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警服穿在心上 武汉公安举行民警荣休仪式

把警服穿在心上 武汉公安举行民警荣休仪式

荣休民警代表合影留念

把警服穿在心上 武汉公安举行民警荣休仪式

荣休仪式上,老民警告别警营

“把警服穿在心上的人,从来不怕路的黑,因为他就是那颗最亮最亮的星辰……”12月12日,武汉市公安局举行“把警服穿在心上——2019年武汉市公安局民警荣休仪式”,283名今年退休的老民警正式告别警营。当日,部分民警家属也受邀观礼,共同见证亲人的荣光时刻。

当日下午,荣休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一部为荣休民警精心制作的短片《无悔从警路》用光影和艺术手段,将现场观众带回到老民警风霜雨雪中挥洒青春的峥嵘岁月,表达了一代又一代公安民警为了人民的安危无怨无悔的情怀。

节目《传承》讲述了武昌分局禁毒大队荣休民警张丽华一家三代献身公安事业的感人故事。

张丽华的父亲是位身经百战的老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南下干部留守四川,转业后成为了人民警察。张丽华的丈夫张家强是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1983年8月26日,年仅20岁的张家强为保护群众,扑向拉响手榴弹的嫌犯,永远失去了左臂。远在四川的张丽华从报纸上看到了英雄的故事,毅然来到张家强身边。30多年过去,他们夫妻二人情深意重,并肩奉献在岗位上,多次获得全国、省、市模范称号,他们的女儿张梦思长大后也加入警队延续父母的光荣使命。

随后的诗歌朗诵《把警服穿在心上》,用真挚而朴实的语言,诉说着老民警们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眷恋,场上,不少荣休民警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光。音乐情景剧《逐梦·警魂》以武汉公安英烈、一级英模肖立斌为原型,以“逐梦、筑梦、实现梦想”为主线,讲述一名公安民警在成长中坚定信念:只要不忘为民初心,无论壮烈还是平凡,他都是人民心中的英雄。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10位荣休民警代表身穿制服、肩披绶带登场,市公安局负责人上台向他们颁发“荣休纪念章”,将仪式推向了高潮。据了解,这些荣休民警,有的是侦查破案的高手,有的是扎根基层派出所的老兵,还有的是从事技术支撑、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武汉市公安局政治部负责人介绍,今年武汉公安共有283名民警光荣退休,为进一步增强广大民警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褒扬公安民警为公安事业发展奉献的青春和岁月,武汉市公安局举行了这次民警荣休仪式。

仪式结束后,许多荣休民警依然激动不已,“默默驻守三十载,依依惜别情意浓”。青山分局红卫路街派出所荣休民警胡毅感言,他说,“用这样的方式圆满谢幕,是市局党委对我们的关心和关怀,让大家再次感受到公安大家庭的温暖”。

江岸区分局禁毒大队 王元庆

他曾与毒贩在脚手架上搏斗

1998年转业参警到现在,王元庆一直在禁毒大队。21年来,他抓获的大小毒贩有1000余名,累计缴获的各类毒品有上千公斤,先后获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对王元庆来说,布控、抓捕是家常便饭,他总是冲在最前面。这些年来,到底参加过多少次战斗,受过多少次伤,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老王索性挽起裤腿,指着一处处伤痕回忆起他的缉毒故事。

王元庆的左脚脚踝,明显比右脚的更大,他说:“这是受伤最重的一次。”

2000年10月的一天,队里收到线报,毒贩李某当天将在中山大道一带交易,老王和战友们立即前往布控。李某十分狡猾,多次变换交易地点,最后选在了一处工地旁。就在民警准备收网时,李某却转身翻过围墙跑进工地。此时,王元庆离李某最近,他立刻追了过去,李某慌不择路往脚手架上爬,爬到3楼时,眼看李某半个身子已钻进楼里,下方的王元庆一把抓住了他的小腿,对方拼命反抗,朝下猛踹。搏斗中,两人一起从5米多高的脚手架上摔落下来,王元庆顿时感觉左脚一阵剧痛,他伏在地上忍痛将对方死死抱住。后经医院诊断,老王的左脚脚踝骨折。在医院住了没几天,王元庆就拄着拐杖回到队里,他说,“这案子是我经手的,我最熟。”

王元庆今年6月就已正式退休,警衔、警号都上交了,但他还是每天来队里上班,“手里还有个案子,经办几个月了,办完我才安心。”王元庆说。

武汉市公安局内保支队 程惠钦

离舞台最近 他却无缘一睹军运盛况

军运会开幕式的精彩演出向世界呈现了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作为距离舞台最近的安保民警,程惠钦始终值守在舞台下方的壕沟里,无缘一睹盛况。

程惠钦1981年参警,在内保岗位上一干就是38年。军运期间,还剩半个月就要光荣退休的老程主动请缨到安保一线,他说:“能为军运盛会服务我很激动,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内保支队主要负责赛会场馆水电油气等设施的安全检查和值守。开幕式当天,老程和战友们清晨6点进驻舞台下方的壕沟。这些半地下的壕沟仅有1.8米高,1.2米宽,用于放置演出所需的配电、空调、音箱、灯光等电气设备及管线,也是部分演员进出舞台的临时通道。沟内密闭逼仄。老程带人打着手电,对里面的所有设备、管线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巡查,不放过任何一处安全隐患。离开幕式仅有6小时,老程巡查中发现,一截裸露的电线垂在支撑舞台的角钢旁,他立即通知技术工人及时处置。直到当晚12时许,待所有的演员、观众退场后,老程和同事们才撤离岗位。此时,他已经坚守了18个小时。

