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忙里忙外了一整天,终归还是熬夜追上了《安家》的进度。原本打算待剧终后写一篇观后感,但是实在是受不了了,因为我害怕后面会出现剧情的神逆转。对,说的就是房似锦的妈——潘贵雨,请千万不要像《都挺好》一剧,在结尾时把苏大强给强行洗白。无论是什么狗血的原因,想要洗白潘贵雨对一个小女孩儿近三十年的噬骨吸髓,请恕我都无法接受。


《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电视剧《都挺好》剧中女主角苏明玉的父亲苏大强

看这个剧的过程,虽然对房中介这个行业有了些许的了解,但是感觉这个片子意图并不是去描绘火爆房地产市场背后的芸芸众生相,相反,这个剧的主题是近乎把全部的火力都拿出来,对中国女性的生活状态进行无情的嘲讽,更是对中国女性所谓的传统美德进行无情的鞭挞。

哦对了,如果非要说还有什么其他的心得,那么无非就是一句: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我这么说不是空穴来风,不信的话,咱们把剧情中出现的女性角色都拿出来晒晒。

1、房似锦其母潘贵雨。不用列举这个女人有多么重男轻女、有多么虐待孩子这些情节了,形容她只有一个词,那就是“妈妈”的反义词。妈妈的爱,本是世间真正至高无上的大爱,超越了一个人生命的大爱,在房似锦其母身上,全部都是相反面。我之所以早早就写这篇观后感,就是害怕剧情的最后会出现对这个万恶女人的反转。因为,无论有什么样的理由,都不能抹杀这个女人自房似锦出生以来,就妄图从生存的权力、受教育的权力、获得收入的权力和组成家庭的权利等各方面,对房似锦进行过的无数次无情绞杀。这个女人,是一切有关女性的“恶”之化身。


《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房似锦母亲经典语录:你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弟的

2、女大夫宫医生,是这个片子中为数不多可用“完整”来形容的一个女性角色。她有完整的家庭,有稳定的工作,有可靠的收入支撑她换房的期待和梦想。可是,即便这么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也近乎完美的角色,其生活的注脚也只能用“辛苦”来形容。有两个细节剧里给我们着重描述了一下,一个是女医生拖着怀孕且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同样打地铺的丈夫都已经安然入睡,而她却还需要打起精神去卫生间里拿着笔记本继续写论文;另一个是看房子的时候房似锦单独带领女医生去细品那间跑道房,而让同行来的先生在下面等待。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和夫人探讨过这个话题,为什么?表面上来看好像突出了强势的女医生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只有把她的思想工作做好了才能大功告成。而其实我们稍微深入想一下就知道,房似锦已经感受到了这位女医生背后的丈夫,在面临家庭重大决定的时候,除了唠唠叨叨只能添乱之外,别无建树,不然之前的几十次看房无果经历,难道都是女医生自己太过挑剔了吗?总结来说,女医生的幸福生活,既要有体面和稳定的工作,又要有坚强和果断的性格,最重要的是,还要有一个体制内的窝囊丈夫,以上因素,缺一不可。


《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博士知名医生,却还要买个跑道房,宫医生的人设受质疑

3、包子铺的故事里,三位女性角色是故事的主体:严老夫妇中的老奶奶,严老夫妇的儿媳,以及最后以画龙点睛方式出现的严老夫妇的女亲家。剧情就不细展开了,老实的严老夫妇最终也没能住进辛苦一生给儿子全款买的房里,而没花一分钱的亲家母却理直气壮地鸠占鹊巢,把严老夫妇近乎直白地拒之门外。只是老两口这个儿媳要有多么不孝顺,见到公婆来家的一瞬间,竟然冷哼一声摔门进了自己房间。而直到最后,严老夫妇也只能换个租金便宜的铺子继续住在出租屋里。哎,任凭悲伤逆流成河,这又不过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好人没好报的故事,又是一个不孝子娶了媳妇不认娘的故事。


