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航天部到仲恺TCL,他拥有27个专利,坚持钻研机械30年

他,从航天部国营厂到TCL,坚持钻研机械30年

他,拥有专利27个,一年要处理500+个技术问题

他,斩获了2017年“仲恺首席技师”荣誉称号

他,坚持学习,积累经验,从不懈怠

他就是本期“寻找仲恺工匠”的主角——陈伟


仲恺首席技师——陈伟

从航天部到仲恺TCL,他拥有27个专利,坚持钻研机械30年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寻找仲恺工匠”陈伟的故事

从航天部到仲恺TCL,他拥有27个专利,坚持钻研机械30年

陈伟,51岁,贵州人,结构评审技术经理,目前就职于TCL通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他从事过工装、夹具、模具设计工作,有过多年手表,电子秤,电钻的电子产品设计、十三年的手机设计、以及丰富的塑胶五金工艺和设计方面的经验,擅长解决电子产品结构方面的疑难杂症。同事们亲切地称呼他为陈工,有不懂的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他。

从航天部到仲恺TCL,他拥有27个专利,坚持钻研机械30年

1988年,21岁的陈工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毕业,分配到贵州航天部的国营厂做助理工程师。“当时我年纪小,也没想太多,专业是我爸给我选的,我也不了解什么是机械,但航空学院是我自己选的。”聊到为什么会进入机械行业,陈工回忆起当时的懵懂,但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从航天部到仲恺TCL,他拥有27个专利,坚持钻研机械30年

△陈工在产线上为工人解答问题

陈工在国营厂一做就是5年,主要做工装、夹具、模具等,“学校学到的都是基本的画图方法,只有真正投入工作,你才会真正认识到设备能达到什么精度,高精度要有什么设备去做”,陈工说。由于军工是保密单位,厂也是在山里面,回一趟家要兜兜转转两个多小时,没什么娱乐,条件还是也比较艰苦,为了能够多点时间陪伴家人,陈工最后选择离开,出来闯荡。

从航天部到仲恺TCL,他拥有27个专利,坚持钻研机械30年

△陈工与同事挑灯夜战,解决项目难题

“电子秤、手表、电子产品、模具等等,我都有做过,现在TCL就是做手机”,陈工说学机械并不愁找不到符合专业的工作,并且所从事过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在为未来的自己打下基础。

从航天部到仲恺TCL,他拥有27个专利,坚持钻研机械30年

2003年,陈工来到仲恺的TCL成为高级结构工程师,独立进行过十几款手机的结构设计,主导过号称当时最低端的手机,先后获得

27个专利证书,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016年,担任结构部门的专家,主导了数十个手机项目的堆叠评审和结构评审,使得结构问题大幅减少,擅长解决电子产品结构方面的疑难杂症。“包括元器件问题,一周需要处理5-10个问题”,一年下来陈工需要处理的技术问题就有500个

从航天部到仲恺TCL,他拥有27个专利,坚持钻研机械30年

“以前我们做电子秤的测量,站上去不同位置的传感器你怎么去处理,现在做的手机,按键手机就看按键的手感、外观,外观缝隙大小,苹果手机出来后对外观的要求更精致,要金属的,还要外观处理很漂亮,现在还有人工智能,对显示屏的要求又越来越高”,一聊起关于机械的任何事情,陈工总是能滔滔不绝。

从航天部到仲恺TCL,他拥有27个专利,坚持钻研机械30年

陈工是如何通过一步步的积累,获得这么多专利的呢?2007年的时候,那时候还是做滑盖机,滑轨装了之后做可靠性测试,例如跌落和滚筒测试,将机子从1.0米、1.2米、1.5米高处跌落,机子会散架,“当时我就看了下他的设计,觉得不太合理,就将他改进了”,陈工说。这也是业内首次采用翻边打螺丝工艺和侧面开孔工艺,最终使项目顺利上市,该项成果也成为业界滑轨的标准设计,并因此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从航天部到仲恺TCL,他拥有27个专利,坚持钻研机械30年

陈工还给我们介绍了手机的下一个发展方向,他们现在正在研究新的技术材料,让手机屏幕也可以折叠,也就是说以后的智能手机屏也可以折叠了呢。打开就是大平板,看电视很方便,折叠起来就是手机,可以打电话,“现在追求的都是屏幕占比,折叠屏出来后屏幕基本就可以占到100%”,陈工说。小婷想想就有点小激动了

从航天部到仲恺TCL,他拥有27个专利,坚持钻研机械30年

从航天部到仲恺TCL,他拥有27个专利,坚持钻研机械30年


从航天部到仲恺TCL,他拥有27个专利,坚持钻研机械30年


“在工作应用中,你要挑战高难度的东西,就必须去提升,现在的大公司都有培训,但在我们以前,全都是靠自己去学习的”。2017年,陈工斩获了“仲恺首席技师”的荣誉称号。



从航天部到仲恺TCL,他拥有27个专利,坚持钻研机械30年

△2017年“仲恺首席技师”颁奖现场(左一)

“工作也是对专业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自己除了公司培训,也会在网上学习,提升自己,不提升就会落后”,作为TCL研发任职资格四级的资深技术经理(整个TCL只有4个人),陈工依然在坚持学习。


从航天部到仲恺TCL,他拥有27个专利,坚持钻研机械30年

“往极致去做”!是陈工坚守的一个准则,他也希望年轻人能够沉下心来,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为更完美的自己打基础,只有经历过了,才会有更深刻的感悟。

“工匠”,就是这样的存在

精益求精

用一辈子把一件事做好

从航天部到仲恺TCL,他拥有27个专利,坚持钻研机械3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