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刑警》和《极限职业》改编自同一个剧本,就评分看,能否反映目前中韩电影的差距?

良人吧


先声明一下,本人并没有看过这两部电影,单单就这两部电影一个剧本来说,反映不出两国电影的差距。最多体现两国在电影方面的拍摄风格、手法以及创作者的个人价值观、电影的工业化程度,还有演员的表演能力等。


国内购买韩国版权翻拍电影,电影在国内落地生根开始,内容、节奏、拍摄过程就有了一个基础架构,对国内剧组二次创新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加之国内电影市场的浮躁之风,以及韩国电影的珠玉在前,国内版电影评分不尽如人意可能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中国电影与韩国电影相比,中国电影艺术成分要高于韩国电影,电影市场大于韩国,但是电影工业规模发展慢于韩国。韩国电影能快速发展得益于韩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电影工业发展规划,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化工作者,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地区展开合作,促进了韩国国内电影工业的发展。而中国国内并没有系统的电影发展规划,电影工业发展还是比较混乱的,国内不缺少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打零工一样,规模小,难以集聚。中国电影一直服务于大中华地区,并没有真正的走出去,电影交流合作与韩国相比还是较少。


中国电影在快速发展,中国市场的票房甚至已经可以影响一部好莱坞大片的成功与否。电影类型化单一长时间发展,某一时期青春片、喜剧片、军事题材或其他类型的电影一窝蜂的上映,这样确实可以出现一些好片,但是长时间对类型化的电影伤害是最大的。


韩国电影在法国戛纳、美国奥斯卡获奖,不论背后的其他因素,韩国电影的声音,戛纳奥斯卡奖项他们已经听到了。韩国电影的发展他们认可了。相比中国电影,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电影不是需要奥斯卡奖的认可,而是现在的社会缺乏好的电影,优秀的电影,能够给我们的国家或人民带来积极的改变的电影。


醉音乐君


大家好,我是摸鱼儿电影,就《龙虾刑警》和《极限职业》改编自同一个剧本,但不同的命运这个问题,说一点我的看法。

同一个剧本改编的,取得的认可度却截然不同,这里面有几个因素:

1、编剧能力差距。电影的好坏和剧本密切相关。编剧是影响剧本的主要原因。所以,中韩两个编剧对剧本的解读和对市场观众喜欢的把握洞察,决定了改变的剧本质量。

2、中韩的观众偏好不同,及审查机制不同。韩国审查相对会比较宽松一些,所以一些反应社会现实以及人性丑恶等的电影可以展现并上映。国内的较为严格,一些设计公共形象的东西会把关比较严,这也限制了编剧的脑洞,所以一些很夸张的剧情就无法展现。二这个剧本正好是涉及到警察这一点。警察在国内整体是很正面的形象,所以玩得不能太过了。然而韩国就比较宽松了,只要最后圆过来就OK。所以他们就可以脑洞大开,制造很多笑果。

3、也就是中韩电影差距问题。尽管近两年国内有一些好电影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崛起的希望,但是目前整体看,和韩国的电影还是有点差距的,国内圈里太浮躁,都想挣快钱。所以电影制作上往往不用心,不认真,剧本缺乏打磨。

所以,以上几个因素叠加起来,就造成同源不同果的差距了。


飞哥观影


尽管中国在三大欧洲电影节上取得的肯定要多过韩国,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对类型片的操刀上,中韩电影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拿警匪题材来说,最近内地的两部电影《龙虾刑警》《大人物》,常常被用来与韩国的《极限职业》《老手》相比较,不仅票房不及,口碑更是相差悬殊,可说是完败。内地电影人似乎总掌控不好警匪题材的中间节奏,而多种类型片元素的杂糅往往让影片的主基调发生转偏,紧张悬疑的气氛渲染不起来。



在此题材上,韩国也有向中国借鉴的地方,不过不是内地,而是香港。不说之前的《英雄本色》《无间道》,就说这几年韩国的两部电影《监视者们》《毒战》,皆是改编自银河映像的《跟踪》《毒战》。两者比较,个人感觉,还是港片更有味道,那种镜头、那种叙事、那种角色设定,打着鲜明的银河映像标记,是韩国电影学不来的。



