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人去世,严重扰民,该怎么办?

管冬悦


村里有人去世,这的确对于其近亲属是一种非常难过的事情,在农村去世的人一般举行隆重的葬礼,葬礼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的麻烦的。持续的时间平均在三天左右的时间,如果有钱的人有可能时间更长一些,办得上的可以说是风风光光的。几乎全村的人都用上了,烧火的,烧水的,刷碟子、刷盘、刷碗的,买饭的炒菜的太多了。



我国实行“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的改革以前,在农村的确死一个人都死不起,因为花的钱太多了,一般在农村都有攀比的心理,至少一个去世的老人丧礼要花5~10万元不等。特别请的部署是比较多的,有的能请上2班鼓手对着吹,天天闹的非常的厉害。特别对于举办丧礼不尽的那些居民,可以说是白天晚上无安宁之时,有时能够吹到半夜,还有的在晚上需要请戏班唱戏。

在农村葬礼上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请人哭丧,这些哭丧的人非常专业,每哭一回就需要100元钱,有的家里女儿比较多的,经常一晚上能够请人家哭一两千块钱。而且现在音响效果非常的好,不再像以前传的不是太远,使用音响能够传的大半个村,影响到好多村民一夜都睡不着觉。但是又别无他法,毕竟人家上主家花的钱请人唱的,而且上主家也是代表自己悼念去世的老人,借哭丧人的口来表达自己的悲哀。


其实遇到这种现象,大家都以理解为主,也是没有办法去劝阻的。毕竟每家都会有老人去世,只是最举行葬礼的方式方法不一样,有钱的人闹腾的厉害一点,没有钱的人闹得比较轻一点而已。但是现在已经实行了厚养薄葬的方式,对于丧礼的举行放哀乐来代替,哭丧的人和吹鼓手一般现在很少用了。如果说吹鼓手用的比较多的话,吵得睡不着觉,实在没有办法且想制止这种行为,现在可以打电话举报了。

其实,人死了一了百了,只见活人受罪,没见死人享福,这也正应了农村一句俗语:“床前端上一杯水,赛过坟头万吨灰。”在老人活的时候要好好的孝敬,能给多吃一点好吃的就多吃一点好吃的,让其多香一天的福,让生命多活一天,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如果在去世了以后,大摆阔气,大摆场面,闹得全村都不宁,其实一切都是无用功。明明知现在,何必当初。子欲孝而亲不在,这就是最后悔的事情。


宗元三农堂


看到这条题目,不禁想起农村的一些往事,农村老年人去世,搞大操大办,跟据当地的习俗,这谁也违背不了,因为这个地区的习俗就这样,记得我参加我三姥爷的葬礼,他的家里在清河门,他们的习俗就是这样,老年人在院子里放三天,搭上戏台子,有唱歌的,有吹喇叭的,都是请来的,没黑天没白天,总是换班儿的吹拉弹唱,真的是很扰民,但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风俗习惯导致的这种风气。

他们清河门就那个样子,把老年人的棺椁放在院子里,还有一个儿子,在棺椁前面烧纸钱,不要棺椁前的纸钱火灭了,这也叫守灵,白天有唱戏的,吹喇叭的,还有替哭丧的,这位替哭丧的,还真的会哭呢,一边唱一边哭,想想都瘆的慌,晚上我11点多钟就回到我大舅家睡觉去了,跟他们折腾不起,连续这样折腾三天后,才可以出殡呢,出殡那天也是挺隆重的,都扎白腰带,孝子在前边,跟在后边的都是直系亲属,跟在亲属后边的就是屯中的老少爷们。

前面有吹鼓手吹吹打打,后面跟着几位孝子,还有直近的亲属,后边儿就是屯中老少爷们,不是干跟着后边走,得磕头的,有一个孝子在前边儿喊,请孝子跪下,给老人磕头,记不住走多少步磕一个头了,反正有人在前边喊,就跟在后边磕头吧,就这样总是磕头哇!慢慢的走进坟茔地,落下棺椁,把棺椁落入坟坑里,在棺椁放在坟坑以前还有很多说道,都记不住了,凡事挺复杂的,他们那里的风俗就是这样。

