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航母白菜价么?为什么日本能够拿出来那么多航母?

军武文斋


日本在二战当中对于航母的使用是非常成功的,并且,日本航母的数量在太平洋战争开始的时候也是高居世界第一。

这是为什么日军偷袭珍珠港后,一直到中途岛战役,美国都处于被动的防守阶段,因为日本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很成熟的航母舰队,而美国只是在太平洋战争以后才通过疯狂的建造,最后造出了100多艘航母,最终靠着数量优势击败了日本。

为什么日本在整个二战中会有高达20多艘的航母呢。

这些航母是怎么建造出来的?

分析下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们从历史背景来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以后迅速发展,并且通过跟中国的甲午战争和跟俄国的日俄战争,迅速成为了亚洲的一流强国。

但是,和欧美的列强相比,日本的实力,尤其是海军实力还是比较弱小的。

尤其是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署以后,日本遭到了英国和美国的联合打压。根据条约,日本海军主力舰的吨位只能够达到英国美国的60%。这就意味着日本不能够建造大型的主力舰,比如说大型战列舰。

在当时,大型战列舰才是每个国家要重点发展的主要海军装备。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海军实力发展就要受到严重的限制,但日本人毕竟很聪明的,经过思考,他们把战列舰拆除,开始建造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是改变海战的一个标志性武器,但是在一战之后航空母舰还没有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日本在华盛顿海军会议上获得了81000吨航空母舰吨位的配额,于是决定充分利用这些配额,大力发展航空母舰。

在当时,一艘航母的造价是很便宜的,比建造战列舰便宜多了,基本上一艘战列舰可以建造两艘以上的航母。

就这样,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日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另辟蹊径,开始建造航母。

第二,有了航母,如果没有相应的战术,航母在海面上就是战列舰的靶子。

日本要感谢英国,原来,英国海军很早就发现了航母价值:如果有合适的舰载机,通过航母运送到作战海域,并且放飞这些飞机,航母就变成了一座可以移动的机场,这对战列舰队来说,简直是毁灭性打击!

英国人迅速行动,从1917年开始就秘密的设计航母。

全世界第一艘设计的航母就是由英国人研发设计的,命名为竞技神号。

这个消息被日本海军获悉,日本人马上意识到,航母对于日本的重大意义,于是在英国竞技神号开工两年后,日本也紧锣密鼓地开建一艘名叫凤翔号的航母。

日本人效率非常高,在1922年,凤翔号建成,竟然抢在了竞技神号的之前下水。

这就意味着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母,是由日本人建造完成的!

与此同时,日本开始研究航母的作战方针和战术。

虽然日本有航母派和舰队派之争,但是经过讨论,以山本五十六为首的航母派抛弃了传统的战列舰决战的思想,日本计划通过航母的舰载机对对方的舰队进行轰炸,通过海军航空兵的战术思想来击败对手。

于是从1937年开始,日本开始的又一轮的航空母舰建造狂潮。

到了1939年,日本已经建成了20多艘各种型号的航母,包括了我们所熟知的瑞凤,龙凤、祥凤、瑞鹤、翔鹤等。

正是因为日本较早地研究了航母的战术,并且日本联合舰队当中的主要将领坚定地走航空母舰路线,这才有了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成功。

试想,如果不是日本航母搭载舰载机从几百公里以外起飞去轰炸珍珠港,如果日本舰队派遣战列舰缓慢的进攻珍珠港,那么珍珠港事件的后果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以后,也迅速的看到了航空母舰的巨大价值,于是开始不计一切代价的疯狂建造。

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一共建造了120多艘航母,光赠送给英国的航母就有30多艘。

最终,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通过航母的数量硬生生的碾压和全歼了日本的航母编队,取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