韩国电影人的创作很少受到束缚,所以他们的电影一贯以大胆著称,拍出了很多针砭时弊、揭露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而在中国,创作的自由度不够,电影人需要顾及和妥协的地方太多,尽管这种情况在慢慢改善(去年一部《我不是药神》票房口碑双收之余,还产生了一些正面的社会影响),但还是希望能够多给电影人以自由表达的空间,让更多有担当的电影人站出来,让电影人的才华能够肆意挥洒,让我们观众能够了解到社会和人性的不同角落。


吴下张阿蒙


不能以一概全单看评分来区分两部电影的好坏,评分可以作为参考。

豆瓣评分的真实性。

《流浪地球》豆瓣打低分事件刚过去不久,前段时间也闹得沸沸扬扬。

一开始这部中国科幻破冰之作评分还是正常的,突然就掉下来了,网友集体声讨豆瓣,而且专门下载豆瓣APP给它打一星,你看,这就是你看到的豆瓣评分。所以说,评分只是个参考。

韩国电影确实质量很高。

这个不得不承认,尤其是它们的警匪片、喜剧片、悬疑片。

《釜山行》、《杀人回忆》、《色即是空》、《追击者》、《熔炉》......这些电影即便是没看过也听说过吧。

而它们这次的《极限职业》是警匪片也是喜剧片,正是棒子们拿手的类型。

国情不同。

韩国有许多警匪片会嘲讽警察办案不力、玩忽职守的,这个目前在我们这边恐怕过不了审。我们的《龙虾刑警》里的警察可以闹,但是得有个尺度;可以搞笑,但是不能让老百姓觉得警察都很傻。所以,这个尺度的拿捏必须要得当。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同一个剧本,拍出来差距很大。剧本在改编的时候,我们这边需要慎重,所以限制了我们许多想法,也许有了这些好的创意会使影片更有笑点。而韩国它们可以随便开脑洞。差距就在这里了。

一点个人的看法。

目前我们国家的电影处于上升期,近期也有优秀的作品让老外重新认识了我们中国,终于轮到我们可以文化输出了,这里向真正奋战在电影事业上的电影工作者致敬,为他们感到自豪。

可是,也请明白这么一件事:当香港电影处于黄金时期的时候,韩国电影才刚刚发展。这短时期我们和韩国各经历了什么?有没有我们反思的地方?


众片众赏


评分可以反映中韩电影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在评分,中国电影在其他方面也存在差距。

  1. 编剧对剧本的把握程度。《龙虾刑警》的票房可谓惨淡,不可否认是一部烂片,而《极限职业》的票房甚至打破了韩国电影的票房纪录(当时的票房第一是《鸣梁海战》,也是一部值得推荐观看的电影)。一样的剧本,从起的两个电影得名字也能看出韩国电影的水平。中国喜剧电影近几年爆发式增长,自从《囧途》大获成功以来,相当多的导演投入到了喜剧电影行业,都想从中捞金,分得一杯羹。急功近利,赚快钱,捞大钱带来的就是剧本内容的牺牲。近几年看来,并没有几部大获成功的喜剧电影,其实喜剧电影想拍好并没有那么容易。

  2. 《龙虾刑警》在创作上比较虚浮。王千源饰演的警察难以产生代入感,因为他饰演的警察无组织、无纪律、凸显个人主义,这对于一些思想相对保守的观众来说比较反感。


  3. 《龙虾刑警》叙事较为混乱。有些笑点比较尴尬,让人感觉有些硬生生拼凑的感觉。奇葩组合没有擦碰出火花,没有达到预期的喜剧效果,可悲的是有些喜剧笑点还得靠沈腾来带动。

  4. 《极限职业》比较贴合现实。炸鸡店最终成了网红打卡店,鸡肉在滚烫的热油中翻滚,令人垂涎三尺,食欲大增,反观小龙虾呢?没有了一点食欲。

  5. 2014年7月3日,中韩两国正式签署了《中韩电影合拍协议》,下面介绍几部中韩互相翻拍的几部电影,其中的差距,一看便知。《重返20岁》与《奇怪的她》、《找到你》与《迷失:消失的女人》、《无间道》与《无间道风云》、《大人物》与《老手》


跃正天影客


为什么同一个题材,同一个剧本,竟然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呢?

