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遍地开花说明了什么问题?

白眉鹰派


我来说说我的观点,首先当然是医药行业受电商影响不像其它传统行业辣么大,还是有一定的顾客群体;

其次,随着国民综合文化与素质越来越高,网络发达,大家不像以前有个小病小痛的去诊所或者医院,现在大家知道什么药,或者网上搜下就知道用什么药,可以自行去医药店来选择自己需求的药了,这种人群逐渐增长,需求增大;

政策引导,药店也可以刷医保,天天的所谓医改;

医院的药医院虽然不赚钱,但我们老百姓好难买到便宜合适的药;

最后当然是药房本身,药房的药品品种齐全了,利润相对来说也还可以,能挣钱。

大家看到药房多在增加,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单体药房越来越少了,连锁药房越来越多,说明这个行业不是在增长期,而是进入行业成熟衰退期了,每年也都有连锁药房上市,说明资本市场进入了,一旦大量资本进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的发展就看不明白了,说不定就像其它行业很快进入倒闭朝了,我们买药也就越来越难了


南方都会


我是医院里的药师,对于药房遍地开花我是有点感触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1.谈个亲身经历,有一次嗓子不太好,但医院里没有润喉片,于是去了外面的药店去买,我说,买某某润喉片,店员看了我一眼,然后问我有没有医保卡,我说有,然后去一个架子上拿下来一盒药,具体的名字想不起来了,比较拗口,说这个药的效果好,给你拿这个吧,我说我不要,我就要某某润喉片,她说没有。然后又给我说,嗓子不好是发炎了,得拿点消炎药。我说不要。然后就开始反复劝我买下那个所谓的消炎药。我明确表示,我不要。然后交钱,19.8元。说实话,我挺反感的,当时我是觉得这些话对我来说是个挑衅,我不知道这个药的利润有多大, 但我知道肯定跟她的工资是挂钩的,那这样问题就显而易见了,药店就是挣钱,它的利润要比医院药房高,因为医院药房现在是平价,不允许加价。所以,有利润让药店遍地开花了。

2.国家的政策支持,国家推动医药分家,处方外流,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在哪购药。对药店是利好,给了它们很大的机会,所以药店变成了商机无限。

3.还是国家政策,国家控制医院药占比,这个药占比控制是为了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加上医院药品零加成的原因,医院的药房其实是亏本的生意。但为了控制药占比,一些医生会鼓励患者外出购药,无形中也给了许多药店机会。

4.谈谈药店的利润,不要喷我,只是个人观点。医院里是没有保健品的,只有药物,比方说,有2块钱的维生素C,而外边的药店有98一瓶的天然维生素C,如果是我,我选2块钱的,但多数人跟我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保健品的利润我就不说了,反正它不是药品。再者,医院药房零加成,但外边的药店是没有零加成的。

所以现在外边药店遍地开花无外乎就是有利润,但是确实也方便了生活,比去医院省下不少时间。


药匣子青青


赚钱啊,你买同样的药,每次的价格都会不同,你还别不信,我亲自试过,你要小票和不要小票是两个价格,还有一个更黑的,就是刷医保卡,你买同样的药,刷卡的金额是不刷卡的两倍多,这也是我亲自试过的,都是靠着医保。我住的小区是新建的,光19年一年,我们小区四个出口开了三家不同品牌的药房,一个社区医院,一个私人诊所,我们小区方圆200米之内还有不下五家的药房和诊所,这种密集程度人家还能挣钱,你说这里的利润有多大。你一进药店,那些人就想着法的给你推销那些你没听过也不知道啥作用的药或者保健品,你说东她们就给你拿西,比方说你要买健胃消食片,他们给你拿你不认识的牌子的药,就不给你拿江中的,那个药还比江中的贵,你质疑他们就说这个比江中的好,拿回家一吃满嘴的怪味还不起作用,药品市场黑的一塌糊涂,基本上每个店里就几个似懂非懂的服务员在,专业的人没有一个


