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古城的人是怎麼被凍上的?

L丶佳能


我是尚武先生,我來回答。

龐貝,又被譯作龐培,位於意大利西南沿海的坎帕尼亞地區,是古羅馬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據記載,龐貝古城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相當於我國的春秋時期。這裡曾人口稠密、商賈雲集,有當時最美麗的莊園、豪華的別墅,還有浴場、體育場、劇場等休閒娛樂設施。城區作坊店鋪林立,並且都按行業分別設置。城中分佈有花園花園中廊廡上的壁面和大理石雕像,均顯示了當時極高的藝術水平然而,這座富麗堂皇的古城卻毀於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的大爆發。



維蘇威火山海拔1277米,據地質學家考證,它是一座典型的活火山,數千年來一直在不斷噴發;而龐貝古城的地基,正處於遠古時期維蘇威火山一次爆發後變硬的熔岩之上。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根據出土的文物和相關資料,推演了公元79年的某一天,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的整個過程:瞬息之間,火山噴岀的灼熱岩漿遮天蔽日四處飛濺;濃濃的黑煙,夾雜著滾燙的火山灰,鋪天蓋地地傾落下來,空氣中瀰漫著令人窒息的硫磺味;很快,厚約6米的熔岩和火山灰毫不留情地向龐貝噴湧而來,這座古城瞬間被湮沒,龐貝在地球上消失了。


突發的滅頂之災使龐貝古城的生命戛然而止,同時也留下了它在毀滅的那一刻的面貌。它被封存在漸漸冷卻、凝固、變硬的火山灰中,躲過了上千年歲月的侵蝕,以致後來發掘出來重見天日時,世人還能領略到這一偉大的古代文明的真容。

這處遺址最動人心魄之處,就是它真實地保留著災難來臨時龐貝城及龐貝人的狀況。今天置身此地,人們彷彿穿越時空,回到公元1世紀的古羅馬帝國,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無常。



尚武菌


龐貝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但由於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較完整。1748年,人們挖掘出了被火山灰包裹著的人體遺骸,這才意識到,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的爆發掩埋了一座城市。





在火山噴發的一剎那,無數的受害者在火山浮石、毒氣、火山灰的夾擊中喪生。由於火山灰等噴發物的溫度、化學性質,死屍很難保存下來,當時很多死者的屍體被火山灰裹住了,時間長了以後屍體都腐爛了,但是火山灰留下了很硬的空殼。科學家為了更好的保存和展示這一歷史用了一個辦法,就是石膏灌注,這樣很容易複製出來死者的雕像。雖然這些人已經逝去近2000年,仍能給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以極大的震撼。這些好像凍住的“人體化石”並不是化石,是現在還原的一種方法。




火山爆發令人畏懼和恐怖,因為它們能以如此多方式造成人員死亡――令人窒息的火山灰、流動的熔岩、潰堤湖泊放水導致的水災、山崩、泥石流、燃燒的天然氣、衝擊波、地震和海嘯。據統計,在龐貝火山噴發事件中僅龐貝城就死亡2000人,有瞬間被坍塌砸死的砸傷的,火山灰慢慢窒息而死的,當人類在無助的狀態下等死的痛苦過程是非常可怕和讓人難以想象的。


憶佳緣


世界上有很多消失的文明,比如說墨西哥的瑪雅人文明、埃及的金字塔、柬埔寨的高棉王國,這些文明雖然消失了,但都留下了永垂不朽的建築,讓後人知道這些文明曾經的輝煌。

有一座古城,卻連人帶城,一夜之間,消失於歷史中,這就是古羅馬帝國的龐貝古城。羅馬帝國的一些木雕石刻,依稀記載著羅馬城南面不遠處有一座輝煌的古城,可是在長達1700年的時間中,沒有任何人看到這座城,難道這只是個傳說?

根據依稀的記載,這座古城大約位於維蘇威火山附近,這就更增添了古城的神秘色彩,難道古城是被火山噴掉了?

