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户口迁城市户口,因城市没地方落足又迁回农村但已是非农户口,老房子可以修吗?

用户5621956561356


农村户口迁进城,以前登记为非农业户口,现在的农村户口迁进城登记为居民户口。以前农转非后又将户口从城市迁回农村的,大多数迁回农村的户口都登记为非农业户口,现在从城市迁回农村的都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也就是说,现在的户口没有农业和非农业区分,只要换户口、迁户口,户口本上都是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现在的户口区别就是地址不同,落户在农村的就叫农村居民,落户在城镇的就叫城镇居民。


那么农村户口从农村迁到城市,又从城市迁回农村登记为非农业户口,老房子可以修吗?

答: 是可以修的。

以本村集体成员的身份可以修建。

从城市迁回农村登记为非农业户口,普遍是2014年国家户籍制度还未改革之前迁回的,现在农村已经不存在农业与非农业区分了,户口落户在农村的都统一叫农村居民,都是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都能依法享受本村村民福利待遇。户口本上还是非农业,是因为使用的还是老户口本,现在去户籍管理处更换户口册,户口本上就会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所以,户口能从城市迁回农村村集体,就是本村村集体成员,依法享有申请宅基地翻修老房子的权利。


以进城农户的身份也可以修建。

户口从城市迁回农村,即使村集体暂时不承认迁回户口是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作为城镇居民的身份,也是可以依法申请翻修老房子的。《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国家保护进城农户的合法权益,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依据此政策规定,即使非农业户口暂时不被村集体认可为本村集体经济成员,作为进城农户的权益,也是可以依法翻建农村老房子的。只是目前宅基地政策不明朗,宅基地新政策还在修订过程中,进城农户在此阶段申请翻建农村老房子,村委会和乡政土地管理部门不敢随意批地,但农户私自修建,一般村里面也不会过于严管,所以,农村无证自建房很多就是这样产生的。待宅基地新政策出台后,很多农村宅基地建设审批制度才会严格执行,之前修建的无证自建房才会依法颁证或者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处理。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喜欢阿洪文章的朋友,记得帮忙点赞、评论、转发,关注农人阿洪,了解更多三农趣事。

阿洪168


作为多年管理过农房建设工作的“乡杆杆”,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作如下答复:

关于非农户口人员的农村老屋:
  1. 维修修缮完全没有问题,政策允许。
  2. 原址原面积翻建问题不大,一些地方对农村老屋翻建政策已有所放开。
  3. 不能通过新增宅基地或增加建筑层高进行扩建,目前的政策仍不允许。

下面,就重点介绍一下非农户口人员翻建和扩建的问题。

第一,关于原址原面积翻建的问题,放开政策应是众望所归。

(一)就广大农村地区而言:默许实施。虽然严格打表农房建设管理的相关政策,非农户口人员不能对自己的农村老屋进行翻建。但在实际之中,只要不涉及邻里纠纷,不引发不良反映,原址原面积进行翻建一般没有人来干涉。

这种情况,在农村相对较多,也没见哪里专门进行排查和整治过。笔者这里,只是有因升高地基造成邻居反映举报的问题,最后是双方和解了事。

(二)就个别放开地区而言:允许审批。就是对农房建设管理政策有所放开,纳入农房建设审批管理的内容(其实质是涉及产权登记中的房屋结构变更等问题),允许非农户口人员合法地对自己的农村老屋进行翻建,但前提仍然必须是原址原面积。

这一政策,对在农村有老屋的非农户口人员来说应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大家也期待着全面铺开,以有利于留在农村的“根”。

第二,关于扩建的问题,出现变通新途径的可能性较大。

(一)目前执行的政策:严格禁止。目前的政策是非农户口人员再申请、再占用宅基地对原有老屋进行扩建,根本不可能,因不具备申请使用宅基地的条件,是严厉禁止的行为。

同时,非农户口人员的老屋也不能增加建筑层数,比如由一层增加成二层,不能对加层进行审批,也不能变更产权登记中的房屋面积(这才是要害)。

(二)部分试点政策:购买集体建设用地建房。就是允许非农户口人员、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员通过招拍挂购买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办理产权登记后再进行建房(当然包含改扩建)。这就其实就是相当于通过政策放开,非农户口人员等重新通过购买而获得农村的建设用地,然后再进行建房。

当然这一政策目前仍在试点之中,若能全面铺开对非农户口人员再回农村建房无一是条新的路径,同时也能大在促进资本下乡,推动农业农村建设。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乡村微视界之乡村漫记


大家好,我是乡村小菜,三农领域的创作者,欢迎关注、留言、留信一起探讨三农相关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使得很多农村人口跟随潮流进城,更把农业户口转变为非农户口。这部分人虽然属于非农户口,但是在农村还有着之前居住的房子。在国家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过程中,类似以上情形不在少数,该户的老房子可否重修?该如何界定房子权属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 首先,明确此类老房子的权属。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宅基地是农民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而享有的可以用于修建住宅的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无须交纳任何土地费用即可取得,是一种福利性质的,一般来讲不能继承。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则属于公民个人财产,可以继承。由此可见,非农业户口人员由于已经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那么在宅基地上建设房子已经是不允许的了,但是可以拥有老房屋的使用。

  • 其次,明确房屋使用权涵义。根据规定,非农业人口人员已经不符合申请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的条件,则该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扩建,待处于不可居住状态时,宅基地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简而言之,作为非农业人口人员拥有的老房子可以翻修、可以加固但不能重建或扩建。


乡村小菜


这个问题阿丽来回答。

首先明确一点,题主所说的修是指修缮还是彻底翻修重建呢?如果对老房子只是简单的修缮处理,那么不管是否将户口迁回农村,或者是否为农业户口都是可以进行的。因为老房子是个人所建,居民对房子拥有所有权,按照《物权法》第36条规定,居民有权利对破损的房产进行修缮处理。

那如果题主所说的修是指彻底翻建,又是否能进行呢?

那就要看迁回农村后,是否还拥有老房子所在宅基地的使用权。因为只有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才可以动宅基地,才可以对老房子进行彻底的翻修重建。



那么像题主这样的情况,还能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吗?

搁以前,如果整户把农村户口迁出为城市户口,那村里的宅基地使用权肯定要收回集体组织的。也就是说虽然你拥有老房子,但房子所在的宅基地的使用权已经不属于你了。

但自从2019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这样的政策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文件中规定,不得以退出宅基地或承包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因此按照国家最新政策,虽然农户后来迁回的户口为非农户口,但依然对老房子所在宅基地享有使用权。既然拥有宅基地使用权,那么不管是局部修缮,还是彻底翻修重建都是可以的。



总结:国家1号文件的出台,充分保护了进城户口农民的权益,让农民不再担心自己户口迁出后农村的耕地或宅基地被收回。所以题主也可以放宽心修自己的老房子,只是如果进行彻底翻修的时候需要向当地政府申报,获批后就可以翻修了。

我是村官阿丽,欢迎大家关注!

村官阿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