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不好當,輕易別給女兒帶娃”,姥姥和奶奶的區別,真相諷刺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呱呱墜地的娃娃越來越多,娃娃出生了忙碌的不是孩子的父母,反而是孩子的奶奶姥姥,由於年輕人要賺錢養家,把孩子交給外人又不放心,自然是老人承擔起照顧孩子的重任,老人幫忙帶娃確實幫助年輕人減少了很大一部分的壓力,能夠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的在外面闖蕩,

可是往往這老人有時候出力還不討好。

“姥姥不好當,輕易別給女兒帶娃”,姥姥和奶奶的區別,真相諷刺

同事小夏和老公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雙方父母又都是正式職工,現在都已退休在家,平時沒事雙方父母都催著小兩口要孩子,小兩口也考慮趁著年輕,早生孩子早解脫再說還有父母能夠幫著照看,於是小兩口很快就要上了孩子,這下可把雙方的父母高興壞了。

“姥姥不好當,輕易別給女兒帶娃”,姥姥和奶奶的區別,真相諷刺

很快孩子出生了,當初老人的承諾也做到啦!孩子出生之後奶奶和姥姥都爭著來照顧娃娃,於是兩口子商量兩邊的老人一人帶一個月,這樣也不會起衝突,兩邊老人也達成了一致。

首先是姥姥來照顧第一個月,由於當時在月子期間,小夏總是不聽姥姥的勸導,月子期間不是要洗頭就是要洗澡,急的姥姥總是因為這嘮叨小夏,晚上孩子哭了餓了姥姥總是第一時間起來照顧,就是想讓閨女多休息一會,可是一到白天姥姥就因為觀念的不同和閨女起爭執。這一個月在閨女家待的真是出力不討好,很快一個月轉眼就過去了,經過這一個月的接觸要不是看在孩子的份上,姥姥都不想來了。

第二個月終於輪到了奶奶,奶奶看見自己的大孫子真是疼愛得不得了,奶奶的焦點全在孫子身上,沒有時間關注小夏,別說小夏洗頭洗澡,就算是小夏餓不餓都不管,一心只在孫子身上,有次小夏對奶奶說:媽我餓了,你給我做點吃的吧!可是奶奶的回答卻是:沒看見我看著孩子呢,冰箱裡什麼都有你自己去做吧。

聽完小夏只好忍著一口氣自己去做了。這個時候小夏才反應過來,姥姥在的時候,姥姥對自己是有多好。

“姥姥不好當,輕易別給女兒帶娃”,姥姥和奶奶的區別,真相諷刺

雖說都是父母一方是奶奶,一方是姥姥,帶孩子還真有區別,區別究竟在哪裡?

1)關心的點不同

姥姥除了關心孩子以外還會關心自己的閨女,因為愛屋及烏,愛自己的閨女才替閨女分擔壓力,來疼愛閨女的孩子,就算閨女再大也是自己的孩子,而奶奶就不一樣,奶奶關心是孩子和兒子,而兒媳婦是外姓,奶奶也是為了兒子才幫忙照顧孫子的,所以大部分的疼愛都會給到孫子,對兒媳婦的關愛就會少一些。

“姥姥不好當,輕易別給女兒帶娃”,姥姥和奶奶的區別,真相諷刺

2)說話方式不同

姥姥看孩子,孩子出現什麼問題都會直接和孩子的媽媽溝通,比如哪哪做得不好,哪哪做得好,應該怎麼調整,兩人都是商量著來,而奶奶看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會開始責怪大人,平時孩子爸爸不看孩子,孩子媽媽看得多,自然也責怪不到孩子爸爸的身上,那隻能是孩子的媽媽受責怪啦,怪孩子媽媽沒照顧好孩子等等。

“姥姥不好當,輕易別給女兒帶娃”,姥姥和奶奶的區別,真相諷刺

3)教育方式不同

姥姥看孩子通常都會給孩子灌輸媽媽的好,怎麼不容易,媽媽多麼多麼疼愛你,為了你媽媽吃了多少苦,長大之後要孝敬媽媽等,而奶奶通常給孩子說的都是媽媽的不是,你看你媽媽平時那麼懶也不給你洗衣服,你媽媽就愛花錢長大後你可不能像你媽媽這樣,給孩子灌輸的全是媽媽的缺點,你說在孩子心中媽媽的印象能好嗎?

“姥姥不好當,輕易別給女兒帶娃”,姥姥和奶奶的區別,真相諷刺

不管孩子跟誰關係更好,姥姥和奶奶都是本著為孩子好的出發點做事,不同角度看問題也有所不同。老人幫忙看孩子都是出於情分,做小輩的一定要學會感恩,我相信只要將心比心,我們拿出真心對待老人,老人也一定不會對我們差,只會加倍對我們好。

你家孩子跟姥姥更親近還是和奶奶更親近?歡迎到留言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