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战防炮手克虏伯?

川军团机枪手迷龙


我也是基本看完了全剧,中国电视剧也就这几部还能看,其他人物都看得多,这个炮手还真镜头不多。感觉就是个憨憨的胖子,也比较有真性情,“克虏伯”,川军团中炮手。 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团长今天天气不错,打一炮哦,就打一炮哦。 (这句话用在现在有点怪怪的)在团长发表不适当言论时,被编入行刑队,在团长自尽后,跟随团长自尽。一句话感觉就是黑旋风李逵的感觉。跟随哥哥去了,也没有任何怨言。


怀旧电影港湾


外型 :肥头大耳胖乎乎的,很是可爱

口头禅 :饿了,是不是吃饭了,团长,打一炮吧,

文化程度:受过高等教育(战前家父本来打算送 我去德国学机械的,打战了后来就学了炮兵,炮灰团能用家父二字的没几个)

家境 :家境殷实,要不不可能有去德国留学的计划

技能 :prk37战防炮第一主射手

此人是大智若愚的典型,嘴上话不多,但心里明镜似的,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且重情重义,不畏强权,忠心耿耿,第一次出境在竹排上,靠着自己强壮的身体把很多人挤下去,当时目的是回家,当看到迷龙在对岸战斗时,又下定决心保护其家人,后遇炮灰团及团长以及不顾禁令炮火支援南天门等等,足以说明他的为人!


好看的够尾巴


都没说到点上

第一,兽医是被日军炮火炸死的,但克虏伯能在浪费了一天的炮弹后,炸掉日军的炮,重点是没被日军炸掉自己的炮,说明他标定诸元的能力强,炮技很高。

第二,木讷寡言不等于他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他很可能是受到了战争的刺激,或者有有情战友牺牲的刺激,或者有对战争失望的刺激,所以他心理上是希望渴望胜利的。

第三,克虏伯是从缅甸退回来的溃兵,二十万人的队伍说散就散了,而克虏伯有机会去德国学机械,能学机械意味着文化知识水平高,对于一个有着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来说,他对战争这种打组织水平的事看法肯定不同,失望的结果是他全心全意在几十万人中寻找能打胜仗的人,愿意去追随他,那个人意味着一切。

所以他最终的自杀其实是他对这个时代的反抗,是他对这一时期战争人群的失望,是他想表明自己心迹的手段。对他来说,龙文章死,他跟随是得其所哉!

忽然想起曾有人说,如果我生在拿破仑的时代,我肯定也跟着拿破仑上战场了。多么相似!


否极泰来518108


时小毛,PAK战防炮第一主射手,因为经常吹嘘克虏伯大炮,所以得了个克虏伯的外号。战前在德国进修学习机械,战争爆发后做了炮兵。胖乎乎滴乖可爱的,经常吃不饱肚子疼。

他是一名优秀的炮手,但是国军的节节溃败,让他一个炮手没有了用武之地。同时,炮兵是个吃香的行业(炮兵,所以肥头大耳的),很多炮兵都是依靠关系进去的,尤其是主射手这种对技术和学识要求都比较高的(陈大员的侄子就是个炮长)。

克虏伯遇到了团长,就是千里马遇到了伯乐,团长也在后面真的兑付了他的诺言“会有炮的”,他弄来了一门炮,一门口径小,还缺了瞄具的战防炮。克虏伯经常会墨迹团长“打一炮啊,团长打一炮”,我们可以理解为他在炮灰团里面在刷存在感,提醒大家他是一个优秀的炮手,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炮手对于炮的热爱,当自己的才华和技能有机会施展时他那沸腾的心和情绪。

团长去了南天门,还有他的弟兄们,克虏伯被安排在后方。团长还不是百分百信任虞啸卿的。事实也证明了,确实是这样。克虏伯在违反军令的情况下还一炮炮的支援团长,真可谓是忠心耿耿的汉子。

当团长从南天门下来被抓以后,克虏伯像其他兄弟一样心急如焚,可又能怎么办呢?我只是一个炮兵,我救不了,找不到关系。士为知己者死,克虏伯做到了,即使救不了团长,那也要跟团长一起走。他加入了行刑队,见到了团长的最后一眼,兄弟们都以为他叛变了,但是以后他们才知道如果谁拿枪对着团长,他会毫不留情的冲上去保护团长。

团长走了,用了那个王八盒子的哑弹自杀了,克虏伯笑了,团长,等着我,他举起自己的钢枪,毅然的跟着团长走了。

团长,再来一炮啊,就一炮!




