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傲慢与偏见》到《BJ单身日记》,“拯救系”爱情片的迷思

《傲慢与偏见》大概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爱情小说,迄今已风靡世界200余年。男主人公达西先生是古今中外万千女性心上温柔旖旎的白月光。据说,英国一位103岁的老妇人每天都要看科林·费斯饰演达西的95版电视剧《傲慢与偏见》,每次看后都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以致医生告诫她不要再看,再看就要危及生命!

《傲慢与偏见》的作者,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也因这部书荣登BBC评选的不朽文学经典大师之列,排名仅次于莎士比亚。为了纪念简·奥斯汀卓越的文学成就,英国政府将她的头像印在英国10磅纸币上。简·奥斯汀是现今英国法定流通货币上,除女王之外的唯一女性。

简·奥斯汀停留在世间短短42年,并无太多作品,主题也限于婚恋。她能与著作等身,代表作品包括《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等的莎士比亚相提并论,尤其《傲慢与偏见》征服迷醉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必定有她独到的过人之处。

从《傲慢与偏见》到《BJ单身日记》,“拯救系”爱情片的迷思

《傲慢与偏见》的故事并不复杂,有5个女儿待字闺中的浪博恩乡绅班纳特一家附近搬来了一位年入5000英镑的单身汉宾利先生。宾利先生的朋友,年入10000英镑的达西先生也到访此处。据英国网站的购买力测算,200年前的年入10000英镑,相当于如今的20亿英镑。

年入20亿英镑的单身高富帅,一到浪博恩就掀起了少女们及少女母亲们内心的狂澜。宾利先生热情随和,很快与班纳特家的大小姐简一见钟情。而达西先生高傲冷漠,在舞会上拒绝与班纳特家的二小姐伊丽莎白跳舞,并在背后告知宾利先生,他没兴趣敷衍舞会上被人冷落的姑娘,伊丽莎白小姐的相貌也仅仅是可以忍受而已。

这番尖刻的言论不巧被伊丽莎白听到,梁子从此结下。她相继被达西的前管家之子韦克翰先生和达西的表哥菲茨威廉上校吸引,唯独对达西心存偏见,尤其在听信了韦克翰颠倒黑白地诋毁达西的一面之辞之后。而达西此时已经逐渐被伊丽莎白明亮灵动的眼睛和鲜明茁壮的个性所吸引,但达西难以放下门第之见,对伊丽莎白粗俗的母亲,放浪的妹妹,低微的家庭出身耿耿于怀。不仅如此,达西还出手阻止了宾利和伊丽莎白的姐姐简的“明显不当”的婚事,破坏了简和班纳特全家抱以厚望,希望借此也让其他妹妹们攀上高亲的联姻。

在此情形下,达西和伊丽莎白的关系成了悬念,高傲的达西如何能放下如此悬殊的财富地位差距,追求伊丽莎白?伊丽莎白又如何能放下自尊,接受这个自大嚣张冷漠无礼,拆散姐姐姻缘的达西?

从《傲慢与偏见》到《BJ单身日记》,“拯救系”爱情片的迷思

不过是绝大多数人都要经历的婚恋故事,《傲慢与偏见》却能让读者带着迫不及待地心情翻阅下去,简·奥斯汀的人物塑造功力和排篇布局首屈一指。被视为伊丽莎白好归宿的牧师柯林斯先生,用词夸张毫不掩饰势利之心的班纳特太太,一个一个跃然眼前活灵活现,人物对话也非常有趣诙谐。

班纳特先生问柯林斯先生,他平日里对教会的大施主凯瑟琳夫人的奉承之词都是事先准备的,还是临场发挥,柯林斯先生不无得意地回答,他通常会事先精心组织好语言,但会给人以临时即兴之感,以达到恭维的最佳效果。当伊丽莎白拒绝嫁给奴颜媚骨荒诞可笑的柯林斯先生后,伊丽莎白的妈妈班纳特太太跑去向班纳特先生求助,扬言女儿不答应求婚就不再认这个女儿,班纳特先生认真地看着女儿,说道:“摆在你面前的是个不幸的难题。如果你不嫁给柯林斯先生,你的母亲就不要再见你;要是你嫁给他,我就不要再见你。”

