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时,如何精彩收尾


演讲时,如何精彩收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我们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高峰(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时与结束时,这就是峰终定律。

这一定律的发现,为经济研究、企业管理、政府决策打开了一扇窗户,形成极具震撼力与影响力的服务模式。

演讲中,如果在高潮和结尾能保持愉悦的体验,观众对整个演讲的评价大概率就不会太差。

如果大家开场平淡,中间一般,结尾就一定要拉起来,挽回败局。

这个周末,为大家带来晋杭老师的精彩结尾六大方法。

首先,来看常见的三种错误结尾方式。

1、唐突收尾

我们在开车转弯时,要慢慢转,演讲也要缓缓过度,尤其避免硬桥硬马:“今天的内容就到此结束!”

2、大量广告

除了招商和销讲型演讲,其余主题的演讲,要避免大量广告。过多夹带私活,会让观众特别反感。

3、冗长拖沓

有些领导表达欲较强,热衷在收场时补充强调,“最后再补充三点”——稍微控制不好,半个小时就过去了。

看了错误的结尾,我们解锁正确结尾的六个好方法。

一、总结收场

和上周文章讲的开门见山法相对应,结尾时,我们可以用“敲黑板”的方式,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整体内容。

人都有惰性的,困了后注意力就消失了,敲黑板划重点能很好地拉回大家的注意力。

例句:同学们前面已经听了很多干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今天的要点1、2、3……

为了强化效果,推荐一个诀窍:总结时,现场写白板。

两点提示:

1、写白板要侧身,一定不能背对观众——千万不要露屁股。

2、写的时候,现场不要鸦雀无声,一定要把内容念出来,避免冷场。

二、故事法

上周末的十种开场里,我们提到第二点也是故事法,那么两种故事法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结尾讲的故事,尽量选择赋能,励志型的。

结尾讲故事的目的在于,让大家获得激励,下来有收获,然后去行动!

所以,记得常备一段自己或者身边励志的故事作为结尾,会让你的整个演讲境界升华。

三、感谢法

演讲中,我们记得一定要感谢观众、主办方、中间人(很多时候是中间人牵线搭桥促成了这次登台),因为他们“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来成就你的这次表演。

其次,推荐给大家一个受用终生的习惯:在公开场合,一定要主动感谢自己的贵人,一定不要吝啬提到他的名字。

通过这个行为,你能收获更多的贵人。

在一些获得荣誉或者接受采访的场合,开头第一段可以采用如下格式:我受到了某某贵人的启发和引领,才来到这里……

媒体虽然不关注这一段开场白,只关注后面的内容,但养成这个习惯,却能持续让自己收获一颗感恩的心。

四、感召法

罗振宇在每年的跨年演讲中,有一个固定的环节:鼓励台下观众拍现场照发朋友圈,表达对活动的支持,而且,强调无需加文字,无声胜有声。

感召法收尾,就是在结束的时候,感召大家一起行动,做一件和演讲主题有关的小事情。

如果是产品培训,可以感召大家回去拍一段一分钟产品介绍视频。

如果是感恩主题,则可以感召大家回去给父母洗一次脚。

需要提醒的是,感召的内容,一定不能不能太难,可以是回去打一个电话,发一条微信,但千万不要让大家回去买本书来看。

因为,难度太大,不易实施——这种感召行为,连讲高手马云爸爸也从来不敢使用。

五、问题法

在结束时,还可通过问题来收尾,不仅可以自己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也可以回答问题。

对于教学类的演讲,可以自己来提问题,让大家回答。

其他演讲类型,则可以让观众提问题,你来回答。

最好是提前准备卡片纸,让观众写问题汇总到手上,挑问题选择性回答。

问:如果观众的问题不漂亮,或者不好回答怎么办。

答:自己提前准备两三个精彩的问题,提前备好答案。

所谓精彩,是指与演讲主题有关,起到画龙点睛、加深印象的作用。

注意,演讲的“落点气氛”特别重要,不要跑偏,不要低落,尽量要能拉高氛围,升华主题。

六、拓展法

优秀的老师总会让学生举一反三。

例句:今天我们分享的内容,主要运用于XXXX,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在XXXX。

通过这样的启发,瞬间就能让观众有种“有加餐”“有彩蛋”的感觉,并且带来物超所值,赚大了的感觉。

小结

要想教会一个人,有一种好方法,就是让他去教别人。

希望大家看完此文,下来后摘取其中一到两种方法,在24小时之内分享给自己身边的人,帮助别人收获新技能,同时自己学以致用、加深记忆(套路来了,感召法收尾有木有)。

如何分享呢?打电话吗?不需要的。

——在大多数人手机都有的“相亲相爱一家人”家庭群里,用语音,用自己的话念出来。

相信此举,一定能在各种长辈转发的养生文章中,注入一股清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