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當下,你最想感謝的人是誰?

1窗外的雨滴


生活在當下,如果要說出最想感謝的人,除了生我養我的父母外,還有一個人應該也是我最想感謝的,他就是譜寫春天的故事主人翁,偉人鄧公。

對於我們生於農村長於農村的70後來說,記得小時候家裡的生活條件可能不只是艱苦,更多的應該說是貧窮。

我們那代人趕上了一點集體公社大包乾的尾巴,小時候吃不飽好像是常態,更不要說穿得暖了,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普通農村家庭的真實寫照。1979年我7歲的時候,現在依稀記得是從那個時候起,家裡的糧食開始夠吃了。而在那以前,家裡好像沒有讓我們放開胃口吃過一頓白米飯。

後來開始上學,慢慢知道是因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公當時實行了農村生產責任制,把田地分到家庭承包了,打破了那種大鍋飯制度,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讓我們普通農村家庭的沒再出現吃不飽的情況。

可能生活在“人人都想減肥”的現在時代,很難體會到那個缺衣少食的滋味,但如果經歷過那種貧窮的歲月,就會對如今的幸福生活倍加感恩和珍惜。

其實不只是我們70後這代人,在我們前面的60後、50後,甚至到我們父輩那一代人,他們很多都曾經有過挨凍受餓的經歷。有的人在那個年代甚至被餓死、凍死。

所以能有一個人解決大家的溫飽問題,就是那些缺衣少食人群的救命恩人,鄧公無疑是我們最需要感謝的人。

如果沒有鄧公推動的改革開放,不只是沒有農村的生產責任制,也很難出現後面農民工進城打工,也許我們可能現在還在老家背朝黃土面朝天,靠著一畝三分田度日。不要說過上現在這種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能一直維持溫飽生活就很不容易。

我是裁縫方師傅,希望我的分享能給您帶來幫助!不知道有多少同齡的小夥伴,有跟我一樣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裁縫方師傅


篡權小人一臭萬年。


手機用戶76861918714


1.數以萬計的中國先烈們。他們斷頭顱,灑熱血,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革命的勝利。

2.毛主席,他是革命的燈塔,他的領導好比指南針,領導我們奔向勝利,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

3.鄧小平。中國現代化的總設計師。為中國指明瞭方向。他帶領中國人民富裕起來。

4.各屆領導人們。他們為了中國人民,鞠躬盡瘁,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國夢。

5.人民解放軍,保衛著我們過著安定祥和的生活。

6.更應該感謝我們的父母,一直在為我們付出,一直在我們打拼,最直接最無私的愛全部給了我們。

我們應該感謝每一位為我們奉獻的人。學會感恩,回報社會。


天魔繚亂之老薛


小編你很“腦殘”,問一個無恥又無聊的問題,現實生活中普通百姓永遠只會感謝親人,好朋友,和對自身有幫助的人。小編你還以為大家會回答“爹親孃親不如什麼…親”一類的口號嗎?


AKM161


錢學森、鄧稼先、鍾南山、袁隆平李蘭娟、屠呦呦、中國人民解放軍,醫者仁心的醫護人員,等等。


用戶3801093149367


老一輩革命家,他們是無私一心為人民服務,無可爭議,


手機用戶6013088800


——改變命運的人!

——命運是一個大話題,用過去•現在•未來填充命運,是縱觀人生全程直接的談論。

命運,也是一個歷史命題;是把縱觀的人類人生跟大時空接軌引向人類全程的討論。

通俗的討論和歷史的論證,社會的輿論和個人的議論,都在一個平臺上,這個平臺叫“文化”。

文化對命運的關注,源於人對自身的認識;感性的認識對應生活好與不好,“生活在當下,你最想感謝的人是誰”?——這就很明瞭、各有所指。

但文化在感謝的大時空,不只是感性的;理性的生存決定了歷史進程中人類和人的命運,是文化的精神境界人的生活;以文化的名義看當下、必須是文化的大生存環境;

我也只能說到這裡了,因為文化只對應文化;社會不講文化是因為主流不文化。


胡湘閩


老百姓心裡有桿秤,評論區就是最好的見證。


A摸不透的心思A


父母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贊][贊]


用戶105179178149


在生活的當下,從四九年至今另我心中拾分感謝的是黨中央,建國至今的一代又一代的領導人,是他們政治的策略治理著國家,如果一個國家要想富、強,靠的是一個政府的方針,政策、目標、與治理手斷因而這些是必不可少的先絕條件,例如這次疫情,受到人類的欽佩,更主要的是領導人的果斷而英明的決策給中國人民帶來福音,所以應該感謝祖國一代又一代的領路人和領導集團,沒有這些人的領導與指揮,一個國家發展壯大,民生與福祉嚴然是一句空話,完全好比戰場上,如果指揮官指揮得當,有方,就會完全徹底的戰勝困難而消滅敵人,最後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一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