主演柳承龙除了一部《七号房间的礼物》比较熟悉外,基本上没有看过他的其他作品,而另一位主演李荷妮还曾经在2006年获得过韩国小姐的冠军,说实话她的电影一部也没有看过,而且感觉她不算非常的漂亮,怎么看都有一种胶原蛋白过多的错觉。

导演李炳宪更是作品少的可怜,只有一部《二十》,还是讲述的青少年成长故事,评价也不是很高,不过有一点,李炳宪自己坦言是看周星驰电影长大的,估计星爷搞笑的功力学去了几分,所以《极限职业》在开玩笑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

我相信看过《老手》的朋友,再看《大人物》之后,可能就会兴趣全无,真巧,《大人物》和《龙虾刑警》都是王千源演的,当然我之前说过我很欣赏王千源的演技。但是如果你看过《龙虾刑警》,再去看《极限职业》,除了在承包饭店和结局比较像之外,你很难联想到这是出自一个剧本。

原因是《龙虾刑警》里面开的是龙虾店,因为临时起意决定盘下店铺,在铺垫上没有《极限职业》那么顺理成章,五个警察蹲守了好几周,而且是全民都爱吃的炸鸡店,并且味道很好,所以在领导不拨付经费,得知对面毒贩经常订的前提下,大家一起凑钱盘下店铺。

而且对于生意的火爆,《极限职业》展示的非常好,每个人都有分工,以前朱警官父母卖炸排骨,所以朱警官做出来的炸鸡几个人公认不错,还能调整出排骨味的炸鸡,确实脑洞比较大,第一天13桌,之后天天爆满,看着生意如此兴隆,真的有点感动。

他们也不是不想破案,还要按时交监视报告,只是饭店太挣钱了,试问遇到这种情况,谁还想着破案,再说他们也不是整天闲着,关键时刻还是把工作放在了首位,所以非常完美地照顾到了主旋律和情节搞笑这两个方面。

《极限职业》在搞笑方面非常下功夫,几个演员也很有特点,比如盘店时候,一家人竟然还能出来前夫和现在老公的说法,确实很有周星驰的风格,而且绝不仅仅这一个点,而是从头会快乐到结束,《龙虾刑警》虽然也想走喜剧风,但是不得不承认,和《极限职业》一比较,梗太老套,高下立分。

这可能和片长也有很大关系,《极限职业》比《龙虾刑警》多了近40分钟时长,但是节奏却一点也不拖沓,通过事件把五个人物的性格刻画的非常到位,所以定位清晰之后,做出与身份符合的行为也会更加搞笑,走的温情小人物路线也更加合理。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能看一下这两部电影,感受一下同一电影的不同处理,各有特点。


桃子娱乐影视资讯


大家好,我是阿智!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龙虾刑警》和《极限职业》虽然改编自同一个剧本,但是由于两国导演在拍摄方面分别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拍出来的电影也会有差距,也不能因为这两部电影来直接评判两国的电影。但是我们并不否认中韩两国电影在某些方面存在差距,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点:中韩两国的电影发展历程不同。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电影发展起步有点晚,都是老一辈的电影人才摸爬滚打发展起来的。而韩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接触西方思想比较早,同时结合本国电影理念,拍摄出了许多优秀的电影,诸如《生死谍变》、《汉江怪物》、《实尾岛》、《雏菊》和《龙之战》等。但是中国的导演后激勃发,不断接受世界新的电影思想,努力不断创新,逐步缩小两国电影拍摄间的差距。

第二点:中韩两国电影思路不同。两部电影虽然出自同一个剧本,但是两个电影的播放时长差了近30分钟。在中国,电影制作剪辑会根据故事情节把电影时间压缩到一定的时间,这样好多情节看起来比较紧凑,好的故事会因为压缩时间而看起来不是太丰满。韩国电影时间长,就会让演员把故事情节不断地发挥演绎,让剧情看起来更舒服一些。

第三点:不同的观众对同一电影的理解不同。不同人对同一个事物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大部分观众对于国内电影的拍摄手法、人物设计等方方面面都已经很了解,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对于外来事物的新鲜感,是许多人共有的属性。总感觉外来的事物比国内的好,惯性思维决定了对电影的看法,产生了误差。