拜拜无良


这个问题我这个超级铁粉团迷来回答会比较合适。这是一个非常之特殊的人物,隐藏得非常之深,他的来历基本上大家都清楚,带着迷龙老婆孩子过江,照顾他们找到炮灰团来的。这个一般的团迷都是清楚的,可是再详细的挖一下看看。

他自我介绍是37战防炮第一主射手,这一点说明一些问题。康丫是个准尉军官,仅仅是因为他会开车,而炮兵在当时可是个吃香的兵种,因为技术含量极高,所以这个时小毛一定是个军官,毕竟是主射手,估计军衔不比孟烦了要低,这种人当时在军队里可是个宝贝呀,要不能吃这么胖?

他护着迷龙老婆孩子过江那可能只是一种道义,可是过了江之后,他宁可带着妇孺讨饭寻找这个团,也没有直接归建,要知道炮手这种吃香的职业,就算是直接投靠别的部队也是立刻被重用的。顺便说一下,当时中国兵文化程度平均全部是文盲,能认字的基本上是军官。

不管他去哪个部队都会被接收,可是迷龙老婆孩子无疑会被赶走,毕竟和他没有关系。所以挨着饿,讨饭还要找这个团,可以说是侠肝义胆了。大家看看,为了一路还要逗孩子开心,他还头戴着一朵花。好了,把迷龙老婆孩子送到了。还想吃几顿饭再走,毕竟讨饭饿太久了。这下可好了,遇上了提审龙文章,所有人被抓上去了,他还在嚷嚷:“我就吃了一碗饭。”

在龙文章受审的时候,那种气度或者说是人格魅力折服了时小毛。克虏伯就留下来效忠于龙文章了。

可能大家会说,我这个把克虏伯说得太过于高大上了,那我们来看看他的自我介绍“战前家父本来要送我去德国学机械的。”这句话很重哦。去德国留学,学习机械,在今天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何况是那个时候,他父亲有能力有计划送他去德国留学,这无疑暴露了他父亲的身份----清末留洋学童。

这个身份和孟烦了那个尝试做永动机的孟老爷子相同,很高很高了,换今天至少是中科院院士。

詹天佑——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

吴仰曾——中国第一位矿冶工程师;

蔡绍基——北洋大学校长;

张广仁——第一位在美开业的华裔律师;

梁敦彦——晚清外交家、民初交通总长;

唐绍仪——民初国务总理 。

这些重型人物大家想必不陌生,就是清末留洋学童。

在《团长》里面,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两个军人就是时小毛和孟烦了,虞啸卿都要膛乎其后,不过学机械的不大喜欢说话而已,加上他又胖,显得憨厚还萌萌的,其实他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人物。

话说龙文章当了炮灰团的团长,开始要大家用杀虫粉洗澡的时候大喊:“诸位早也油成精了,知道疟疾伤寒杀我们比日本人杀得还多,而且这是我的团,哪怕这就么二十二条…” 电视剧里面改成了十一个(电视剧经费不足)。克虏伯纠正他,十二个。这就是在宣布效忠,而龙文章是个人精,收小弟之前要考察一下:“打过日本坦克?”时小毛为了得到赏识:“打过,筷子捅豆腐,穿啦。日本坦克好打,德国坦克才不好打。”

死瘸子向来嘴损:“你从外国回来的?打过德国坦克?”

换在别的时候,这个学机械的可能也就笑笑,不答话了。可是在这个宣誓效忠的时刻,他没有退让,选择直接怼回去:肯定是坦克结实得打不穿了。所以才要把战防炮搞好。

这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问题,德国战防炮打日本坦克,很好打。可是德国战防炮是用来对照德国坦克防御的,照着德国坦克的防御造出来的战防炮打日本坦克时筷子捅豆腐,那证明德国坦克和日本坦克至少在防御力上不是一个等级了。

