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的前身是雷州府?论湛江与“雷州文化”的关系

在中国有很多城市都有自己充满诗意的古代美称,如南京的金陵、苏州的姑苏、荊州的江陵、合肥的徽州、宝鸡的陈仓、石家庄的常山,那么湛江市的古称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广洲湾,但广洲湾仅包括今天的市区且仅有几十年的历史。个人认为湛江最充满诗意的别称应该是“雷州”或者“雷阳”,因为明清时期遂溪的洪泮沫、陈乔森及海康的陈瑸、陈昌齐等先贤在往来的书信或作品中都以雷州人或雷阳人自居,湛江地区最早下南洋的那一批华侨在海外建立起的会馆都称为“雷阳会馆”或“雷州会馆”,由此可见古代湛江人民对“雷州”的自信及强烈的认同感。

假如现在用“雷州”来做为湛江的别称可能会引起一些朋友的反感,因为他们可能会认为雷州代表不了湛江,但在本文中所指的“雷州”是指古代雷州府,而不是仅指原海康县。今天的湛江市管辖有四区三市两县,从历史方面来看,湛江市除了廉江市、吴川市、坡头区古属高州府(现在的茂名市)以外,其人口及地理范围在主体上继承了古代雷州府,古代雷州府管辖范围包括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遂溪县、雷州市、徐闻县、东海岛、硇洲岛等地。

湛江市的前身是雷州府?论湛江与“雷州文化”的关系


雷州府曾是清代广东的下四府之一,其面积及人口虽然略小于潮州府(包括了今潮州、汕头、揭阳、汕尾),但其育孕了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雷州文化。雷州文化是继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之后的第四大广东地区文化。雷州文化植根于雷州半岛,并在湛江这片红土地上成长,因此又称红土文化。雷州文化的内涵体现在雷州八音、雷剧、人龙舞、傩戏、醒狮、石狗、上刀山下火海、公祖信仰、本土饮食、雕刻等方面,有非常独特的本土特色,是湛江先民的劳动智慧结晶的深刻反映。

湛江市的前身是雷州府?论湛江与“雷州文化”的关系


自从1994年海康县改名雷州市,没有研究过湛江历史的新一代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雷州府,容易误将雷州文化的认识及“雷州”这一概念局限于原海康县内,没有认识到雷州文化源于古雷州府,是湛江最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文化。虽然笔者出生在今天的雷州市,但是我认为遂溪、海康、徐闻、麻章、赤坎、霞山等地人民都是雷州文化的孕育者及继承者、受益者,雷州文化的辉煌和发展离不开雷州半岛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位先民。

湛江市的前身是雷州府?论湛江与“雷州文化”的关系


我一向很欣赏潮汕地区的人民,因为他们对于潮汕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他们无论走在哪里都很自豪地将本土的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在外地传播开来。潮汕文化孕育于古潮州府,雷州文化孕育于古雷州府,雷州府在人口和面积上虽然略小于潮州府,但是潮汕文化和雷州文化都各有其优点及丰富内涵。今天的湛江市作为一个旅游大城市,其发展离不开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文化作为支撑,湛江在历史文化的宣传上不能仅限于小范围的市区,而应该是发掘整个雷州半岛的文化,同时包括吴川市及廉江市所孕育的文化也非常优秀。

湛江市的前身是雷州府?论湛江与“雷州文化”的关系


有人认为湛江没有什么特色文化可以拿得出手,甚至耻于谈及本土文化,我认为这是文化自卑的一种体现。其实湛江能拿得出手的本土文化有很多,关键是湛江人民能不能正确去认识和充分发掘本土文化,有没有对本土文化保持高度自信。在湛江地区作为土生土长且具有代表性的雷州文化就是湛江提高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闪亮品牌。希望雷州半岛人民能够正确认识雷州文化,并且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及文化认同感,将湛江的本土文化发扬光大,相信未来的湛江将会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