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裁古籀出新意——王兰香女士书法作品赏析


化裁古籀出新意——王兰香女士书法作品赏析

艺术简介:

王兰香,女,汉族,大学文化,甘肃通渭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妇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定西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定西市画院画师。

化裁古籀出新意——王兰香女士书法作品赏析

化裁古籀出新意——王兰香中山王书法赏析

甘肃省书协 倪永伟

当前处于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书家的创作思想异常活跃,艺术形态推陈出新,原有的作品形式和习惯的审美定式,已满足不了人们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创作理念的更新,作品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变化,使一部分书家从普遍性中走出来,表现出艺术的独特性和纯粹性。在这个时期,最能启发书家想象力的“原型”,是那些由旧的典型向新的典型过渡中的雏形,“中山王”文字就是其中之一,“中山三器”行文流畅,文字精美,风格独特,是中国古文字的精品奇葩。它没有先秦六国文字中的那种诡秘和不可触摸的历史距离感,是大小篆转换过渡中的产物,又对二篆都有所包容,带有“大朴未雕”的神秘,亦如中国文学中的先秦文学,包罗万象,取之不尽,因此,充满了创意,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化裁古籀出新意——王兰香女士书法作品赏析

中山王铭文的迷人魅力倾倒了无数爱好者,众多书法家和篆刻家纷纷效仿,其中女书家王兰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化裁古籀出新意——王兰香女士书法作品赏析

由于我在甘肃省书协工作,王兰香的丈夫牛忠先生担任定西市文联副主席、市书协主席的原因,我们十分熟悉。对于他们夫妻书家的美好佳话我是早有耳闻,对于王兰香的作品我也是印象深刻,但可能是她的好多具体事务都让她的好丈夫牛忠先生代劳的缘故吧,我和王兰香竟一直未能谋面。初识王兰香是在2008年牛忠先生在兰州办个展的时候,我过去帮忙,一进展厅,一位中等身材,温文尔雅的中年女士在众人之中格外引人注目,站在那里端庄秀逸、娴雅贞静,一双微含笑意的大眼睛里透着女性所特有的聪慧,举止言谈略带出男子般的豪爽与洒脱。还没介绍,我想“胸有诗书气自华”,她肯定是才女王兰香了。果不其然,牛忠先生介绍说这就是他的夫人。自从那次相识后,我对王兰香就更加关注,也更为熟悉了,每每在报刊杂志、展览网络上看到她的作品就更觉亲切,为她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

化裁古籀出新意——王兰香女士书法作品赏析

艺术家需要有天赋,但天赋也需要特定的环境来启迪。首先,王兰香所在的甘肃定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激荡奔流的洮河、渭水,广袤深厚的岷山、陇川,不仅孕育了马家窑、齐家、寺洼、辛店等灿烂的史前文化,也传承着汉唐古风,成为享誉书坛的书法之乡和甘肃省的书法强市,“家家户户挂字画,放下锄头上书桌”的浓厚文化氛围培育了她学习书法的兴趣,滋养了她艺术创作的灵性,从幼年时代起,王兰香就喜爱书法艺术,认真临习《倪宽赞》、《九成宫》等经典法帖,初中时就已经以一手端庄秀美的唐楷为乡亲们写春联,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女。其次,他的丈夫牛忠先生也是一位在全国屡获大奖,活跃于陇原大地的一位著名书家,夫妻两人因书法结缘,情笃意合,比翼双飞。他临帖,她铺纸;她写字,他磨墨,两个人互相扶持、彼此激励,耳濡目染,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还有,她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无论是在过去艰苦的环境中,还是在担任领导工作繁忙的时候,她对书法的研习都没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每天都要挤出两三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正是有了这样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书香浓郁的家庭环境,和孜孜以求的个人不懈努力,王兰香在书法上不断飞跃,硕果累累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化裁古籀出新意——王兰香女士书法作品赏析

