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清楚了一件事:該怎樣去應對這種不確定性

疫情之下,實體書店生意不好做。但人們宅在家裡,閱讀需求其實比以往更大,怎麼把讀者的需求變成書店的機會?“雲遊出版社”“店長陪你自習”“閱讀城市計劃”等各類直播創意五花八門,成為上海各家實體書店解鎖跨界技能、轉型突破的縮影。

直播中更多實體的連接,激發出遠超想象的價值與力量。不論是書店+出版社,還是+劇場、+美術館,這次疫情會倒逼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人解鎖跨界技能,嘗試其他模式的運營和生存。相比於一筆政府補貼、一次短暫的情懷感召,這才是更加現代化、鏈接人們生活的長久之計。

更清楚了一件事:该怎样去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顏值網紅書店

回到了跟其他書店同一個起跑線

“一天客流銳減至2位數,是以往半小時的客流”,世紀朵雲副總經理馮潔毫不掩飾地形容“把我們打醒了,以前活在上海最高書店光環之下,現在回到了跟所有書店同一個起跑線。”

因為疫情影響,上海中心大廈內的“最高書店”朵雲書院旗艦店開放限時預約制。客人不來線下,是很多原本以“顏值”為名片的網紅書店面臨的共同難題,也倒逼他們尋找新渠道。

自省面對調整,依舊有信心回到最好!”1月22日起,世紀朵雲聯合印物所,通過直播在旗下四家門店舉辦《朵雲·繁花》金宇澄個人版畫展,併為名家版畫進行“雲帶貨”。短短一小時,直播觀看數近3000人次,累計觀看數達6000多人次。

無獨有偶,享有“最美書店”之稱的鐘書閣,在上海開設了9家。芮歐店是春節至今一直開門的一家。“過年那幾天,基本變成了無人書店。與其坐著坐以待斃,不如我們主動出擊”,店長原揚在一次線上緊急策劃會後,開啟了鍾書閣首次直播公測——帶你逛特殊時期的‘無人書店”。

“直播的目的很單純,主要因為大家在家都挺無聊的,所以陪伴大家度過比較艱難的時刻;如果能賣掉書,那更加是兩全其美的。”

更清楚了一件事:该怎样去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建投書局

疫情讓人更加渴望社交

截至2月,建投書局已進行17場直播,與疫情前的線下活動頻率基本一致,累積觀看人數超過11萬人次。

據瞭解,目前建投書局直播主要分成兩大類:一類是根據疫情開發機構客戶的專業服務項目。比如:線下高端講座線上化,為書店帶來了一些收入。另一類是挖掘書店員工個人魅力。比如:2月6日起,開啟了“空巢局君生存記錄”的雲探店直播、“從書店出發·閱讀城市計劃”走進了閉館中的劉海粟美術館、探訪了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的排練等。

更清楚了一件事:该怎样去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在直播平臺的選擇上,建投書局也會根據不同活動的性質——如公開宣傳、機構定製、讀者付費等來區分。此外,還有專門的團隊成員負責直播花絮及精彩片段的剪輯,根據微博、抖音等平臺的不同調性進行二次傳播。

即便如此,建投書局有關負責人仍表示,書店開始線上發力,不意味著實體空間的運營會放棄,疫情讓人們更加渴望線下社交。直播只是一種形式,書店的核心競爭力是空間、人與內容的聚合。”

更清楚了一件事:该怎样去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志達書店

走到一起,說不定就是機會了

在福州路的世紀出版大廈,志達書店店長邵莉莉拿著一沓厚厚的直播稿做準備,裡面花花綠綠的筆記和備註,“提什麼問題?什麼時間互動?”邵莉莉眼中的直播並不是完美的,“每一場直播都有遺憾,但因為它是即時性、現場性的,反而更能知道用戶第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

更清楚了一件事:该怎样去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其實,志達書店在疫情發生之前,嘗試線上直播已經有2年。以往他們都是等著讀者、出版社、嘉賓進到店裡來,但現在更要出動跨出去。“點贊人數滿2萬就抽獎”的李佳琦式口吻,外加書韻溫馨的編輯部故事格子間場景,讓悅悅圖書在天貓直播間一個半小時的點贊量超7萬,粉絲數增加了近2千人。

更清楚了一件事:该怎样去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每天圍觀各家書店的動作,拼選題、拼創意、拼技術,志達書店總經理羅紅在這段日子裡,反而更清楚了一件事——“未來該怎樣去應對這種不確定性”。選擇走進出版社,就意味著不光光自己單幹,而是帶動整個行業,

“因為大家都碰到相同的難題,那我們看看能不能一起‘抱團取暖’,當我們走到一起的時候,說不定就是一個機會了。”

“因為這次應對疫情無論主動還是被動,各家書店都採取了一些措施,但哪些是讀者真正需要的、受歡迎的、可以留的下來的?”羅紅打算疫情結束後,再進行一輪覆盤和反思。她堅信實體書店有自己造血的能力,“如何把這次疫情期間積累的內容,上升到一個可持續的模式,變成常態運營下去”是這位書店負責人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

每家書店基因固然不同,但待度過疫情嚴冬,必定都會展現一種新的姿態。

更清楚了一件事:该怎样去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更清楚了一件事:该怎样去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