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家大力補貼糧食生產

服帛降魯梁,魯和梁的老百姓平常織綈。管仲勸說齊桓公穿用綈料做的衣服,並下令大臣們都穿用綈料做的衣服。齊國開始流行這種用綈料做的衣服,所有百姓都穿綈服。齊國的綈價格大漲,真是市場經濟啊!魯和梁的商人把運到齊國去賣高價,魯梁兩國的國軍要求所有百姓都織綈,魯梁兩國的GDP大量增長,財政收入大量增長,出口大量增長。所有百姓都織綈,放棄了農業生產,發財了,國家興盛了,糧食可以買來了。這個想法跟現代那位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一樣。管仲看到時機成熟了,就勸說改穿帛料衣服,也不許百姓穿綈,還閉關鎖國不許進口綈。也不許出口糧食給魯梁兩國,魯梁兩國不長時間就開始捱餓了,有錢也買不到很多糧食,糧食價格大漲,由於長時間不搞農業生產,土地都荒了,很長時間都恢復不了農業生產,在飢餓難耐下不得不歸順了齊國,管仲的計策成功了,齊國強大了。

糧食是一個國家的命脈,雖然國外的糧食非常便宜,但是國家必須要穩定國內的糧食生產,不能將國家的命脈交給外國人!


為什麼國家大力補貼糧食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