你能相信这是那个胖乎乎的克虏伯说出来的?直接就是把孟烦了的脑袋按在地上摩擦呀。

龙文章这个妖孽开心得不得了,捡到宝贝了,不过他也不声张,只是接口:“劳资的团,就算只有十二条......”这就算是正式接受了克虏伯。

克虏伯不是猪肉白菜炖粉条的成员,他只是龙文章的铁杆粉丝。为了满足唯一的铁杆粉丝,龙文章大半时间是在想办法搞战防炮。

而克虏伯也一直没有暴露自己军衔,怕别的人来挖呀,虞啸卿未必有这个厚脸皮,海正冲,俞大志那可是......更何况是龙文章挖了他们那么多的人去了。

很有意思的是龙文章带着孟烦了去对岸侦察,对麦师傅说,能去侦察的,看得懂的炮灰团就两人,其实这是在骗麦师傅。炮兵看图形,专业过步兵,只是克虏伯要留在对岸接应。龙文章用镜子反射一下,克虏伯就会用那门小炮射击南天门,南天门的炮兵势必反击---射击横澜山,横澜山的炮兵会再次反击。这就造成巨大炮战,可以掩护两人回来。

即便是在龙文章最烦恼的时候,他私人铁粉说的“打一炮吧。”他居然会回答:“打一炮干什么,打两炮。”

小分队在南天门苦战的时候,克虏伯毫不犹豫的发射这自己的小炮,丝毫不惧枪顶在头上的威胁。

值星官:“胖子,死出来!”

克虏伯没理,撅着个大屁股在炮窝里翻寻他那发炮弹,找到了,写着“我饿了”的那发,他只管把炮弹填进炮膛。

于是外边的值星官也不会说话了,他拉开枪栓。

他这种死忠甚至打动了虞啸卿的死忠余治。于是整个炮群开始支援南天门。

为了这事虞啸卿来给克虏伯发了勋章,可是时小毛并不看重勋章,开口就是:“我们什么时候打过去?”这个镜头,时小毛授勋脱帽致礼,口中还喊着我们什么时候打过去,这标准的姿势还远在战车连连长余治之上。(41集)

在最后,龙文章要被枪毙的时候,为了看团长最后一眼,他混进了行刑队----以他那隐藏起来的智商,这并不难。我甚至怀疑他有计划去劫法场,他有这个智力。当他看到他的团长吞枪自尽的时候,他选择了追随,他开枪打爆了自己的脑袋。

他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军人,是个忠肝义胆的袍泽,他选择了龙文章效忠,并为之付出了一切。这是个隐藏在众多人物之中的一位精英,得花好多心思才能挖出来的角色。

我是铁杆团迷,朋友们有看到的,不妨关注一下,我在分析《团长》长篇连载,欢迎团友光临指正。


李勉9


每次想起克虏伯就想起大熊猫🐻,感觉萌萌的。他的特点就是扮猪吃老虎,大智若愚。

他的生活无忧无虑,就是吃,吃饱了就睡,唯一的爱好就是“团长,今天天气不错,打一炮哦,就打一炮”。

他出身在知识分子家庭,他父亲应该是个对世界比较了解的开明绅士或者留学归来的工程师家。所以他父亲对他灌输很多理工知识,并希望他能去德国学习机械。(从安排他去的国家和学科可以看出他父亲是个开眼看世界的人。)

他没有提到他家人怎么样了,但是从他的表现来看,我想他应该没有牵挂,从来没有看他像孟烦了那样牵挂他那个书虫爹,也没有像阿译那样,描写他父亲被日本人练枪随意杀害。

所以我觉得这家伙最大可能是:开明的技术专家或者开工厂的民族资本家家庭。在日本侵华后家里破产,家人去世,孤独一身。由于天生或者后天刺激,聪明的克虏伯喜欢一副傻呵呵的样子示人。

于是他参军,由于有机械知识底子,很快被选入炮兵团,并做了主射手。

在缅甸被打散,他凭借身体素质和个人智慧活着走回禅达。在渡江时发展迷龙留下死守阵地,就一直保护迷龙的老婆孩子。

他在禅达一路讨饭,帮迷龙妻儿找到迷龙。可见他是个侠义心肠的人。另外他也在寻找一个对的人,能带领他找回自己的人。

我觉得他来送迷龙妻儿另有一个目的就是加入川军团,当然他加入的方式还是靠蹭饭的方式。他说肚子疼然后吃光剩余的饭就住下来,后来团长给他们除虫洗澡,克虏伯主动加入,说不是十一条是十二条,可见他是希望能留在川军团。

