怕連庶出的兒子都不如!



當然,這也要看具體情況。雖然當接班人是沒什麼指望了,但是廢后的兒子也未必就一定像永璂那般悽慘、悲涼!以漢光武帝劉秀廢后郭聖通所生的嫡長子劉彊為例,在郭聖通被廢之後,嫡長子劉彊主動辭去了皇太子之位,繼後(實際上這位繼後才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原配)陰麗華的兒子漢明帝劉莊成為了皇太子。或許是劉秀覺得虧欠這個兒子了,劉彊非但沒有因為廢后之子、廢太子的身份被冷落,反而被封為了東海王,並受到了劉秀和漢明帝劉莊的善待,以諸侯王之尊得以善終,諡“恭”。甚至連被廢的郭聖通也被封為了中山王太后(是王太后而不是皇太后),由其次子中山王劉輔贍養(後劉輔改封沛王,郭聖通改封沛太后),得以善終。可見,皇帝本身是否薄情寡義對於廢后所生嫡子的境遇是有著相當大影響的!



在中國古代,嫡就是嫡,庶就是庶,這是一出生就註定的!從來沒有降嫡為庶之說。但是,廢后所生嫡子雖然仍然保留了嫡子的名分,其真實境遇卻又是另一回事了,這就要看皇帝老爹是什麼樣的人了。遇到薄情寡義的皇帝老爹,這所謂的嫡子恐怕連庶出的兒子都比不上……


農民工歪說歷史


都別搶,我來答。

皇后被廢,她所生的兒子在禮制上已經降為庶子,雖然皇后被廢,一般不會危及太子的地位,但是兩者其實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皇后既然都被廢了,那麼原來的太子在禮制上就不該繼承大統,因為新冊立的皇后的兒子才享有優先繼承權。

這一點並不不會因為“嫡長子”的身份而固定不變,因為新冊立的皇后也需要鞏固自己的地位,等將來自己年老色衰了, 他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的兒子。所以她肯定會扶持自己的兒子上位。

因此古代那套禮制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激烈的利益衝突下,很多規則都是可以改變的,所以皇帝想要廢除皇后,往往會招來反對,就是因為會破壞倫理制度。

不過都說萬事無絕對,這個世界上並沒有能夠打包票的事情。

  1. 因母被廢的太子

劉榮是漢景帝的庶長子,當時漢景帝的正妻薄皇后沒有子嗣,所以劉榮就被冊封為太子。他的母親是慄姬,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慄姬多半會成為皇子。

漢景帝的姐姐長公主劉嫖想把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嫁給劉榮,以鞏固自己將來的政治地位。但是慄姬瞧不上她的女兒,因此拒絕了這門婚事。劉嫖很生氣,就把自己的女兒交給了劉徹(漢武帝),並且經常在漢景帝面前說慄姬的壞話。

薄皇后因為無子被廢,畢竟要給太子挪位。本來板上釘釘應該當皇后的慄姬由於自身的不大度再加上劉嫖的唆使,當時漢景帝希望慄姬將來能夠善待其它妃子和他們的兒子,但是慄姬因為心中有怨氣,所以沒有答應,這讓漢景帝很失望。

景帝嘗體不安,心不樂,屬諸子為王者於慄姬,曰:“百歲後,善視之。”慄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恚,心嗛之而未發也——《史記·外戚世家》

慄姬的態度讓漢景帝感到和惱火,於是並沒有把她冊立為皇后,而是把漢武帝的母親王夫人冊立為皇后。這時候的太子劉榮也因為母親的緣故被廢為臨江王,膠東王劉徹因此被冊立為太子。

但是就身份上來說,他依然還是漢景帝的兒子,這個是沒有變化的,不可能說因為把因為母親的緣故,就把他廢除為庶子。這樣的案例是沒有的。

  1. 主動退位的太子

漢光武帝早年先是娶了陰麗華為妻子,後來因為政治需要,為了尋求勢力支持,劉秀又娶了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劉秀稱帝這一年,郭聖通給劉秀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劉疆,而陰麗華直到三年後才生下他和劉秀的兒子。

所以郭聖通率先一步當上了皇后,劉疆也被冊封為太子。但是後來因為真定王劉楊謀反,郭後漸漸失寵,後來光武帝就把郭皇后廢除了,然後把她的次子劉輔封為中山王,轉而把郭皇后尊為中山王太后。

但是劉疆被沒有被廢除,畢竟劉秀為了培養他耗費了十幾年的心血,而且劉秀也不想廢除劉疆。但是從禮制上來說,這時候的劉疆其實已經不具備“嫡子”的身份了,因為他的母親已經不是正妻了。

正妻乃是陰麗華,因為她當了皇后,所以在禮制上郭皇后就不具備“嫡妻”的待遇和名分,所以劉疆在身份上自然也降為了庶子。但這些都是僅就禮制而言,所以古代皇帝也不是輕易就能廢除皇后的。