在书法艺术中,展现一定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在作品中表现一定的艺术意境和人生境界,需要具体的笔法、墨法、章法等技法作基础;反过来,一定的书法艺术审美和风格、一定的艺术意境又会对具体技法有所要求和规范,二者之间是一对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矛盾统一体。从某种角度讲,审美、风格和意境决定技法,技法又反过来支撑审美、风格和意境的形成。王兰香近年来致力于中山王书法的研习,在认真分析中山王的结体、用笔、章法基础上,继承保留了中山王字型修长、重心偏上、线条下垂,纤细劲秀,布局均匀的基本特征,又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是着重突出了单刀利刃,尖入尖出的契刻效果,线条外拓、露起露收,用笔更显爽利劲健。二是线条组合上追求粗细、轻重、虚实变化。主笔粗、重、实,副笔细、轻、虚,这就使通篇文字产生了强烈的韵律感。三是变尖角为圆角,硬折为圆转,更显得线条劲健、圆转畅达、妍美流便、灵动自然。四是章法上借鉴了当代书家创作的成功经验,缩小了字距行距,使作品更显紧凑、饱满。由于王兰香在深入传统上的继承创新,其作品点画灵动活泼、极富趣味,线条曲直相间、方圆皆备,用笔轻重起伏、得心应手,结构对称均衡、沉稳自如,字型修长优美、体势秀逸,篆法婉美醇正、雍穆典雅,风骨内敛淡醇其表,精神外拓隽秀其里,含有一种内敛、含蓄的阴柔之美,仿佛蓝天里悠悠飘浮的几朵白云,给人以清丽脱俗之感!

化裁古籀出新意——王兰香女士书法作品赏析

想用中山王文字进行创作,其实难度是巨大的,由于直到1976年才有中山国的文物出土,学习成功可供我们借鉴的书家少之又少,并且中山王三器铭文不过寥寥数百字,我们能直接使用的字更是有限,所以,要想创作出长篇巨制的作品,就要深入研究学习中山王的造字、结字方法,然后举一反三,推理演绎出别的同样风格的字。如果作者没有对古文字的研究、没有深厚的书法基本功是无法攻克这些难关的。但是王兰香凭着对书法艺术的执著追求和深厚的书法基本功,刻苦研习多年,深入研究汉字六书论,刻苦攻读《说文解字》,终于攻克了中山王创作的难关,归纳形成了中山王器铭篆书体系,遂得自由创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王兰香丝毫没有固步自封,满足于现有的成就,而是在学习“中山王”取得成功后,不断“破茧成蝶”,挑战自我,积极开拓新的书法领域,她在“中山王”基础上,努力进行创新和发展,尝试进行鸟虫篆研究与创作。在中山王结体和笔法基础上,在字旁与字的上下附加鸟形作装饰,或直接把文字与鸟形融为一体,既有明显的鸟虫篆的风格特点,又可对每个字以篆书加以识别和辨认,形成了个性化的书法语言,富有装饰效果,变化丰富,变幻莫测,个性鲜明,独树一帜。出色的作品是醒目的,醒目的作品就会被人记住。近年来,王兰香的中山王书法在全国连续多次入展全国展览,并先后当选甘肃省妇女书协副主席、定西市书协副主席等职务,充分说明了她对于书法的研习是成功的,是得到了全国专家学者和甘肃书法界的充分认可的。我深信,睿智、勤奋的王兰香必将在中山王系列书法上创造出更为辉煌的成就。

化裁古籀出新意——王兰香女士书法作品赏析

人生最美好的境界莫过于有一个志趣相投的伴侣、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很多人认为,把这几种追求都纳为己有是对生活过分的奢望。可是,王兰香做到了,她和牛忠书法结缘,伉俪情深,在真情与墨香滋养的净土里,享受着尘世难得的清雅之趣,其乐融融,凭借数十余载的临池历练与抱朴守拙的恬淡心性,王兰香夫妻两人走上了向书法更高境界攀登的旅程。他们在书法领域的卓著建树和甘肃“赵孟頫、管道升”的故事必将成为当今书坛一道琴瑟和鸣的靓丽风景,必将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段独领风骚的美谈佳话。

化裁古籀出新意——王兰香女士书法作品赏析

化裁古籀出新意——王兰香女士书法作品赏析

化裁古籀出新意——王兰香女士书法作品赏析

谢谢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