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县工作队抗“疫”年代秀

文 / 刘阳

战“疫”仍在继续胜利就在前方60、70、80、90后的他们用行动书写使命和担当当好群众心中最勇敢的“战士”今天让我们走进他们战“疫”背后的故事……

60年代:尹启宝服务宣言:带领牧民走上增收路,再苦再累也值得!

故事回顾:“尹工,我们家羊难产快不行了,你快来看看吧!”玛纳斯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塔西河乡红沙湾村工作队员尹启宝拿起防疫箱,朝村民石靖华家羊圈跑去。

由于羊羔胎位不正,双前肢不能正常分娩,母羊和小羊都有生命危险。尹启宝凭借38年的畜牧工作经验,利用人工手法调整胎位进行助产,30分钟后羊羔顺利分娩出,返回驻地时已是凌晨2点半。作为工作队里党龄最长、年龄最大的他,一直冲在抗“疫”一线、服务在圈舍地头,被牧民亲切地称为“大山的儿子”。

结合牧区实际,尹启宝和队友们组建“户户帮”助农小分队,利用微信培训羔羊肠毒血症、腹泻等春季常见病诊治;联系石河子泰昆公司补购牛羊育肥配合料;联系订购农资农机,确保疫情生产两不误。“不管在哪,我都会为群众办好每件事,这样我心里才会觉得踏实!”尹启宝认真地说。

70年代:冯莉服务宣言:保护好村民,绝不让一人感染。

故事回顾:抗击非典时,她是六户地镇卫生院的门诊医生,负责卫生院分诊预检、消杀、防护等工作,5个月没回过家,是村民眼里的“女汉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她以玛纳斯县中医医院驻广东地乡东兵户村工作队副队长的身份为老人送医疗服务,是村民心中的“暖心人”。

东兵户村共有124户、289人,老人居多。结合此次疫情易感人群的特点,冯莉把增强老人免疫力列入重点服务内容。编排制作“春季养身操”“暖心营养餐”等视频、图文信息,通过大喇叭、微信群等宣讲方式,帮助村民调理身心健康。

针对年老多病的村民,冯莉特意录制了动作简单易学,符合老人健身需求的“拍手操”。她还联系派出单位县中医医院熬制增强免疫力的汤药,为老人送到家。“一家人跟着冯队长练习养身操,体质越来越好了。”村民魏宏高兴地说。

80年代:王勇虎服务宣言:我就是你们的家人,大小事有我在,别担心!

故事回顾:“小虎就跟自家的娃娃一样,家里有啥困难都找他,可勤快了!” 玛纳斯镇新街社区高龄老人姜宣口中的他是玛纳斯县自然资源局驻社区工作队员王勇虎,一名驻村3年的老队员。

82岁的姜宣老人家住玉园小区,老伴过世,子女成家在外地,只有逢年过节回来看看。疫情期间,王勇虎当起了老人的播报员、修理工,电话告知疫情发展、防疫知识,帮着老人修灯、查线路、通下水道……在老人眼里,小虎是个热心、细致、有责任心的娃娃。

3月以来,天气逐渐转暖,王勇虎考虑供暖还未结束,就专门上门为辖区老人调低暖气温度,“这个小伙真是心系群众冷暖的好干部呀!”杨俊朝大妈感慨地说。

90年代:姜睿服务宣言:把居民的事记心上,做一个有温度的“90后”小哥。

故事回顾:玛纳斯镇南城社区常住人口 10242人,人多事杂、服务难度大。玛纳斯县委宣传部驻社区工作队员姜睿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开辟药店、商超、孕婴用品等专栏提供代购服务。招募200余名志愿者加入代购服务队伍,规范“微信平台查询+居民来电下单+包片干部接单派单+警务站便民服务车、社区志愿者配送”工作流程。

“下单不到半天时间,就把奶粉、尿不湿送过来了,真是太感谢了!”赵建感激地说。家住碧水玉城的宝妈赵建有个4个月的宝宝,10天需要一桶奶粉、一包尿不湿,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点单,没想到姜睿下午就把奶粉送上了门。

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姜睿还带领队员们载着音箱、拿着话筒轮流“喊麦”,拍摄“脱口秀”“手指舞”等居家节目,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官方公告、预防指南,宣讲、服务的脚步从未停歇。越来越多的“0”新增让队员们倍受鼓舞、信心百倍,确诊病例“清零”不是句号,他们将继续怀着向死而生的勇气,用“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收兵”的铮铮誓言,决战决胜这场共同的“战役”,拥抱春天。

来 源:玛纳斯县委宣传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