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淮路上的林茶摊

两淮路上的林茶摊

淮安板闸至开发区水渡口之间的翔宇大道,未拓宽改造前,武警支队驻区(原钵池乡山头村的路口)对面的公路边。有一个开了好多年代的茶摊,因主人姓林,便被过路行人称为林茶摊。
旧时,两淮人往返淮安、清江。出行的交通工具分为:走水路,可乘坐运河中的木船;走旱路,坐赶脚人的小毛驴;或乘坐黄包车、脚踏车;跑单帮的小商小贩,拖车子卖苦力的,他们贩卖、运送货物,靠肩挑车驮。而官宦、大户人家的公子、少爷,到了春暖花开时,便游兴大发,成群结队沿着运河堤,徒步去清江的大闸口、花街一带的热闹地方闲逛,因而留下了一句“无事充军三十里”的俗语。
民间传说,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七十二岁那年即(1830年)秋,从北京最后一次回家乡山阳(淮安区)祭祖,当车行至“林家水烟摊”(林家茶摊的旧称),见多人抬着凉床正歇脚,上面躺着已病入膏肓的老奶奶,有一男子在凉床旁哀声哭啼啼。便下车问男子,回之:天亮就将老母抬至城内,求了几家中医诊所,都推辞说:“这病已无药医,没救应了,趁有气,赶紧抬回家”。 他速诊为燥热伤津,便取出随身携带的文房四宝,并借用林家水烟摊的桌子板凳,欲下方,又怕去抓药来不及。抬头忽见运河堆上长满一簇簇地黄,顿觉大喜,对其子说:“你母得救了!让其速刨来一大把新鲜生地黄,用力绞汁,从林家水烟摊借来碗勺像米汤一样灌母,反复几次,灌入腹中,竟病愈。其子及家人跪地磕头,感谢吴神医的救母之恩!


林茶摊开在运河堆堤下的公路边,是西去清江,东上淮安,行路人、拖车人,半途歇脚的好地方。
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所在的工厂,每星期都要送一次针织品去清江二级站。我每次骑车先去办入库手续,货随后由平板车运送到轮埠路仓库。每次从清江送货回来,都同拖平车工人,到林茶摊,花上角把钱,泡上一壶茶,歇上片刻,闲扯一会,再继续上路。林茶摊还卖四方方的薄脆,供喝茶人充饥,(据老年人说这里早先还卖过价廉物美的稀粥,供应来往的行人)。大热天还经常有这样的茶客,在路上行走,请走在前边的熟人,到林茶摊打声招呼,先让茶老板泡上一壶茶。过一会来了,就手便喝上满口茶(不冷不热的茶)。
记忆中的林茶摊,是由四根木柱支撑着四面透空的棚子,棚顶铺盖柴席,遮风挡雨。棚子里面放有两张大桌子和几条大板凳,桌上放有茶壶和已经有了年代的茶杯,这样的口大底小,圆锥形的瓷质茶杯已很难见了,在古玩店偶尔还能见到。茶摊的摆设同样板戏《沙家浜》中阿庆嫂开的春来茶馆非常相似。存水的提梁铁水壶,放在一溜排开的茶炉灶上烧,炉灶是一个灶头炖一个水壶。这种茶炉灶类似现在小吃街上,加热鸭血粉丝砂锅菜的炉灶。这种茶炉灶烧水,让烧冷水的水壶,先在猛火炉灶上烧,待水快要烧开了,再周转到小火的炉灶上烧。这样水烧水方法,既可节约煤炭,又能让刚到的茶客,有沸水泡茶喝,不需等侯,耽误茶客时间。这也许是阿庆嫂在戏中唱到的:“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的唱词意思吧。

林茶摊极大方便了两淮路上的行人,是行人中途等候人、歇脚,躲雨遮阳的好地方,因此林茶摊也成了地名、座标。直至现在,两淮之间的公交线路,有一个招呼站的站名,就以林茶摊命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