維蘇威火山,是歐洲最危險的火山,它是活的,時不時要噴發熱岩漿。這座火山直徑達到600米,面積約是北京工人體育場6倍,深度300米,與法國埃菲爾鐵塔接近。

公元前時期,羅馬帝國是一個新興的帝國,剛統一亞平寧半島,並向外開疆拓土。不斷的軍事勝利,不但給羅馬人帶來巨大的財富,還為羅馬本土輸入了大量奴隸。

羅馬帝國與西班牙、希臘、敘利亞等國在地中海沿岸進行激烈持久戰爭,羅馬本土的青壯年人口急劇下降,而大量俘虜來的奴隸,填補了人口空白,令羅馬本土農業生產不受影響。

由於奴隸不用支付工錢,工作強度又大,從實際效果來說,用奴隸比羅馬人自己,性價比更高。所以羅馬的本地貴族,大多擁有數量龐大的奴隸。奴隸多了農活卻並不增加,於是產生了一種角鬥士的奴隸。

角鬥士比賽,類似我們中國古代的鬥雞,鬥蟋蟀,只是把公雞和蟋蟀換成奴隸。而且角鬥士都手持利刃,刺刀見紅,若不殺死對手,就被對手殺死,非常殘酷。

斯巴達克斯,就是這樣一個角鬥士。他來自色雷斯地區,也就是今天保加利亞、希臘、土耳其三國交界地方。不論他屬於哪一國,這一地區都遠離意大利,處於地中海東北部。

公元前73年,著名的角鬥士斯巴達克斯率領角鬥士訓練營中的奴隸造反。這個訓練營有200多奴隸,佔領該訓練營後,活著的奴隸還有70多個人。

隨後叛軍洗劫了一些村莊,解放了另一些角鬥士訓練營,勇士上千。不過他們所在的地區,距離羅馬城也不過兩百多公里,羅馬大軍很快會來平叛,叛軍何去何從,還得早作打算。

斯巴達克斯沒有選擇去攻打羅馬,因為他們力量還太弱,也沒有選擇遠離羅馬擴張實力。叛軍選擇在附近的維蘇威火山設立大本營,繼續招攬附近來投的奴隸。

維蘇威火山10公里左右的龐貝古城,靠山背海,人口超過2.5萬人,是羅馬帝國亞平寧半島本土的大城,斯巴達克斯自然無力去攻打龐貝古城。

斯巴達克斯的軍隊,就利用火山附近複雜得地形,以少勝多幾次擊敗羅馬派來的討伐軍隊。後來叛軍離開維蘇威火山,跑遍亞平寧半島南北,隊伍倒是擴張了,卻一直被羅馬軍隊追趕,十分狼狽。

再看龐貝古城,這裡有太陽神廟、角鬥場、大劇院、巫師堂,羅馬有的這裡全都有。由於靠近大海,是天然良港,商賈雲集,縱情作樂,龐貝城是當時聞名遐邇的酒色之都。

最厲害的這裡有25座妓院,以2.5萬人的標準算,平均一千人配置一座妓院,也就是每五百個男人配置一座妓院。

公元62年,也就是斯巴達克斯離開130多年後,這裡爆發了一次規模巨大的火山噴發,造成許多建築物塌毀。

火山噴發之後,龐貝古城上下並不恐慌,反而載歌載舞喜氣洋洋。

火山都有休眠期和噴發期,一次大規模噴發之後,火山通常都會進入休眠期。公元62年這次噴發規模相當大,龐貝古城所有人都認為,這次火山該休息幾百年了。

龐貝古城的人們,不僅重建城市,還追求更奢華的生活。當然,那些愛去妓院找姑娘的勇士,也恢復了往日的雄風。

公元79年,火山爆發後的17年,維蘇威火山再次爆發,這次是史無前例後無來者級別的,直接將龐貝古城從地球上抹掉,不留一點痕跡。

這次的火山爆發,岩漿溫度高達500℃,像如來神掌一樣從天空拍下來,岩漿的高度達到十幾米,別說人,就是天上飛的鳥兒,水裡遊的魚兒,地裡鑽的老鼠,全部成了化石。

岩漿冷卻之後,厚度仍達到6米左右。外表看來,龐貝古城遺址所在,只不過是厚厚的礦石層,看不出有任何文明存在。

由於龐貝古城規模巨大,在當時的羅馬帝國很有知名度,許多石雕木雕圖案和文字記載了這座城市,但後人一直懷疑,羅馬城以南兩百多公里真的有一座大型古城嗎?