可以说,航母在二战是第一次崭露头角,也是从二战开始,航母统治了海洋。






熊爸爸讲历史


二战时期,日本大概建造了25艘航母,当然,最恐怖的是美国,建造了150艘航母,因此,大家都说二战时期的航母就像下饺子一样往海里。

当然,不管在什么时期,航母都不是白菜价,要知道现在的白菜只有三毛钱一斤。

尽管英美日的航母满海都是,但是以军工强大而著称的德国人,却连一艘能打仗的航母都没有建出来,要知道,当时德国一年能够产四万架飞机。

为此,希特勒在第二次大战爆发前,就决定建造两艘航母,结果就建成一艘下水,这个航母叫齐柏林伯爵号,由于各种原因,这艘航母未能参战,也就是说,二战时期,德国压根就没有航母,假如要说航母白菜价,以希特勒的野心,德国早就建造个几千艘了。

既然,航母不是白菜价,为何日本能够建造出那么多的航母呢?纵横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日本是勒紧裤腰带,在硬造!另一个是日本制造的航母工艺水平低。下文,将详细进行分析。

二战前的日本,开启的全民造军舰的热潮

日本本身是一个小国,却能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力参战国,不得不佩服,能够在二战时期建造这么多航母,也是一件很牛叉的事情。

日本能够造出这么多航母,其实也是勒紧裤腰带,在硬造!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就知道日本人有多热衷于建造海军了。

早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就希望通过发展海军来对外扩张,甲午海战中起到巨大作用的吉野号,于1893年制造,当时清政府和日本海军都想要购买,这艘军舰航速可达23节,航速快,配备速射炮,攻击力着实不一般。

当时日本政府并没有能力购买,于是就发动全国进行筹款,仅仅半年,日本就把吉野号开回国内,第二年就上了甲午海战的战场,立了大功,由此可见,日本海军对建造军舰的热情。

在建造航母的时候,日本也是勒紧了裤腰带,压缩陆军军费。

然而,日本航母造的虽然多,但是配套设施并不强,人家是一个航母就是一个航母战斗群,日本是,航母就是航母,并没有形成一个以航母为核心的海军作战队伍,最后结局就是,在对战的时候,往往成为靶子被人打,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二战时,日本制造的航母有多low?一炸就坏!

航母的产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各国在海军装备竞赛时研发的,日本应该说是真正意义上研发了世界上第一艘航母的国家,1922年,日本凤翔号下水,但是跟现代航母差不多的则是1923年英国的“竞技神”号航母。

可以说,一战结束后,各国的航母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开来,但是总体来说,早期的航母都是由运输船改造而来,把飞机放到船上是一个伟大的海军作战思想,以这种思想为指导,运输船成为最佳航母平台。

不怕别人笑话,当时奉系军阀张作霖还改造了一艘德国退役运输舰改造成一艘航母,可以搭载八艘水上飞机,当然,张作霖的这个玩意跟人家的比起来更low,别人的好歹是飞机在甲板上起飞,张作霖的是把飞机从船上吊到水里起飞,回来后,再吊到船上来。

日本的航母肯定是比张作霖的要先进多了,但是真正在二战中,也是脆皮的很,比如在中途岛海战中,日本出动那么多航母,主力四艘航母被美国全部炸沉,在中途岛海战的核心战场,当美军飞机过来轰炸日本航母的时候,仅仅五分钟,其中三艘航母就彻底失去战斗力,惨的一匹。

而日本只击毁美军一艘,这艘约克城号航母在1942年的时候,遭受重创,中途岛海战的时候正在维修,紧接着就上战场了,结果第一波轰炸的时候,这艘航母又遭受重创,立即维修后,又上战场,这才被日军击沉,当时日军还以为击沉了两艘航母。美日之间航母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史论纵横


知道日本为攒这些航母花了多少年?

日本的第一艘航母、也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从建造起就是航母的航母“凤翔”号,是1921年下水、1922年服役的,此时一战结束也不过3年而已。到1942年5月珊瑚岛海战前,日本一共才有多少航母?

