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一起生活,生活習慣不一樣該怎麼處理?如何與他們溝通?

盡情燃燒的時光


婆媳關係一直都是一道難題。兩代人的飲食習慣不同,性格不同,住在一起,多多少少都會產生點摩擦,這種情況下,可能雙方都要慢慢去適應,去溝通,如果有一方強勢些,那另一方就軟一點,大家互相理解些,謙讓點,這個家就和諧了,就幸福了。有句話這樣說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裡有位老人也是年輕人的福氣。。

還有一種情況可能會比較棘手,如果雙方都是強硬的性格,那根本就無法相處,每天都在水深火熱中戰鬥,你看她煩,她看你也煩,哈哈哈,這種情況那就只有分開住,各自安好!

這個是個人看法,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微笑][微笑]



農民老姐姐


無法溝通,價值觀不一樣,我當媳婦時候婆婆總是嫌我浪費,總是嫌我不關燈浪費電,我婆婆家條件挺好的,但我不注意細節,現在我當婆婆了,我們家媳婦是個醫生,愛乾淨,天天洗澡,洗碗水龍頭就沒關過,白天臥室大燈開著檯燈還得開著,我們家三天兩噸水,每月都在四百度電,網購快遞天天幾次取,沒停過,化妝品一瓶水就在兩千多,一隻口紅都四五百,我們是看不慣,現在的我看她就是當年我婆婆看我,等她當婆婆了就知道我的用心了,但是水資源大家都要節省,電視上好多地方都缺水,吃的水都成問題了,,好心酸……


下新雨


兩代人的生活習慣能一樣嗎?別說是家庭環境,就是這種時代感也不同啊!父輩,尤其是六、七十年代走過來的人,他們雖然沒有經歷過飢餓,但也是在比較艱辛的歲月中度過的。

他們在生活上很勤儉,舊東西不捨得丟棄,新東西又捨不得用。一件衣服放十年,拿出來看看還好,可又穿不著,再次放回箱底。買回來的好東西,自己捨不得吃,留著給孩子一起 ,幾天後一看有壞的了,才吃。這就是父母的習慣,儘管父母本身都知道,現在條件好了,不應該這樣做了,但,養成的習慣,連他們自己都改變不了,你又如何改變。

另外,現在的年輕人,由於工作忙碌,沒有時間打理家務,就是有點時間,手機也是不離手的。面對亂七八糟的家裡,父母看不慣,就收拾,可是,他們還有個愛嘮叨的毛病呀,邊幹邊嘟囔,更有甚者開腔罵人。這年輕人也是受不了,你幹可以,叨嘮就煩,別說罵人,更煩。

面對這種情況怎辦?都不能離開父母自己過去吧,因為你還需要父母給你帶孩子,不然父母才不願意跟你們一起住那!他們在一邊過,多肅靜、又隨便!

既然如此,奉勸年輕人,多理解體諒一下老人,他們願意收拾,願意嘮叨,就隨他們吧!如果會做事的孩子,自己也主動乾點,再婉轉的去說服老人,哄他們高興,自然就成為和諧家庭了。

但,一定要注意,不要頂撞父母,時髦的話說是懟,這是父母最不能接受的。此身之毛髮都是父母所賜,況養育之恩。

人從嬰兒到老年是每個人都經歷的過程,年輕人等到了老年人的崗位,你們亦如此。換位思考,相互尊重,你就不會困惑了!

記住,有爸有媽才是最幸福的一家!





聽雨小酌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應該有發言權。

因為我現在就是剛退休陪伴在父母身旁,開始有些

不習慣,兩代人的生活習慣、作息、觀念、思維方

式都不同。

父母和我都喜歡靜那種,我家是自建樓,所以經常

出現有趣的一幕,我忙完手裡的活在二樓看看新聞

老母親在三樓看電視劇,老父親在五樓看戰爭題材

電影或聽聽評書,然後在吃飯時互相講一下自己的

所見所聞,這也是我們磨合一段時間的相處方式,

互相減少了摩擦,不同頻的話聊也不多,相反,我

像主播一樣給他們講國內外的新聞趣事,他們參與

度很高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常常飯吃完了他們

意猶未盡還要再聊幾句,然後我再打掃戰場忙家

務。

因為疫情好久沒帶他們去公園了,我們下午會帶著

毛孩子去五樓大陽臺一起陪毛孩子曬太陽玩耍,一

起泡泡茶,感受一下陽光。

父母需要子女陪伴時,年齡都比較高了,生活習慣

各方面已養成,我的經驗是已經沒有改變的可能,

溝通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效果,反而惹他們不

高興,覺得自己被嫌棄,我們只要找到適合與

父母的相處模式,生活上儘量滿足他們,就會相安

無事,其樂融融的。

因各家老人脾氣秉性,習慣等各方面都不盡相同,

所以沒辦法給出具體方法,只能自己找合適的方法

改善。關鍵詞是:尊重。

尊重他們的習慣、喜好,多為他們著想,父母會

感受到你們的尊重與愛,反過來會體諒你們,一切

就都OK 了。

說到底,家裡講愛不講理,就順了。

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品西,如果你有情緒或情

感問題,關注我私信我,我帶你走出陷阱,輕鬆前

行。



品西心靈驛站


這是赤裸裸的嫌棄,第一;吃不慣父母親做的飯菜,自己做!

第二;嫌父母親洗的衣服不乾淨,自己洗!