1713年,差不多1700年後,龐貝古城遺址上有鑽井隊進入,才發現了這座曠世古城。


地圖帝


當考古學家發現龐貝的時候,他們意識到,他們應該是發現了裹在氣袋裡的屍骨,這些屍骨被包裹在浮石、火山灰和殘骸層裡。幸運的是,他們想到了一個機智的辦法,可以重新填充氣袋,當他們進入氣袋時,石膏可以確保屍骨在48小時內保持形狀。然後,他們可以鑿碎石膏表面的浮石、火山灰和殘骸。然後石灰就是屍體的形狀。

所以,其實我們看到的龐貝人的殘骸,都只是石灰,並不是凍住的屍體。這些屍體早就已經腐爛揮發,只剩下骨頭了。但是,浮石、火山灰和其他殘骸卻能在屍體周圍迅速變硬,就像做成了一個模具。所以,當屍體腐爛後,就會在堅硬的材料內留下原先屍體的輪廓

有些石灰模型是非常震撼的。它們很多並不像我們平時在棺木裡見到的那些屍體,平靜而整潔。龐貝的遺骸有各種姿勢。有些蜷縮在地上;有些抵牆而坐,抱著他們的膝蓋;有些彼此擁抱在一起。

所以,這些人是怎麼死的呢?龐貝古城的人死法不一:有些是火燒而亡,有些是窒息而死,還有被其他殘骸撞擊而死的。

維蘇威火山是在正午的時候爆發的。從那之後,至次日黎明,大約有8英尺,約合2.5米的浮石降落在龐貝城。開始的時候是白浮石,後一半就變成了灰浮石。浮石就像是地獄。在這段時間,大部分的龐貝人都逃了。有些房屋因為浮石的重壓而倒塌,部分龐貝人因此而喪生。但大部分的龐貝人是在浮石層之上被挖掘出來的,這就意味著他麼逃過了此前的火山爆發。

接下來的火山噴發就更慘烈了。這次爆發混合著大面積的火山碎屑。相比於赫庫蘭尼姆,龐貝古城離維蘇威火山更遠,所以龐貝的浮石、火山灰層只有4米,而赫庫蘭尼姆的火山灰層達到20米。所以,火山噴發的碎屑僅能到達龐貝古城的邊緣地帶。

長久以來,都有一個猜測,是火山噴發散發出的有毒氣體,再加上缺氧,導致龐貝人窒息而亡。但是,在今天,更為大眾接受的版本是,在第四波火山碎屑襲來時,龐貝人幾乎立即就被高溫奪去了生命。在赫庫蘭尼姆,殘骸都是燒焦的骨頭。那裡要比龐貝熱得多。但是,龐貝的火山碎屑只有幾英寸厚。但是普遍認為,哪怕一點點的火山灰也能使周圍溫度達到550華氏度,約合300攝氏度,而這足以瞬間奪人性命。科學家認為,這才是龐貝人遺骸呈現現在這些姿勢的原因。

後來,他們就被浮石、火山灰和殘骸掩埋了,由於事發時所處位置的不同,掩埋的時間有早有晚。


小鴿子看世界


是被火山噴發,瞬間掩埋的。所以很多人,都保持了死前驚恐的表情和動作。

火山是突然爆發,而且非常的劇烈,產生了大量的氣體和固體,瞬間覆蓋了不遠處的龐貝古城。很多人來不及梵音,就死了,或者直接掩埋了。


三生有畫


首先,他們不是被凍上的

火山爆發的很突然。從發掘出的遺址來看,龐貝人根本就是在生活狀態下,突發滅頂之災。

這些人,死,其實就在一瞬間。他們被汽化了,就在世間就直不過是一層泥殼


大熊帝國


長久以來,都有一個猜測,是火山噴發散發出的有毒氣體,再加上缺氧,導致龐貝人窒息而亡。但是,在今天,更為大眾接受的版本是,在第四波火山碎屑襲來時,龐貝人幾乎立即就被高溫奪去了生命。在赫庫蘭尼姆,殘骸都是燒焦的骨頭。那裡要比龐貝熱得多。但是,龐貝的火山碎屑只有幾英寸厚。但是普遍認為,哪怕一點點的火山灰也能使周圍溫度達到550華氏度,約合300攝氏度,而這足以瞬間奪人性命。科學家認為,這才是龐貝人遺骸呈現現在這些姿勢的原因。

後來,他們就被浮石、火山灰和殘骸掩埋了,由於事發時所處位置的不同,掩埋的時間有早有晚。


柳育龍


說到火山爆發,人們很自然地會想起龐貝城。公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爆發,埋葬了龐貝城。火山雷雨產生的泥石流,還覆沒了鄰近的赫庫拉紐姆鎮。目前龐貝城的4/5已經被髮掘,龐貝古城博物館成為世界著名旅遊景點,世人得以一睹古羅馬帝國的文明以及大自然的威力。