“凤翔”号是世界上第一艘竣工的、开工时就是航母的军舰


舰队航母6艘:“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

商船改造的准舰队航母两艘:“隼鹰”、“飞鹰”;

轻型航母:“凤翔”、“祥凤”、“瑞凤”;

由水上飞机母舰改装的轻型航母:“龙凤”、“千岁”、“千代田”。

共计14艘而已,这是日本海军同时拥有航母的最高纪录。

此后直到二战结束,日本还陆续建成和改造航母7艘(“大凤”级一艘“大凤”;“云龙”级三艘“云龙”、“天城”、“葛城”;由战列舰“大和”级第三艘改建一艘“信浓”;由老式战列舰不完全改造而成两艘“伊势”、“日向”),建造而未建成5艘(都是“云龙”级),由商船改装护航航母5艘(“大鹰”、“云鹰”、“冲鹰”、“海鹰”、“神鹰”),整个二战期间“至少有个壳子”的日本航母,一共只有区区这么26艘而已。

“大凤”号是日本二战期间唯一建成的正规重型航母(“信浓”是改建),这个“唯一”其实也是战前开工的


日本能拿出“这么多”航母的原因,是动手早、转向快,早在别国还在造战列舰还是航母间犹豫摇摆之际就果断下本,真正发挥作用的“苍龙”、“飞龙”、“翔鹤”、“瑞鹤”四艘正规航母都是战前很早就研发和建成的,“大凤”和“云龙”这两级真正的标准化舰队航母也是战前的设计。事实上除了“云龙”级的三艘,日本战时所有航母都是开战前动工甚至竣工的,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新造航母只有区区三艘建成。而且日本作为岛国穷兵黩武,将大量资源集中在海军和主力战舰上,看看他们的坦克和步兵武器就明白了。

仅有“飞龙”级简化版的“云龙”级在战时开工并好歹完成了3艘


反观英国,1939年二战开战时只有大小航母7艘(还有5艘在建),但整个二战期间英国却总计投入航母96艘;美国就更不得了,二战开战时美国只有大小航母8艘,但整个二战期间美国共建成各种大小航母147艘,还租借赠送给英国护航航母38艘,其中仅埃塞克斯级就计划32艘、动工26艘,建成服役24艘——这可是战时开工的正规航母,仅此一级就几乎相当于整个旧日本海军时代全部航母的数量总和(论质量更不用比了,日本的26艘连不到一万吨的都算上了),这充分表明“航母白菜化”方面,日本其实做得比对手差太远。


李厚何


二战日本航母造得多且快,但是并不便宜;

算上各种中途改装的航空母舰,二战中日本海军一共拥有25艘航空母舰,如果不是和拥有上百艘航空母舰的美国对垒的话,在当时的世界上还是属于一支令人非常生畏的海上作战力量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日本海军能够在二战期间建造这么多的航空母舰?

首先,当时的日本对造船的热情很高,一艘日本海军的大型军舰,造价和当时日本陆军一个常备师团的组建成本差不多,这还只是造价,不包括维护和使用成本,但是日本还是将大量的军费投入到了海军的建设上,毕竟当时日本海军是日本在太平洋上和美军交战的主要作战力量。

在这种“大力出奇迹”的理念下,日本海军就得到了大量的资源可以建造航空母舰在内的海军舰队,因此能够建造大量的航空母舰。

其次是当时的航空母舰复杂度与现代航空母舰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部分轻型航空母舰甚至是在巡洋舰舰体和民用邮轮的基础上改装而来的,建造周期短。当然,即使是改装货也有高规格版本,比如以“大和”级战列舰舰体基础改装而来的“信浓”号大型航空母舰,建造周期和建造难度都会更高一些。

而日本海军早期的航空母舰,比如“赤城”号航空母舰,也是用战列巡洋舰的舰体改装而来的。所以到战争的中后期,虽然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总数是在上升的,但是大型军舰的总数的上升速度并不快,因为部分军舰被改装成了航空母舰了。