像劉秀、朱瞻基就因為廢除皇后飽受爭議。

劉秀儘管並不打算廢除劉疆,但劉疆的心裡卻始終覺得非常不安。確實,現在的母后陰麗華又不是他的親生母親,況且人家還有兒子,所以他的太子地位是極為危險的,因為在禮制上他已經沒有資格繼承大統了。

所以他最終強行請求劉秀廢除自己的太子尊號,劉秀後來也只能同意,下了一道詔書說:

“《春秋》之義,立子以貴。東海王陽,皇后之子,宜承大統。皇太子彊,崇執謙退,願備藩國。父子之情,重久違之。其以彊為東海王,立陽為皇太子,改名莊。”

而劉疆也因為明哲保身,最終得以善終。

可見古代那些倫理制度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很多東西都是可以改變的。但從禮制上來說,皇后廢除,不再居於中宮,那麼太子也就失去了嫡子的身份,在禮制上降為庶子。當然,這僅僅只是身份上發生了變化,庶子並不意味著是庶人,他們依然能夠享有皇族的待遇。

除非像朱高煦那樣謀反,後來被朱瞻基廢為庶人,這才喪失了皇族的一切權利和待遇。

親,如果認可這個答案,給個贊喲~


圍爐談史


當然不再是嫡子。

嫡子的身份全部繫於母后。如果孩子的生母失去了嫡妻的禮法地位,這個孩子也很可能會被廢黜為庶人,沒有資格再妄想任何嫡子的待遇。

一般來講,如果皇后被廢,她的兒子也會失去相應的待遇。

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首先是漢光武帝劉秀的皇后郭聖通,生有皇太子劉疆。

建武十七年(41),皇后郭聖通被廢。劉疆知道很快就會輪到自己被廢了,所以他爭取主動,“疆數辭太子之位而帝不許”。最終在建武十九年(43),做出兩年慈父姿態的劉秀廢黜了皇太子,將劉疆改封為東海王。

其次是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她撫養宮人子李忠,由此被封為皇太子。

王皇后被廢后,武則天上臺。很快,這位倒黴的皇太子李忠也直接被廢為梁王,甚至在後來又被唐高宗和武則天賜死。

什麼是嫡子?

古人說得很清楚:正室曰嫡,正室所生之子曰嫡子。

只有正室的兒子,才能被稱為嫡子。

如今失去了正室的地位,你的兒子也就不可能再稱為嫡子,享受嫡子的禮法待遇。

當然,如果在民間還好說,夫妻離異不改變孩子的法律地位,但是在宮廷則是另外一套規則。

特別是在宮廷,如果皇后被廢,等待她兒子的命運就是一併跟著完蛋。


HuiNanHistory


古代自古以來立長不立嫡,儒家裡面只要皇帝登基後,有了子嗣。朝臣們都會勸說皇帝皇帝立太子,鞏固國本。以明朝嘉慶皇帝為例子。嘉慶因為前兩個兒子的以為死亡,聽信了道家的說法,二龍不得相看,遲遲不立太子。嘉慶很喜歡小兒子景王朱載圳,時常賞賜景王。而第三個兒子裕王朱載垕以次序當為太子。但是母親杜康妃失寵,嘉慶就故意推脫,多次提出立景王為太子。但是朝野大臣極力反對。明朝中期已經不像是明朝初期皇權至上。所以皇帝也不能輕易打破儒家幾千年的長幼有序。所以就算是皇后被廢除,太子還是太子。


數碼小崢


皇后一旦被廢,其所生的皇子會變成庶子,皇后去世,皇子的身份才依然是嫡子。

皇后被廢 子成庶人

如果太子的母親是皇后,那麼太子會因為母親被廢而受到牽連嗎?答案是肯定的,太子會因為皇后被廢變成庶子,但是自古廢后不廢儲,太子不會因為皇后被廢而失去儲君身份,但是繼承大統之路會變得更加艱難。

太子能否繼續當下去,取決於三個因素:自身的能力、皇帝的想法和背後的勢力。

作為一國儲君,如果自身沒有治國平天下的能力,即使不廢后,太子之位也不穩固。自古以來,皇帝一旦廢后,多數是因為皇后做出一些影響極其惡劣的事情,恨烏及屋,難保皇帝不會對太子有意見。子以母為貴,不僅僅指的是皇后的身份,更因為皇后的母族勢力。不管怎麼說,皇后被廢,太子十有八九都無法繼承皇位。漢光武帝劉秀在廢除郭聖通的皇后之位後,其子劉疆認清形勢,主動辭位太子,退居藩王。