公元79年時,這裡已經成為富人的樂園,貴族和富商紛紛到此修建豪華別墅,龐貝古城成為聞名遐邇的酒色之都。城市的街道兩旁有商店、飯館,牆上還有廣告和標語,它們都按行業分街設置。城南還有一座能容納1200名觀眾的大劇院。此外還有競技場、體育場、酒店、賭場、妓院和公共浴池。這些都顯示出龐貝古城在當時發達的程度。


在短短18小時內,維蘇威火山共噴發出超過100億噸的浮石、岩石和火山灰.龐貝城遭掩埋遺忘長達1500多年,直到1594年才在挖掘水道時意外重現.挖掘工作至今已持續數百年,這裡的發現震驚了世人――火山灰如同“時間膠囊”般密封了整座城市,保存了神殿、商店、街道和房舍。


最令人心痛的是那些石膏模,罹難者的屍身已朽,只留下被火山灰包覆的身形.男女、小孩,甚至動物,他們生前的最後一刻因而不朽.有些罹難者甚至留下了身分的線索.

波利比亞斯家中,發現了一具大腹便便的婦女骨骸,旁邊圍繞著她的家人;在格鬥士營區中,一位戴滿首飾的仕女遺骸躺在格鬥士身邊;在廉價旅店的廢墟,一名女奴仍戴著刻字的手鐲;在漂布工場附近,有具骨骸仍緊抓著一袋黃金.


維蘇威火山至今仍然主宰著那不勒斯灣,它提供的肥沃土壤吸引人們前。


微學伴


龐貝古城

(亞平寧半島古城)

龐貝古城是亞平寧半島西南角坎帕尼亞地區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

距羅馬約240千米,位於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維蘇威火山東南腳下10千米處。西距風光綺麗的那不勒斯灣約20千米,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勝地。

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但由於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較完整,從1748年起考古發掘持續至今,為了解古羅馬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

2015年5月,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

2016年6月,龐貝古城被評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考古發現

1594年,人們在薩爾諾河畔修建飲水渠時發現了一塊上面刻有“龐貝”字樣的石頭;1707年,人們在維蘇威火山腳下的一座花園裡打井時,挖掘出三尊衣飾華麗的女性雕像。人們以為這些不過是那不勒斯海灣沿岸古代遺址中的文物,沒有人意識到,一座古代城市此刻正完整地密封在他們腳下佔地近65公頃的火山岩屑中。

1748年,人們挖掘出了被火山灰包裹著的人體遺骸,這才意識到,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的爆發掩埋了一座城市。

古物館的人體化石

龐貝古物館收藏著一類特殊的藏品,那就是考古學家依據出土的人體硬殼製作的人體塑像[3] 。在火山噴發的一剎那,無數的受害者在火山浮石、毒氣、火山灰的夾擊中喪生。火山灰包裹了他們的軀體,凝固了他們最後的姿勢,將龐貝人臨終前的所有細節都記錄了下來。這些人死時大多和他們的財產在一起,有些死難者則手裡握有神像,這說明他們在危難時沒有忘記向神靈求救。雖然這些人已經逝去近2000年,仍能給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以極大的震撼。

其實這些“人體化石”並不是化石,當時沒有留下殘骸!由於火山灰等噴發物的溫度、化學性質,死屍很難保存下來,當時很多死者的屍體被火山灰裹住了,時間長了以後屍體都腐爛了,但是火山灰留下了很硬的空殼,他們用了一個辦法,就是石膏灌注,這樣很容易複製出來死者的雕像[4] ,這個做法是1860年開始的。1991年用同樣的方法,又複製出來九具屍體,使得人們在災難最後一刻所忍受的痛苦、當時的慘狀瞭解得更多。

歷史沿革

早在公元前8世紀,依託於地中海天然良港的一座小漁村龐貝,逐漸發展為城市。幾十年之後,它商賈雲集,成為僅次於意大利古羅馬的第二大城。

它北距羅馬300千米,西接著名的西西里島,南通希臘與北非。龐貝城內那神奇的太陽神廟、巨大的鬥獸場、恢宏的大劇院、靈驗的巫師堂以及新奇的蒸氣浴室和眾多的商鋪以及娛樂場館,吸引了地中海周城邦多少富商和貴族。加上億萬年來城北那維蘇威火山因多次噴發而帶來的奇異岩漿土、火山石以及地熱溫泉。

