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抗“疫”银发生辉——如东法院老干部党支部组织爱心捐款

“同志,您好,我是法院退休老党员陈尧坤,我年岁大了,微信不会转账,家住在岔河去县城也不方便,麻烦把这500元转交给组织,这是我对抗击疫情的一点心意!”3月11日上午9时许,如东法院岔河人民法庭,一位拄着拐杖、戴着口罩,花白头发的老人来到法庭接访室。说来也巧,此时庭长柳小进正在接访室交待疫情防控事项。柳庭长见状忙招呼老庭长坐下,寒暄两句得知老庭长今年已85岁高龄,自疫情爆发后一直想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但因年岁已大,心有余而力不足,自接到老干部支部发动自愿捐款通知后,便第一时间想方设法把自己的特殊党费交给组织,以此为抗“疫”一线奉献爱心。

无独有偶,同一天同一时段,在如东法院政治部办公室也来了一位“特殊”访客,目的也是一样,捐款。说他“特殊”,因为他1947年就参加革命了,当时他才13岁,在“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岁月里已经在红星照耀下争当先锋;说他“特殊”,也因他命运坎坷,配偶早早去世,儿子精神病二级残,女儿身患白血病。本应在86岁高龄安享晚年的他,却常年在医院照顾子女,因较大的医疗费用支出,生活较为困难,他也是组织常年看望慰问、关怀救济的对象。得到组织号召全体党员为抗击疫情自愿捐款的消息后,他二话不说,赶忙从医院赶到单位,从入不敷出的每月退休金中拿出200元作为特殊党费上交组织,为战“疫”尽一份微薄力量。

众志成城战“疫”情,银发生辉助打赢。连日来,如东法院老干部党支部针对疫情期间无法聚集、老党员居住分散、腿脚不便的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灵活组织捐款。“年轻”的老干部在支部微信群里来了一场又一场“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红包雨,“轮椅”上的老党员委派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上门代捐,“健硕”的老同志则就近找机关党委下属党组织代为转交老干部支部。而支部书记李国群做完手术还未完全康复,更是拖着病体,不辞劳苦地实行“上门服务”,老伴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理,跟着一路“保驾护航”……

众人拾柴火焰高,点滴爱心筑防线。100、200、300、500……5500元,一笔笔捐款,并不是一个个简单的数字,更多地表达了如东法院这些老院长、老庭长、老法官们的特殊感情。危难时刻见觉悟、时艰之时显真情,这正是东法老党员践行初心与使命最好的诠释!正如老干部支委于义勇所说:我们虽然不能像年轻人一样抗战在一线,但作为党员必须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该出手时就出手,用实际行动奉献力量,体现我们老党员“银发也能生辉”的责任与担当!(吴春熊、王海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