单纯的凭借豆瓣评分来区分两国电影的差距是不可取的,具有绝对的片面性。不同的导演对同一剧本有不同的见解也是正常的,所以不要拿单一评分评判两个电影,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去鉴赏,找出两部电影的各自的优点,给予自己鉴赏的内心大大的满足感!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见解,请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阿智讲故事


我觉得评分的高低能够证明观众对拍摄出来的电影改编效果,做出了选择,用脚投票,哪个好,评分就高。

但你要说这就能反映出中韩电影的差距,那就是无稽之谈。

仅仅只是一部电影,不足以以偏概全。我倒觉得只能反映出电影导演、编剧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不是能力的差距。

而是对市场的敏锐度,对观众的喜好把握度不够。

同样的剧本,被不同的人改编后,效果差距有点大,只能证明差者改编的不行。

也给了我们光明正大说《龙虾刑警》改编不行的事实依据,因为不会有人再说你行你上啊。





夜月阴


《极限职业》在2019年1月上映后,一路高唱凯歌。在上映39天后也一举打破《鸣梁海战》所创造的1357亿韩元的票房纪录,成为韩国电影史上票房最佳影片。

而《龙虾刑警》于2018年6月22日在国内上映,两部影片相似度极高:喜剧+警匪的类型片中,废柴警察五人组为侦破案件,盘下一家餐馆,却没想到打掩护的饭馆生意火爆,反派大boss更是饭馆的忠实食客。跌宕起伏的警匪故事,平添一股生鲜火辣的喜剧气息。

其实《极限职业》与《龙虾刑警》本就是共用一个剧本,不存在谁抄袭谁的问题。早在2015年,韩国编剧文忠日的《极限职业》成为一源多用文化征集展获奖作品,故事共同开发自然相似度极高。


但是,同样的种子,却结出了不同的果实。

《龙虾刑警》为突出小人物警察的成长反差,这与有组织纪律、重协作不凸显个人主义的显示形象相违背,观众难以产生代入感;影片叙事混乱,在警匪类型片上基本功不牢,路边摆摊戴无线耳机、警察有枪却非要用飞刀等细节不过关;奇葩组合的喜剧效果也没有碰撞出火花,故事前半程的喜剧笑料比较尬,纯粹靠沈腾等客串演员来带动。

与之相比,《极限职业》在叙事逻辑上不仅更为顺畅,人物塑造与剧情推演也相互交融。为了走出纸片化人物的窠臼,《极限职业》轻描淡写交代了人物背景,缉毒组长面临着被升迁无望的职业危机、新人在则在第一缉拿犯人时热血又逗比、长得太丑以致执勤时被阿姨当做跟踪狂魔……这些构成了废柴组合的行为动机,他们虽然闹出了被嫌疑犯电击、空中绳索脱缰等业务能力不精的笑话,但胜在冲劲十足,并为影片下半程的搏命火拼奠定基础。

综上分析不难看出,中韩电影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不是没有好剧本,只是没有能拍出好故事的人。


爱看电影资讯


《龙虾刑警》和《极限职业》改编自同一个剧本,就评分看,能否反映目前中韩电影的差距?

倒霉透了的《龙虾刑警》,在下映大半年之后,再度被网友“鞭尸”。起因竟然是一部韩国电影《极限职业》。 2019年1月在韩国上映后,《极限职业》一路高唱凯歌。在总人口5000多万的韩国市场,观影人次破千万即可称为爆款。

《极限职业》早就突破1600万观影人次,在上映39天后也一举打破《鸣梁海战》所创造的1357亿韩元的票房纪录,成为韩国电影史上票房最佳影片。 看完《极限职业》的中国网友惊讶发现,电影剧情竟然跟2018年6月22日上映的《龙虾刑警》相似度极高。喜剧+警匪的类型片中,蹩脚的loser警察为侦破案件,盘下一家饭馆,却没想到打掩护的饭馆生意火爆,反派大boss更是饭馆的忠实食客。跌宕起伏的警匪故事,平添一股生鲜火辣的喜剧气息。 韩国爆款抄袭中国电影?韩国媒体回应称,《极限职业》与《龙虾刑警》本就是共用一个剧本,不存在谁抄袭谁的问题。原来,早在2015年,韩国编剧文忠日的《极限职业》成为一源多用文化征集展获奖作品,故事共同开发自然相似度极高。 同样的种子,却结出不同的果实,难怪网友会再次批判国片不如韩片。

