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好不要上深圳大学?

为什么最好不要上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是一所伴随深圳特区发展起来的大学,在全国的录取分数一直居高不下,超过大部分211大学。深圳大学的录取分数如此之高,到底值不值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仔细分析一下。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数据资料来源于深圳大学官方网站发布的《深圳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一、深圳大学简介


深圳大学1983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现有后海、西丽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2平方公里,仪器设备总值 18.5 亿元,图书馆藏书 400.79 万余册。

深圳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5455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8674人,硕士研究生6433人,博士研究生348人,留学生 837 人。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 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 11 个学科门类。

学校设有27个教学学院,90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

现有教职工3776人,其中专任教师2351人(教授517人、副教授642人)、技术人员669人、管理人员756人。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6人(含短聘 5 人)。有国家“973 计划”首席科学家5人,长江学者2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32 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4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


从深圳大学的硬件设施、馆藏图书数量、开设的学科门类、学生数量、师资力量来看,深圳大学都是一所实力不错的大学。这些都得益于深圳市超强的经济实力,有了经济实力,以上条件都不难达到。


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深圳大学这几年的科研实力进步也是很快,这也是为什么深圳大学在世界各类大学排名中非常靠前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最好不要上深圳大学?


二、2018届本科毕业生基本情况


深圳大学2018届本科毕业生6361人。其中,男生3158人,女生3203人;师范生426人,非师范生 5935 人。本科毕业生中,深圳市内生源2434人,广东省内非深圳生源 2842 人,广东省外生源1085人。


从上面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深圳大学其实就是一所为广东学生开办的大学,广东生源的比例高达83%,其中深圳生源占到了38%。


深圳大学这样的生源比例结构还不如很多内地普通二本大学,这是深圳大学的软肋之一。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学,本省生源比例一般不会超过30%,而深圳大学高达83%,这显然不是一所好大学应该有的生源结构。


因此,深圳大学要想成为国内一流大学,扩大外省招生数量,大幅减少本地生源是应该尽快要做的一件事情,否则,只能是一所二流大学。


三、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


1、企业单位59.82%;

2、出国(境)留学11.66%;

3、事业单位8.00%;

4、国内升学7.59%;

5、待就业7.18%

6、机关及党群系统2.84%;

7、灵活就业及自主创业2.63%;

8、其他形式就业0.27%。

从上面的就业流向来看,除了近20%的学生选择升学以外,主要就业方向还是以企业为主,机关事业单位只占到10%,这种情况比较符合深圳的实际。

深圳大学80%的本科生都选择直接就业,因为这几年研究生数量大增,本科生要到知名企业就业还是比较困难的,而深圳大学既不是985,又不是211,竞争力还是很一般。学校的就业报告中也没有发布到知名企业就业的人数。


为什么最好不要上深圳大学?


四、就业的地域

经统计,2018 届本科毕业生中除国内升学(483 人)、出国(境)留学(742 人)和待就业(457人)外的已就业群体(4679人)中,在深圳市内工作的4109名(占比 87.82%),在广东省深圳以外地市工作的320人(占比6.84%),在广东省外工作的250人 (占比 5.34%)。


到深圳上大学,就是想在深圳就业,再加上深圳大学83%的本地学生,因此,95%的人选择在深圳就业就属于正常情况。


五、本科毕业生升学情况

下面是深圳大学2014届到2018届毕业生的升学情况:

1、升学比例

2014届:国内4.85%,出国(境):8.65%

2015届:国内4.98%,出国(境):10.86%

2016届:国内5.02%,出国(境):11.95%

2017届:国内6.49%,出国(境):10.85%

2018届:国内7.59%,出国(境):11.66%

2、升学流向

2017年:双一流高校107人,本校287人,其它19人

2018年:双一流高校113人,本校343人,其它27人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深圳大学虽然本科生升学率这几年一直在提高,但和它的录取分数相比,低得简直可怜,尤其是国内升学比例甚至不如很多内地二本大学。出国(境)比例这几年基本稳定在10%左右,这对于深圳这个发达地区来说一点儿也不算高。


再来看升学流向,近两年,深圳大学升入双一流大学读研的人数也就100多人,这和每年6000多的毕业生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和深圳大学同分数段的其它大学,很多保研比例都比深圳大学的读研比例高很多,而且保研的基本上都是双一流大学,这还不算考上的。


比如地处东北的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届毕业生升入双一流大学读研的比例近50%,而深圳大学不足2%;总体升学比例为58%,是深圳大学的近3倍;国内升学比率为50.11%,是深圳大学的近7倍。


为什么最好不要上深圳大学?


六、收入水平


根据统计,2018届本科毕业生月收入平均值为5939元,比2017年的5379元有较为明显的增加;在深圳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月收入平均值为5971元。

月收入区间:

3000以下,267人

3001-3500,115人

3501-4000,408人

4001-4500,271人

4501-5000,1032人

5001-5500,156人

5501-6000,973人

6001-6500,118人

6501-7000,468人

7000以上,847人

看了上面的收入数据,很多人可能很难相信,这是毕业生95%在深圳就业的收入水平,这个收入水平比内地一般大学的毕业生收入水平高不了多少。

为什么深圳大学的毕业生收入水平不是很高呢,这应该和他们的就业层次有关,因为如果想到收入很高的知名企业就业,深圳大学和国内众多知名高校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再加上又是本科生,很难得到高薪岗位。

这样说,有人可能会举很多深圳大学毕业生到华为、腾讯工作的例子,我相信这都是事实。马化腾还是深圳大学毕业的,但这都是少数情况。


七、总结

我们不能否认深圳大学的实力,这些年确实进步很快。但深圳大学从目前来说仍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这么高的分数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深圳大学的几大软肋:

1、生源结构不合理

2、国内外大学认可度不高

4、本科生升学太低,升学层次不高

5、就业竞争力不强,收入偏低

如果你真的不在乎这几点,那么就去闯深圳吧,也许,下一个马化腾就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