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读音一是xiá,二是xié,你选第一还是第二?

怀抱太平洋


当然按xie来读,这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读音。至于在平水韵中,斜、家、花均属下平六麻韵,所以这里是押韵的,这个知识点知道即可。在现代生活中作为信息交流时,即使是读古诗,也应该按现代汉语标准读音来读,否则是不是还要恢复入声字?难道李白的望天门山要读成:天门中断楚江kui,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lei?

当然,作为艺术表现形式,在戏曲中还是应该遵循传统语音,如京剧中有很多上口字,这不应该按现代汉语的发音来读。


拿了桔子跑啊


试答如问如下:

“斜”读xiá,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读音,不是在“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里,而是在读一年级的时候。

我一年级老师,是一位年轻的民办教师,蒙古族人,讲课的时候带有浓重的,很好听的蒙语口音。她课教得很好,是我的启蒙老师。

我的小学1~4年级是两个年级,在一个教室同时上课(复式班教学),原因是学生少。学生少,学校也就小。教室和老师办公室离得很近。老师之间讨论问题,在门外是能够听到老师之间说话的。

有一次,一位学富五车,粉笔字、毛笔字写得非常地道,打一手好算盘的老师,与她讨论“代”字中的斜勾,是应该读“xiá”。

我经历的不同的老师,把“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有读“xiá”的,读这个音的。多数是年长者,他们认为,读这个音是合理的。汉字的写法在连续不断的简化中,读音也在变化的。权威的《新华字典》里只有“xié”是值得商榷的。

小编认为:读xiá合理,读xié合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孙庆国:读了不到2年的高中,教了不到3年的学(民办教师),参加了4次高考(自学的高中教材)的机械工程师。

孙庆国:业余时间专注中高考30年,对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顽固不化”、“一如既往”。


孙工的文话旅行笔记


“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我肯定会读成“xiá”。

上小学的时候,是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字就是应该读成“xiá”,特别强调绝对不能念成“xié”,还讲了当时没有听明白的好多理由,但死死的记住了“xiá”的这个读音。后来大学期间学汉语时,教授又讲这个问题,和小学老师讲的完全相同。

读“xiá”,第一是为了押韵,第二则是字义上的问题,“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的诗中的含义是弯弯曲曲,没有“xié”的意思。

近年来一直对这个字的读音分歧甚多,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主张改“xiá”为“xié”,在《诗经韵读》中说:“我们并不要大家用古音来读《诗经》,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其所以不可能,因为如果按古音来读,那就应该全书的字都按古音,不能只把韵脚读成古音,其他多数的字仍读今音。如果全书的字都读古音,那就太难了。其所以不必要,是因为我们读《诗经》主要是了解它的诗意,不是学习它的用韵,所以仍旧可以用今音去读,不过要心知其意,不要误以为无韵就好了。”他的观点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诗词与文学


第二。


春花有意1052061899


有得选吗?我小时候读xie,老师说错,要读xia,而且这个字只在这里读xia。我记住了,这就是学问,这就是古早的读音。现在我儿子读小学了,说教育部课本上规定读xie,我以前教的xia是错的。。。

都是些什么专家规定的呢?能站出来吗?把名字留下,记录在案,让历史铭记,是你!就是你!改的读音。


遥远的TA4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上初中时,有个农村来的物理老师,其中讲到力学定理的“斜面”,老师对斜字的发音就是“xia”,还说他们村里人都是这么念。所以,我一直以为

石径斜的斜就应该念xia。

令人不解的是,古代语言的许多字,都被现代人给改了,甚至在字典上都找不到原音了。比如大伯的“伯”(bai),非要改成bo;茅厕的厕(si),非要念成茅ce,曝(pu)光,也变成“bao”光了,呆(ai)板也变成dai板了,就连人尽皆知的阿房(e pang)宫,也成“afang”宫了。美其名曰,方便外国人学中文,有利中文走向世界。这些都是专家教授的杰作。


李建新9529


当然是读作xia了。

斜在古代就读作xia(侠)。本人是山西运城人,运城方言与陕西话极为相似,保留了大量古语古音!