他留在川军团是因为他看到,川军团在路上带领溃兵活着走到禅达,看到了真正希望遇到的好团长,看到了希望。

看到团长搞到炮的一刻大概就是克虏伯最快乐的一刻。他总是跑到团长身边请求打一炮,每天打一炮,乐此不疲。

团长在树洞坚守的时候,克虏伯每天坚持不断打炮,他始终和川军团在一起,没有退缩过。

团长在被枪毙前,克虏伯想去劫法场救人,在团长死去的一刻克虏伯自杀了,团长是他活下去的理由。

他想要的是能活的像个真正的军人吧,只有团长让他找到了这种感觉,团长的死让他失去了活着的希望。




小楼阅东风


克虏伯是半路插进来的一个人,虽然去缅甸以及回来的时候并没有和团长他们一起,也就是过江时看见迷龙还在山顶抗击日军,这才保护了迷龙的妻子和儿子,在过江之后一直在寻找着迷龙他们,沿途是乞讨要饭过去的,在迷龙向他表示感谢的时候他说自己饿,这是在吃了饭之后的,说明他并不笨,而且在申团长龙文章的时候他只想保命,后来慢慢的融入到了炮灰团,他的家室也是有一定实力的,比较去德国留学机械也是很厉害的了,而且从他对龙文章说德国坦克不好的,日本坦克好打,来看,他肯定两种坦克都打过,见识也很广,他们有了阵地,有了炮,每天追着龙文章想打上几炮,也符合炮灰团想打胜仗但是嘴上说不想打仗的念想,后来军部指定他代替兄弟们送龙文章一程,他打算自己亲手杀死龙文章,随后自己自杀,免得自己的团长被其他人侮辱,也能看出他是一个忠义之人,龙文章用自己的空包弹将自己震死,克虏伯没犹豫的直接就自杀了。

团长这部剧真的很悲情,本以为打下南天门就万事大吉,谁诚想迷龙杀了一个逃兵,而那个逃兵是陈大员的侄子,最后迷龙被龙文章亲手杀了,导致龙文章为了让迷龙家小摆脱迷龙之死喝了很多次老鼠药,团长因为不想带着自己的军队向共产党开火自己选择了死亡,还告诫手下不要带兵北上,阿怡吃了南天门的饥饿之苦,带着部下死守囤积了大量粮食的碉堡,最后被烦啦劝降,选择自杀,张立宪和小醉结婚,被烦啦劝降,不辣捡了一个日本人做宠物,带着他用一条腿蹦回了老家,之后其他人就都死了。


落水之猫终将飞天


克虏伯叫做时小毛,原来是37战防炮主射手。

在迷龙他们为了掩护妇孺过江,同时给对岸江防争取时间而拼死阻击日军的时候,时小毛在竹筏上面帮助了迷龙的老婆孩子,护送他们过江。

后来,迷龙他们回到禅达一个月以后,时小毛也带着迷龙的老婆孩子找到了收容所。他是一路要着饭,一路找来的。

来了,就成了炮灰团的一员。从此以后,时小毛和炮灰团的袍泽弟兄们,同甘共苦,誓死追随龙文章。

时小毛长得胖胖的,人也憨憨的,总是说,我饿了。其实,他应该是和烦啦一样的聪明人。他的家世肯定也不错。他说过,他父亲打算送他去德国学机械。那个年代,能读书,能出国留学,家世一定差不了。

时小毛是37战防炮主射手,后来又是炮灰团唯一的炮手,他的技能在当时也是难得的。如果离开龙文章,离开炮灰团,克虏伯的出路还是很多的,也肯定比在炮灰团有前途。

不过,克虏伯不会离开龙文章,不会离开他的袍泽弟兄。龙文章给了他们胜利的希望。克虏伯和烦啦、迷龙、不辣他们一样,输得太多、太狠了以后,就失去了希望。他们在遇到龙文章以前,已经没有了灵魂,只是机械的活着。遇到龙文章,他们找到了魂魄,有了希望。他们愿意跟着他们的团长去战斗,死也愿意。

炮灰团骨干去偷袭南天门,克虏伯奉命留下。他有他的任务。但是,他的心和弟兄们同在。

团长龙文章带着幸存的弟兄坚守树堡,三十八天,克虏伯天天往南天门打炮。甚至冒着违反军令的危险,偷偷地打。

龙文章不愿意内战,要被处死了。克虏伯“叛变”了,他竟然站在行刑的队伍里面。这个天天嚷嚷着:我饿了,团长打一炮的家伙,是打算冒死“劫法场”的。

团长没给他机会。龙文章用自己挂在脖子上的弹壳,加上火柴头,做了子弹,用虞啸卿的枪自杀了。

团长死了。时小毛也饮弹自尽了。他就那么静静地跪在那里,枪支着他的身子。他又追着龙文章,贱兮兮地说,团长,打一炮吧!