简·奥斯汀能让读者会心一笑的时刻还有很多,不过,真正迷倒世世代代亿万女观众的情节还是“拯救”。因为当时的社会制度,伊丽莎白姐妹没有父亲的财产继承权,每人结婚只有1000镑的嫁妆。如果班纳特先生去世,作为继承人的柯林斯先生有权将伊丽莎白母女扫地出门。18世纪的女性工作选择也非常少,乡绅女儿从事家庭老师工作即属于社会阶层的滑落。女性的命运困境只有通过结婚来改变。

门当户对是最切合实际,符合双方利益的结合。如伊丽莎白所说,在拒绝了牧师柯林斯先生之后,她最好的命运是遇到另外一个柯林斯。达西远超她的社会阶层,她对之没有奢望。因相识之后,伊丽莎白对达西并无好感,对他从没有小女儿之态或刻意讨好之心。伊丽莎白有尊严地接受自己的命运,渴望得到爱情,同时又不存妄想,这也是达西喜爱她的原因之一。

达西,一位年轻英俊,道德感强烈,冷酷威严的亿万富豪,为了爱情,放下身段取悦伊丽莎白曾被他称为“卑贱的亲戚”,不辞辛苦和屈辱,重金阻止韦克翰与伊丽莎白妹妹的私奔,力挽狂澜地避免了伊丽莎白一家的身败名裂。他目空一切的眼睛唯独在注视伊丽莎白时,闪耀着爱的火花。在他的社交圈中的女性朋友贬损伊丽莎白时,他不动声色也毫不迟疑地维护伊丽莎白。达西在“拯救”伊丽莎白的同时,给了伊丽莎白最大的尊严。这是女性梦想中的爱情。

从《傲慢与偏见》到《BJ单身日记》,“拯救系”爱情片的迷思

200年前,“拯救系”的爱情故事让当时的女性读者心潮彭拜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时的女性没有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保住或提升社会地位的唯一方式是“缔结合宜的婚姻”。何以200年后,女性可以入学、就业,结婚离婚都能自主,与男性在法律上,有同样的权利和自由,“拯救系”的爱情故事,仍然大行其道呢?看过《傲慢与偏见》的女读者,有不爱达西,不渴望嫁给达西的吗?

又一“拯救系”神作,《BJ单身日记》2001年上映,改编自英国女作家海伦·菲尔丁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英国一家出版社的大龄平凡小职员布丽吉特·琼斯追爱高冷精英帅哥的故事。

作者海伦·菲尔丁是95版《傲慢与偏见》达西先生的粉丝,《BJ单身日记》的男主人公,顶极人权律师马克·达西,不仅与《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先生同名,而且就是按照达西先生的人物设定来写的,高大傲慢,英俊冷酷,一旦面对爱情时,又有一颗不顾一切,热烈真挚的心。

《BJ单身日记》的男主角就是《傲慢与偏见》的男主角科林·费斯。影片一上映,这部2600万美元美元的小成本制作,就取得当年票房2.8亿美元的好成绩。这部影片也更为巩固了科林·费斯作为绅士男神的世界级偶像地位。无数少女、少妇、老妪,睡前闭上眼睛时,眼前甜蜜浮现的是马克·达西清澈真挚的眼睛,嘴角一抹温柔宠溺的微笑,欲言又止尽在不言中的深情。

从《傲慢与偏见》到《BJ单身日记》,“拯救系”爱情片的迷思

如同达西先生在《傲慢与偏见》中挽救了伊丽莎白一家的名誉一样,这次达西先生化解了布丽吉特的职业危机,为改行作记者的布丽吉特,安排了一次全国瞩目的独家采访。布丽吉特因此为上司称誉为“电视界的奇迹”。

同样的达西,同样的性感白衬衣、同样的霸气兼具温柔,同样的人间翘楚,只为女主一人执着深情,只要女主有难,达西就能弹指间化危机于无形。平凡如布丽吉特,是谁都可以成为的普通女人啊。原来谁都可能遇见王子。全球女观众于是倾心若狂。

3年之后,2004年,《BJ单身日记2》上映。仍然是“拯救”,女主是36岁少女,猜疑、自卑、造作都没有关系。王子如上帝一般爱你,只要你像信仰上帝一样,信仰王子的存在。