維蘇威火山海拔1277米,據地質學家們考證,它是一座典型的活火山,數千年來它一直在不斷噴發,龐貝城就是建築在遠古時期維蘇威火山一次爆發後變硬的熔岩基礎上的。可是,公元初前,著名的地理學家斯特拉波根據維蘇威火山的地形地貌特徵斷定它是一座死火山,當時的人們完全相信他的這一論證,對火山滿不在乎。火山的兩側種上了綠油油的莊稼,平原上到處遍佈著檸檬林和橘子林,還有其它果園和葡萄園,他們萬萬沒料到這座“死火山”正在醞釀著一場毀滅性的大災難。

公元62年2月8日,一次強烈的地震襲擊了這一地區,造成了許多建築物的毀塌,我們今天在龐貝城看到的許多毀壞的建築都是那次地震造成的。地震過後,龐貝人又重建城市,而且更追求奢侈豪華。

公元79年8月24日這一天,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了。厚約5.6米火山灰毫不留情的將龐貝從地球上抹掉了。


蕭大俠學堂


有一部電影叫《龐貝末日》,說的就是關於龐貝古城的故事,從中得知,龐貝古城是被火山摧毀的。


那麼龐貝古城的人是怎樣被凍上的呢?這涉及到一些物理學知識。我們都知道,人一旦死亡,在細菌的作用下,屍體便會慢慢融化,直至剩下骨頭、頭髮和牙齒。而經過發掘,龐貝古城的人卻保持了死亡之前的樣子,讓人驚奇萬分。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在一個空心的人體形狀灌入石膏,石膏很快凝固定型,這也是我們經常使用石膏來做人體模型的原因,而且石膏還能起到防腐作用。


火山灰也是這樣,火山爆發後,火山灰,泥漿等瞬間覆蓋人的身體,甚至入侵喉嚨等,由於深埋地下,長期與空氣隔絕,經過千年雨水的打磨和歲月的洗禮,火山灰和泥漿凝結成固體,使人保留了死亡前的樣子,而考古工作者發現他們後,為了避免被進一步破壞,便往他們體內灌入石膏,使他們能夠長期保留原來的樣子,這就是龐貝古城的人被凍上的原因。


下面我們一起簡單回顧下龐貝古城的歷史

龐貝古城位於意大利境內的亞平寧半島,距離羅馬240公里,離維蘇威火山10公里,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89年被羅馬人佔領,由於這裡靠近海邊,風景秀麗,人口越聚越多,商貿發達,很多貴族和商人在此建立豪華別墅。龐貝城人口高峰期接近3萬人,成為當時僅次於羅馬的第二大城市,重要建築有朱庇特神廟、阿波羅神廟、大會堂、浴場、鬥獸場等。

我們都知道,被火山灰覆蓋的土壤特別肥沃,龐貝也是一樣,由於靠近維蘇威火山,這裡種出的葡萄又大又甜,為釀酒佳品,而且火山石又有止血、止痛及安神的作用,還有眾多的地熱溫泉,吸引著四面八方的人紛至沓來,熱鬧非凡。但維蘇威火山卻是一座典型的活火山,但生活在這裡的人並沒有意識到它的危害,很多貴族在這裡建立行宮,每天飲酒作樂,享受奢華。公元79年8月24日,在地震的強烈作用下,維蘇威火山突然甦醒爆發,濃煙滾滾,夾雜著火山灰和泥漿翻滾而下,龐貝古城頓時成為一片火海,人們還沒來得及逃離甚至在睡夢中就被瞬間吞沒。一座曾經無限輝煌的古城就這些消失於歷史中。

1594年,人們在薩爾諾河畔修建飲水渠時發現了一塊上面刻有“龐貝”字樣的石頭;1707年,人們在維蘇威火山腳下的一座花園裡打井時,挖掘出三尊衣飾華麗的女性雕像。1748年,人們挖掘出了被火山灰包裹著的人體遺骸,這才意識到,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的爆發掩埋了一座城市!1750年龐貝古城挖掘工作開始實施,隨著挖掘的深入,龐貝古城終於重見天日,露出真容出現在世人面前。

現在的龐貝古城已成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吸引著無數的人過來參觀,是全人類的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