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丰:鄉村美 農民富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牛鴻翔

近日,寶豐縣張八橋鎮積極響應該縣建設“工業強縣、物流強縣、文旅強縣、鄉村強縣”的要求,從發展特色集體經濟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發力,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宝丰:乡村美 农民富

“老家”情懷美環境

走進該鎮袁店村,古樸、大方而又奇特的“石頭元素”撲面而來。斑駁的石磚砌成的石牆、石屋,不規整的石塊鋪就了整齊的石頭路。穿過窄窄的石頭巷,石牆上碧綠的枝丫伸出牆外,青石的厚重與綠植的活力交相輝映。若是這時耳邊再響起潺潺的流水,就彷彿來到了江南水鄉。這座樸素的“石頭”村莊,顯示出了不同於鋼筋水泥的別樣美感。

因地制宜、返璞歸真,是張八橋鎮改善人居環境工作的重要原則,該鎮工作人員宋武強介紹說:“無須打造‘高大上’的人造景觀,規整、潔淨就能讓村莊的韻味凸顯出來,展現出拼搏遊子眼中的‘老家’味道。”

據介紹,該鎮努力踐行“清垃圾,清溝塘,清畜禽糞汙;改水改廁改舊習;增綠增亮增文化”的工作原則。目前,全鎮創建人居環境市級示範村1個、縣級示範村8個、縣級達標村10個。房前屋後植樹栽花,大路小巷規整潔淨,汙水橫流的歷史消失了,生態宜居的藍圖已經繪就。

宝丰:乡村美 农民富

特色經濟富群眾

3月11日上午,在寶豐縣張八橋鎮姚店鋪村香菇產業園區一座大棚裡,十幾名群眾正在忙碌採摘菌棒上的香菇。短短半天時間,整個產業園1000斤新鮮香菇出棚。這些香菇一部分直接裝箱上車,輸送至周邊地市各大商超,另一部分則進入烘乾房進行烘乾操作,製成的幹香菇運輸到了浙江、廣州等省份。

該村黨支部書記徐桂玲介紹:“一個香菇大棚每年收益可以達到3.5萬元以上,現在我們村有66座香菇大棚,2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香菇大棚裡取得實實在在的收益,每年增收1.2萬元以上,‘香菇經濟’切實帶動群眾取得了致富增收。”

發展特色集體經濟,已經成為張八橋鎮帶動群眾致富的有效手段。近日,該鎮由鎮黨委委員帶隊,分4個工作區分別赴洛陽市、舞鋼市、汝州市等地考察學習種鴿養殖、桑樹種植、迷迭香種植等項目。通過外出學習“取真經”,廣泛座談謀發展,19個行政村均選定了適宜的特色經濟作為本村的發展方向,並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先行試養試種,取得成效後逐步進行推廣。

宝丰:乡村美 农民富

截至目前,該鎮祁莊村的手工編織產業,趙圪壋村、齋公莊村的種鴿養殖產業,西火山村的花椒種植產業等已經初顯成效,全鎮19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也全部掛牌成立,特色集體經濟的發展切實成為帶富群眾的有力抓手。

“努力實現農村產業、生態、文化和組織全面振興,重點在於繪好藍圖、抓好落實。”該鎮黨委書記尚宏鑫說,“下一步,張八橋鎮將繼續緊盯‘三農’工作,向著實現鄉村振興奮步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