除了太子,皇后別的皇子境遇怎麼樣呢?我認為,生母被廢,皇子們的境遇主要取決於是否有一個愛恨分明的父皇。如果皇帝比較不厚道,那麼皇子們的待遇就可能是庶子中的庶子。

皇后殯天 子是嫡子

如果皇后因故離世,皇帝再立皇后,這種情況又不一樣。眾皇子的身份不會因為皇后的離世而發生變化,除非皇帝下旨將其貶為庶人。如果繼後再生皇子,同樣為嫡子,但是其地位次於先皇后的皇子。例如康熙的皇后赫舍裡殯天后,其兒子胤礽被立為皇太子,可惜長大後的胤礽犯下大錯,康熙不得不廢除其太子之位,但是依然讓人好好照料。由此可見,康熙對胤礽的好是對赫舍裡愛的補償。


湯湯說歷史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了

古代是封建帝制國家,也就是所謂的家長制,一個家裡面只有家長的權威是最高的,其他人都得無條件服從家長的命令,但是這樣也會使得家裡的兄弟姐妹都會爭奪家長的位置,歷史上關於這種事的記錄不再少數。

為了彌補家長制的不足同時防止兄弟殘殺的悲劇,古人又創立了嫡長子繼承製度,即家長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不以賢愚為依據,依靠血脈,只要你是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那麼你就擁有天然的繼承權,這樣孩子一出生就知道自己的命運,也就不會爭奪什麼了

最是無情帝王家,和普通人相比帝王雖然有很大的權力,可以坐擁天下,但是他們更難以有一份愛情,帝王們的婚姻更多的只是出於政治的聯姻罷了,因此歷史上帝后不和,皇后被廢的事情不再少數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皇后被廢,其所生的皇子還能算是嫡子嗎?

其實這個嫡子肯定還會受到影響,就如乾隆帝廢后那拉氏的兒子永璂由於母后被廢,一生也沒有爵位,死後也只是彌封多羅貝勒。至於太子,一般的情況是廢后不廢儲,一般廢皇后,是皇后犯錯跟太子無關。只會是太子無德才會廢太子。就滿清而言在沒有廢太子的情況下,新立皇后,那麼太子會叫新立皇后為‘皇額娘’,叫廢皇后‘母妃’。如果太子也被廢除,這時候前太子過繼給新立皇后,那麼還是屬於嫡子,如果沒有過繼就是庶子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很簡單的,我認為哪怕皇后被廢除了,她的兒子同樣是嫡子。所謂的嫡子,其實是指丈夫和正妻生下的孩子,而皇后便是正妻,不管她是否在世,亦或者是被休掉,罷免,都不影響孩子的出身,所以皇后的孩子依舊是嫡子。

古代對於等級制度比較嚴苛,那時候即便都是皇子,也會存在身份高低的差別,要知道他們的母妃的等級,也同樣決定皇子的身份。古時候,皇帝在世的時候,都會冊立太子,這樣的做法是為了以防萬一。古代的醫療技術其實並不好,突發疾病更是無力迴天。當時不少皇帝都擔心自己突然歸天,於是早早立下太子的詔書,這樣即便有意外發生,國家還有太子可以主持大局。 不過那時候立太子也是有規定的,就是立嫡不立長,如果沒有嫡子的話,才會按照長幼的順序去冊封。但是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對於皇帝來說,太子的人選自然也是重重之重,很多皇帝在初次冊封太子的時候,都會選擇嫡子,可是嫡子能夠在太子之位呆多久,那就不得而知了。


古代不少太子處在這個位置上,都是心裡發虛的,畢竟皇家無父子,不少皇帝又是喜怒無常,或許今天他寵愛皇后,也許明天就會寵愛其他的妃子。嫡子雖然在地位上要比其他的皇子高,但是如果他的母后被廢除的話,嫡子就會失去皇上的寵愛,太子之位更是想都不用再想。當初乾隆的兩任皇后,第一個是富察氏,第二個是那拉氏。富察氏的嫡子都英年早逝,而那拉氏的兒子永璂是最有希望成為太子的。隨著那拉氏的失寵與被廢,導致永璂與太子之位失之交臂,最後只是在死後才獲得一個貝勒封號。


從這一點上來看,皇后與嫡子其實息息相關,嫡子有望成為太子,那麼皇后之位或許還可以保住,甚至會成為太后。而皇后如果地位穩固,同樣可以為太子謀一些權力,至少位置可以相對來說穩定。而事實證明,皇后的廢立,都與嫡子的前途有關,而與其是否是嫡子無關。在古代,嫡子只不過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嫡出的孩子不會因母親發生改變,同樣庶出的孩子,也不會因為母親而改變。不少庶出的孩子,即便日後母親成為皇后,也依舊不能成為嫡子,這就是古代的制度。


當然漫長的古代也是存在例外的,劉秀的皇后郭聖通因為善妒而被廢除,之後改立陰麗華為皇后,而她的孩子成為嫡子,這一點其實是因為當年她乃是先被迎娶進家門的,而皇后之位更是她謙讓給郭皇后的,所以後來她的兒子被視為嫡子,也是理所當然的。 想必大家聽了我的闡述,一定會這個問題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實說到底,皇后和嫡子不過是共榮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