書与剑


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在二战期间,先后造出了27艘航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当今世界航母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有12艘;其次是英国、中国、意大利和印度,数量为3艘;再往下依次是俄罗斯、法国、巴西、西班牙、阿根廷和泰国,只有1艘航母,这是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有编队并正式服役的所有航母。从这个数据来看的话,二战日本确实有些不同凡响,一个国家的航母数量就已高出当今世界的航母总量,那么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二战日本航母的整体质量

答案是否定的。当今世界虽然有20多艘航母,但是除了美国拥有数核动力航母,以及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之外,其他国家大多数常规动力航母。除此之外,像巴西、俄罗斯和西班牙等国的航母只能是名义上的航母,实际上已经到了淘汰期,正式作战能力严重不足,而且排放标准等方面也不符合国际要求,和无航母国家没什么区别。

二战时期的日本航母也是如此,名义上有27艘之多,实质上有正式航母编队,可以正常使用并参与战斗的航母只有11艘。其他的16艘航母只是“护航航母”与“轻型航母”,相对于大型航母而言,没有太强的作战能力,只具有运输和护卫的一个作用。



强大的资源与技术保障

另外一点,战争时期和常规时期不可同日而语。战争时期国家可以动用倾国之力来维持军队建设以及武器研发,全国上下的资源都被积极运用到了战争之中;而和平时期的国家力量和资源储备更多的要用在民生与经济建设,二者不是一个概念。


二战日本能够大量制造航母的原因还有一个方面:很多人觉得日本弹丸小国,资源紧缺;殊不知日本在二战时期的最大领土面积达到了800多万平方公里,如此庞大的占领区域所产出的资源总量同样不可忽视。再加上日本航母发展时间比较早,技术方面有着巨大优势,所以能够造出这么多航母也在情理之中。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


1.从技术上来讲,战列舰技术复杂的多,航母不是!

二战的航母其实属于摸索阶段。直到战争后期的美国航母才具有现代航母的雏形!而战列舰技术含量相对较高。日本大量进口了英国的发动机,才保证了自己的战列舰服役。如同今天高超音速导弹一样,中美基本无差距,但战机发动机我们差美国一大截!

2.从数量来讲,战时生产体制和和平生产体制不一样!

二战对美日来说开始时间根本不一样。31年入侵东三省,32年入侵上海,37年二次入侵上海41年偷袭珍珠港后才把美国拉入战争。可以说日本从31年就转入战时体制。这时日本军队是很可怜的。陆军不过10万人,还没有东北军30万人多。海军稍微强一点,只有航母3艘。其中一艘就在31年服役,根本无法投入战斗。但也就是这一年日本转入了战时体制。

经过十年吃奶似的发展。到41年,开战时日本海军总兵力236艘119万吨,相当于美国80%,总的实力是:

战列舰10艘、航空母舰10艘、重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20艘、驱逐舰112艘、潜艇75艘。

而开战时美国海军的总兵力为345艘143万吨:

战列舰17艘、航空母舰8艘、重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19艘、驱逐舰165艘、潜艇106艘。

日本用战时体制才勉强达到和平发展的美国水平。据说日本每一艘战列舰下水,日本人饭桌上菜就会少一个。(形容而已)

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韩朝两国:朝鲜拼了命的发展,也只是勉强和韩国差不多。

3.日本是倾尽举国之力发展海军,而放弃了陆军。二战强国苏联,德国重视陆军,坦克天下无敌。英国注重海军,但陆军坦克也不差。美国则是陆海空全面发展。只有日本基本上放弃了陆军。枪,炮,坦克都是世界上最差的,甚至不如中国的德械师。(当然人家是全国产,而且数量大)只有海军被疯狂发展。所以显得很多。

综上所述:日本不过是倾举国之力,使用战时体制,企图弯道超车!也差点超车了!

但这个“差点”绝对永远是差点!因为历史上第一强国一定在全方位上会碾压你,不会让你占据某方面的绝对优势!