在《极限职业》的光环之下,《龙虾刑警》4.9豆瓣评分、票房近7000万的成绩实在寒酸。那么,在中韩合作多年持续不断的现在,一本两拍到底有哪些利弊,其市场前景又如何? 中韩类型片操刀能力高下立判,不悬浮的《极限职业》胜在真实 尽管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中国电影所获超过韩国同行,但韩国电影在类型片成熟度、针砭时弊现实主义等方面更为突出。同样的剧本却截然不同的成片质量,《极限职业》胜在了对类型电影的操刀能力上。 喜剧与警匪动作的类型杂糅,本身有足够的戏剧张力。喜剧元素来自于人设,《龙虾刑警》中的警察们并非料事如神的推理高手,而是边缘化的不靠谱小队。王千源是不受待见、喜欢唠唠叨叨的缉毒组长,带领一生平庸无奇、却有一身厨艺的刘桦,擅长打架、身材遭到吐槽的麻子龅牙女警,毫无经验的菜鸟警察周游。奇葩组合+卧底警探,能呈现突如其来的笑料,喜剧的外衣与警匪内核相互碰撞,也有新奇的反差感。 《龙虾刑警》却在创作上走向虚浮。为突出小人物警察的成长反差,《龙虾刑警》中的王千源成为个人英雄主义眼中的中国警察,这与有组织纪律、重协作不凸显个人主义的显示形象相违背,观众难以产生代入感;

影片叙事混乱,在警匪类型片上基本功不牢,路边摆摊戴无线耳机、警察有枪却非要用飞刀等细节不过关;奇葩组合的喜剧效果也没有碰撞出火花,故事前半程的喜剧笑料比较尬,纯粹靠沈腾等客串演员来带动。 与之相比,《极限职业》在叙事逻辑上不仅更为顺畅,人物塑造与剧情推演也相互交融。为了走出纸片化人物的窠臼,《极限职业》轻描淡写交代了人物背景,缉毒组长面临着被升迁无望的职业危机、新人在则在第一缉拿犯人时热血又逗比、长得太丑以致执勤时被阿姨当做跟踪狂魔……这些构成了废柴组合的行为动机,他们虽然闹出了被嫌疑犯电击、空中绳索脱缰等业务能力不精的笑话,但胜在冲劲十足,并为影片下半程的搏命火拼奠定基础。 细节更为考究的《极限职业》,在呈现网红饭店时也更为有心,裹上佐料的鸡肉在热油中翻滚,排骨味炸鸡让店铺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店,更增强了故事场景的真实感,与之相比,《龙虾刑警》的龙虾却让人食欲全无。 豆瓣4.9分的《龙虾刑警》真不冤,它是一部洋溢着个人风格、有导演独特艺术表达的商业作品,但实则缺乏对电影创作规律的基本尊重;《极限职业》无法比肩《雪国列车》《熔炉》《隧道》《汉江怪物》等经典作品,但胜在类型规整,能够与观众达成基本的观影默契。 一本两拍却结果迥异,《龙虾刑警》《极限职业》折射出中韩电影人在操刀类型片上的强弱。 近年来仅三例一本两拍,翻拍才是国产片更喜欢的“捷径” 中韩电影虽合作颇多,但近年来一本两拍的案例只有三起。《龙虾刑警》与《极限职业》、《找到你》与《Missing:消失的女人》、《奇怪的她》与《重返20岁》。从成片质量来看,《龙虾刑警》逊于《极限职业》,《找到你》优于《Missing:消失的女人》,《重返20岁》倒也没有输给《奇怪的她》太多。