汉阳区分局五里派出所社区 汤学瑞

永远把群众放在心上

1982年汤学瑞从部队复员参警,成为五里派出所首批民警。37年来,他扎根辖区热情服务,为保辖区平安辛勤奉献。

2016年7月6日暴雨倾盆,汉阳五湖里社区断水断电,积水严重。汤学瑞一大早就赶到辖区,涉水进入小区排查情况。上午9时,老汤接到派出所值班室电话:年过八旬的詹太婆被困家中,水已漫过床铺,太婆待在床上不敢移动。了解情况后,老汤叫上安保队员立即涉水进入,将詹太婆安全转移。

汤学瑞在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来回奔波,一刻不停。同事多次劝他休息,都被老汤拒绝了。他实在放心不下管段的居民,供水供电还没有恢复,老社区情况复杂,他是片区民警,情况熟,这里还用得上他。一直到晚上,供电恢复,派出所的夜间巡防力量上岗了,老汤才长舒一口气,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

轨道交通管理分局街道口派出所 刘厚望

护卫地铁平安的“反扒能手”

1981年参警后,刘厚望一直工作在反扒一线,曾连续3年获评“反扒能手”。他总是穿着便衣隐藏在人群中,通过眼神和动作辨认出扒手,并在他们作案时“突然出击”,人赃并获。

1992年的一次巡逻中,他遇到了一个因扒窃多次被打击处理的“熟面孔”,眼看他上了公交车,刘厚望带着联防队员从后门赶紧跟了上去。车上人挤人,没过几站,他就下了车,刘厚望判断他已得手,立即下车将他控制住,从他身上搜出3000元现金。

2012年,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他主动请缨来到人流量最大的江汉路站执勤。通过密集的巡逻防控,该站扒窃警情下降了七成。

2019年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举办,开幕前夕,刘厚望正式退休,难舍地脱下穿了多年的警服。但他并未离岗,而是带上红袖章以志愿者的身份在江汉路地铁站参与巡逻、服务乘客。

江夏区看守所 罗来帮

用爱与尊重感化在押人员

罗来帮是武汉市公安局江夏区看守所一名管教民警,他在这里工作了31年,实现了工作零差错、零投诉记录,荣立过“个人三等功”一次,获评“省(市)优秀管教民警”,多次被评为“十佳安全卫士”。

诸多荣誉的背后,是一个“帮”字。他用爱与尊重帮助在押人员,找回迷失的自我。

今年春节前后,年近六旬的罗来帮收到两封来自孝感的感谢信。信是一名父亲写的,信中满是对儿子觉醒的惊喜,以及对罗管教悉心帮助的感谢。原来,25岁的阿登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被关押在看守所,他对前途悲观失望。

罗来帮对阿登没有另眼相看,阿登的衣服纽扣掉了,他带来针线缝上;阿登情绪不稳,与他促膝谈心;得知阿登喜欢看书,他隔三差五捎上几本,再听阿登谈读书心得。慢慢地,阿登像变了一个人,学会和人交流,有什么思想疙瘩也愿意向罗来帮讲。

阿登远在东北的父母收到儿子的来信后,看到孩子开始积极向上,恍若梦中,又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罗来帮说,“管人一阵子,教人一辈子。管教干警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园丁的角色,有时你的一句话、一件事可能会重塑一个人的心灵,开启一个人崭新的人生。”

黄陂区分局环城派出所 占仲串

退而不休的调解专家

从1982年第一次穿上警服,占仲串先后在黄陂分局多个派出所的户政、社区岗位工作。今年5月份退休后,老占放不下对调解工作的热爱,又主动回到了派出所。

今年10月,前川街杜岗村两位村民发生纠纷,一言不合起了肢体冲突,其中一人因此住进医院。

报警后,双方各执一词。老占多次到村里走访,分别与双方单独谈话、讲明利害关系,最终两人同意协商解决。却又因1000元医药费再次僵持不下。老占知道,双方僵持其实是因为互相都咽不下那口气。细心的老占还发现,双方矛盾虽然突出,但都未让家中子女插手参与,于是以“要顾及子女颜面、考虑子女们今后在村里相处”等理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双方最后各退一步,握手言和的两家人都对积极促成调解的老占表示十分满意和感激。

老占说,依法处理虽然效率高,但是有时候无法根除纠纷双方的矛盾,这才需要我们耐心去做调解工作。调解从来都不是“和稀泥”,而是要我们公安机关作为中间方,准确了解事实后沟通掌握双方的诉求,带着诉求在双方之间促成矛盾的和解,小调解蕴藏着大智慧。

“希望自己能够发挥余热,用矛盾小调解助力社会大和谐。”谈到退休后的打算,老占如是说。

洪山区分局卓刀泉派出所 陈跃利

“创客”民警自创战法摸清社区家底

获评“武汉警星”“汉警创客之星”,首创人口信息“一分钟采集法”“微信定位法”,获得省厅警务创新二等奖,陈跃利用行动证明,“创新”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珞喻路旁的六合村依山而建, 2013年接任这里的社区民警,陈跃利便想弄清村里到底有多少栋房。可数来数去和系统显示的378栋老是对不上。他想到手机微信有个“共享实时位置”功能,便让协管员在一栋私房内向他共享位置,卫星地图上果然显示出一个点,正在那栋私房里。说干就干,他将卫星地图打印贴在墙上,然后挨个上门定位。两个月下来,陈跃利和协管员共数出432栋房。

他还带协管员入户画房子内部结构、标注住宿人员,对每间房有几扇窗,床朝哪边,门朝哪开,都画得清清楚楚。

“城中村出租屋多,鱼龙混杂,有些犯罪嫌疑人藏匿其中,若是警方上门抓犯罪嫌疑人,我的图可以帮上大忙。”陈跃利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