斗天斗地斗自己


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二战时的航空母舰与现在的航空母舰有着天壤之别。至于说二战时的航空母舰就是白菜价,那就言过其实了。

航空母舰发展到二战时候已经初露锋芒了。各项技术理论和建造技术也日趋成熟。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竞相建造航空母舰。野心勃勃的日本也不甘其后。日本是世界上较早研发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凤翔”号航母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标准的航空母舰。

据统计,在日本的海军史上,共拥有航母29艘,其中10艘是真正以航母标准建成的,3艘是改建而成,12艘是改造而成,4艘在二战结束时还未完工。由于日本海陆根深蒂固的矛盾,他们相互之间看不起甚至是挖坑。大日本蝗军也建造了四艘“神州丸”航空母舰。另外还有几艘日本独创的水下航空母舰。

日本在二战各列强当中。无论是工业水平和国家实力都不是第一梯队。那么日本为什么能够建造如此多的航空母舰呢?

首先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在面对暴发户美国狂风暴雨般的打击下,日本许多的航空母舰都折戟沉沙。而日本的工业水平根本弥补不了这些损失。为了弥补战场上的损失,日本便开始滥竽充数。

其实日本许多航空母舰都是商船,甚至是军舰改装来的。只要能改装的能够,起降战斗机就算是航空母舰了。无论是防护能力和适航性。都与专门设计的航空母舰,有着巨大的差距。完全是赶鸭子上架。这也与日本贫弱的工业水平有着巨大关系。而反观山姆大爷像下饺子一样建成航空母舰。日本最后的粉身碎骨也就早已注定。个人意见欢迎讨论,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广元飞龙


日本在1919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这艘只有7400吨的小型航母,开创了日本联合舰队舰载航空兵的先河。在此之后,日本开始陆续建造航空母舰,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日本海军已经拥有了大批精锐的航母,数目达到10艘之多。

凭借着这支精锐的海军航空兵,日本海军发动了著名的偷袭珍珠港的战役,使得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瘫痪了半年之久。有力的促成了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优势,使得日军能够在短时间内横扫东南亚,达成了战略目标。

在整个战争中,日本又陆续建造了15艘航空母舰,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日本海军一共拥有过25艘航空母舰。由于战争的失败,这些航空母舰大部分都沉入了海底。

日本的航空母舰虽然数量较多,但是,真正的航空母舰却很少。它的航空母舰大部分以改装的为主,还有一部分是小吨位或者陈旧老舰,派不上什么用场。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日本资源匮乏的窘态。

在日本的25艘航空母舰中,真正按照航母设计建造的只有10艘 ,而其余15艘都是由战列舰、水上飞机母舰、潜水母舰或大型商船改造而来,其中商船改造航母占了很大比重,达到7艘。

大 型 航 空 母 舰 :包 括“赤城”、“加贺”、“翔鹤”、“瑞鹤”、“大凤”和“信浓”号,这类航母排水量在25O00吨以上,除两艘重装甲航母外均载机数量较多,具有较强的综合作战能力 ,在机动部队中充当核心力量 。

中型航空母舰:包括“苍龙”级 、“飞鹰”级和“云龙”级,这类航母排水量在15000吨到 25000吨之间 ,载机数量在 50至70架左右,具有良好的作战能力,与大型航母一道构成机动部队的主力。

小型航空母舰 :包括“凤翔”、“龙骧”、“瑞凤”级 、“龙凤”、“千岁”级 ,这类航母 吨位通常在 10000吨左 右 ,除 了早 期 的“凤翔 ”、“龙骧 ”两舰外 ,其余均由水机母舰 、潜水母舰等军用舰艇改造而来 ,载机数量较少 ,在 20至40架之间 ,作战能力较弱 ,通常在机动部队中配合大中型航母作战 ,也会单独执行护航、警戒、对地支援等任务。