这个斜字,在运城方言里,就读作xia,与大侠的侠是一个读音。我们小时候,看到某个东西是歪歪斜斜的,就说它是“xiaxiai”(侠侠)。



所以上学的时候,老师讲这一句古诗“斜”字要读作xia时,我们是很容易理解的。

另外,从整首诗韵脚考虑,也应该读作xia。

山行这首诗,一共四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按照绝句押韵的规矩,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最后一个字应当押韵,也就是说应该是同一个韵母。

第二句最后一个字“家”,第四句最后一个字“花”,韵母都是“a”,所以,整首诗的韵脚应该是“a”。只有第一句的斜读作“xia”,整首诗才能押韵。


最后,说点题外话。

除了这个斜字。运城方言里还有很多古语古音。

比如,“携”字,运城土话里,有“携娃”这样的词汇。就是抱着孩子。说起来好像是土话,土得掉渣。但是写出来,看文字,竟然那么文雅,古意盎然。

再比如,“让”字,先秦时期,让字,主要是批评,责备的意思。这个意思,至今完整保留在运城方言里。


再比如,“床”字,它最初的含义是胡床,也就是一种板凳。运城方言,保留了床最初的含义和读音。运城人把小板凳叫做/fuə/,这是国际音标。因为拼音字母无法标音。

还有很多例子,这里不一一例举。写这么多,只想说一句,那些认为粤语是古汉语读音的观点,真是脑袋被驴踢了。汉语古音,从古至今一直都有方言存在。而汉语雅音,一直都在中原大地,并且现在仍然以方言的形式充满活力的存在着。


上将嗳福斯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杜牧的绝句《山行》。诗中第一句的"斜"字,必须读作xia(霞音)!!!绝不可读作xie!这是不应该有争论的!为什么呢?主要取决于韵脚!诗人在这首绝句中使用的是家花韵。第一句尾字斜xia,第二句尾字家jia,第三句仄起拐弯,晚Wan,第四句花hua,斜,家,花,这三个字,虽然声母不同,但韵母都是a,这个家花韵脚规定了斜字的读音必须念xia!而不应读作xie。


张永科38


我选第一个,Xⅰa。因为古诗比较注重韵律,一首诗其韵脚相符,即压韵。这首诗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叶花。




短笛轻吹润家园


这个读音在小学认真听讲的基本上都知道在古诗中咱们读“xia”,平日生活中咱们读“xie”,这并没有什么冲突。

产生这种疑问,只有一个原因,古诗读得太少。杜牧的这首《山行》实在太过耳熟能详,才让人生疑。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实还有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也是经典作品: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里也得读“xia”,才能和“家”、“麻”、“花”押韵。

稍生僻的还有韦庄《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

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数不胜数,不再举例,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古音中这个字就读“xia”,平水韵中属“六麻”部。

不读古诗词没什么影响,但是要赏析古诗词,必须要切换到这个读音,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音律切合精妙,否则的话会很影响古诗的诵读感。

最近好像国家对这些古今异音字进行了调整,不再在字典中标注古读音。还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其实这也没什么,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规范发音以便于交流确实是大势所趋。

很多人是这么想的,那些领导也这么想,所以一拍脑袋,改。

字典这个东西,并不是用来规范发音的,从古至今,字典的功用是用来记录发音的变迁的。当世界上还有这个读音需要,字典就应该记录下来,给求知的人以参考。随着有些发音的消失,字典中就可以取消记录,而不是通过修改字典来改变下一代的读音。

其实对“斜”字影响不大,因为不管读“xia”还是“斜”,它都是一个意思。但是对有些多音异意字来说,就不一样了,比如“骑”字,读“qi”还是读“ji”,意思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这样的读音如果取消了反而会引起古文意思的混淆,这是不应该的。

当然了,这个咱们说了不算。

所以还是自己多读点相关知识吧,当我们的孩子朗诵到“远上寒山石径斜(xie)”,“一骑(qi)红尘妃子笑”,问为什么读起来很别扭的时候,至少我们可以解释清楚。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喜欢请点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