布丽吉特被陷害藏毒,关在泰国,面临至少10年的监禁。已经分手的达西得知消息,在半个小时以内,惊动了两位内阁大臣和大半个军情五处,飞到法国里昂,找到国际刑警总部,在迪拜抓到真凶,找到驻沙特大使,成功引渡罪犯,一周内解救了布丽吉特。王子解决人生的一切困境。

2004年的《BJ单身日记2》依然全球大火,14岁的小姑娘到103岁的老太太都无法抵御英俊王子拯救灰姑娘的奇遇,都渴望自己是被拯救的那一个。看电影的时候,百般羡慕,但看完之后,年长了四岁的观众,未婚的有部分走入了婚姻,已婚的对婚姻一定又多了几分认知,那么,对于“拯救系”的爱情,女观众有没有几分质疑?2004年,可以走进影院的女性,有多么需要被拯救?女性,哪怕政治法律权利都平等,仍然注定是更弱的性别吗?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这一切是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吗?女性能够接受这一切,并安之若素吗?

从《傲慢与偏见》到《BJ单身日记》,“拯救系”爱情片的迷思

时隔12年,2016年《BJ单身日记3》上映,电影仿佛试图对前两部中,属于次等地位的无力的灰姑娘的女性形象进行改变,仍然单身的43岁布丽吉特怀孕了,孩子的父亲可能是达西,还有可能是另一位迷人的美国亿万富翁。2016年,社会对于未婚女性的性自由有了更大的认同。两位顶级资深帅哥,纷纷喜悦地争当爹,大显神通地向单身妈妈各献殷勤,甚至向布丽吉特表示,哪怕孩子不是自己的也没有关系,只要单身妈妈接受自己就行。

这原本应该是一部女性的超级大爽剧,不知为何,却比之前两部的“王子拯救灰姑娘”更为失真,不可信。这次女主的设定是“高龄、无脑、事业无成、怀孕且不知孩子来源”,两位可能性的潜在父亲完全脱离了小我趣味,你争我夺,只为当爹……

可是,认为《BJ单身日记3》与现实相距太远的同时,就是在认可前两部《BJ单身日记》“王子拯救灰姑娘”还没有那么失真,至少反映了部分的现实。虽然达西王子几乎绝迹,自认的灰姑娘还比比皆是。

从《傲慢与偏见》到《BJ单身日记》,“拯救系”爱情片的迷思

绝大部分的我们,心底都住着一个灰姑娘吗?如果不是,这类“拯救系”爱情片,怎么会模行两百年,经久不衰?照目前趋势,还会继续流行下去。如果是,我们的“无力感”和“次等感”来自哪里?千百年来,我们为什么一直在等待“被拯救”?

从《傲慢与偏见》和《BJ单身日记》里,我看到了不太乐观的女性精神面貌和社会地位现实,我们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半边天”,也没有我们所认为和标榜的那么“独立”和“坚强”。这类拯救系的爱情片如此卖座就是女性解放之路艰巨漫长的明证。

也许爱幻想是女性的天性,这种天性永远不会改变,可是幻想不会给生活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甚至带来许许多多的失落和风险。有多少女性在婚后发出感慨“嫁给你,原本为的是挡风遮雨。结婚以后才发现,原来人生中最大的风雨都是你带来的。”如果没有幻想,如果没有给异性过多的责任和期待,现实会不会容易接受一点?

王子是不存在的,能遇到在风雨中互助合作的伴侣已是幸运。收起幻想,面对现实。现实没有电影那么激动人心,但是它实实在在,坚如磐石。任谁在现实面前,都只有握手言和的份,否则还能怎样?跟现实斗,会演化成另外一部影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精致虚荣的老太受伤受骗后,回到北方,回到粗俗的老汉身边,市场上摆一小摊,天寒地冻,用嘴里的温度慢慢软化冻僵的馒头。

我知道,我相信,我承认,《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更为真实。可是逢年过节或内分泌失调,包治百病的保留节目还是《傲慢与偏见》和《BJ单身日记》。

很多事情,从理性层面懂得,并且去践行就好;有幻想的日子,还是更为瑰丽。

从《傲慢与偏见》到《BJ单身日记》,“拯救系”爱情片的迷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