各地的风俗不一样,不是本家愿意的事情,谁不愿意早点儿睡觉,谁不愿意老人快点入土为安,但是当地的习俗不允许,如果草草的入殓完毕,会被屯中的老少爷们,骂一辈子的,说是不孝的子孙,这个扰民真的没有办法,家家都是如此。


三农刚子


太阳往谁家都会照,你家里人长生不老?确实有人大操办,挺烦的,但是你不能怪他,因为……因为是农村,人情味比较浓的地方,如果和城里一样,邻居之间都不认识,不存在扰民的事。我说个真事,我们村里有个人不合群,别人家有人去世他从来没有去帮过忙,而且他还是独生子,后来他爹去世了,在村子找人抬棺材都找不到,哭的那一个惨。我也理解你的烦恼,有些人鞭炮一天都不停,真的恶心,但你只能忍,没办法,人和人之间需要一些最基本的包容。


绝地赶圈人


关于这个问题,是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有关系。我老家湖南那边就是要这样吹吹打打,哭哭闹闹的好几天,并不是说这是在宣扬低俗的风气,但是丧葬文化是祖辈这样传承下来的,已经没有办法改变,并且道士这个行业现在都很少有人做,估计再过个几十年,道士也该灭绝消失了,这也是一种悲哀吧。没有经历过农村丧葬过程的人,根本就不了解一个人去世后,道士给予逝者的包容和赞美,外人一般听不懂唱什么,基本就是感念逝者生儿育女的辛苦,有一部分是念经和超度。




村里有人去世,虽然有些吵,理解一下

我们那边农村的丧事一般都是5-7天的样子,很隆重,在相邻和亲戚眼中,越热闹越好,搞得不像样子,反而会被别人说闲话,当然这种事情也谈不上攀比,就是走一般的流程。家人去世,自家活着的人总要哭一哭寄托哀思,这是人之常情,也是逝者在人间最后停留的几天时间,一旦入土就是阴阳两隔,所以能包容就包容吧。这种事情不发生在自己的家里,怎么能体会他人的哀思。丧事吹吹打打也谈不上扰民,晚上一般9点之前就会结束,只有上山前一个晚上就会晚一点,仪式太多,一般晚上11点左右结束,其他的都还好。



有的人很喜欢安静,不喜欢这种环境,其实可以自己外出几天找个安静的地方呆下来,再说村里也不是天天有人去世,一年到晚也许就那么1个2个,相互理解下就过去了。如果家里有人去世了,都保持沉默,不哭不闹的,想象是怎么样的一副画面?

湘女朱丫头


我去乡下同学家玩了几天。见过此事,同学还帮守了一天。着实吓了我一跳。几个同学骑摩托带我去打鱼,打那路过,我没敢看,现在可以土葬了。

但是,没发现吹打的,只是放音乐,加上在路边摆挂花……有点吓人……

也许是风俗就如此,其实是给别人看的。守个夜,帮个忙,邻里邻居的,也是伤心事,还是少计较吧,除非改民俗……


冰清韵a


三亚这个小渔村,有一些当地人还有这样发丧滴!就是题主儿说的这种情况,还有就是出殡时满楼道里撒粮食,浪费不说,容易把人滑倒,我就被滑倒过,又生气又丧气!活着不孝,死了疾哭乱叫,瞎折腾,最主要是扰民又吓人!装孝心装犊子!!


用户3488695773185


我来说俩句,这个问题是村里有人去世,严重扰民,提出这个问题的年少无知,可以原谅,如果是成年人那就不董事了,这是几千年留下来的传统,如果你的父母去世,你谁也不告诉自己拉出去埋了,在我们这边如果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自觉去帮忙三天,根本没有什么打扰不打扰这么一说,谁家没有个大事小情,不要整天提出这个无聊的话题,谁也不能长生不老,只能是顺其自然,入乡随俗,🙏🙏🙏💐💐💐



学明138322五


意思是你家以后死人就不扰民了呗?地方的风俗习惯都接受不了,早点搬城里去吧


天天探讨


有位伟人说过,“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如鸿毛。村上的人死了,大家都要给他送葬,开个追悼会以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何来扰民一说,都有这样的事发生![害羞]


丁配富


村里人不但没有扰的感觉,还要极积的帮忙去,直至送到坟地埋葬。

谁家不死人?不论谁家遇到事,也需要大家的帮忙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