商船改造航母 :包 括“大鹰”级、“神鹰”和“海鹰”号 ,这类航母的共同特点是均 由民间商船改造 而 成 ,航 速 较 慢 ,载 机 数 量 在20至30架之间 ,不适合执行一线机动作战任务 ,主要用于后方运输 、护航任务。

我们可以从上面的分类看出来,日本的航空母舰都是些什么货色。大型的航空母舰中,只有“翔鹤”、“瑞鹤”和“大凤”三艘航空母舰是专门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其他的不是由战列巡洋舰改建的,就是从战列舰半道改建的。

中型航空母舰情况好一点,但是,里面的“飞鹰”级航空母舰则是由高速邮轮改建的,虽然在战斗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隼鹰”号还有着出色的表现,但是由于引擎马力不足,先天的防御不足,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至于小型航空母舰,大部分被用作战场上的诱饵,更是发挥不出多少作用。商船改造的航母,在盟军方面大多是用作护航航空母舰,很少投入正规战场。日本的这些航空母舰也一样难以发挥作用。

因此,日本的航空母舰数量虽然达到了25艘,可是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只是寥寥无几。加上后期,战前培养的精锐海航飞行员损失极大,日本联合舰队机动部队的战斗力急剧下降。在莱特湾海战中,日本当时仅存的四艘航空母舰仅仅只有108架飞机,最终只能充作诱饵,被美军击沉。

而在关键时刻,日本辛辛苦苦造出的航空母舰,由于损管方面的缺陷,被美军轻易击沉,也严重影响了日本海军的作战。比如“大凤”号在第一次出击时,只中了美军潜艇一发鱼雷就沉没了。而著名的当时最大的航空母舰“信浓”号,则在第一次海航中,被美军潜艇一次鱼雷齐射就击沉了。从这里可以看到,日本和美军的差距。

相比日本那捉襟见肘的窘态,靠东拼西凑去改造建造航空母舰的状况。美国充分显示了自己的优越性。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和日本不同,美国仅仅建造两种舰队航空母舰,“埃塞克斯”级和“独立”级。仅仅这两种航空母舰,美国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就建造了33艘。还不要说多达50艘的“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空母舰。

在这种巨大的差距面前,日本的所有努力都是徒劳的。虽然它尽了最大的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增加航空母舰的数量,可终究还不是美国的对手。最终,日本被迫投降,他的曾经猖狂一时的联合舰队落得一个灰飞烟灭的下场。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笑春风


大家好,我是HK君,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1.二战日本造的航母数量上看起来多,主要是二战时期的航母当然比现在的航母科技含量,更容易建造。

(1)吨位小:二战航母一般两三多吨,主流航母4万多吨,其中最重的航母是日本拿大和级战列舰改装的信浓号航母,一出海就被美军潜艇击沉了。

(2)战斗力有限:二战航母搭载的是活塞螺旋桨飞机,不是喷气式飞机,虽然比当时的战列舰打击能力强,但是和现在的高科技航母比起来,就差远了。

(3)当时的航母科技含量比较多,可以由很多民船来改造。日本改装了好几艘游轮,其中还包括德国在日本的游轮。

(4)二战时期,航母并不都是作战航母,还有护航航母。

护航航空母舰则是由商船改装而来,因此属于最小型的航母,吨位一般最多1万吨!

护航航母主要功能就是两方面,一是用于为商船护航,它们一般是在运输船队前方展开,用少量的舰载机进行侦察、攻击潜艇,或引导水面舰只实施攻击。

二是运输飞机,不断地将飞机(舰载机和空军飞机)从港口运到前线的航母基地。


2.跟同时期的海军强国相比,日本是最弱的。

二战时期,只有三个国家拥有航母舰队,分别是美国、英国和日本。

二战期间,日本一共只有29艘航母。其中,10艘是真正以航母标准建成的,3艘是改建而成,12艘是改造而成,4艘在二战结束时还未完工。

二战开始后,日本又建造了“云龙”、“天城”、“葛城”等航母,但发挥主要作用的,依然是二战前完成和确定建造、改造的那些航母。

这时候,我们需要对比一下,就能看出日本的航母是多,还是少。

对象是美国。从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引发太平洋战争算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美国在短短4年间,共建成下水的航母具体数量如下:

1、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22艘

2、中途岛级舰队航母2艘

3、独立级轻型航母9艘

4、塞班级轻型航母1艘

5、博格级护航航母45艘

6、康门斯门特滩级护航航母18艘

7、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50艘

以上合计,舰队航母24艘、轻型航母10艘、护航航母113艘,总计147艘。

加上二战爆发后,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建造的航母,如约克城级大型航母大黄蜂号,以及1945年底下水的航母,那么美国在整个二战期间建造的航母数量如下:

大型舰队航母27艘,轻型航母11艘、护航航母117艘,总计155艘。

3.如果计算吨位,那美日航母的对比会进一步拉大

日本的航母普遍排水量低,大凤级只有2万多吨,而美国的中途岛级(二战后还两次改装)航母标准排水量高达45000吨,满载排水量达60000吨,全舰最多可携带130-145架当时的各型活塞式战斗机!

简言之,二战日本的航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比英美差得很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我是HK君,期待您的关注。


HK君


放在任何阶段,建造航母所需的价格都不是个小数目,就算一个国家拥有多艘航母,那我们也不能因此将其简而言之“航母是白菜价”,这种说法确实颇欠妥当。看待二战时期中日本多航母的现象,我们还是要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于客观现实对之来进行合理分析。题主也许只是看到了日本的25艘航母,并未注意到同时期拥有96艘航母的英国和拥有147艘航母的美国。

1.日本航母舰队的历史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日本不仅仅开辟了亚洲战场,还积极投入兵力开创了太平洋战场,且日军于太平洋战场中曾一度以独占鳌头之势狠狠压制着美国。日本之所以能够称霸亚洲,称雄太平洋,一方面得益于其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的“明治维新”,另一方面就是其先进的工业制造水平。而组成日本先进军事力量的因素,航母的价值尤为重要。

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便愈加醉心于先进的工业水平,同世界其他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日本更是提前将“建造航空母舰”提上了日程。日本军界关于“航空母舰与战列舰孰轻孰重”的争论已由来已久,双方争执不下。1911年,日本海军正式开始着手于“建造航空母舰”的计划当中。根据统计,日本从1922年~1945年二战结束,先后总共建造了29艘航母,其中仅有四艘航母没有竣工。这其中有11艘舰队航母均建造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如此算来的话,那么日本曾于二战时期增加了14艘航母的建造。

2.日本能够建造出25艘航母的资本

其一:航母的标准定义:数量不代表质量

二战时期,不仅仅只是日本,就连同当时的英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来说,他们所建造的航母都不能说是极其标准的,因为当时来说,世界各国对于航母的定义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放眼于二战时期,各国对航母的建造标准大概就是:能够搭载飞机的大型航空母舰,且能够增大战斗力作战距离的航母,当时的标准并没有现代的高标准定义。

其二:日本凭借综合实力雄踞亚洲

正如我上边所说,日本的航母够多,但是英美国家的航母更多。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航空母舰的建造也是如此。日本之所以能够建造出25艘航母,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其经济实力所决定的,如果不是雄厚财力的支持,也就不会有25艘航母的日本。

其三:25艘航母并不仅仅只是二战的产物

日本能够于二战时期能够拿出25艘航母很大原因还是要归结到二战之前日本对于航母的研究建造,这也就意味着:这25艘航母并非都产生于二战时期。日本从1911年开始着手航空母舰的制造,直到1922年世界上第一艘标准航空母舰的诞生(“翔凤”号航母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标准的航空母舰),再到1931年日本局部侵华战争的开始,在此期间,日本已经拥有了11艘航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