第三;覺得父母親說話不好聽,有本事再買一套房子

第四;嫌棄父母親孩子沒有給你帶好,自己帶

第五;嫌父母親沒有把你伺候好,有本事請保姆去!

第六;嫌父母親給你丟人了,有本事你把他拉出去,兩棍子打死!

第七;……

不說了,氣死我了,等想好了在寫,我父母親跟著我差不多十年了,我們一家人雖然會吵吵嘴,但相處的還算是融洽!

最後祝願逆子們的子女將來十倍、百倍的奉還給你們!


橫縱經濟


這是個疑難雜症,非常棘手。代溝、觀念等因素,我父母性格差異大,一個心細,一個粗心,在一起總有爭吵不完的,生活方面我們跟他們喜好也不一樣,住在一起雙方都老火。心裡也想過給他們租房分開住,但想起父母這一輩子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父母單獨出去住又於心不忍,過不了這個坎。

現在父母出去住快一年了,現在想起來,早分開住就對了,分開住他們也自由,想怎麼吃由自己的,灑脫些。作為兒子我儘量多打電話,偶爾把孩子帶過去看他們,每月叫他們過來吃飯。可憐天下父母心,讓他們開開心心過好晚年是我們做孩子的責任。


生活添加劑


父母的養育之恩大於天,我個人認為,孝順是做為子女的傳統美德,沒有習不習慣的,因為已經成為一種順其自然了,俗話說得好,父母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我就很慶幸上天賜給我一對好父母,讓自己從小就學會了吃苦耐勞,勤儉節約,堅強勇敢的好習慣。



美髮師群


感覺您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人,能夠跟父母住在一起已經不錯啦。[贊]

生活習慣不一樣,可以慢慢調整。記住自己的初心就是願意跟父母居住在一起盡孝。享受家庭的溫馨。

當為一些生活習慣的不同煩惱的時候,你就馬上去想一想父母在身邊的好處,這樣你就不會失去信心。

我們要有技巧地改變父母的價值觀,在他們那個年代物質匱乏,所以各種舊物都會一直保存著。

我們在做社工經常遇到有一些老人,會在家裡面囤滿了所有的殘留物品,叫做垃圾囤積症。有的是連他自己的孩子一週歲的時候辦酒席的物品都保存著。

我們可以在平時生活中跟老人溝通:現在一家人住在一起,生活空間需要乾淨整潔。這樣讓家人生活更安全舒適。

陳舊的東西會帶來細菌,太多的東西堆積在家裡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空間和情緒。

告訴父母物品儘量要收納起來。

舊襪子舊衣服可以跟老人一起整理好打包,我們自己已經不穿了,整理好以後捐獻給有需要的人。

工具用完了以後要放回收納箱,父母有時候是忘記,我們就提醒他,也順手幫他放回去。告訴他,這樣家裡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多舒服。父母慢慢就學會了。

實在是老人家學不會,也不要心煩,就跟在他後面收拾就好了。小的時候父母不也是這樣子對我們嗎?總是在默默的在後面幫我們整理和收拾,我們就只當回報父母就好了。


朵朵心田


如果和父母生活不習慣,那就找個時間坐下來和父母聊一聊,他們的生活習慣都養了大半輩子,如果你不能很好的溝通,那樣你很痛苦這樣你也會越來越煩自己的父母,從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當你坐下來心平氣和的和父母溝通,我相信他們為了你肯定會做出改變的,他們也不願意被自己的子女嫌棄[捂臉]。

我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父母很專制,每天都要按他們的意願生活,這樣讓我很痛苦,當我給他們說,我不願意那樣做,不要在強迫我,從哪以後父母就適當的放寬了管束。我很喜歡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愛自己更要愛父母,他們把我們養大不容易,不要讓他們心寒[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





w樂此生


你的這個問題,我很感興趣,也樂於回答。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遇到此類情況,如果處理不好這些看似小事的問題,也會嚴重影響家庭和諧。那麼,我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調和:

1.要學會尊重。父母年老了,記憶力差和精力也一日不如一日,做事也不那麼周到和利索了,也有可能剛忙完這事又突然想起什麼事,又去忙另一件事情,等過後又不記得之前做什麼事了,所以丟三落四的毛病肯定有的,人老了都會這樣,歲月不饒人,並不是父母故意而為之。另外,你年輕氣盛,是家裡的頂樑柱,自然付出多辛苦多,即便這樣但也要尊重父母,遇事說話注意語氣一定要舒緩一點再舒緩一點,人一急話出口就不一樣了。

2.要反思自己。即使某件事自己認為全作對了,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在某個環節發生一點點錯誤,並就這點小錯誤主動向父母道歉,以體現你的擔當;另一方面,也無形中在家裡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溝通氛圍,正所謂“話一暖心,人就變”,這樣今後能一順百順,豈不美哉!

3.要學會放下。老人都有戀舊情結,談未來不是他的強項,回味過往點點滴滴,他們會如數家珍的美美道來,應該投其所好,經常和父母聊聊過去艱苦的日子,如何含辛如苦的把自己養大,不時讚美他們為家庭所作的貢獻,這既能哄他們高興,同時又能傳遞你要他改正錯誤的地方,何樂不為呢?經過努力實在無法改變他們的某些行為和觀念,也不要強迫自己一定要徹底改變他們,學會放下和學會適應,你會發現你輕鬆愉快多了。

總之,“尊敬,反思,放下”這三個環節你都做好了,你的家庭一定會風生水起,再續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