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卿改編《孔雀東南飛》前後


王瑤卿改編《孔雀東南飛》前後


王瑤卿改編《孔雀東南飛》前後


姚保瑄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這是我國文學史上錄存的古代第一篇長篇敘事詩。陳墨香先生根據該詩改寫成京劇《孔雀東南飛》,后王瑤卿又在《孔雀東南飛》劇本的基礎上,改寫成《焦仲卿妻》(或名《劉蘭芝》)。

陳墨香當時寫《孔雀東南飛》劇本是為程硯秋寫的但程硯秋當時正在排演新戲,根據程硯秋和王瑤卿的意見把劇本交由中華戲曲職業學校演出,王瑤卿當時既是戲校的戲曲改革委員會的委員,又在戲校教學生。他根據劇本編譜新腔,安排場次、身段,又教又導。那時我在大馬神廟王瑤卿住的外間屋看過戲校學生排戲,戲校演出《孔雀東南飛》以後,王瑤卿在該劇本的基礎上進行修改並教授王門弟子,成為王瑤卿教學劇目之一。經修改後演出時劇名改為《焦仲卿妻》或《劉蘭芝》。

不論是陳墨香的原本還是王瑤卿的改寫本,裡而都重點刻畫了劇中劉蘭芝、焦仲卿、焦母等人的人物性格。《孔雀東南飛》經王瑤卿修改後,故事更加生動完整。例如第二場劉蘭芝的哥哥因母病接妹妹回家侍候母親,當劉蘭芝問焦母給幾日假期時,焦母回答:“一天,兩天,三四天吧”。一二三四天,到底幾天,沒有說出來,劉蘭芝走後,焦仲卿回家見母親,焦母乘這時又在挑撥仲卿與蘭芝的關係,並叫焦仲卿接劉蘭芝回來,這與前面“一二三四天”的假期是個鮮明的對比,由此突出了焦母對劉蘭芝的刻毒刁難。這是王瑤卿改本筆下生花之處。

王瑤卿的改本與陳墨香的原本,對焦仲卿、焦母、劉蘭芝三個人物性格的刻畫沒有什麼不同。在焦仲卿之妹焦月華的人物性格的處理上有所不同。原本中把焦月華寫成一個惡小姑子,挑唆母親給嫂子氣受,直到把嫂子休棄。王瑤卿的弟子羅玉萍說,經王瑤卿改編後,焦月華被寫成一個無知的女孩子,只知討母親歡心,向母親撒嬌,處處逢迎母親的心理,無挑撥婆媳關係之意。所以改後更突出焦母的刁惡。

詞和教別人的不同,教小王玉蓉的唱詞是:“我兒夫為郡吏奉公守分,時常裡往衙署不轉家門……”是人辰轍;而教其他人的唱詞是:“那焦郎他本是廬江小吏,每日裡到公府相見常稀……”是一七轍。於玉蘅向王瑤卿學戲,因此說在教小王玉蓉時把唱詞改了。其實,當年王玉蓉向王瑤卿學戲時,王瑤卿根據王玉蓉的嗓音條件就已經改了唱詞。小王玉蓉是王玉蓉的女兒,所以在教小王玉蓉時就用了教王玉蓉時的唱詞了。這就是王瑤卿的高明之處,他老人家不但改詞編腔快,在教學中還根據學生條件進行教學,使學生的特長很得到發揮。王玉蓉的嗓音唱人辰轍亮,故在教王玉蓉這出戏時把〔慢板〕改一七轍為人辰轍。王瑤老對嗓子不好的學生也能設計符合他嗓子條件的唱腔,在文化大革命剛剛開始時,我們在保定,宋德珠也在保定,我們兩個人在望湖春喝酒,他問我怎麼樣,我說我的大字報不少,他說他的大字報也不少,除三名三高外,還說他是祖師爺。德珠說:“我哪裡配當祖師爺,馬神廟老爺子(王瑤卿)才是真正的祖師爺呢,就我這條壞嗓子,教我唱《罵殿》,把腔改了以後教我,我就能唱。”通過這兩個事例,說明王瑤卿在教學中稱得起是“因材施教”的典範了。


《孔雀東南飛》這出戏的高潮在“織絹”和“投河自盡”兩場,唱做均重,是這個戲的戲核。在這兩場戲中顯示出王瑤老編、導的天才和創造。

“織絹”一場,劉蘭芝唱一大段〔二黃慢板〕和兩段〔二黃快三眼〕,唱出了劉蘭芝的內心的苦悶和哀怨。在〔慢板〕中,“那焦郎”三字一出口就與其他戲的〔慢板〕不同。特別是在〔慢板〕中“日繼夜,夜繼日,從朝至暮,永無體息,做媳婦實在難為”這一句的唱腔安排上別具一格。在〔快三眼〕中“又何曾貪賄賂,吸民膏,剝民脂,魚肉鄉鄰,惡怕善欺”一句唱完後,緊接下面一句“夫廉節……”唱得又俏又妙,需要嘴上有功夫。這場戲不但唱腔好,而且有“戲”可做。演員要有較高的藝術修養才能把劉蘭芝的內心感情通過面部表情和動作表現出來。特別是焦母叫劉蘭芝去點燈時的幾個動作和表情。開始劉蘭芝把點好的蠟燭放在桌上,這本來是很自然的事,燈不放在桌上該放在哪裡呢?不料遭到焦母的斥責。劉蘭芝很快地把燈拿起來,她知道此時婆婆在沒事找事,故意刁難,心中害怕,手足無措,不知道把燈放在什麼地方才能稱婆婆的心意。接著她把燈放在地上,放在椅子上,持燈四望,無一放燈之處。王瑤卿在此處安排了一系列的動作,同時把臺上用的燈給予新的創造。京劇舞臺上用的燈一般都是木製的假蠟,王瑤老創造出一個蠟燈臺,用真蠟,劉蘭芝手一顫動,蠟的火苗也隨之跳動,使劉蘭芝更便於作戲,更易於取得演出效果。在焦母向劉蘭芝要燈時,劉蘭芝捧燈,雙手顫料,燈的火苗突突地跳動,加上樂隊中搭搭搭的幾楗子,使表演與音樂互相配合,突出地表現出劉蘭芝的恐懼心理。焦母接過燈來以後,又重新在劉蘭芝放燈的地方試了試,最後仍叫劉蘭芝把燈放到桌上去。這是對焦母這個人物的奚落和譏刺。使觀眾更加痛恨焦母,更加同情劉蘭芝的處境。回憶當年此戲每演到此處時,臺下的中青年婦女觀眾在無聲地流著眼淚。有的是同情的眼淚,有的卻是同命運的眼淚。

本劇的第二個高潮最末一場。劉蘭芝被逼迫嫁給廬江太守之子,新婚之夜,從洞房逃出。劉蘭芝唱〔導板〕後退步上場,轉身前撲倒地,起來後接唱〔搖板〕,每一句都有身段。表現出匆匆逃出的情景。與焦仲卿見面,二人一同出花園投水而死,這場戲安排得十分緊湊,身段也多,這是本劇中的第二個高潮。

中國戲劇 1988-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