克虏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一个忠诚的炮灰团成员。我心中永远的英雄。


烟雨江南话红楼


克虏伯并非炮灰团在收容站的头班人马,是从缅甸退回来的过程中加入队伍的,真正的入伙作为炮灰团的骨干,是在送迷龙老婆到收容站后。但绝对是龙妖的死忠,是被团长的军事水平和人格魅力折服了的死忠,也是炮灰团中唯一追随龙文章自杀的人,尽管这个自杀有被逼的成分。

唐基为了撇清虞家军与龙文章的关系,为了保护虞啸卿不受牵连,刻意安排克虏伯进入枪毙龙文章的行刑队,几乎在龙文章吞枪自杀的同时,用步枪顶着下巴开枪自杀追随龙文章而去。这个自杀是克虏伯在进入行刑队时就做了的决定,作为军人,他只能服从安排参加对自己的团长行刑;作为团长的死忠,杀了自己崇拜的团长他自己也不想活着。但他没想的是龙文章竟然还能有办法自杀。当然,当时所有的人都没想到龙文章还会用一颗空弹壳杀了自己。但不管怎样,团长死了,克虏伯也不想活着。对于克虏伯来说,团长就是自己的生命,是自己在这个乱世活着的支撑。

克虏伯是一个纯粹的炮兵,除了开炮,再开一炮,其他唯一的爱好是吃。但如果因为开炮他可以不吃。在龙文章的炮灰团里,克虏伯觉得找到了一个炮兵的感觉和价值,是龙文章给了克虏伯的魂。

说实在话,在原著里读到克虏伯追随龙文章自杀的那一刻,确实让人感到震惊。一个为了活命而不断溃逃的败兵,一个刚刚拿下南天门胜利巨大军功的炮灰团油子兵,一个从此可以在虞师操作更先进火炮的酷爱开炮的炮兵,在人生刚刚有点转折的时候,为了一个只会带着他们打仗的疯子团长放弃了一切,包括生命!

克虏伯就是这样一个人,单纯而坚定,沉静而又充满信念。只要你给了他魂,他会为你赔上命。


野花的手掌


克虏伯,大名是时小毛,是37战防炮的主射手,后加入川军团后仍旧担任该团唯一一门战防炮的主射手,他的的口头禅是“我饿了”,“团长,打一炮吧”。他并没有追随龙文章的突击队突袭南天门,但是他的心一直同他的炮灰袍泽们在一起,他的战防炮一直在轰击对岸的日军。


克虏伯一直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憨厚、胆小、总是吃不饱,可是他绝对可以说是炮灰团最具血性的军人之一。他总是缠着团长龙文章以能让他打一炮、打两炮、打更多的炮,直到炮灰团攻上南天门那一刻,他的战防炮响了整整38天,始终未离开其炮位。即使他旁边的余治的坦克都被日军炸毁了也没有退缩。

而最能证明他是炮灰团一员的就是他对团长龙文章的忠诚和崇拜不亚于炮灰团任何一个人。在龙文章因不愿内战而要被枪毙之时,克虏伯悄然的加入了行刑队的序列,他要拼死救出他的团长。然而龙文章用虞啸卿的手枪自杀而亡,本想“劫法场”的克虏伯看到团长已去,断然把枪支于自己的下颚上,一枪打穿了自己的脑袋,誓死追随他的团长而去!



远处在喧哗,已经确定了死啦死啦的死亡,而克虏伯安安静静跪在那里,像要说我饿了,又像要跳起来说打一炮吧,那不过是他表达自己的两种方式,我们一直因他的呆滞而忽视他的内心,而他心里在翻江倒海。

由于克虏伯是炮兵的缘故,所以未能加入突击队参加南天门的苦战,但我们相信假如龙文章他们在南天门全军尽没的话,克虏伯也断然会自尽以追随他的袍泽们,绝不苟活!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