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時腦子裡什麼都不想?還是要想點什麼?

每次面對這個問題,我都想笑,

因為曾幾何時,我也問過相同的問題,

那時的我對冥想一無所知,

只停留在認識“冥想”這兩個字而已的階段。

但是,

在練習過之後,

哪怕只是一次練習之後,

這個問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我的腦海裡。


冥想時腦子裡什麼都不想?還是要想點什麼?

人們對於冥想的最大誤區可能就是:冥想就是安靜地坐著,“什麼都不要想“,

但是你以為什麼都不想,你的頭腦就能乖乖聽話什麼都不想嗎?

你也太小瞧頭腦了,因為只要我們活著,

頭腦就會一刻不停的提醒我們ta的存在,

畢竟就像心臟是負責血液循環一樣,頭腦就是負責產出“念頭”的,

就算什麼不做,一天也有幾萬個念頭出現,

這並不是誰能控制了的。


“想”如果是個動詞,肯定是與冥想背道而馳


如果把冥想裡的“想”當成一個動詞時,就會陷入一個邏輯的悖論。

冥想時腦子裡什麼都不想?還是要想點什麼?

因為如果“想”是一個動作,就一定有個主體,誰來執行“想”這個動作?一定就是冥想的人,而主體是如何執行這個動作呢?就需要頭腦。但冥想不是放鬆大腦的嘛?如果一味讓頭腦去執行你發出的“想”的指令,它怎麼會休息呢?怎麼會得到放鬆呢?


冥想時腦子裡什麼都不想?還是要想點什麼?

所以從邏輯上來說,把“想”當成一個動作,對於冥想來說就是適得其反的。


冥想,“想”是個名詞

大腦的功能就是要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這裡的“想”就不再是動詞,而是個名詞,“想”即念頭。這些念頭是怎麼來的呢?可以把大腦想象成一個自動照相-成像的一體機。所有的感官(眼耳鼻舌身)負責收集信息,這些信息都存儲在大腦裡,而念頭的產生就是這些信息以記憶片段的方式呈現的過程。

冥想時腦子裡什麼都不想?還是要想點什麼?

信息呈現的有的是有意識的,即思考、回憶,但這些只是大腦這個記憶庫裡少之又少的一部分,冰山一角,更多的信息碎片則是已無意識的狀態存在大腦裡的。所以很多人在失眠時會感覺腦子裡很亂,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連上趟的冒出來,根本無法控制。

冥想時腦子裡什麼都不想?還是要想點什麼?

而冥想就是要幫你正確處理這些念頭,從而達到最基礎的放鬆頭腦的效果。

但這真的只是練習冥想最最最底層的獲益,

隨著練習的深入,

對於情緒的改善等更高階的冥想獲益會隨之而來。

放棄對於頭腦的控制吧!


頭腦的“想”的過程是一個我們生理本能發起的東西,你不可能關閉”想”!

如果你要頭腦“什麼都不想”,

這本身就要用“大腦”來抑制”大腦“,

反人類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