《奇怪的她》与《重返20岁》的孪生关系,曾在2015年引发热议。台湾导演陈正道执导奇幻喜剧《重返20岁》,杨子姗与鹿晗的组合不仅没有招黑,反倒成为新晋小花与流量演员的代表作品,《重返20岁》得益于剧本的良好本土化改造。 《奇怪的她》中略带粗鲁的奶奶形象,变成了《重返20岁》中温婉的东方女人;《奇怪的她》特立独行的孙子前卫中带有叛逆,而《重返20岁》在鹿晗的演绎下则颇有乖宝宝的气质。在电影音乐的选择上,《重返20岁》的本土化更为彻底,通过选用邓丽君《给我一个吻》等经典作品,为颇带梦幻色彩的都市童梦添加了情怀底色。还有对《还珠格格》多次化用的细节,让《奇怪的她》完成了对中国市场的“定制化”改造。 至于《找到你》和《Missing:消失的女人》,则是韩国剧本在雏形阶段时,就被中国与韩国制片方同时买下,再经过不同公司进行后期开发。经过本土化改编后的《找到你》,虽然在上映后有“抄袭《Missing:消失的女人》”等争议,但借助原本剧本基础人物架构与设定,从人物经历、教育背景、职业走向等方面的本土化改造,《找到你》的口碑甚至还好于韩版的《Missing:消失的女人》。 综上来看,一本两拍有相对严格的定义:无论制片方是相同抑或不同,剧本设定或是一方主导(如《奇怪的她》与《重返20岁》),或是中韩双方分别推进(如《找到你》和《Missing:消失的女人》),最终在相隔不远的档期上映,(如《龙虾刑警》与《极限职业》)。翻拍与之不同的是,被翻拍影片已经有成熟的剧本、较大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是对IP的再度开发与二次发掘。 不过,合作多年的中韩电影人,对翻拍要更为熟悉——近年来,仅有三例一本两拍,中韩一胜一平一负,但翻拍片却为数众多:同样是王千源主演的《“大”人物》,翻拍自韩国电影《老手》;王千源与郭富城主演的《破局》,有韩版《走到尽头》珠玉在前;杨幂与鹿晗的《我是证人》,翻拍自韩国电影《盲证》;霍建华、秦海璐联袂的《捉迷藏》,有韩国同名电影;尴尬无比的《外公芳龄38》,远不及韩版《非常主播》;

此外,还有《分手合约》与《礼物》,《美好的意外》与《妻子小姐》等等,都是翻拍关系。 要话题还是要对比?一本两拍既有利也有弊 同为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中韩电影在文化基因上有较多相似之处。韩国导演姜孝镇曾把中韩影视合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演员输出与相互取景;第二阶段,技术合作成为中韩合作的主流;第三阶段,输出创意、模式和剧本;第四阶段,中韩影视进入真正的资本与市场的深度合作。 对影视业来说,创意共享的一本两拍,能实现差异化的接地气定制感,减少合拍片、翻拍片的水土不服,还能打通使用两国的优质影视资源。

在中韩跨国交流合作的宏大话题之外,一本两拍对电影本身而言,还意味着更多的营销话题与宣发优势。 颇为有趣的是,在不知道是一本两拍模式时,电影常常闹出“抄袭”的乌龙。如《找到你》公映时,网友就质疑影片是抄袭《Missing:消失的女人》;《极限职业》在韩国票房高涨,中国网友质疑它是抄袭《龙虾刑警》,逼得韩国媒体出来澄清;还有《重返20岁》公映时,关于它到底是一本两拍,还是翻拍的争议也为人关注。 正因为有极为相似的剧情梗概与故事走向,一本两拍的电影作品能够互相借势,在宣发上凭空多了一大助力。《重返20岁》公映后,资深影迷详细列出影片与《奇怪的她》的不同之处,并对本土化处理进行全面分析。《找到你》平息了抄袭的风波后,根植于中国本土社会环境的剧本创作获得赞赏,反倒超过了早先上映的《Missing:消失的女人》。 不过,正因为强话题性,不可避免被拿来比较的一本两拍,如果一方在质量上相差甚远,会对影片的口碑伤害更大。

总之,让中国影迷尴尬的是,还曾以为《极限职业》抄袭《龙虾刑警》,却没想到是一本两拍的“双生花”,前者在韩国票房口碑双丰收,后者在上映大半年后被挖坟“鞭尸”。 除此之外,由于演员档期各异、项目开发进度不同,要实现同步公映很难实现,对观众来说先上映的作品更有新意,也更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影响,从而对后来者产生影响。《重返20岁》导演陈正道,就曾一遍遍对媒体解释,“绝无模仿”。 同题操作,更需水准与品质。一本两拍这条路,弊端和优点一样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