《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城市套路深,老两口的晚年生活怕是也还要回农村

4、店长徐文昌的老婆张乘乘。剧情通过徐文昌假离婚后身无分文的处境,向我们说明了徐文昌两口子的离婚并非徐文昌处心积虑的设计。我们用NO ZUO NO DIE来形容这个妖里妖气的张乘乘再好不过了,而一句“我只不过犯了一个所有男人都会范的错,只不过我是个女人”,拿下年度最佳电视剧语录大奖当之无愧。不说了,自己出轨在先,竟然连假想一下丈夫出轨都接受不了,到最后竟然不管自己怀的究竟是谁的孩子,都要坚定赖在徐文昌身上,她若不是奇葩一朵,也就只能那朵妖艳的碧莲了。


《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有这么个妖精老婆,徐文昌稀里糊涂喜当爹

5、张乘乘的女同事。怎么说呢,年纪轻轻的你心思都用在出坏主意了,作为张乘乘出轨的幕后同谋,女孩子受没受过好的教育不要紧,做人最起码的诚实善良,对她来讲那是完全不存在的。


《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张乘乘背后的狗头军师,剧中隐藏最深的渣女

6、王子建的VIP客户金太。王子健还是一个有底线的年轻人,和金太的交往只是出于一份对于业绩的执着,但也难免需要适度牺牲色相。而我们浮想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半老徐娘金太,作风又岂能用检点来形容?


《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请注意金太和王子健的手势

7、房似锦别墅客户的父母:那一对蛮不讲理的老头老太,就是那个下车时把房似锦手都快夹断的老头老太,有句话怎么讲来着?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8、阚先生的小三知否小姐。我们从剧中知否小姐仅有的几篇公众号文章里,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魅力。但是我觉得知否小姐具备了一个很了不起的优点:诚实。她说得很明确,阚先生的半数资产她是一定要的,名正言顺成为真正的阚夫人这个身份她也是要的,而阚先生的父母双亲和四个未成年孩子一个不要。直白、坦荡且诚实,多么的出色和洒脱?来来来,你的画我可能买不起,但并不妨碍我对你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9、阚太冯玉华。难道这就是每一个嫁给成功男人的女人的宿命吗?哪怕这个男人的成功是夫妻二人一起同甘共苦打拼下来的吗?难道当真对这些成功的男人而言,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前提,必须是屋内妻妾成群、屋外彩旗飘飘?即便最终阚太选择了跟丈夫离婚,却也仍然狠不下心让这个负心男净身出户。虽然按剧情她也惩罚了这个负心的男人,让他失去了完整的家庭。可是我们稍微联想一番就知道,假以时日,这个没有了家庭束缚却依然十分富有的中年男人,之后一个接一个不同的女人又会像他说过的那样“轻轻的来来,轻轻的走了。又轻轻的来了,又轻轻的走了。”只不过之后不一样的是,再没有什么人让他产生负罪感了。而可怜的阚太,则要一肩扛起公司,一肩托起孩子们了。她那一肚子的怨气,也只能通过把耳光扇在房似锦的脸上来宣泄。虽然她自己也清楚,只是多开了一单业务的房似锦,有什么资格为她那负心的男人和失败的家庭承担任何的罪责?


《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经济独立了的冯玉华,祝你今后的生活平淡和安详

10、老街坊苗阿姨母女。苗阿姨,就是那个总把小母狗“妞妞”寄放在徐文昌店里那位老街坊。这个阿姨嘴虽然略微碎了一点,说话略微刻薄了一点,总体来说还是符合一个正常的“邻家阿姨”概念。但是剧情中,苗阿姨连两条狗的正常交配都要干涉,最后强行指令徐文昌把自家狗骟掉的情节,可谓对苗阿姨人设的致命一刀,究竟用不用补得这么狠?而苗阿姨远在英国的女儿也是个人才,经常需要国内联系的她,难道会不知道中英两国的时差吗?她把和“九八五”鱼化龙联系的时间都选在了中国时间的后半夜。最搞笑的是,在批评鱼化龙给她发语音信息而不是发文字信息的时候,自己却永远都是在发语音。她既没有打算尊重房中介这个职业,也没有打算尊重鱼化龙这个年轻人,当然更没有打算尊重跟鱼化龙居住和生活在一起的任何人。


《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苗阿姨选中介的一段,对每位工作人员的评价颇为有趣

11、那个永远都在责备孩子的母亲,和那对丈夫神经衰弱的夫妻,以及女儿经常在家弹琴的新任女邻居。为展现安家天下的团队精神以及过硬的专业素质,当然也是为了增加剧情的戏剧性,剧中安排了一段,为了卖苗阿姨女儿房子而把对面邻居做局换掉的剧情。撇开了老套的打骂孩子、邻居吵架这些情节,试问这三户真的有家正常人吗?剧中没有明示但我们隐约猜到,有孩子的莫不都是单亲家庭?而丈夫神经衰弱到连觉都睡不好的家庭,任凭夫妻感情再美好也怀不上孩子吗?


