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第一次感到震撼的詩詞是什麼?

周秦帆


毛澤東詩詞中有一首七言絕句《詠蛙》,當初見到,為詩中流露出的霸氣震撼。詩只有四句,並非規範的絕句,因為從韻腳看,“精神”的“神”與尾句的“聲”字不大合轍。四句如下:



詠蛙/毛澤東

獨坐池塘如虎踞, 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 哪個蟲兒敢作聲?

全詩霸氣橫生,不可一世。第一句就表現出與眾不同。青蛙跟老虎不論顏色、大小,還是人們對它們認識上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正因為如此,一般人也不會將二者聯繫在一起。但二者形狀上確有相似之處,尤其是蹲坐之態,於是將青蛙放大N倍,藝術效果出來了:獨坐池塘如虎踞。人 人可近的青蛙一下子令人側目,有了老虎之威。賦予了青蛙絕然不同的神采。


於是當詩人吟出後兩句“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的時候,氣勢上不僅續接開頭,而且還進了一層。當初讀到,內心震動。


詩詞桃花源


本人對詩詞並不感興趣,所以很少對詩詞進行特意研究,但有一次看電視連續劇《天道》,男主角丁元英在一次聚餐中被逼做詩詞助興,即興做了一首詞,名為《自嘲》,其內容是這樣的“本是後山人,偶座前堂客,醉舞經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大志戲功名,海斗量禍福,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

當時女主角叫芮小丹,找有文化的朋友幫忙陪丁元英吃飯,該朋友作詩助興,非要丁元英也展現一下,因此這首《自嘲》在酒桌上被丁元英脫口而出,芮小丹的朋友方便震驚並深感羞愧,起立自飲一杯後離去。

這首詞的大概意思是我本是無名無才之輩,偶然登上大雅之堂,遍高談闊論其對藏經閣詩書文化的見解,就像坐在井底討論外面的世界,表現出對功名的不削於顧,用大海斗量人間福禍,多麼雄壯的氣魄,然而,再談及自身的不足時,只埋怨是天地的錯。這首詞也說出了當今社會的很多真實現象,著實令人深思。

感悟之餘,我感到自己很汗顏,效仿其做了一首詞,同樣取名《自嘲》“本是世俗人,喜聞聖賢課,妙談易經通古今,智辨陰陽色。懷才抖精神,不食人間墨,奈何囊中羞澀時,聖顏已自破。”真是慚愧至極!


易濤預測風水師


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辛棄疾的詞作,大有翻江倒海之氣魄,加之用韻抑揚頓挫,後人評說這首詞讀來聲如裂帛,聲情並至。

蘇軾以後,宋豪放詞家首推辛棄疾,但蘇軾寫的是個人沉浮,辛棄疾寫的是國仇家恨,故格局上還要大於蘇軾。少年時初讀《宋詞三百首》讀到此處,不禁大為驚歎:辛幼安真是絕代人物!

加粗一句,明寫的是西漢李陵,但我卻想到了東漢耿恭,為了捍衛大漢尊嚴以數百人困守孤城,抗擊匈奴數萬大軍兩年,最後只剩下十三勇士回到玉門關,乃至於後來精忠報國的宗澤、岳飛。李陵和耿恭,宗澤和岳飛都是抗擊異族入侵的勇士,但是他們的結局都很淒涼,辛棄疾寫李陵,包括前面的陳阿嬌,後面的荊軻,都寫出了詞人壯志難酬,鬱郁不得志的狀態。

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這是遠征絕域,不避生死的壯烈。縱然如此,為了抗擊外敵,雪洗靖康之恥,他也絕不會後悔!

辛棄疾的絕妙好詞遠不止於此,下面幾句,哪一句不是膾炙人口:

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賀新郎.和陳同甫》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此等壯懷激烈,慷慨悲歌,讓人險些忘了辛棄疾還曾寫過這樣的詞句: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每日一段歷史


霸氣古詩句彙編,讀來讓人震撼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北宋大儒張載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陸游《觀大散關圖有感》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梅嶺三章》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自題小像》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戲為六絕句》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不第後賦菊》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王維《老將行》

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孟子》

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蘇軾《沁園春·孤館燈青》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水滸傳》宋江題詩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朱元璋《憤題和尚詰問》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岳飛《滿江紅》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上李邕》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俠客行》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撰自勉聯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譚嗣同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大丈夫生於亂世,

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三國演義》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史記》

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

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戰國策》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書》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趙匡胤


童子煊


我先不說詩吧,我對一首抗金民族英雄岳飛的詞《小重山》印象比較深刻,當時讀到這首詞對其夜不能寐的愛國憂民之心深感敬佩~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宋 · 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譯: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鳴,夢迴故鄉,千里燃戰火,被驚醒,已是三更時分。站起身,獨繞臺階踽踽行。四周靜悄悄,簾外,一輪淡月正朦朧。為國建功留青史,未老滿頭霜星星。家山松竹蒼然老,無奈議和聲起、阻斷了歸程。想把滿腹心事,付與瑤琴彈一曲。知音稀少,縱然弦彈斷,又有誰來聽?

