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坚持上班,工资和休假的同事一样,这种情况是否合理?

有网友问:疫情期间一直上班,问薪资跟放假的同事一样这公平吗?

这样的做法,我认为是欠妥当的。作为一个多年负责薪酬管理的HR人士,如果是我给老板做方案,肯定不会给一样待遇的建议。

下面,就这个话题,我给各位分析下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仅供参考。

疫情期坚持上班,工资和休假的同事一样,这种情况是否合理?


一、薪酬管理,不患寡而患不公

对一个企业的薪酬管理来说,并不一定是工资给的越高越好。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之前我朋友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好几年,有一次他请我吃饭,看起来心情非常不好,估计是要找我来发发牢骚的。

他说:“老板对我也太不公平了!打算要离职跳槽,换一份工作。”

我问:“可是你的收入不是还挺高么?之前我记得你说有一万多一个月吧。”

朋友还是很委屈,他回答:“是有一万多工资,可是你知道吗?我们单位新进来一个和我做一样工作的新员工,老板直接给他两万一个月!我在这家单位辛辛苦苦干了五年,才涨到一万多的工资,可那人年龄比我小,资历比我浅,收入竟然比我还高?这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我说:“那你和老板或者HR去理论了吗?”

他说:“理论了啊,有啥用,总是一大堆的理由,我也不好反驳什么。总之我这人最忍受不了的就是不公平,无论如何我要离职。”

我知道也很难劝住他,他这个性子就这样,最看不惯不公平的事情,更何况还是发生在了自己身上。

可是客观地说,他这个岗位在市场上这样的资历,能有一万多的收入还是挺不错了,换到其他的公司未必有这个高薪。

从这件事情,我想大家就明白薪酬管理的道理,一方面要考虑外部的竞争性,也就是员工的收入在市场上处于什么分位水平?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考虑内部的公平性了,这种同岗不同酬还差异很大的情况,会促使员工有离职的念头。

内部公平,是企业管理员工薪酬最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因为它会引发整个企业文化氛围的改变。

疫情期坚持上班,工资和休假的同事一样,这种情况是否合理?


二、疫情下,应对冒着风险正常上班的员工予以收入倾斜

即便是不考虑薪酬的公平性,仅仅说这次疫情吧,我也认为公司应该对正常出勤的员工给一些特别的津贴或者说补贴。

毕竟这类员工能响应公司的号召,冒着健康的风险来上班,其精神就非常可嘉。

而其他待业在家的员工呢,不能说他们就一定不好,能保障基本的收入水平就可以,但一定要和正常上班出勤的员工有所区分,否则不是打击那些勇敢出勤员工的积极性吗?

如果公司的老板就是一刀切,那只能说明以下两点:

第一,老板的管理水平太弱,毕竟这是管理人,活生生、有思想、有情感的员工,而不是机器人。

机器人可以不计较,但是员工一定会相互打听和比较。

有人说:薪酬不是应该保密的吗?

我作为多年HR,想告诉大家:薪酬的确是该保密,但是这个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强,你指望一个“保密原则”就约束员工,是不显示的,更多还是得靠管理者的智慧。

第二,老板缺乏不懂人性,缺少人情味。

对于员工在特殊时期为企业做贡献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种担当的精神和忠诚于企业的态度肯定要鼓励。所以,物质上激励是最有必要的。

老板不懂人性,恐怕也没法经营好企业。

疫情期坚持上班,工资和休假的同事一样,这种情况是否合理?


三、疫情下,人是最关键的资源,管理者需高度重视

有人曾经问我:疫情期间,什么最重要?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人。

并不是因为我自己是人力资源出身才这么说,我的理由主要如下:

第一,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复工率都不足,尤其是外地员工都没及时赶回来,人力的缺乏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和经营恢复。

所以,此时如果伤了那些疫情期间还坚持岗位员工的心,不是雪上加霜么?

第二,受到疫情的影响,许多企业的经营都出现了困难。要想恢复经营,一定得指望公司的人才,如果没有他们给老板努力工作,如何创造价值呢?

第三,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上已经转变成人才的竞争,只有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企业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下去。

基于以上几点理由,我认为管理者们在特殊时期,更要做好员工的关怀和激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