《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幸亏最后鱼化龙没带合同,才使得房子顺利售出

12、老洋房龚先生的太表姑奶奶。还能多说什么呢?故事不过是向我们再一次展示了,什么叫“斗米养恩,石米养仇”,也再一次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做老好人,不要去同情可怜人,因为“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还可恨到为老不尊、令人发指!


《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妄图鸠占鹊巢的老太婆,形容她的词只能是忘恩负义

13、这个时候才说朱闪闪,是因为情节发展到现在,才出现了白马王子梁振邦。作为一个拥有上海户口的土著,小姑娘朱闪闪对工作的认知就是找对象的平台,那是完全不走心的。而这个单纯的姑娘,找对象的标准很简单,童话里的白马王子,现实里简称高富帅就行了。哦落了一个标准,上海户口。在后来街道组织的相亲活动里也把重要的事情强调了三遍:上海户口、上海户口、上海户口,没有这个前提连天儿都不用再聊。当然了,后面她有没有和王子健走到一起尚未可知,即便有,也无非是剧情给我们来了一个大圆满而已。


《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冒昧地说一句,像朱闪闪这样的女孩子,九零后里真不少

14、那么顺道聊一下王子健追求的准女友和她母亲吧,我们倒也不能就此品头论足,说人家脚踩两只船、嫌贫爱富啥的。因为人家自己也总结过了“我爱的不爱我,爱我的我不爱”罢了。


《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又没房又没上海户口,王子健被女神母亲嫌弃也是情理之中的时期

15、重点来了,引发今天愤然提笔的,就是房似锦接触的第三个老洋房客户:宋老师夫妻二人,特别是江奶奶。无论是气质还是学识,无论是待人还是接物,江奶奶身上几乎囊括了所有传统中国女性一切美好的代表。可是这个剧情又向我们顽固地宣示了它的立场,但凡是夫妻恩爱和睦的,互相体谅包容的,竟然连个孩子都没有。欲哭无泪了吧?这还不够,这剧又高傲地祭出了它另一个立场,那就是好人不长命。果不其然,宋老师离去不久,江奶奶便身故了。我所谓忍无可忍的,就是江奶奶的两个外甥,特别是其中大外甥邝先生的妻子。这位看起来形象气质皆佳的美女,心肠狠毒赛过蛇蝎。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讲,江奶奶的外甥们和外甥媳妇的做法,完全就是所谓的谋财害命!


《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江奶奶两个外甥的结局实在是咎由自取,大快人心

写到这里停了两个小时,久久不能平静。

讲真,这个剧情进展到这个时候,回想起江奶奶近乎祈求大外甥签字,竟然被外甥媳妇给辱骂了出去,她老人家凄凉的背影,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安家》,说的到底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女性的狰狞?

善良的宋老师和江奶奶,当真是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我竟无力再去评论在剧中昙花一现的其他女性,诸如丧母孤身一人的瓜哥,诸如王子健客户离异房东那诡异杀鸡的白衣女人,诸如一眼看上去就是那么水性杨花的曲玲珑。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活法,骨子里却都有着没那么不一样的无依无靠和不幸。

都说中国女性活得好艰难。既要像日本女人那样伺候老公相夫教子,又要像美国女人那样自强自立,还再要像印度女人那样孝敬公婆,最后还得像法国女人那样浪漫奔放。

可是,中国的女性,不能像日本女人那样心安理得不去工作专心在家,不能像美国女人那样享受充分的法律保护享有被离婚后的经济自由,不能像印度女人那样有着可以依靠虽大男子主义但却勇于担负起家庭重任的丈夫,不能像法国女人那样获得身体和灵魂比男人都出格的自由。

我们原来对中国女性的认知,虽艰辛,亦坚忍。但是一部《安家》,却把形形色色不一样的女性面孔最不能示人的蛇蝎心肠展示给世人。如果这就是所谓生存的磨练和命运的摧残,那是不是真也太过残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