上帝20591657


我觉得是老龄化导致的

我们这里二十年前全是理发店,网吧,游戏厅,KTV什么的,一家挨一家。

二十年后的今天,满街都是药店,诊所(我一直奇怪,全国其他地方好像很少看到中医世家的那种夫妻小店的小诊所,在我们吉林省特别多)不夸张的讲和超市一样普遍


东北味道


利润大.门槛低,古人说:黄金有价药无价,放在现在也一样,虽说有医保,但比如原来普通感冒要花100元,现在500,若不住院则不能报医保,既使住院报销300元,自己还得出200元,依然比以前贵许多。当今社会只要进医院,各种检查,各种有用无用的处方药通通来一遍,过度医疗使老百姓怨声载道,这样药店便应声而起,归根结底,只有教育全免.医疗全免,才能复归于正常。


诚信为本285582276


药房遍地开花,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不妨将这个问题改一下,如:服装店遍地开花,说明了什么问题?小烟酒店小超市遍地开花,说明了什么问题?小餐馆遍地开花,说明了什么问题?

本身来说,问这样带节奏的问题就是存在问题的。一个人要解决衣食住行,有生老病死,要满足这些需求,就会产生相应的业态。房地产、车行、医院和殡仪馆投入过大,总不可能遍地开花了吧,剩下的业态就是要解决穿衣、吃饭、生病的需求。这些都是一个人一生中难以回避的需求,所以店多。

药品零售行业具有一定的行业门槛,所以看着越开越多也没有关门的,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连锁药房有盈利的门店也有亏损的门店,只要基本持平不亏损,一般都不会撤店的。但是服装和餐饮大多是单店,盈利达不到就会撤店,但是基本上这些店撤了之后又马上有替补的又开上。

所以不要问这样带节奏的问题了,穿衣、吃饭、生病都是一个人会经历的事,需求多那么店就多。

也许你是在某些药房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但是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下次买药完全可以直接去医院,这样就可以避免药房给你带来的不愉快的购物体验了。也许下次生病你会选择换一家药店去购物,那么在享受药店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请多一些包容。

大家都是普通人,摧毁一个行业意味着将有万计的普通人面临着重新择业。目前国内还有多少行业多少人应当去承受这样的摧残??


O帅到被人砍O


说明卖药高额利润。


风花雪夜1001


药房遍地开花,是好事还是坏事还是坏事?

好事!方便群众。

药价虚高。不是药店的事,是我们医疗系统的致命缺点,都知道要改,就是不改,一个利益链条,两头受损,中间受益,药企生存不易,无力研发,印度制药业,远超我国,赶超。我个人估计,十年。我可能看不到了。

国家对药品监控,控制药价,保证质量,对常用药招标竞价,是好事,价格管理,刚性,物价上涨,材料上涨,药价不能涨,药企不倒?常用药不生产了,药价太低,医院也不了,以药养医不改,低价药沒有了,以前3元钱100片的阿斯匹林,改包装,每粒约一元,物价上涨率,涨十倍正常。换代升级,涨。新药,涨。都正常,。都是小改小革,无专利药,沒有创新突破。创新突破,要大投入。不是一般药企能承担的。

如报导,一款抗生素,出厂价6元,医院价36元,中间运销利润太大了吧?养肥一帮寄生虫。应改了吧?

药店遍地开花,出厂价低,医院加价高,药店不高于医院,就有顾客。

一直要降低药价,提高处方诊疗,手术费用,体现医生劳动价值。正在改革中,如神木医改,提高医生工资,去消药品回扣收入,主治,原收入万元/月,改后,6000多元,原基本工资3000~4000元。

药店药价也高了,医保刷卡,医管也不允许降价。医院处方流失,花0.1元挂号开处方,患者拿处方走人,去药店买药。

美国,医.药分开,医生开处方,药店买药,药,市场化。医,天价,医生高收入。吸引高端人材,医朮提高。

外国经验,是好是坏,不知道。

让医生竞争,让药企竞争,这是方向吧?



在一个小县城里同一个医药连锁店就开了8个门市。可想而知其中的奧密。


摩绘大师


十个截道的、赶不上一个卖药的!平时身体好的人、医保的钱不能白交、开一些药卖给药店。建议本年度如果医保数额不用可以转入下年继续使用、不要在交下年的医保钱的话、这样会减轻个人负担及降低药品的浪费。咱们国家是平时都很少自我保健、有了病才去医院及药店、所以越看病人越多、药店越开越多。反正药店利润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