背景:紹興六年(1136)至紹興七年(1137)岳飛準備大舉收復中原,北上滅金。但宋高宗趙構及朝內主和派對其大加干涉和阻撓,迫害主戰派。多人被罷免和殺害,大好的抗金復國形勢,有付諸東流的危險。這首詞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出的。岳飛內心的極度鬱悶,對投降派猖獗的極度憤慨,均寫於詞中。





人間百態億分之一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紅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讀到這句詩是在電視劇《步步驚心》裡面,四爺對若曦,此情此景,當時聽了感動得稀里嘩啦。


素衣姑娘


遙記那年初識孟德,一聲慨嘆人生如梭,去日苦多,唯有一杯杜康聊以慰藉,一首短歌微吟將求賢若渴之心婉然豪唱,三國之後再無梟雄,建安之風唯曹公與其相配,山高海深皆不厭,天下才將盡歸我心!

這氣魄初讀時便令我心腸澎湃,熱血沸騰,初中時候讀的曹操的《短歌行》是我愛上詩詞的開始,至今不能忘懷.



-人間四月天-


旅夜書懷

唐 ·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這句詩氣象之大讓我震撼,為了這句詩特意跑到長江邊黃鶴樓。在傍晚時分騎單車跨過武漢長江大橋。學作一首七律以記之。

七律•登黃鶴樓懷古

序:喜歡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跑去黃鶴樓看長江有感!

只憑杜翁精彩句,登臺誓看大江流。

青蓮送友漢陽渡,崔顥題書黃鶴樓。

平野高層林立起,長空複道架懸修。

何須羽化成仙去,融入凡間自可留。



三休堂李彥敏


“生存還是毀滅”(英語:To be, or not to be)莎士比亞的一齣戲劇《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場,哈姆雷特王子一段句白的第一句;很多人也會用這句來指整段句白。它是世界文學中常見被引用的一句 整句的全文 是: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莎士比亞

整段句白: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it’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To die: to sleep;

No more; and by a sleep to say we end

The heart-ache and the thousand natural shocks

That flesh is heir to, 'tis a consummation

Devoutly to be wish'd. To die, to sleep:

To sleep: perchance to dream: ay, there's the rub;

For in that sleep of death what dreams may come

When we have shuffled off this mortal coil,

Must give us pause: there's the respect

That makes calamity of so long life;

For who would bear the whips and scorns of time,

The oppressor's wrong, the proud man's contumely,

The pangs of despised love, the law's delay,

The insolence of office and the spurns

That patient merit of the unworthy takes,

When he himself might his quietus make

With a bare bodkin? who would fardels bear,

To grunt and sweat under a weary life,

But that the dread of something after death,

The undiscover'd country from whose bourn

No traveller returns, puzzles the will

And makes us rather bear those ills we have

Than fly to others that we know not of?

Thus conscience does make cowards of us all;

And thus the native hue of resolution

Is sicklied o'er with the pale cast of thought,

And enterprises of great pitch and moment

With this regard their currents turn awry,

And lose the name of action.--Soft you now!

The fair Ophelia! Nymph, in thy orisons

Be all my sins remember'd".

其翻譯(朱生豪譯本)為: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

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

通過鬥爭把它們掃清,

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

死了;睡著了;什麼都完了;

要是在這一種睡眠之中,我們心頭的創痛,

以及其他無數血肉之軀所不能避免的打擊,都可以從此消失,

那正是我們求之不得的結局。

死了;睡著了;睡著了也許還會做夢;

嗯,阻礙就在這兒:因為當我們擺脫了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後,

在那死的睡眠裡,究竟將要做些什麼夢,那不能不使我們躊躇顧慮。

人們甘心久困於患難之中,也就是為了這個緣故;

誰願意忍受人世的鞭撻和譏嘲、壓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輕蔑的愛情的慘痛、法律的遷延、官吏的橫暴和費盡辛勤所換來的小人的鄙視,

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

誰願意負著這樣的重擔,在煩勞的生命的壓迫下呻吟流汗,

倘不是因為害怕不可知的死後,害怕那從來不曾有一個旅人回來過的神秘之國,

是它迷惑了我們的意志,使我們寧願忍受目前的折磨,

不敢向我們所不知道的痛苦飛去?

這樣,重重的顧慮使我們全變成了懦夫,

決心的赤熱的光彩,被審慎的思維蓋上了一層灰色,

偉大的事業在這一種考慮之下,

也會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動的意義。

且慢!美麗的奧菲利婭!

——女神,在你的祈禱之中,不要忘記替我懺悔我的罪孽。

《哈姆雷特》



世相三觀


一曰《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二曰《蜀道難》: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兩首,一正一奇,一虛一實,一現實一浪漫,一個廟堂之高,一個江湖之遠;一個君子,一個浪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